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钢琴演奏的歌唱艺术

2017-06-29符遥

科技资讯 2017年15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

符遥

摘 要:音乐是一种关于听觉与声音产生共鸣的美好艺术,在钢琴的弹奏中,弹奏者将一个个的音符以歌唱的形式变成一曲曲美妙的琴声,这是一次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是弹奏者对曲目的二次创作。钢琴的声音圆润立体,它的歌唱艺术就体现于弹奏者的高超琴技与对音乐情感的理解之中,优秀的钢琴演奏家都是将钢琴的歌唱艺术在演奏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令听众回味悠长。

关键词:钢琴演奏 歌唱艺术 二次创作

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c)-0242-02

钢琴凭借其多变的音色、广阔的音域、圆润立体的声音、大幅度的力度跨越以及无需任何伴奏就能自成曲目等特点,荣登“乐器之王”的宝座。虽然众多钢琴演奏家掌握了高超的演奏技法,但对于同样有着高超技艺的两位演奏家进行比较,判断的标准就会体现在音乐的表达是否具有歌唱艺术,是否能使得听众与之产生共鸣,是否能成为一支历久弥新的经典曲目。由此可见,以歌唱形式演奏的钢琴曲,它的力量与美感不容小觑。

1 钢琴的歌唱性演奏的内涵

钢琴演奏的歌唱性艺术,通俗来讲,就是指钢琴演奏者通过弹奏技法以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继而弹出优美连贯的声音,来表现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1]。论述钢琴的歌唱性,其实更多的是注重心灵对音乐的感受力,这种感受就好像歌唱一般令人产生共鸣的、连续的情感。因为钢琴是击弦性发音方式的乐器,相对于笛子、大提琴这类的乐器来说,想要发出连贯的音律是不太容易的,只能通过按压连贯的琴键来达到连贯的效果。因此对钢琴的歌唱艺术表现难度也相对较大一些。

2 对钢琴曲目的歌唱表达

声音作为音乐表现的主要素材,只有弹奏出悦耳美妙的声音,音乐的表现力才会有一个相应的提高。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要想将技法与音乐相融合,就需要提高演奏时的表现力。这就需要演奏者在全面了解所演奏曲目的创作背景、创作人对其灌注的情感、音乐的风格、旋律的基调之下,熟练掌握弹奏技法,凭借对其深刻的感悟与想象再度重现音乐曲目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从而提升演奏过程中的歌唱性。在这里,笔者将之前演奏过的钢琴曲目加以分析与说明。

肖邦的《幻想即兴曲》是他所创作的三首《即兴曲》中的其中之一,也是古往今来最受人们喜爱的曲目之一,其曲目在世界上都闻名遐迩,历久弥新。而且《幻想即兴曲》是最能体现肖邦性格的杰作,它的第一部分,旋律呈现出上下起伏,快频率的特征,表达的是一种热情奔放而又富有幻想的思想情感。第二部分,又如歌声一般优美动听,像一个恋爱的女人般充满柔情[2]。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演奏整个第一部分时,并不全是热情的旋律,其中还夹杂着焦躁与忧郁的情绪,这两种情绪产生的矛盾牵引着听众的心绪,使之更具歌唱的魅力。《幻想即兴曲》是肖邦写于1834年的真正即兴曲,这首曲目在笔者实际演奏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对于曲目节奏的把握。

这首曲子并非完全表达的就是欢快奔放的情感,在对其感受与理解时,笔者发现在进入快板时情感也很悲愤,类似于压抑在心中的强烈情感想要一股脑儿地发泄出来,却苦于说不出口的悲愤感觉。而中间的部分又归于平静舒缓,好似身处于一块恬静优美的田野中,笔者觉得是肖邦在描写其故乡的美景,自然而然,笔者会就此推断出快板的时候是不是肖邦在表达亡国之恨呢?特别在马上要结尾的部分,这种悲愤再次重现,但却没有沉重之感,对于作者本人真实的内心想法,笔者也是一知半解。但这恰恰也是音乐的魅力,好像名家作画一样,总喜欢给自己的作品留白,来增加其意境之高远,进而引发人们的遐想与揣度。总而言之,笔者对演奏这首曲目的感想就是一定要去用心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情绪,提高在钢琴演奏中对于歌唱艺术的表现力。

3 歌唱性的钢琴演奏技巧

人的声音是具有连贯性的,从而歌唱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连贯性,这就要求钢琴演奏者要弹出连贯的音律来,有的时候还会要求弹奏出更高级的气息连贯技法来,比如舒伯特与贝多芬曲目的慢板乐章。

