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2017-06-29杨旭菲

科技资讯 2017年15期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管理

杨旭菲

摘 要:目前,我国现有建筑模式能耗高、污染大,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绿色建筑具有能耗低、节能等优势,“十二五”规划以来,绿色建筑在我国快速发展。该文从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对绿色建筑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管理要点进行了分析,涉及决策、设计准备、设计、施工、动用前准备到保修6个阶段,对推动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 全生命周期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c)-0253-02

“十二五”規划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空气雾霾、水质变差、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筑物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既有建筑物在建设和使用中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在建设和使用中会向环境释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管理中更是常见重视外观轻视品质、重视建设轻视管理的现象。2015年12月,2015中国特艺装修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宣布,我国将正式启动“绿色建筑生态运营系统”建设。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已经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生活。

1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1.1 绿色建筑的定义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中规定,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绿色建筑的优势在于节能、环保和适用,其主要特点是起点低、矛盾性、综合性和不完善性[2]。绿色建筑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的,它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的建筑要求,绿色建筑在建设中要求严格执行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在项目建设及实施过程中主张能源的集约和节约利用,提倡资源的高效使用,旨在不断改善居民环境,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1.2 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全生命周期是指事物从产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所经历的全部时间[3]。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是指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到项目实施,到运营维护,再到项目拆除或翻新所经历的全部时间。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是对绿色建筑的各个阶段进行管理。

按照一般的项目建设流程,绿色建筑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经过项目决策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的前期,历时较短,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建设的中期和后期,历时较长。项目实施阶段又可按照施工先后顺序分为设计前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阶段。截止到保修期结束,则项目的生命周期结束。绿色建筑的具体建设过程如表1所示。

绿色建筑在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工程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在满足项目建设目标的前提下,对上述建设流程中的6个阶段的管理要点进行分析,探寻成本降低、资源优化的管理策略,不断推动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建设和发展。

2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2.1 决策阶段的管理

绿色建筑在建设中包含的内容众多,不易直接做出决策,在实际决策中可以借助科学的理论方法,在分析各个决策影响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量模型计算各个指标的值和权重,以达到对决策方案的正确判定[4]。绿色建筑在方案决策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项目的技术经济水平等实际情况,通过对这些细化的相互关联的不同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建立决策模型,并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求得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指标权重的分析,确定最优的决策方案,完成决策。绿色建筑决策中要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背景、定位、工艺技术要求等,对绿色建筑进行合理的评估,以确保做出正确的策略。

2.2 设计准备阶段的管理

设计准备阶段是设计阶段正常进行的基础和保障。绿色建筑在设计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两点:项目勘察和方案设计。其中,项目勘察又包括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和水文测验四个方面;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是解决绿色建筑项目总体布置和开发问题的主要参照文件。

2.3 设计阶段的管理

设计阶段是项目质量、成本、环境影响等控制的要点,设计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是绿色建筑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除此之外,绿色建筑在设计中也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的有关标准。总体来说,绿色建筑在设计中应该严格遵循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提供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这四点。绿色建筑在设计中,为了节约能源,应最大限度的降低水、电、煤的使用,而更多的使用太阳能,运用太阳能板解决施工中的采暖和热水问题。在资源使用中,优先选择经济节能型、可再生型资源,建筑选材也要选择绿色节能型材料,从源头上遏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居住隐患。绿色建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回归大自然,绿色建筑的建筑和选材不仅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要能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与大自然成为一个整体,真正做到对大自然零伤害。绿色建筑的目标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因此在设计中也要体现这一点。

2.4 施工阶段的管理

绿色建筑的施工管理可以从建筑施工的能源管理、建筑施工的材料等资源管理、建筑施工的污染防治几个方面来进行[5]。其中,能源管理中要注重选择能耗低、污染小的机器设备,择优选择成熟、高效的工艺技术,合理管控施工现场水、电、煤等各项资源的使用,促进能源利用的集约化、节约化;建筑施工材料在选取中要选择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绿色节能材料,优先选择可再生材料,对施工现场的废弃物适当的回收再利用,减小对环境的污染;绿色建筑施工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有水污染、扬尘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在施工中应做到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尽量做到污水二次利用,建设场地内设置围挡,减少扬尘,固体废弃物在固定位置堆放并及时进行处理。建筑施工管理的几个要点环环相扣,相互关联,只有合理把控这几个环节才能保证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顺利实施。

2.5 动用前准备阶段的管理

动用前准备阶段是在项目施工完成之后,转入正常生产或使用前所做准备的阶段。绿色建筑在该阶段需要注意项目的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项目各个阶段的组织与协调等。绿色建筑在建设前需要设定严格的投资和进度控制,编制设计及施工合同,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都需要项目信息的正常承接和传递,各个阶段的管理更是离不开组织的管理与协调,绿色建筑在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之前就是要对这多个方面进行衡量,分析其是否已到达预先设计水平,判定其是否满足绿色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的标准要求。在该阶段,如果判定绿色建筑已初步满足生产或使用的正常要求,则整理相关技术资料,确保项目正常投产使用,否则,还需要对项目进行进一步的修正。

2.6 保修阶段的管理

保修阶段处于绿色建筑整个生命期的后期,是对处于保修期内的项目在使用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管理及维修。绿色建筑在保修过程中也要严格执行绿色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保修材料及工艺方法、设备的使用也要符合绿色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工艺技术要求。

3 结语

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绿色建筑的管理关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人民的生活环境,因此,对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尤为重要。绿色建筑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只有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管理,才能更好地把控绿色建筑建设的各个环节,推动绿色建筑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丽燕,王恩茂.绿色建筑决策风险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6,30(2):86-90.

[2] 陈善文.绿色建筑探析[J].建筑与工程,2009(27):231.

[3] 李静,田哲.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25(5):487.

[4] 高盛立.绿色建筑的工程实践和决策优化[J].建筑节能,2010(10):41-43.

[5] 沈建祥.绿色建筑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182.

猜你喜欢

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管理
二维码标识管理系统在教育装备管理中的应用
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研究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绿色建材全生命周期的研究与落实方法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分析
范式转换视角下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