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观赏植物更新策略探讨
——以湖北美术学院藏龙岛校区为例
2017-06-29向明炎
向明炎
校园观赏植物更新策略探讨
——以湖北美术学院藏龙岛校区为例
向明炎
现有的观赏植物改造更新,往往比新植观赏植物景观更困难。本文以湖北美院观赏植物景观现状为例,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更新策略:强调有机更新,强调植物景观与教学相结合以及互联网时期的辅助教学。
观赏植物;校园;更新策略;湖北美术学院
自高校扩招以来,师生的数量迅速增长。成倍的学生涌入大学,使得原有的教室、食堂、宿舍、运动场等均满足不了师生的增长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学校选择了兴办新校区。新校区的建设往往面临着时间短、任务重、内容多等诸多困难。例如新校区的选址、规划设计的时间、建设资金的筹措、施工建设等问题。
在这种“刚需”环境影响下的高校校园建设,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就逐渐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景观空间布局不尽合理,景观要素不完善等。为了解决和优化这些新问题,需要对校园的景观进行改造更新,以改善和提升师生们的教学和生活环境。作为景观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观赏植物的更新,也就变得很有意义。
盛开的鲜花可以改善人的心情。四季变化的树叶能够给人带来多样的心理体验。一些研究发现,观赏植物的色彩要比其他色彩更能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植物的色彩具有更好的饱和度和透明度,更容易使人产生舒适的感觉。大量的医学资料证明,人类在观赏植物以后,可以显著地改善血压、心率以及神经系统的活性,有时候甚至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这些功能目前已经被提倡运用到康复性景观的设计中去,用来帮助观赏者改善健康状况。另外,相对于建筑、铺装等其他景观要素。观赏植物的每种植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态、大小和质感,以及不同的象征意义。
除了具有观赏和改善人的身心健康作用以外,在美术学院,观赏植物还同时具有教学的作用。风景园林和环艺专业的学生往往被要求掌握一定的观赏植物知识。为了掌握这些植物知识,教师会要求学生走出教室,在植物园、居住绿地、公园等环境里观察观赏植物的形态、色彩以及触摸植物各个器官以感受其质感。教师有时会介绍各种不同的观赏植物的基本知识,例如观赏植物的品种、移栽方法、开花的季节等等。虽然各种观赏植物都可以在教室里通过电子设备或者板书的传统教学方式来学习,但是实践证明,走出教室的户外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另外,美术学院的其他专业也对于观赏植物有一定的教学需求。常见的是造型艺术专业的学生风景或花卉写生课程。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会走出教室,支起画架,使用各种绘画工具来描绘观赏植物的花、叶以及生长环境等。常见的写生观赏植物有梅、兰、竹、菊、蔷薇、蜀葵等植物,很多观赏植物具有很浓厚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常被师生们作为创作的题材。
图1 校园裸土
图2 校园中杂乱种植的树木
图3 校园车行道三角区
观赏植物还有另外的一项功能——展示校园的氛围。观赏植物一般都具有丰富的色彩、多样的形态,在不同季节里还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例如成片的波斯菊、杜鹃花、千日红等等,一年四季都有丰富变化的视觉和嗅觉效果。这些都会提升学校的校园氛围。例如武汉大学的樱花开放的季节,每年都会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成为了武汉市的一道重要的旅游景观。
一、湖美观赏植存在的不足
1.原有景观建设不完善,植物空间混乱破碎,大量地方存在裸土现象。校园中的山体部分存在的大量裸土,对于校园的景观效果不仅起到负面作用而且在多雨时节会导致部分地方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一些坡度较大的地方还会形成冲沟。还有一些地方处于半自然状况,覆盖了大量野生植物,显得杂乱无章(见图1)。
2.观赏植物空间的组织比较随意。例如校园中的大树位置混乱以及滨水景观中的天际线塑造的空间层次不清晰。植物的种植没有完全发挥其强化地形、弱化建筑体量的功能(见图2)。
3.观赏植物的塑造对于安全的考虑不够充分。例如校园中车行道中的三角区域,其种植的植物与路缘石的距离过近,高度超过规范的要求,对于两边行车来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见图3)。
4.校园中常绿植物过多且种类过少、种植密度稀疏。例如校园中的行道树,基本上采用的是单一樟树与栾树。另外还有些地方使用了许多桂花、红叶石楠等常绿植物。这些植物四季常青、密闭度高、色彩偏深,夏季不利于通风、冬季遮挡阳光,往往只适合做背景植物。我校,这些植物的种植位置需要调整,种类也可以更丰富。
