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史教学应注重思想发展的“源”与“流”

2017-06-29周治安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心学世俗化理学

周治安

[关键词]理学,心学,世俗化,哲理化,道统化,知行合一

[中国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5—0043—05

一、设计说明

宋明理学是古代中国思想史甚至是整个必修三中最难的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力图打破教材体系,重构教学内容体系。一是将背景、内容、影响等历史事件因素有机整合成一个整体,便于学生理解理学深刻的思想内涵。二是突破只以宋明理学为截断面的教学,续接先秦、汉唐儒学发展历程,打通儒学发展的知识体系。在汤因比“挑战一应战”理论指导下以变迁为主题统筹教学内容,确立了理学的社会化世俗化、儒学的哲理化精致化、儒学的道统化、理学方法论变化四个趋势。通过儒学的源、流的对比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理学思想。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材料1:理学虽然以复兴儒学的形式出现,但实际上受到了佛、道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以儒家礼法、伦理道德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突出地表现为重视本体论之建构和心性哲学中心地位之确立。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设计意图】概念教学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某一概念内涵、外延的教学,基本上解决了这一知识点中基础性、主干性的内容。理学是深邃的思想体系,如果不从基础性的概念出发我们就难以将教学内容向纵深推进。

(二)教授新课

1.变迁一:儒学从政治化、谶纬化走向社会化、世俗化。

师: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归纳汉代儒学的特点、影响,并分析其面临的新挑战。

材料1:儒学的政治化,使儒学成为为王权政治作论证的工具,造成了两汉经学琐碎芜杂的毛病,“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儒学(经学)的谶纬化,使儒学陷入神秘主义的泥潭。而察举选官制的实行,将道德的好坏与做官挂钩,被一些沽名钓誉、投机钻营之人所利用,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坏的反响,使儒学变得庸俗化、虚伪化。“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些结果最终导致了孔孟“儒学”本义的丧失,儒家学说被扭曲和变形了。

——王三北、韦宝畏:《汉唐间儒学的

“学”“术”变迁》

材料2: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

——徐松:《宋会要辑稿》

生:汉代儒学走向政治化、谶纬化。儒学被定于一尊成为维护君主专制工具的同时,走向琐碎化和神秘化使发展陷入停滞,并引发一系列社會问题,如汉唐社会纲常松弛、道德式微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在唐宋社会全面发展,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市民社会逐步形成的背景下,儒学难以调和社会矛盾,规范社会秩序。

【设计意图】通过“挑战一应战”理论来厘清儒学发展至理学的内在逻辑是本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在强调“新”的同时,不能忽略儒学才是理学的“根”。“新陈代谢”中“新”的根基是“旧”,只有搞清汉唐儒学的弊端和局限才能明晰宋代儒者革新的内在动力。

师:面对自身问题和社会挑战,儒学家是如何应对的?阅读下面材料分析理学的特点。

材料3:朱熹曾说,他之所以要讲述关于三纲五常的“形而上之道”,是为了将这些道理实践于“形而下之器”,实践于百姓的人伦日用。他的《家礼》……“明君臣、父子、夫妇之伦,序亲疏贵贱之仪”,对日常生活中体现三纲五常的礼仪作了相当全面、细致的规定,并且为“明世系”“建祠堂”“祭祖先”等旨在巩固伦理纲常的宗族活动制定了行为规范。他的《小学》……专从儿童教育方面宣扬儒家伦理纲常,讲述“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余秉颐:《儒家伦理观的思辨化与世俗化》

材料4:宋代思想家已经认识到“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改变了从前的要义不要利的假道学思想,并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义利共生……他们已不可能离开“利”来谈论“义”了。

