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

2017-06-29张良金石安斌陈桃翟建春方文亮夏燕谭欣韬

海南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螺旋斑块心绞痛

张良金,石安斌,陈桃,翟建春,方文亮,夏燕,谭欣韬

(中信惠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广东惠州516006)

64排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

张良金,石安斌,陈桃,翟建春,方文亮,夏燕,谭欣韬

(中信惠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广东惠州51600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50例接受冠状动脉CT成像(CTA)检查的我院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的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的分布情况,分析Ⅰ~Ⅲ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及数量。结果50例患者共显示冠状动脉斑块85处,Ⅰ型、Ⅱ型、Ⅲ型斑块各30处、25处、30处,其中左前降支最多,其次为左旋支。Ⅰ级(Ⅰ型16处,Ⅱ型4处,Ⅲ型5处)与Ⅱ级(Ⅰ型8处,Ⅱ型9处,Ⅲ型15处)心绞痛、Ⅰ级与Ⅲ级(Ⅰ型6处,Ⅱ型12处,Ⅲ型10处)心绞痛患者间各型斑块数量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CT值[(52.1±12.6)vs(29.1±7.7)vs(41.6±10.9)]及延迟期CT值降低值[(13.4±3.9)vs(7.7±1.6)vs(10.4±2.9)]存在显著性差异,且Ⅱ级明显低于Ⅰ级及Ⅲ级,Ⅲ级明显低于Ⅰ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斑块的分布及特征,并可以通过斑块的形态学特征及密度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

计算机体层成像;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稳定性冠状动脉斑块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意外的常见原因,不稳定性斑块破溃会导致远端栓塞或斑块短时间明显增大,引起心肌急性缺氧缺血[1]。因此,采用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进行评价可以指导患者的临床诊疗。64排CT可以进行容积扫描,时间分辨率高,在心率低于80次/min的患者进行良好的心脏成像可以直观的显示冠状动脉特征[2]。心电门控技术的应用也使其适用范围增大,可以更好的对抗心律不齐,从而更可靠的评价冠状动脉斑块及血管狭窄[3]。本研究中,笔者应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斑块进行评价,并与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影像中心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39~74岁,平均(58.9±4.1)岁;心绞痛Ⅰ级15例,Ⅱ级20例,Ⅲ级15例。纳入标准:①初诊并确诊为冠心病;②年龄≤75岁;③无心律失常,静息心率<90次/min;④自愿接受64排螺旋CT检查;⑤符合知情同意原则且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急性炎症及胸部先天畸形;②凝血功能异常;③过敏史及碘过敏实验阳性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⑤各种不能配合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1.2.1 检查设备美国GE公司生产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ADW4.6后处理工作站。

1.2.2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禁食6 h,禁水4 h,静息至少30 min。向患者介绍检查注意事项,训练患者呼吸及屏气。

1.2.3 检查方法首先行心脏CT平扫,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进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扫描范围:主动脉弓水平以上至横隔以下;扫描参数:管电流100 mAs,电压120 kV,螺距0.29~0.7,旋转扫描时间为3.3 s,重建层厚0.625 mm。而后经肘静脉团注含碘造影剂(欧乃派克,370 mg I/mL;注射速度4.5 mL/s,剂量60~80 mL;生理盐水50 mL冲管),实施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人工智能触发技术,以主动脉根部层面为触发区域(阈值100 HU),延迟4 s扫描。扫描范围同平扫,扫描电流900 mAs,其他同平扫。

1.2.4 后处理将薄层CT数据传输至ADW4.6后处理工作站,采用专业心脏功能后处理软件,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以50%中心R-R间期预览至少20幅图像,观察最佳图像进行重建,重建层厚0.75 mm,间隔0.5 mm。通过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技术观察心脏整体及各切面图像,观察斑块部位、数量、形态及密度特征。

1.3 观察指标观察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的分布情况,测量冠状动脉斑块CT值,感兴趣区1 mm2,测量3次,取其均值。观察Ⅰ~Ⅲ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及数量,斑块类型:Ⅰ型:宽基底、表面光滑,向心性或偏心性分布;Ⅱ型:窄基底、表面不光滑、形态不规则或表面存在龛影;Ⅲ型:长段、不规则、狭窄型斑块。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数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64 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脉斑块显示情况共显示冠状动脉斑块85处,Ⅰ型、Ⅱ型、Ⅲ型斑块各30处、25处、30处,其中左前降支最多,其次为左旋支,见表1,图1~图3。

2.2 不同心绞痛分级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类型Ⅰ级与Ⅱ级心绞痛、Ⅰ级与Ⅲ级心绞痛患者间各型斑块数量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78、8.892,P˂0.05),Ⅱ型及Ⅲ型斑块的比例高于Ⅰ型斑块。但Ⅱ级及Ⅲ级心绞痛患者中,各种类型斑块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64 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脉斑块显示情况(处)

图1 患者男56岁,冠心病注:冠状动脉CTA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Ⅰ型斑块。

图2 患者男66岁,冠心病注:冠状动脉CTA显示右侧冠状动脉多发Ⅱ型斑块。

图3 患者女62岁,冠心病注:冠状动脉CTA显示第1对角支Ⅲ型斑块。

表2 不同心绞痛分级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类型(处)

2.3 不同心绞痛分级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CT值不同心绞痛分级患者冠状动脉斑块CT值间及延迟期CT值降低值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Ⅱ级明显低于Ⅰ级及Ⅲ级,Ⅲ级明显低于Ⅰ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心绞痛分级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CT值比较(x-±s)