5.部分大树的种植过于随意、树龄过老、截枝严重,因而形态很不饱满,没有发挥大树应有的功能。还有部分观赏植物的种植密度不够、苗木的间距过稀。例如学校后门附近的种植方式就过于随机。临时种植的大量乔木幼苗生长缓慢且种植密度过大,视觉效果不理想。
6.校园中的植物大量被重剪例如环艺系门口的的紫薇其自然形态很美,无论树干、花、叶的形态都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过于裁剪,就会形成秃桩,不光修剪后很难看,次年再萌发时效果也很不好。这些形态与我校校园景观的大格局相冲突,植物的长势也不好。
7.病虫害也在影响校园中的观赏植物的健康。例如沿湖种植的柳树常受到铁牛、金龟子、白蚁等害虫的破坏,导致植物长势不好,形态杂乱,个别植株甚至因此死亡。
二、观赏植物未能有效发挥教学示范作用
对于风景园林和环艺专业来说,校园景观是他们最容易接触到的景观资源。系统掌握观赏植物的基本知识和对景观中的各个要素的体验和感受,会深深影响到学生对于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校园景观有时候甚至成为学生平时训练的借鉴和参考的对象。但是,当前的校园观赏植物尚不足以起到有效的示范作用。
1.大部分植物仅仅采用挂名牌的方式来介绍,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当今的互联网设施已经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和各个行业,利用互联网的数据支持和思维模式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校园观赏植物的引介也应吸收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开展多方位、立体化传播,以期更好地为教学和师生服务。
2.观赏植物的种类有限,校园中的观赏植物仅仅只有70种左右。在武汉市,要取得到比较好的景观效果,这些观赏植物的数量是达不到的。另外,部分观赏植物的种植位置缺乏充分的考虑,其结果就会出现观赏植物的形态单一、层次单一等现象。观赏植物对于光线、排水、土壤都有一定的要求,当环境不能满足基本条件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健康现象。例如红枫适合半阴环境,夏天过多的日照会导致其叶子干死,失去应有的形态效果。
图4 美国德勤大学的观赏植物设计(组图)
三、观赏植物的更新策略介绍
关于校园更新理论:亚历山大所著《俄勒冈的试验》以俄勒冈大学为例,提出了6个原则:有机秩序的原则、参与的原则、分片式的原则、模式的原则、诊断的原则、协调的原则。这些原则虽然将着眼点放在整体的规划上面,但对于校园观赏植物的更新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有书籍集中关注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关系,同时考虑到人的参与因素,期望达到一种和谐的有机秩序。另外美国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和卡罗琳·弗朗西斯合著的《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有一章专门针对大学户外空间提出一些原则。这本著作更多的是把焦点放在校园的空间营造方面,提倡安全、舒适、轻松的校园环境,并指出景观设计应该在校园建设一开始就和场地规划一起进行,而不是像常见的项目一样成为最后介入的部分,从而提升人们在空间中集会、休闲、思考以及娱乐活动的良好感受。
国内高校景观更新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周逸湖、宋泽方著的《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该书介绍了高校建筑与环境的一些设计原则与方法并讨论了校园空间的一些改造与设计。华南理工大学的何镜堂等在高校的建设与规划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在针对观赏植物方面,国内研究与归纳的著作比较多。如吴玲主编的《湿地植物与景观》,汪小凡、黄双全著的《珞珈山植物原色图谱》等。
基于以上的理论与实践,校园观赏植物更新的总原则是整体的有机更新以逐步完善各个系统,具体表现为具体表现为生态策略、人性策略、艺术策略等。有机更新的概念借鉴亚历山大的《俄勒冈的试验》,是指在更新的过程中始终贯穿整体与局部动态平衡的原则。观赏植物的更新应该统一到整个校园的整体中去,不与原有规划的空间、生态、文化、视觉、环境相对立。提倡人性化的设计原则,观赏植物的位置、尺度、大小、密度的控制应该结合现有的空间格局,以人的使用和体验为基础。在实践方面可以参考国内外高校校园,吸取其中观赏植物适合借鉴的思路与手法。例如,美国德勤大学的观赏植物的设计就很好地贯彻了这一原则如(见图4组图)。
针对校园景观的现有特点,在具体策略方面可以参考策略:
四、教学方式策略
1.加强互联网的建设,创建数字校园,方便同学了解各类观赏植物的特征和习性。