——孙金玲:《宋代社会思想观念

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生:理学呈现世俗化、社会化的趋势。汉代新儒学法家化的核心体现的是“以刑辅德”,通过儒学的官方垄断地位和法家强制性来维护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秩序。理学则强调通过格物致知来体悟先天存在的天理及社会人理即三纲五常体系,这就改变了儒学高高在上的假道学面目。知识分子可以通过圣贤之道——读书来达到“内圣外王”,普通人又可以根据理学化的人伦日用来遵循社会道德秩序。另外理学世俗化、社会化也纠正了一个观念,儒学和商品经济并不矛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认识理学并不都是深奥的学术思想,还关涉社会现实。大道至简——理学深邃的思想通过人伦日用体现出来,让学生明白树立良好的道德素养必须从日常生活言行做起。

师:理学的世俗化、社会化趋势体现了怎样的社会价值。

材料5:从父母、兄弟、夫妇、朋友这些最亲切的关系,一直涵养提升到为民请命、为国尽忠,这就是修德的次第,如此才能涵养人的德性,而达到心灵美与行为美,并对国族产生深厚的感情。……宋明理学作为中国道德哲学的重镇,这方面尤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邓立光:《宋明理学的时代意义》

材料6:世俗化乃相对于神圣化而言,是指通过对神圣化的“去魅”回归世俗社会、世俗生活与世俗价值。世俗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人挣脱神圣偶像的束缚、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过程。早期的世俗化意味着大胆藐视作为最高的、终极价值的神,以后逐渐固定为一种世俗的价值追求,即将尊重人格、理解人的情感、重视人的日常世俗生活视为合乎人之本性的价值诉求。一言以蔽之,世俗化就是将人由神圣之奴仆变为自由主体的同时,完全承认人的世俗愿望与世俗追求的合法性。

——蒋国保:《儒学的世俗化与大众化》

生:“形而上之道”如果没有“形而下之器”的支撑只能变为空洞的口号或是沽名钓誉的工具。理学的世俗化、社会化一方面建构了儒者的道德诉求和实践体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另一方面体现了儒者回应社会现实、关注世俗生活,完全承认人的世俗愿望与世俗追求的合法性——儒学从天上走回人间。

【设计意图】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一。理学倡导、践行伦理道德时,将个体、家庭(族)、国家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社会道德自觉内化为人的主体自觉。这也给当今社会道德沦丧、人性缺失提供一个建设的有效途径。

2.变迁二:儒学从零散化、粗浅化走向哲理化、精致化。

师:儒学在孔子创立之初,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汉代儒学粗浅的天命思想和赤裸裸的恐吓更是无法控制人心。加之道教、佛教兴起,造成“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的窘境。面对这些挑战儒学又是如何应战的?

材料1:他(周敦颐)所以取得这种成就,是由于他在当时儒、佛、道思想矛盾融合的形势下,对于《老子》和道家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五行阴阳等思想资料进行熔铸改造,提出“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物则不通,神妙万物”的动静观,以及“主静立人极”的伦理观等问题,从而对宇宙生成、万物变化,到建立符合封建统治的人伦道德标准等方面,都把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作出了词约义丰的概括。

——李锦全:《朱熹对儒学哲理化的

历史贡献》

材料2:他(朱熹)继承、发展了二程的“天理”观念,改造了张载的“气学”,并且吸纳了佛家、道家的若干思辨学说,将伦理纲常提升到宇宙本体的地位,从形而上学的层次,论证封建伦理纲常的合理性。……朱熹运用“太极”“阴阳”“理气”“道器”“人心”与“道心”等一系列哲学范畴,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神圣性。其结果,使得儒家的伦理观达到前所未有的思辨化高度。

——余秉颐:《儒家伦理观的思辨化

与世俗化》

生:一个为理学的开创者、一个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周敦颐、朱熹以儒学核心思想体系为基点,广征博采、兼收并蓄,以多元开放的态度从佛、道等他说中汲取有益成分,在利用、继承、改造的基础上建立起精致化、哲理化、思辨化的学术思想体系——理学,实现儒学新的飞跃。如理学涵盖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理的概念也可分解为天理、人理、人性等。