3 讨论

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急性发病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患者预后重要的因素。已有研究显示,冠状动脉斑块的成分关系到其稳定性,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4]。在常规CT的冠状动脉斑块分型中,包括脂肪斑块、钙化斑块、纤维斑块、混合性斑块及钙化斑块,钙化斑块稳定性高,极少发生继发性改变及脱落。而其他类型斑块稳定性差,易发生破溃,导致继发性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栓塞[5]。一方面,脱落栓子可以栓塞远端动脉,另一方面,破溃的斑块表面导致血小板聚集而发生短期内体积增大,导致管腔狭窄,引起严重临床后果[6]。目前较常用的评价方法根据斑块的形态特征将斑块分为Ⅰ~Ⅲ型,其中Ⅱ型斑块稳定性最差,是导致冠状动脉意外常见原因。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目前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最简便的方法,与腔内超声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64排螺旋CT具有良好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实现了各项同性扫描,在强大的后处理技术的辅助下,从各角度全面观察,对病变进行准确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7-8]。本研究中,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以对冠状动脉斑块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分型,共显示冠状动脉斑块85处,Ⅰ~Ⅲ型斑块各30、25、30处,其中左前降支最多,其次为左旋支。但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无法直接显示斑块有无破裂、出血等继发性改变,也无法直接显示其纤维帽的厚度。但可以根据斑块的形态及密度对斑块稳定性进行评估,在Brose分型中,Ⅱ型斑块稳定性最差,在CT冠状动脉成像中,其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基底窄[9]。通过对不同心绞痛分级患者比较,本研究显示Ⅰ级与Ⅱ级心绞痛、Ⅰ级与Ⅲ级心绞痛患者间各型斑块数量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Ⅱ型及Ⅲ型斑块的比例高于Ⅰ型斑块。但Ⅱ级及Ⅲ级心绞痛患者中,各种类型斑块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CT冠状动脉成像中Ⅱ型及Ⅲ型斑块与更严重的心绞痛有关,这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说明CT冠状动脉成像通过对斑块稳定性观察而评估患者病情。而通过对斑块密度的测量,本研究发现不同心绞痛分级患者冠状动脉斑块CT值及延迟期CT值降低值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Ⅱ级患者显著低于Ⅰ级及Ⅲ级患者,Ⅲ级患者显著低于Ⅰ级患者。斑块CT值越低,说明其内脂质成分含量越高,而脂质斑块的稳定性明显低于纤维性斑块及钙化斑块。而且存在大量脂质核心的斑块的纤维帽更薄,发生破溃的概率更大[10]。延迟期CT值降低值与斑块内炎性反应及内皮功能异常有关,不稳定性斑块内新生血管及炎性反应的存在可能与其延迟期持续强化、密度下降更少有关。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重要的因素,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准确显示冠状动脉斑块的分布及特征,并可以通过斑块的形态学特征及密度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赖红梅,彭辉.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比较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J].临床内科杂志, 2011,28(5):319-321.

[2]沈洁云,王忠敏,陈克敏.冠状动脉斑块的CT血管造影评价[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6,22(1):97-100.

[3]李锦,赵均雄,冯晓荣,等.64层螺旋CT与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斑块特征评价的精确性比较[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 (4):35-36.

[4]张锦,权建渊,范跃星,等.多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内软斑块的准确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6):119-120.

[5]饶志荣,杨友祥,王宁生,等.64排螺旋CT在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斑块效果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677-678.

[6]冯少仁,邹卫兵,肖琼,等.64层螺旋CT对隐匿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32):56-59.

[7]罗颖,陈竹碧,韩文彬.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状动脉斑块成分与性别的关系[J].华西医学,2014,29(3):517-519.

[8]林红东,周玉祥,肖俊强.主动脉夹层64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13,24(7):995-997.

[9]覃学军.冠状动脉易损斑块CT及MRI成像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2):40-42.

[10]易秋艳,莫秋萍,李其华,等.64排螺旋CT评价心肌桥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14,25(14):2078-2081.

Application value of 64 slice spiral CT in evaluating the stability of coronary plaque.

ZHANG Liang-jin,SHI An-bin,CHEN Tao,ZHAI Jian-chun,FANG Wen-liang,XIA Yan,TAN Xin-tao.
Medical Imaging Center,CITIC Huizhou Hospital,Huizhou 516006,Guangdong,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64 slice spiral CT in evaluating the stability of coronary plaque.MethodsA total of 50 cases of patients,who underwent coronary CTA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The distribution of non-calcified plaque in the coronary artery was observed,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quantity of coronary plaque in patients with gradeⅠ-Ⅲangina pectoris were analyzed.ResultsA total of 85 coronary arteries were displayed in 50 patients,with 30,25,30 plaques for typeⅠ,Ⅱ,Ⅲ.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 was the largest,followed by left lateral suppor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gradeⅠ(typeⅠ16,typeⅡ4,typeⅢ5)and gradeⅡ(typeⅠ8,typeⅡ9,typeⅢ15)angina pectoris,grade I and gradeⅢ(typeⅠ6,typeⅡ12,typeⅢ10)angina,in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types of plaques(P˂0.05).The CT value of coronary plaque and the CT value of the delay period of the patients with gradeⅠof angina pectoris were(52.1±12.6)and(13.4±3.9),which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29.1±7.7)and(7.7± 1.6)of the patients with gradeⅡof angina pectoris and(41.6±10.9)and(10.4±2.9)of the patients with gradeⅢof angina pectoris(P˂0.05).Conclusion64 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can accurately display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ry artery plaque,which also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plaque through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nsity of the patches.

Computed tomography(CT);Coronary artery;Plaque;Stability

R445

A

1003—6350(2017)11—1790—03

2016-11-29)

10.3969/j.issn.1003-6350.2017.11.023

张良金。E-mail:155274169@qq.com

猜你喜欢

螺旋斑块心绞痛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旋风“螺旋丸”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