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2017-06-29张红梅
张红梅
(山西省柳林县金家庄初级中学校)
摘 要:传统初中语文课是紧紧围绕教材和教师来进行的,随着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一线教师越来越发现,这样的教学思路对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初中生来说并不适用。要想真正让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更多的收获,就应该不仅注重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不仅注重知识的讲解,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这样思想意识的指引下,新课标应运而生。因此,将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作为重点研究内容,从而更好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新课标对初中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新课标提出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这样的划分,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立体,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就会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不断变化各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渗透,为学生呈现立体性课堂。而这一系列的调整对学生文学素养、文字素养等方面都会产生较好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对初中生进行这样的课堂教学还符合青春期学生乐于参与、厌倦枯燥的心理特点,更有利于对初中生进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因此,从新课标自身属性和当代初中生的性格特征来看,新课标的提出能对初中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二、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实施
从本职专业出发,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出发,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笔者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展示如下:
1.从思路转变入手,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
所谓转变思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自己的角
色,即教师在课堂中不应该处于主导地位,而应该发挥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作用,提高参与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与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采取鼓励和启发的方式来进行,转变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的讲解时,该文章为一篇故事性较强,情节完成又容易理解的文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采取启发式教学,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设置以下问题:(1)当妈妈问我羚羊木雕在哪的时候,“我”是什么样的感觉?(2)当得知羚羊木雕被“我”送给朋友时,妈妈、爸爸和奶奶分别是什么态度?他们的不同态度能表现出什么?(3)你觉得万芳的妈妈是什么样的性格,她会不会打她的孩子?(4)你觉得“我”做得对吗?(5)你觉得作者和王芳以后还能做最好的朋友吗?通过按顺序设置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寻找答案,从而完成课文内容的学习。
2.从情境设置入手,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效果
语文教学是一个极富想象力和情感的学科。因此,对初中生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情感教育的重要教育路线。要想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教师不妨采取情境设置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的情感。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下《斑羚飞度》的讲解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动物在大自然中所经历的磨难以及团结互助的精神,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动物迁徙的视频,从而导入课堂教学,而对于老羚羊为了让种族延续下去不惜牺牲生命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时,还可以播放较为悲痛哀伤的轻音乐,在这种情绪渲染中,学生除了能感到老羚羊自我牺牲精神的可贵,更能感受到人类将动物逼上绝境的残忍,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从能力拓展入手,增强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所谓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语文相关能力的拓展,这一能力的拓展不仅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的拓展,还包括思维想象等相关能力的拓展。在语言运用能力的拓展方面,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话题的探讨,并将每小组的探讨结果总结出来,由一人为代表面向全班进行展示,当全班学生都对这一问题产生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将自己的感想与情感态度写出来。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而对于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我们依旧可以从课文讲解中进行培养,
同样在对学生进行《羚羊木雕》的讲解时,教师在学生对文中的故事情节产生正确理解之后,就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想象和辩论,如:你认为将家里贵重物品送给别人和不惜一切代价珍惜友情,哪个更重要?并将班级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得到拓展,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锻炼,语言组织能力也能得到增强。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情感中树立价值观,更在课堂学习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新安.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11).
[2]糜雪.初中語文朗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