【设计意图】决定事物发展的是内因,儒学自身的局限性是“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的根本原因,也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儒者不断推动儒学发展的内在动因。同时,外因也很重要,如果没有佛、道的冲击尤其是两教思想体系中精华思想的借鉴,儒学不可能在宋代实现飞跃性发展。关于理学本体论、认识论属于晦涩的内容,不要求学生深入掌握。学生能从汉代儒学和宋明理学的对比中知晓各自的特点即可。

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以下材料,分析理学的思辨化、哲理化带来的影响。

材料3:理学家们无一不以“辟异端”的态势激烈地反对佛教,但其自身的价值核心却又恰恰是来自自己所要反对的佛教。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本来被视为“异端”的佛教的价值观念反而进入了中国正统学说的内部核心,儒、释(佛)、道三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儒道互补、佛教为宾的格局已经名存而实亡了。

——沈郁文、沙晶晶:《宋明理学的发展

及当代意义》

生:儒学佛老化的过程一方面推动儒学革新自我建构新的学术思想体系。另一方面“儒佛互补”使佛教精华思想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系。中国化的佛学也被中国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但朱熹建构的思辨体系强调“学问须严密理会,株分毫析”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过分注重“经解注疏”最终使理学也走向空疏。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知道任何事物都不是单一而是多面一体的。儒学佛老化的过程不仅仅对儒学产生深远影响,也让佛教真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3.变迁三:儒学的道统化。

材料1:孔子定三代之礼,定六经之书,征文考献,多识前言往行,凡《诗》《书》六艺之文,皆儒之业也;衍心性之传,明六艺之蕴,成一家之言,集理学之大成,凡《论语》《孝经》诸书,皆师之业也。曾子、子思、孟子皆成一家者也,是为宋学之祖;子夏、荀子皆传六艺者也,是为汉学之祖。

——刘师培:《国学发微》

师:任何一个学术思想体系的内涵外延都是盘根错节纷繁芜杂的,在学派繁荣的虚象下也导致内部派系林立甚至引发门户之争。道统是某一学派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的思想传统。儒家学派也如此,孔子开创儒学时就包含以六经为主的经学体系和关涉社会人生之学的子学体系,并演变成汉学和宋学的对立。阅读下面材料,看看儒学家是如何建立儒学道统秩序的,并分析儒學道统化的影响。

材料2: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韩愈:《原道》

材料3:尧舜之所以为尧舜,以其尽此心之体而已。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传之,以至于孟子,其间相望,有或数百年者,非得口传耳授密相付属也。特此心之体,隐乎百姓日用之间,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而体其全且尽,则为得其传耳。虽穷天地,亘万世,而其心之所同然,若合符节。

——朱熹:《李公常语上》

材料4:只可称之为是一种主观的道统,或说是一种一线单传的道统。此种道统是截断众流,甚为孤立的;又是甚为脆弱,极易中断的;我们又可说它是一种极易断的道统。此种主观的单传孤立的易断的道统观,其实纰缪甚多。若真道统则须从历史文化大传统言,当知此一整个文化大传统即是道统。如此说来,则比较客观,而且亦绝不能只是一线单传,亦不能说它老有中断之虞。”

——钱穆:《中国学术通义》

生:儒者在儒学内部门户之争激烈及佛老冲击下出现“儒门淡薄”的境遇下,接续道统而“明仁义”,形成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韩愈、周敦颐、二程、朱熹的“转相授受之心明于天下”道统体系。使儒者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和身份认同,加强了儒门的凝聚力。但理学家继承孔孟子学“明仁义”的道统,压制了荀子的经学道统。这不利于原本“整全、丰富”之儒学的全面发展,“一线单传”更增加道统中断之虞。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道统化是指某一学派正统思想传承与发展的一贯体系。道统论对一学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过分强调道统论会陷入“门户之争”以及思想僵化停滞,反而制约学派全面发展,日渐凋零。

4.变迁四:从“知先行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致良知)。

师:阅读材料,分析程朱理学的特点及存在的弱点。

材料1: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几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朱熹:《大学章句·补格物章》

