浅谈新课标下如何上好小学科学探究课
2017-06-29张伟杰
张伟杰
【摘 要】 教育部近日公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的起始时间提前到小学一年级,每周都有课时,并且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标准》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重视科学教育,提高小学生科学理念和科学素质,已经是我们小学科学教育老师的重要任务。我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观点。
【关键词】 新课标;科学教育;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1
教育部近日公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的起始时间提前到小学一年级,每周都有课时,并且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标准》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但是,有了课程标准之后,科学课应该怎么上?
一、把知识点学习转为“科学理解”
“如何画出食物进入口腔后经过的消化过程?”这项6岁儿童、15岁少年和大学生共同参加的测试结果出乎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裴新宁的意料:尽管大学生的正确率较高,但是大学生的错误水平与6岁孩子几乎一样——这意味着他们的错误认识从儿童时期到大学阶段都没有过变化。
“我们现在的科学教育习惯于解释‘为什么是这样,但很少告诉学生‘为什么不是那样。”在裴新宁看来,善于“像科学家一样具备质疑精神”,才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关键。
裴新宁还提到,接受的知识碎片化是很多孩子在科学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学会组织和整合知识是形成科学素养必备的能力之一。根据儿童生物学的相关研究,孩子在10岁以前不太擅长整合知识,10岁以后,其认知学习的能力将会因为更能够接纳、包容各种知识而提升。因此,科学教育除了应交给孩子“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以外,还应该有选择地为孩子提供科学定制的教学内容,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将零散的知识点转化为融会贯通的科学理解。
二、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东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王祖浩提到,一般来说,科学课程教给学生的基本能力包括识别科学问题、运用科学证据、解释科学现象,而科学教育包含更多内涵,比如科学态度、科学能力、科学精神等,因此科学课不是要教会学生“科学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一种在情境中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知道到底如何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可喜的是,越來越多学校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今天我们要完成‘从虾壳中提取甲壳素的实验,请大家先吃了手中的虾。”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化学老师名叫吴赛金,在复旦附中浦东校区工作的四年中,他曾带领学生从柠檬和玫瑰中提取精油、用食堂的废弃油提炼生物柴油。在他看来,一些“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实验蕴含着必要的科研步骤和基础实验手段,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科学兴趣,还可以令他们体会科学是如何改变生活、创造事物、解决问题的。
三、注重科学课和其他课的联系性
此次《标准》的亮点之一就是强调了小学科学教育是以科学课为核心课程的跨学科学习,强调了科学课与数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五课“做框架”。
本课的科学概念是: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其实学生早在四年级的数学课上就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易变形”这一知识点,如果教师没有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导入新课后按照教材编排的活动,组织学生扎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长方形框架,那么学生只沉浸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兴奋点仅集中在操作上,而他们的思维没有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升,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本课设计中,我们联系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知识,把以制作、体验为主的活动改为以探究为主的活动。先组织学生观看生活中的三角形: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现代的宏伟建筑物,从大型的桥梁到轻巧的晾衣架,勾起学生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性的回忆……随后抛出问题:“你能通过这些材料来证明三角形确实比其他图形稳定吗?”学生立即想到了“做框架”;接着分组让学生用小棒围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这时他们的操作是带有目的的。推、拉之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全班已围好的三角形,大小、形状都相同,是唯一的;而围好的四边形大小、形状都各不相同,不是唯一的;通过对比、分析,从数学角度再次证明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实践证明,通过上述知识的重新整理、组合和比较,不仅有利于学生整体观念的建立,有利于基础知识的落实,而且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基础条件。
四、倡导质疑问难,挖掘创新火花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的本质并不是证实真理,而是不断发现以前真理的错误或不足。虽然在科学课的活动中,学生所进行的观察实验活动的结论,对于世界来说是已知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和新奇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倾听尊重别人意见的同时,还要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还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生成问题,鼓励学生进一步挑战新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成为: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寻找证据→解释证据→提出质疑→假设猜想→寻找证据→解释证据→提出问题,这样一个周而复始没完没了永不停息的纽带,使学生学会认识世界的方法技能并得到提升。
如在教学六上《电磁铁的磁力(二)》一课时,有同学提出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和电池数量有关;有同学提出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和铁芯长短有关;有同学提出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和铁芯粗细有关;有同学提出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和有没有铁芯有关。这时有学生提出来:“线圈和铁芯组合在一起才叫电磁铁,如果没有了铁芯还能叫电磁铁吗?”听了他这种说法,我感到非常惊喜,想不到我的学生敢于独立思考,而且讲得有理有据,另人佩服,这正是创新精神的表现。
五、实践操作,亲历过程
有效的科学探究将动手操作的技能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作相对下降,更重要的是能发现问题,能够制定一套方案去解决问题,强调探究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感受探究过程、在实践中创新。
例如:在学习三上《我们周围的空气》时,学生把干砖头、粉笔头、干土块放入水中,就会观察到它们在水里冒泡泡,说明这些物体内部有空气;也可以把注射器针口放在水中,或把注射器针口对着皮肤推动活塞,就会感知到注射器套管内有空气流出来;还可以挤压胶皮管、塑料袋(或放入水中挤压),也会发现有空气跑出来。通过这些实验,学生认识到“空气无处不在,”而且把看不见的空气具体化了。
总之,在科学课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探究兴趣,注重探究的具体过程,鼓励创造性思维的突现。培养学生独立、能动地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最终以实现有效的科学探究的教育价值,即科学课程的宗旨——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