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羽毛球步法教学问题初探

2017-06-29崔正梅

科技资讯 2017年15期
关键词:步法羽毛球高校

崔正梅

摘 要:该文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笔者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围绕高校羽毛球步法教学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简单论述。首先,文章对高校羽毛球步法教学的意义(提高学生步法移动能力,增强学生竞技水平、促进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的形成)进行了简单阐述。同时,对高校羽毛球步法教学的常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步法教学、注重步法教学的组织与方法、步法教学过程中的回动问题)进行了着重探讨,希望该文可以在基层体育教师面对同类问题时,可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 羽毛球 步法 教学 问题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c)-0177-02

羽毛球是一项对参与者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协调性等多方面素质均要求较高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做为一名基层体育教师,本人对这项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普及率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及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均有着一定的客观认识。据我所知,在传统羽毛球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手法”教学上,而忽略了“步法”的教学,如此一来,将会直接影响羽毛球教学活动的收效与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

1 高校羽毛球步法教学的意义

1.1 提高学生步法移动能力,增强学生竞技水平

通过对多项世界羽毛球竞技赛事的分析,我发现,羽毛球运动在技术方面正在向“快速、全面、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方面发展,其中的“快速”是对学生速度素质的标准与要求,而在此处提到的“快速”一般是指出手动作、步法移动等方面。步法是羽毛球技术的基础,学生步法的掌握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羽毛球的技术水平,因此,只有提高学生的步法移动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竞技水平,为其在相关比赛过程中争取更大的时间优势,使之更好地进攻与防守,并最终提高学生在比赛中的获胜机率。

1.2 促进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的形成

自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就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提出了以下几个要求:增强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而羽毛球本身就是一项参与者身体各方面素质均要求较高的体育运动 ,那么,科学合理的羽毛球教学活动可有效增强学生身体的各项素质,做为羽毛球教学活动的基础,步法教学在增强学生身体力量素质、速度素质等方面也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同时,也可有效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力,并根据神经系统的判断及时做出准确、迅速、协调的反应。我们知道,羽毛球运动本身具有较为激烈的对抗性与竞技性,若学生在此之前接受系统科学的步法教学,则其就可以在比赛过程中面对高强度的对抗时,能够灵活的应对,避免因步法动作生疏,导致运动过程中意外摔倒等一系列意外情况给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

2 创新步法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2.1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步法教学

应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空间与时间优势。传统教学模式下,羽毛球教学活动多以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为主,但这种传统教学形式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以教师示范动作时间与空间为例,教师在进行起跳腾空步示范时,不可能长时间的停留在空中让学生进行细节方面的观察。而多媒体相较传统示范教学来说,其体现形式更加直观,另外,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需求,将步法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细节分解、标示、慢放、定格、回放、动画图解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规范化的示范,便 于学生多角度、清晰地理解每一动作环节,从而促进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与清晰的动作表象,促进相关动作要领的掌握与步法技能的形成。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步法教学中的纠错功能。在任何教学活动中,学生对相应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难免会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在步法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错误动作而不自知。在这种情况之下,笔者建议基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相关技术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将其在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动作,通过摄像机与计算机的应用,将学生练习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动作重现,并通过让学生对相关练习视频的观看,主动发现自身在练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结合相关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示范,及时对相关问题进行纠正,从而促进学生对正确步法的掌握。

2.2 注重步法教学的组织与方法

羽毛球步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场地中心位置为基点向前后左右各方位的快速移动,击球后迅速回到中心位置,并准备下一次移动,而在这期间,参与者移动的距离一般不会超过三步。我们所说的羽毛球步法,其实就是由垫步、并步、交叉步、蹬跨步、蹬转步、小碎步、腾空起跳步等基本步法组合而成。并通过这一系列基本步法的组合,转化成为上网步法、后退步法、两侧移动步法、起跳腾空步法、前后连贯步法和被动步法等。我们之前提到过,羽毛球运动对运动员的灵敏素质、速度素质均有较高要求,相应,羽毛球步法移动的原则也是快速、灵活,有效控制全场。

在清楚认羽毛球基本步法与综合步法之间的关联后,我们在之后的步法教学活动中,应将基本步法做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在学生掌握基本步法的前提下,将综合步法进行分类练习。笔者个人认为,无论任何步法的学习,都應先进行徒手练习及持拍无球练习,待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动作要领之后,再进行有球练习。在进行相关练习时,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及于求成,并注意在练习过程中多采用手势法、多球法等练习方法,在达到步法练习目的的同时,对学生的视觉观察能力与起动判断能力的培养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2.3 步法教学过程中的回动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的回动意识。在羽毛球运动中,运动员应意识到中心位置的重要性,在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完成击球动作之后,一旦没有及时回到中心位置,则极易被对方打空挡,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我们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就应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回动意识,确保学生时刻处于运动场地的中心位置,保证其可随时向四周出击的有利态势。了解到回动意识的重要性之后,做为基层体育教师,我们从基本步法的练习开始,就应该要求学生在完成击球动作之后,必须要有回动意识及相应的动作,并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向来球方向起动-移动到位-协助完成击球动作-回动-下一次击球前的准备”这一系列动作的程度,并通过练习与相关活动的组织,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形成良好的回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步法回动的节奏性及灵活动性的培养。步法回动的节奏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需要根据对手回球的速度与节奏随时进行调整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步法节奏与手上击球速度的相互配合。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我发现,在参加羽毛球运动时,大部分学生的步法回动往往不够及时,在完成击球动作之后常常会出现动作停滞的情况,因此,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特定的纠正,并最终使学生可以根据对手的回击速度自行调整回动节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殷家鸿.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11(9):144-145.

[2] 吴谋林.南京市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4-76.

[3] 黄小明.河南省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5(2):145-147.

[4] 侯东雷.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目标和现状及发展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25):53.

猜你喜欢

步法羽毛球高校
羽毛球
浅谈乒乓球教学中的步法教学
打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羽毛球上网步法及后退步法简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步法训练在乒乓球运动队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