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
2017-06-29梁钦联
梁钦联
【摘 要】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六个教学环节:一、抓好入门教育,培养学习兴趣;二、培养师生情感,促进教学相长;三、展示物理趣味,激发求知欲望;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五、坚持强化训练,抓好基础过关;六、注重学用结合,物理走进生活。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1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教育,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是初中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在水面处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往往这些在生活中随时能动手做到或观察到的普通事例,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很有趣,更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也为今后学生下决心奋发学习物理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师生情感,促进教学相长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产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只要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就会无论在课堂上或在课外,他们都会认真地听,积极自觉地学,自然而然,你的教学质量会大大提高。
三、展示物理趣味,激发求知欲望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电学”后,提出,台灯为什么能调光暗?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学物理的浓厚兴趣。相信这时学生也会迫切想知道答案,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下,你最好不能一下子告之学生真理,而是让学生探究真理,发现真理,激发其求知欲望。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公开,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又如,在学习“使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质量”的分组实验时,老师先示范性操作一次,然后让每位学生都动手操作几次,通过反复操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五、坚持强化训练,抓好基础过关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ρ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学困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在强化训练中,着重抓好基础知识过关,例如,课前10分钟对学过的公式、概念、定律、单位、符号等进行默写或提问,而且反复进行,直至每位同学过关为止。在抓基础过关的同时,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预习导学案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去弥补旧知识的缺陷,从一开始,就查漏补缺,对学困生狠抓不放,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六、注重学用结合,物理走进生活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让物理走进生活。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表达式。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教师可安排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此外,还可安排学生根据家用电器的数值、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到建筑工地去看看大吊車,看看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哪部分是滑轮组,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留心处处,做留心人,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真正学好物理。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