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诚所至金石为开

2017-06-29陈运坚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自尊心真诚尊重

陈运坚

【摘 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对待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个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反之,就产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关键词】 真诚;尊重;保护;自尊心

【中图分类号】 G6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3-00-02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有的学生看死了,把他们看成坏孩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他不会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个有用的人材。是啊!在对顽皮的学生的教育中,我们更应该时时刻刻注意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人们常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上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不要认为孩子小,就不注意尊重他们。如果教育者有意或者无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么孩子幼小的心灵就会受到打击和摧残,就会失去向上发展的动力和信心。不管什么情况下伤害或者诋毁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愚蠢行为。特别是青少年,由于自控力差,有时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会引起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会使情感的风暴扑灭了理智的明灯,出现意外的严重后果。因此,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特别注意用自己真诚之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今年刚接新班时,一位以戴牙套为荣,说话无所顾忌的男孩进入我的视线。通过与前任班主的了解,知道这位可是本班“鼎鼎大名”的人物——小杨。他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我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出现,我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驢耳”,一点效果也没有。出口骂人,家庭作业不完成更是家常便饭,他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家长对他也无可奈何。更可气的是有时做了坏事还不让同学告诉老师。

我刚接手这一班不久,对小杨的性格与行为习惯已有了解,小杨在班里的一些做法,确实令很多同学讨厌。一次,我刚点到小杨的名字,班里的小谢随口就喊:“方老师,您不要叫他,他是一个大笨蛋。”小杨立即怒睁着眼。当同学们面面相视又看着我时,我随口就出:“不要在方老师面前说这话,在方老师眼里,全班都是“好蛋”,大家都各有长处你们没有看到小杨已开始进步了吗?”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像炸开了窝,孩子们拍手叫好哄堂大笑,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笑得捂着肚子,有的还激动得边笑边用手敲起了节奏来。我怎能错过这欢愉的时刻呢?也跟着孩子们笑起来,融洽的气氛原本是如此美丽的啊!我看了看小杨与小谢,我没有批评他们。我给足了双方的面子,课堂避免了批评声,也维护了小杨的自尊心。小谢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不好意思地裂着嘴,红着脸,看着我坐下了。而小杨害羞得把头埋在臂弯了,明亮而又略带羞涩的眼珠子正偷偷地瞅着我。红红的脸蛋儿荡漾着两个圆圆的浅浅的小酒窝,真是可爱极了,看得出这小家伙很意外老师对他的这种态度。当天晚上,小杨的家长主动打电话给我:“小杨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向全家人谈起了老师所说的话,整个用餐过程都谈得眉飞色舞,像一只雀跃的鸟儿不停地鸣叫着。还说他今天要吃快点,想早点做作业。家长欣喜万分地打电话致谢。”从这件事中,我再次深深地体会到表扬的魅力,只是一句轻微保护孩子自尊心的话语,就给孩子极大的震撼。事后,我经常亲近他鼓励他耐心真诚地对待他。

自从此事过后,我观察到小杨同学虽能初步体会到老师对他的教育,对老师也有了好感。但秉性难移,经常还是小错不断,大错再犯。弄坏课桌有他的份,欺负同学也少不了他,更可气的是作业依然得追着交,这一切令我大伤脑筋。接到学生对他的种种“举报”,我总得思考教育的方法。怎么办?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并不是一味的放纵。有时,也需要适当地采取一些批评,这样才能够让他记忆深刻。不过,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批评尽量在私底下进行。一次,他的家庭作业又是偷工减料。我让他回顾课文《珍贵的教科书》一课内容,“没有桌子就坐在地上,拿小板凳当桌子。”让他反复读这几句话,并对他说:“小杨,看来你家的环境太好,学校的优越环境你也无法体会,老师这回要让你体验艰苦的生活,从现在开始,你如果不按时完成作业就把椅子当桌子,蹲到地上写作业吧!”没想到,顽皮的小杨不以为然,反而觉得好玩。只见他拿起作业本,蹲下便写。半节课的时间过去了,我见他总在移动双腿,时不时地用眼睛望着我,看见我在望他,又迅速地把头低下。小家伙受不了,但我没作声,装作什么也没看到,让他继续写作业。当他再次挪了挪位置时,我让他停下来,并要他谈谈自己的体验感受。这时,他平时嬉皮笑脸的样子不见了,红着脸说:“蹲在地上写字实在是一件艰苦的事情,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地写作业,不再拖欠作业。”晚上,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告知今天小杨没写作业的事,还有我让他体验艰苦的生活的情况。他的母亲很配合地对我说:“老师,真的谢谢您!小杨确实一直生活在蜜罐里,不知苦为啥味,在家里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总向我发脾气。已经到了无法控制他的地步。实在拿他没办法。拜托您对他再严格些,我们一家人感激不尽。”有了家长的配合,更坚定了我对他教育好的信心。我坚信只要真诚耐心地教育他,他一定会转变的。

