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教进企”培养产业紧缺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2017-06-29卜树坡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苏州学院人才

卜树坡 刘 勇 赵 展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江苏 苏州 215104)



“送教进企”培养产业紧缺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卜树坡 刘 勇 赵 展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江苏 苏州 215104)

苏州正在积极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人才资源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文章通过对电子信息行业71家企业调研,梳理产业紧缺人才的岗位类型、岗位职责、任职能力和专业要求,分析人才紧缺原因,并结合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送教进企”的研究与实践,指出了培养紧缺人才的途径。

新一代信息产业; 高职院校; 送教进企; 紧缺人才; 苏州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推动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新兴产业为亮点、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1]。现代企业发展离不开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最具有弹性和活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而言,核心技术人才决定着产业发展,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高职院校而言,核心技术人才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重要职责[2]。长期以来,我国积极引导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一体“送教进企”是一项创新举措。

1 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1.1 “送交进企”

“送交进企”是高职院校送教师进企业,将课堂转移到企业,为企业员工开展继续教育的活动,是将企业在岗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态[3]。企业员工一边在岗工作,一边参加素质、知识和技能的职业培训,目的是通过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升素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开展“送教进企”必须谋划新举措、做出新成效、实现新突破。从产业紧缺人才培养目标来科学规划培养方案,从企业岗位类型来构建课程体系,从任职能力要求来开发专业课程,从岗位职责来制订评价标准,从员工个性化需求来配备教师团队,形成培养方案共定、课程体系共建、教学过程共管、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的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1.2 理论依据

著名学者Knowles认为,学习和工作的过程是互相交织的,学习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4]。工作场所学习包括工作中的非正式学习和正规教育的实习操作,是发生在真实情境中,在与专家、教师、师傅互动过程中,获取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过程。它为学习者建立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为“送教进企”提供了理论方法,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带来了实际价值。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T.W.Shultz)的《人力资本投资》著作,从宏观角度提出人力资本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二战期间德国和日本经济遭到重创,破坏的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并未破坏,战争结束后,两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著名经济学家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著作,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关系、企业员工在职培训的经济意义。由此可见,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为重要,人力资源、智力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的调研与分析

苏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先进制造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软件和集成电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六大优势主导产业。2012年,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引进苏州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实体入驻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由系部主管教学主任担任协会秘书长,将“协会、企业、学院”紧密联系在一起,创建了“行企校”合作机制。

课题组依托苏州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在2016年7月至10月期间对行业中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天孚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71家企业紧缺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小组座谈和深度访谈等方式,调查内容紧扣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调研前期对问卷进行设计,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具有一定产业代表性的企业组织开展;调研后期对调查所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归纳,确保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

2.1 调查基本情况

2.1.1 企业人员规模 调查中,企业员工人数在50人以下的占比为4.1%;企业员工人数在51~100人的占比为9.3%;企业员工人数在101~500人的占比为25.7%;企业员工人数在501~1 000人的占比为42.5%;企业员工人数1 001人以上的占比为18.4%。

2.1.2 企业人员培训意向 调查中,有培训意愿、获得职业技能证书或提升学历的人员数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30.4%;其中年龄在20~40周岁的员工居多,占比为42.5%。

2.1.3 企业人员培训方式 调查中,企业表示员工培训方式从高到低依次为“外聘讲师到企业培训”、“内部员工任讲师进行培训”、“组织短期培训”、“员工参加外部培训”;回答各项的企业占比分别为86%、73%、64%、52%。

2.2 紧缺人才需求状况

根据调查数据,课题组整理出紧缺人才需求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其中岗位名称是指企业实际需要的紧缺岗位;岗位职责是指所从事工作的具体内容;岗位类型分专技和管理;专业要求是指相应岗位对人才专业的要求;学历要求是指相应岗位对人才学历的要求;工作年限是指相应岗位对人才从事相关工作的年限;任职能力是指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资格证书、外语等级等;紧缺指数是指岗位需求的紧缺程度,分“1~5”级,其中“5”为最高。