材料2:墟墓兴衰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

——陆九渊:《鹅湖和教授兄韵》

生:格物致知主张以存疑求实的态度,靠实践发现事实真相即“贯通明理”的信念和追求。程朱理学强调理先气后、知先行后是将“天理”绝对化,这是典型唯心主义,以及向外穷理的支离烦琐都严重压抑个性。加之理学后来成为科举功名的敲门砖,学术本真追求日渐空疏,也成为“革新”的对象。

【设计意图】格物致知的学问之路是对学生情感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材料。不管格物致知本身具有怎样的局限性,但格物致知精神是每一个求学之人必须具备的素养。

师:正是程朱理学存在弊端,陆、王在继承程朱理学的基础将之发展成为“心学”。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阳明心学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3: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既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4:王阳明针对正统理学向外穷理的致知论和知先行后说所造成的“析心与理为二”“析知与行为二”的弊病,提出“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工夫论,突出了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原则。……道德实践不再是迫于外在天理的合目的性行为,而成为真正意志自由的主体行为。将普遍伦理原则与个体心理原则有机统一起来,确立了道德“自觉”“自愿”即意志自由的原则,它化解了正统理学中“道心”与“人心”,“天理”与“人欲”,普遍伦理原则与个体心理原则的内在紧张。

——贾斌:《研讨宋明理学在明清的发展

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生: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本质上都是通过“存天理、灭人欲”来“明理”,区别是从程朱理学的向外求理转向向内求理。主张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二者有机结合、缺一便是不能作“明理”。突出道德主体的意识自由,求理由外在胁迫变成内在诉求。正如钱穆所言“这便是王学对宋儒传统大问题获得了一个既简易又直截的答案之最大贡献处”“最显著的是他们的重行而轻知。”

【设计意图】从格物致知到致良知的变化体现了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人主体精神的萌发。这也是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即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产生的思想基础。当然,重行而轻知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三、教学反思

1.高中歷史课教什么。高中历史教师的一大尴尬就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全国卷背景下更是如此,因为“视野决定思维”。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教什么?这是在我教学思想史时时常思考的问题。理学思想体系中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是经过一系列理学家们接力创造形成的思想观念,以高中生甚至教师的知识储备是难以全面了解其中的奥秘,过分注重于这些思想内涵的教学将适得其反。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在了解历史知识概况的基础上,明晰历史事件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和内在发展秩序。历史事件的“源”“流”应该是高中历史教学关注的重点,让高中生从宏观上去体会历史的魅力、掌握历史的脉动。而理学思想体系的内涵应交给大学历史专业课或是哲学课去解决。

2.高中历史课如何教。判断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二是课堂教学的历史味。高中历史课堂必须有一个抓手通过教师的自我革新来推动课堂教学实质性变革,史料教学无疑是实现上述两个标准的最佳选择。我认为史料教学有三个层次即史证型史料教学、建构型史料教学和开放型史料教学。史证型史料教学是指通过史料来印证教材观点的教学类型,是史料教学低级阶段。建构型史料教学是指围绕某一主题提供丰富史料建构知识体系的教学类型,该类型拓展和深化了教学内容。开放型史料教学是指通过提供多元化史料来放飞学生思维并帮助学生得出个性化结论的教学类型。目前大多一线教师基本处于第一阶层即史证型史料教学,史料教学的道路还很漫长。

3.高中历史课教了怎么样?高中历史课要培养什么样的高中生?新课标全国卷给出了导向,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给出了具体的可供操作的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家国情怀”应成为每一个历史教师秉持的理念和宗旨,只有如此你的教学才能眼中有“人”,才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课堂重建。”

本教学设计就是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以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尝试,尽管存在着知识专业化倾向等问题,但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责任编辑:李婷轩】

猜你喜欢

心学世俗化理学
王硕小说的消费主义特征
王阳明和拉康主体观比较
礼学与理学
2018—2019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论高科技时代的佛教
论佛教的与时俱进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艺术鉴赏话雕塑
浅谈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