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7-06-29宋俭廖伊凡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治国理政新形势下

宋俭+廖伊凡

摘 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传统和优势,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突出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执政的一条重要经验和法宝。意识形态工作关乎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乎马克思主义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指导地位的巩固,关乎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新形势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进一步明确意识形态工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现代国家治理,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国家治理的全过程。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形势下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传统和优势,卓有成效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意识形态工作曾是中国共产党动员和组织起广大人民群众加入到革命洪流的有力武器,使党能够“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1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共在全国执政以后,意识形态工作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动员和团结广大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重要载体。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本文拟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就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初步探讨。

一、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传统和优势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集中反映了该阶级关于自身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根本主张。任何一个社会的思想领域,总是由那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占統治地位,“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 [2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 [3 ],而统治阶级“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 [3 ]。所以,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有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其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从来都是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的思想体系,是其价值观、指导思想、政治纲领的集中体现,对统治阶级的统治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切掌握国家政权或以争取国家政权为目的的政党都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都要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4 ]。无产阶级政党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列宁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是要“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 [2 ],认为“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是摆在第一位的任务” [5 ]。他要求党要“积极地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 [6 ]。他特别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斗争,强调:“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 [2 ],“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 [2 ]。他在谈到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政权建设中要“以新的方式提出新的任务”时,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放到了突出的地位,指出:“任何一个代表着未来的政党的第一个任务,都是说服大多数人民相信其纲领和策略的正确” [7 ],深刻揭示了意识形态工作在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治理国家过程中的极端重要地位。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一方面,注重对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把思想领导放在党的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即没有革命的运动” [8 ],中国共产党作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必须要有革命理论的指导,要求“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并“应当把它当成是革命的科学来学习”,要求通过全党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 [9 ],要把党建设成为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无产阶级政党。同时,强调党在全部领导活动中要特别重视思想领导,“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 [10 ]。另一方面,注重开展对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意识形态教育和宣传工作,强调“我们的职任,便在于训练产业无产阶级群众的阶级精神与阶级意识”,“必须使我们的党,不但是工人的阶级斗争的指导者,而且是工人最初觉悟时取得自己的政治训练的惟一组织”。只有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才能启发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阶级意识和革命觉悟,“才能巩固我们对于工人阶级斗争的指导地位,对于民族革命的领袖的指导地位”。因此,中国共产党面向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作为党的“重大的职任”,要求“我们的党应当作群众中的鼓动和宣传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这种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不仅对于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动员和争取千百万群众参加到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中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对敌斗争中成为瓦解敌军的锐利武器,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依靠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既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宣传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动员广大人民致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也高度警惕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危险。围绕执政条件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毛泽东深刻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 [11 ]他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后的形势,指出:“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存在,也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存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负的斗争,还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如果对于这种形势认识不足,或者根本不认识,那就要犯绝大的错误。”因此,他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在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占统治地位,“无论是党内,还是在思想界、文艺界,主要占统治地位的,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毒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只能处在被统治地位”。要坚决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作斗争,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的领导地位” [12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强调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大力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宣传,特别是在一切重大理论性、原则性问题上的正确观点,在思想界真正发挥主导作用”。邓小平特别指出:“在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作为“全党的一个迫切任务” [13 ],要求全党“用巨大的努力”同怀疑和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作坚决的斗争”。同时,他还强调,在改革开放中,要时刻警惕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滲透,“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他还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与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和党的领导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强调只有建设起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为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求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制度。”“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上,否则党的领导既不可能改善,也不可能加强。” [14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样,正确的和错误的、先进的和落后的、主流的和非主流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复杂的形势,江泽民、胡锦涛两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就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主张。江泽民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这方面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思想宣传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各级党委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各部门的领导权。” [15 ]他提出,要“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地位”,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他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动员全党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加有声有色、切实有效” [16 ]。胡锦涛明确将意识形态工作上升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他要求“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善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和改进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 [17 ]。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传统和优势,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突出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执政的一条重要经验和法宝,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党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更好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二、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一般来说,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包括意识形态构建和意识形态传播。意识形态构建通常是指政党建立并不断创新体现本阶级意志,完整反映自己价值观、指导思想、政治纲领的理论体系。意识形态传播则主要是指政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将自己的价值观、理论、纲领向社会和民众传播,目的是保证反映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思想、观念、文化、道德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并通过社会和民众对这种意识形态的认同而增强党的合法性。因而,意识形态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政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效能,是政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载体。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向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国内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中国共产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背景下 [18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站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高度,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他指出:“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工作全局中的“极端重要”的地位,并要求全党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当然是经济工作,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但是,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我们既要深刻认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也要深刻认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习近平用“三个事关”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的战略地位:“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19 ]科学揭示了意识形态工作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首先,意识形态工作关乎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 [20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的领导核心,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因此,党的前途命运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巩固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治理的成败。要实现国家的有效治理和长治久安,就必须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执政基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说作为领导党和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只要抓好经济工作就把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特别是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如果没有正确的意识形态为指导,不能有效引导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就会削弱党执政的思想基础,甚至危及党的执政地位”。正因如此,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在总结国际国内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这正是从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他进一步强调: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在集中精神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法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其次,意识形态工作关乎马克思主义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指导地位的巩固。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谈到现代国家治理问题时指出:“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中没有解决得很好”,“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不断探索这个问题,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曲折,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尤为显著。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同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断出现乱局形成了鲜明对照。这说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 [20 ]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个突出特征和重要法宝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治国理政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往一个什么方向走呢?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要西方化、资本主义化,而是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政治前提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国家治理的方向是由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的。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现代国家治理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实现党对国家治理的领导,才能保证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才能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现代治理需要广大人民的参与,因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认同,对于中国共产党凝聚社会共识、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极为重要。习近平指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5年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1 ]因此,他强调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9 ]。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三,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在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的领导力量,全国各族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所以,在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中,实现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国家治理的成败。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来自人民代表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从根本上讲,党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是一致的。但是,必须指出,人民是一个抽象的整体概念,在具体构成上,人民是各族、各界、各阶层民众的集合。作为整体的人民利益与人民意志是一致的,而各族、各界、各阶层民众的具体利益和具体诉求则是有区别的。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客观上,各民族、各地区、各阶层人民在具体利益和诉求上还存在着区别,当前,随着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所有制结构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的特征愈发凸显。因此,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将党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凝聚全体人民的共识。当前中国社会最大的共识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这是因为,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才能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18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凝聚社会共识,统一思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卓有成效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够极大增强全国各族、各界、各阶层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认同,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由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转化为全国人民共同的指导思想和全社会共同的意识形态,将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凝聚全社会共识的“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执政理念、施政方略转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从而,实现党的意志与人民意志统一,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越是处于改革攻坚期,越需要汇集众智、增强合力;越是处于发展关键期,越需要凝聚人心、众志成城” [21 ]。更应该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 [22 ]他还特别强调:“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23 ]

