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手机在职业学校课堂的使用管理探析

2017-06-29王艳

科技资讯 2017年15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改革

王艳

摘 要:智能手机以其强大的集成功能而成为我们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进课堂”已成为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趋势,这对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让学生都能够在“互联网+教育”中高效学习,让手机服务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高技能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

关键词:职业学校 手機使用管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c)-0155-02

近来,中央提出了“互联网+”促进各行业发展的战略发展思路,针对教育行业,就是要实现让学生能够在“互联网+教育”中高效学习。目前,智能手机随身携带,成为智能化的个人学习终端,“手机进课堂”已成为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趋势,这对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的提出了新的挑战。

1 智能手机在职校的使用管理现状

手机以其强大的集成功能而成为人们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职校学生几乎人手一部。在缺乏自我约束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会不自觉地利用手机聊天、看小说、上网玩游戏等,大多数职校是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到课堂的。学校通过思想教育、班会等形式向学生讲明课堂玩手机影响学习的危害,让学生保证不把手机带进课堂,或者在教室设放置手机袋。课堂发现学生玩手机的就直接没收,还有的就是你玩你的,我讲我的,爱听不听,造成无效课堂。

现在我们一些教师使用手机就是打打电话,微信联系,使用手机APP资源开展教学的不多。学校的信息化是电脑、投影仪、网络等进入课堂,但是,很多学校网络带宽和速度跟不上,学校没有课堂上使用移动设备的指导办法和管理规定。学校教师担心手机和互联网影响学习,因为手机和网络带来的知识与信息丰富多元,网络对学生吸引力巨大,以至于学生不愿意听课,课堂难以掌控,同时家长对学生自带设备进课堂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2 智能手机对职校课堂教学的挑战

职校学生进校,多数是低于普通高中录取分数,基础较差,学习热情不高,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用于管理,有效课堂难以实现。要提高教学效果关键在课堂,关键在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手机进课堂,可以连通网络突破教材,实现个性目标,为培养高技能的创新人才服务。

2.1 智能手机带来书本教材的变革

课堂上使用手机,可以扫描二维码,成为补充教材的“阅读器”;可以看到微课视频;可以用手机的搜索与查询功能掌握一些急需了解的信息与知识;可以进入“云课堂”,进行章节后面的练习题目和作业,获得系统评测;可以向在线专家论坛求教,与同伴交流分享创新思维。文本信息中加入图片、音频、视频和各种多媒体文件的组合,再加上互联网,学生用手机享用海量资源相结合的立体教材。

2.2 智能手机带来学习方式的变革

课堂上使用手机,可以用来课堂拍照,记录老师黑板和屏幕上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微信群与 QQ 群进行交流讨论与远距离协作等;大班统一进度的教学,可以转向个体式的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移动学习、广泛学习,扩大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知识来源更加丰富多元化,学习的时间、空间边界消失,实时反馈、互动参与,可以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

2.3 智能手机带来教学模式的变革

课堂上使用手机,手机和网络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更新的信息与知识、多元的视角与观点,课堂上将出现更多的讨论与协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课堂会更加民主。智能手机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满足学习者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要求,使学习者多种感官并用,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 智能手机在课堂使用的实践与思考

国际教育界早就提出鼓励学生带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课堂,如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 国际上通行的鼓励学生自带设备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3.1 构建课堂使用手机的管理体系

制定课堂手机管理办法,补充完善课堂手机管理制度,将手机管理制度纳入在校学生的日常行为守则,强化规范和约束,形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教师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班级公约等纪律方式来加强管理,倡导学生自我管理,充分利用手机促进学习。

实施必要的手机使用管控措施,确保学生全力以赴投入课堂知识学习,有些课程性质决定了学生不需要使用手机,可以把手机放在教室的收纳袋,在课堂上课前,鼓励自制力差的同学上交手机或主动关机,下课时候取回或再开机,减少手机的“依赖症”。

3.2 构建课堂使用手机的教学模式

手机进课堂,学生将逐步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师要提高信息技术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提高讲课水平和教学艺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靠讲课的内容和魅力,以及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讲课时创设情景、播放视频、案例分析、组织讨论、学生总结评价等多种手段,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网络查找补充材料,引进手机微信的互动评论界面,传输至投影大屏幕,学生随时发表评论和回答问题,学生可以在手机里全程利用微信回答问题,参与讨论,提交作业。采用提问、讨论、协作、探究、练习、操作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没时间玩手机。手机微信的投票功能、留言功能以及最新的赞赏功能等都可以让课堂更加有趣。

3.3 提升课堂使用手机的教学能力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学校要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教师要掌握课堂上使用手机组织教学的能力,使用手机搜索教学资源能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不在互联网中迷失,建立移动学习平台,开发更多地课程学习资源等。学生可以共享学习资源和资料,对课程的学习需求和教学效果等向教师进行建议和反馈。通过手机平台的开发,拓展学生学习为课堂学习与移动学习相结合的新方式,将教学拓展为传统课堂教学与移动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认识到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能主动从禁止手机到鼓励手机进课堂,学校要加强信息技术人员和教师配置,提高有关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和更新学校的网络设备,加强正面引导,积极推进,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为培养高技能的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 +”课堂—— —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远程教育杂志,2015,4.

[2] 王明.服务教学导向的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的管理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11):59-60.

[3] 洪松舟.手机助力课堂学习的新思路[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10):66.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教学改革
档案管理在职业学校评估中的作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