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研究
2017-06-29刘月奎
刘月奎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阑尾炎采用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小切口手术组及传统手术组,各50例,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小切口手术组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小切口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并发症、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对较短,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小切口手术; 传统手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5.06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5-0108-03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较急且病情变化较快,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多与遗传因素及患者的饮食习惯有关,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急性阑尾炎患者发病之后往往会出现右下腹按压痛及反跳痛等症状,极易引发肠粘连等较多并发症的发生,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造成患者死亡[2]。临床对急性阑尾炎一般选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小切口手术及传统的手术切除方法,二者都有一定的优势,为进一步证明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穿孔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等不适宜进行小切口手术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小切口手术组及传统手术组,各50例,其中小切口手术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1~43岁,平均(31.5±11.5)岁;病程2.8~11.6年,平均(7.2±4.4)年;疾病类型:27例阑尾脓肿,23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传统手术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2~44岁,平均(32.5±11.5)岁;病程3.2~12.3年,平均(7.7±4.5)年;疾病类型:25例阑尾脓肿,25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范围、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均在所有患者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的情况下进行。
1.2 方法
1.2.1 傳统手术组 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手术之前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让患者取最佳手术体位,在病灶部位进行长约6 cm的斜形切口,然后逐步切开病灶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并进行钝性分离,拉开腹横肌及腹内斜肌,观察病灶部位的具体状况,对患者病灶部位阑尾系膜结扎,之后进行缝合,缝合完成后将阑尾残端消毒后埋于盲肠下,冲洗腹腔,使用0号肠线逐层缝合切口。手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避免发生感染[3]。
1.2.2 小切口手术组 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手术前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让患者取最佳手术体位,在病灶部位行长约3 cm的斜形切口,然后逐步切开病灶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并进行钝性分离,拉开腹横肌及腹内斜肌,观察病灶部位的具体状况,然后使用卵圆钳进行结扎,完成之后冲洗腹腔并使用0号肠线逐层缝合切口。手术之后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避免发生感染[4]。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评分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试验中的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小切口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小切口手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且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尚未明确,但多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及遗传因素有关,急性阑尾炎的发生多由患者的阑尾管腔通行受阻导致,患者发病之后往往会出现右下腹按压痛及反跳痛等症状,极易引发肠粘连等较多并发症的发生,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造成患者死亡。阑尾对人体的作用至关重要,其管腔相对较小且管腔远端呈现封闭性,阑尾不断的蠕动可帮助人体排空腹腔内容物,但是阑尾发生扭曲及食物残渣阻塞等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阑尾的排空能力,导致急性阑尾炎的发生[5]。
临床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传统手术及小切口手术。传统手术对阑尾的切除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的出血量较多,术后的并发症也相对较多,致使患者住院时间增多,不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6]。而小切口手术的切口相对较小,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手术操作过程较为简单,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另外,小切口手术的瘢痕较小,不会对美观度造成影响,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但是在进行小切口手术时需要注意对症治疗,根据阑尾炎的不同类型确定具体的手术方法,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7]。针对单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可适用小切口手术,但穿孔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则不能使用此种方式进行手术。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应该将手术的切口控制在3 cm左右,针对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适当地延长切口,以此来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且手术之后要及时地清理切口,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发生感染。临床研究表明,急性阑尾炎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并发症较少,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8]。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小切口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5.62±6.46)min,术中出血量为(19.73±3.58)ml,术后排气时间为(21.42±4.58)h,活动恢复时间为(6.58±1.32)h,住院时间为(4.12±1.87)d,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均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性阑尾炎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并发症较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熊红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3,20(13):199-200.
[2]梁亦追,陈瑞海.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97-98.
[3]刘正凡.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4):3303-3304.
[4]曹志高.小切口手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4):97.
[5]雷涛.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3):315-316.
[6]吴涛.小切口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观察分析[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58-59.
[7]马宏喆.小切口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比较[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20):47-48.
[8]王海荣.小切口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11(1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