陶行知先生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我觉得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开始,我就要求自己一定要用心的爱着我的学生们,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在他们的心灵上画上最美的画,如果鄙视,挖苦、讥笑、训斥的语言出自我的口的话,那才叫做——不可思议呢!对于小杨,我并没有一味地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而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小杨的自尊心,尊重信任他,给了他的自信心,这个长时间受到长辈批评的同学,慢慢地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现在的小学生处在信息化的时代,他们自身轻而易举地被赋予了许多现代化因素,表现出许多稚嫩的现代意识,他们的心里厌恶专横粗暴、专制压抑的教育方式,他们渴望得到平等相待,得到别人尊重。因此,我平时就注重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要求自己与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协商、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以求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尤其是顽皮学生,犯错的机会更大。如何处理他们的错误是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契机。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予以适当的宽容。当然,宽容决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一种办法,是蕴含着教师对他的无限期望,它跟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成的。简单粗暴,不讲方式方法,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注意用心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少指责埋怨,以此来调动和激发孩子成才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不断克服缺点,逐渐进步。

一次,小杨又是开口就骂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引用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好办法来教育他。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方老师送给你一首《骂人》的小诗,也送给大家。“你骂我,我骂你。骂来骂去,只是借人的嘴巴骂自己。”同学们听了都哄堂大笑,小杨也不好意思地低着头,看着我。我让他多读了几遍后,并对他说:“你自己想一想以后该怎么做?”小杨在同学们的注视下回到座位,以后,我让他每天回家都要把这首《骂人》的小诗读给家长听,让他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说给家长听,并让家长写回条。几天后直到小杨告诉我他已理解这首诗的含义,我便让他停止读。另一个同学也和一首《打人》的小诗:“你打我,我打你,打来打去,只是借人的手打自己。”这首小诗简单明了,小楊一下子便掌握这两首小诗的内涵。我教育让小杨明白每个人在这自然界中生活,不只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和谐共生的整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息息相关,相互依存,必须懂得损人必将损己,而利人必将利己。小杨自从接触了这两首小诗后,对很多平时看起来模糊难懂的道理,也就豁然开朗了。班里的小谢还随口说了《帮人》诗:“你帮我,我帮你,帮来帮去,是在借别人的心帮自己。”真想不到,一首再简单不过的小诗其教育效果却是如此之大!这要比训斥、责怪的效果好得多,比讲大道理要奏效得多!这更让我明白了教育只要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一切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一个多学期过去了,小杨明显转变了。原来调皮捣蛋的他,现在却与同学友好相处,有说有笑,作业基本能按要求完成,成绩进步快。学期末还被同学们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呢!小杨的转变使我得到启示:当学生犯错时,我们教师要爱护他们的自尊心,理解学生的心理,谆谆善诱,耐心引导,才能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我也深深地认识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顽皮的学生更应该如此。教无定法,只要我们能够找到这把锁的钥匙,我们就一定要用得及时,用得恰如其分。这样才能解开“病结”,及时对症下药,采取措施。对待顽皮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少直接对他们进行批评,而是耐心地开导,做到爱护而不失娇惯,严格而不失引导,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的心里充满光明,那么好行为也会随之而来。正可谓真诚所至金石为开。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先生,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

猜你喜欢

自尊心真诚尊重
用关爱让单亲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