意识形态工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中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和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新形势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进一步明确意识形态工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现代国家治理,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国家治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在国家治理中凝聚共识、强基固本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9.

[2]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7,285,326,32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99.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6.

[5]列宁.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08.

[6]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4.

[7]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6.

[8]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辑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619,80,81.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2,533.

[10]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5.

[11]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94.

[1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0,231,215,197,232.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5,46,48,47.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2,368-369,367,242,365.

[1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0.

[1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4.

[17]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27,528.

[1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11,7.

[19]习近平.胸怀大局 把握大势 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2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48,548.

[21]习近平.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N].人民日报,2014-01-24.

[22]习近平.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锲而不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2015-03-01.

[23]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汇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19.

On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Ideology Plays in Governing the Country

under the New Era

SONG Jian,LIAO Yifan

Abstract:It is the tradition and edge of the Maxist part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ideology work. Putting ideology work first is the important experience and the key of the CPC to lead the revolution and rule the country. The ideology work concerns a lot about the role of the CPC as a ruling party,about the solidity of the role Maxism plays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a modern country and about the identification of all the Chinese people with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the importance of the idelolgy work in governing the country should be further clarified. The idelolgy work must be integrated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governance of the country with contempory Chinese Maxism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the guidance.

Key words:ideology work;the CPC;the governance of the country;the new era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工作治国理政新形势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网络政治动员新思想阐析
建国以来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变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牢牢抓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