3.1 掌握基本演奏技法

首先对于钢琴演奏的姿势要有所要求,比如对于均匀、快速弹奏的手指姿势,手指之间的独立性保持,手臂、肩膀的自然、平稳的要求。其次,对于不同作曲家的习惯,其所创作的乐曲都有各自独特的音型,这就需要我们要熟练掌握跳动的、或近或远的、左右手交叉弹奏等技法。这对于那些触键弹奏法,我们应该尽量保持手腕与肩膀的放松,手腕要具有一定的柔韧度,双手自然放平,手指尽量贴着琴键进行移动,但始终不能离开琴键,让指腹的肉垫部位对其按键[3]。

3.2 学会处理特殊音

以“新音”为例,通俗来说,“新音”的演奏会使音高随之一起变化,而随着音高的变化又会使得发音产生间断。因此,为了保证声音的连贯性,这就要求我们尽量让“新音”在不知不觉中发出来,好像是偷偷地溜进音乐旋律一样[4]。相邻两个音在力度上基本没有什么差别,而对于差别比较大的音之间应该做一个自然的平滑的过度。还有,我们应该要尽可能地减少上方音的弹奏。

3.3 挖掘音乐的感性逻辑

钢琴演奏发展到如今以追求歌唱艺术为主的地步,令钢琴演奏的“美感”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其中就蕴藏着人们对于以黄金分割为主的,进行对音乐表现的感性逻辑进行挖掘的原理。比如说达芬奇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就经常使用黄金分割的原则,因此令他的作品永远保持着神秘的色彩以及拥有那难以超越的“美感”。如果我们在钢琴演奏中,也把握黄金分割原则的运用,也能同样使我们的曲目表现的神奇美妙。

4 歌唱艺术在钢琴演奏中的教学应用

4.1 弹奏技法训练

首先是对于基本技法的联系,包括对琶音、音阶、和弦的训练。琶音的练习往往要求拇指要自由灵活;而音阶的练习要求拇指不仅要灵活移动,还要根据一个、两个、三个、四十八度音阶判别弱、中弱、中強、强弹奏力度;和弦的练习则要求双手要放松,强调小指要更用力,使音乐达到“音断意不断”的连贯效果[5]。通过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的技法以后,就可以通过复调曲目、小奏鸣曲以及小型乐曲进行分阶段练习了。

4.2 培养歌唱思维

要想让钢琴演奏具有歌唱艺术,这就不仅要有歌唱性弹奏技法,还要有歌唱性的思维。顾名思义,歌唱性思维指的是在钢琴演奏中,作者将对曲目的理解与情感和作品的歌唱性融会贯通起来的一种惯性意识形态。弹琴的过程就好似唱歌一样,只是声音的出处不一样而已。有些人天生嗓音条件好,非常适合唱歌,有些人则相反。与人相同,同样的一架钢琴摆在面前,就同一曲目进行演奏,会有参差不齐的演奏水平。究其原因,除了对技法有更高追求之外,还应该对音乐的旋律与思想情感有“美感”的追求。这取决于演奏者对曲目内涵的理解程度以及音乐表现力的高低。如果不去把握曲目的创作背景、作曲者所寄托的思想情感,那就很难去生动的演绎出它的意境来,也就很难与听众产生情感的共鸣。

5 结语

音乐的歌唱艺术在音乐史上也是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歌唱性的多样性、情绪感染的特征也同样成为了众多演奏者需要提升的一个方面。像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家肖邦、巴赫、贝多芬等,他们也都对钢琴演奏的歌唱性有着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因此,歌唱性的表达,对于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 王明远.论钢琴演奏歌唱性的技能培养[J].黄河之声,2015(4):32-33.

[2] 金晶.浅论钢琴“歌唱性”演奏的技巧[J].音乐时空,2014(23):78.

[3] 马靖茹.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艺术综述[J].大众文艺,2012(24):14-15.

[4] 孙一,秋华.浅谈钢琴演奏中的歌唱艺术[J].戏剧之家,2014(9):142.

[5] 刘雪佳.论钢琴演奏中的内心歌唱艺术[J].音乐时空,2014(11):109-107.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探讨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
网络技术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文化修养对钢琴演奏者素质的影响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浅述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结合
刍议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及策略
钢琴演奏中肢体语言的艺术性探讨
钢琴演奏理论传播对钢琴演奏训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