表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紧缺人才

2.3 人才紧缺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人才紧缺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市场上能满足岗位职责、任职能力要求的人才较少;第二,专业对口产业领域的人才较少;第三,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大;第四,企业员工职业素质偏低;第五,企业新增业务导致人才缺少。

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紧缺人才培养路径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市属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响应江苏“两聚一高”发展方略,围绕苏州“一基地一高地”的建设使命,强化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责任,提出“主攻智能制造产业,主打产教融合特色,主谋高职院校本色”的战略目标。自2014年以来,学院先后为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开展“送教进企”实践。

3.1 共订培养方案

通过“送教进企”实践,形成了“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合作机制。在政府主导、协会指导下,与企业深度合作,确立了“在岗实践+专业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一体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共定授课计划和实验实训内容。例如,针对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紧缺人才岗位——研发工程师,教师与企业总工程师、研发部长等人员共同“订制”了PCB版图设计与实践、单片机应用与实践、传感器检测与实践、EMI电路与调试、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工控现场总线与应用和EMC检测7门课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选派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教授、副教授、博士)到企业授课,实践课程安排在企业生产现场和校内实训基地。

3.2 共用实训基地

学院通过省示范院校建设、省重点专业群建设、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和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拥有电子信息类实验室、实训基地13个,全部对“送教进企”培训班学员开放。

学院与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合作共建了大陆第一家“苏台技能联合认证中心”,包括元电子器件拆焊(PCB)实训室、单晶片实训室、数位逻辑实训室,与实训室相对应的是台湾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颁发的专业级“能力认证证书”,实现“课训岗证”紧密对接。学院与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苏州市电子产品检验所有限公司共同立项的省教育厅项目“江苏省网络电视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已顺利通过验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有网络测试分析与安全认证实验室(美国思博伦通信公司设备)、新型平板显示器实验室、电磁兼容(EMC)实验室,供学员使用。

3.3 共享教育资源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将“送教进企”的核心课程建成网络资源,如单片机应用与实践、EMI电路与调试、传感器检测与实践和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学院与台湾修平科技大学、台湾高雄科技大学和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等应用型大学建立了境外教师培训工作站,专业教师每年赴台研修成为常态化。引入的台湾3所应用型大学类型相同、专业相近的境外高水平院校优质教学资源,也供学员使用。

4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紧缺人才培养意义

“送教进企”培养产业紧缺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企业,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激发人力资源活力,优化人才结构,有效缓解企业人才紧缺的需求,解决企业“育人”“留人”的问题。对学院而言,加深了解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和特色,深入掌握产业结构、岗位要求和紧缺人才需求,利用“送教进企”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反哺和指导学院相关专业(群)建设,学院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和计算机技术专业(群)重新修订了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1] 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苏府〔2016〕36号[A].

[2] 卜树坡,刘勇.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及其对策[J].职教通讯,2016(14):13-15.

[3] 卜树坡,张峥,刘勇.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08-110.

[4] 吴艳红.英澳现代学徒制比较研究[D].南昌:东华理工大学,2013.

责任编辑 陈桂梅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Sending Teachers to Enterprises” to Cultivate Talents in Industries

BUShupo,LIUYong,ZHAOZhan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uzhou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Suzhou 215104, China)

Suzhou is carrying out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itself through talents and innovation, which highlights the leading role of talents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es. This paper, through investigating 71 information-technology enterprises, sorts out the types, responsibilities and demand of talents. Furthermore,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asons and combining the practice of “sending teachers to enterprises”, it proposes the ways of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special skills.

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end teachers to enterprises; talents with special skills; Suzhou

2017-03-18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教育专业动态建设机制研究”(ZZZ21);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校企合作‘送教进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50102083)

卜树坡(1963—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测控工程技术研究; 刘 勇(1978— ),男,江苏盐城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赵 展(1979— ),男,江苏高邮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电力电子技术及自动化控制。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3.005

G 712

A

1671-7880(2017)03-0016-04

猜你喜欢

苏州学院人才
人才云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