在互联网已经普及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环境中,每一种教学方式都可以纳入到校园的互联网体系中来,尽可能地共享学校的教学资源。学校的互联网建设可以进一步加强。例如增加大功率的无线wifi路由器,使免费无线信号可以覆盖到校园中的任何一个角落。
校园的网站建设可以增加观赏植物方面的内容,建立观赏植物的数据库。方便师生免费查阅校园中观赏植物的信息。例如某种植物的原产地,在本市或其他地区的生长状况,植物的各种物候现象,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季节变化,经典的设计案例以及其他相关的背景知识等。
2.充分利用好其他免费公共资源。原有校园植物所挂的铭牌上可以增加数字二维码信息,通过二维码链接各类免费的植物图像库。例如在我国,国家投入并建设成了丰富的植物数据库,如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http://www.plantphoto.cn/,见图5),FRPS中国植物志(http://frps.eflora.cn/,见图6)等。利用这些互联网资源来教学,帮助师生自助学习扩展视野。
3.提倡公共参与,加强与各个部门的交流,积极吸取他们的意见和好的处理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景观的更新中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以开展各种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例如在平时的景观设计作业中适当地安排一些与校园观赏植物更新相关的一些练习作业,进行景观种植的施工活动等,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参与观赏植物的养护。
综上所述,积极地观赏植物的更新策略,人性化地提升校园环境质量和教学条件,对于校园景观的更新将变得越来越具有价值和推动意义。
图5 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图6 FRPS中国植物志
向明炎 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讲师
[1] 亚历山大. 俄勒冈实验[M]. 赵冰,刘小虎,译.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2]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 人性场所[M]. 俞孔坚,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吴玲. 地被植物与景观[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①建立植物空间秩序,理顺景观层次。校园中的种植需要在整体上先进行评估然后再组织。移动或更换空间中与场地相冲突的植物。例如,在需要强化地形的山顶,可以种植一些乔木。这样可以在不改变地形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空间的高差。同时,通过对种植空间进行优化,达到弱化建筑从而提升整个校园的意境。
②完善原有的景观建设,结合地形设计,覆盖校园中存在的裸土。裸土的覆盖可以采用大量的地被植物来覆盖。常绿树木(香樟、广玉兰、桂花、红叶石楠)下密闭度高,草坪生长不良,容易出现裸土。地被植物可以考虑选择比较耐阴、生长强健、覆盖密集、能够控制杂草生长的常春藤、吉祥草、臭牡丹、大吴风草、扶芳藤、沿阶草、小叶扶芳藤等。在阴湿的环境处还可以考虑一些耐阴湿的植物,如鱼腥草、玉簪、虎耳草、万年青、宽叶韭等。在疏林的环境可以考虑的植物相对比较多,如花叶蔓长春花、八宝景天、垂盆草、鸢尾、金鸡菊、金娃娃萱草、石蒜等。林缘地带可以采用花境设计,植物选择相对就更灵活,这类观赏植物的种类可以更丰富些,多年生与一年生植物都可以运用。例如金山绣线菊、茶梅、月季以及一些宿根花卉。水边附近也可以采用一些耐湿的观赏植物例如千屈菜、旱伞草、菖蒲等。部分次要地带也可以保留一些原有的野生植物,例如白茅、鸡眼草等。
③校园的观赏植物空间设计中,在安全方面应该予以足够的考虑。滨水空间、车行道路的交叉点的空间,种植的设计应该尽量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一些观赏植物在种植初期可能符合安全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植物可能由于生长而影响视线安全。对于这些观赏植物,有必要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这些影响,同时配合平时的维护。进行一些修剪或者疏枝,甚至移除部分观赏植物。
⑤常绿植物过多、种类过少、种植密度稀疏的问题。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常绿树木的比例予以解决。植物的种类尽量使用管理粗放的本市本地植物。例如滨水区域可以考虑水杉、池杉、垂柳、海棠、湿地松等。
⑥校园中部分大树的树龄过老、形态不美且种植随意。大树没有发挥大树应有的效果,在移动种植时又有困难,是影响校园景观效果的难题。在空间上尽量采用保留的策略,对于大树根部出现的“环形”土堆可以参考其他的改造办法。例如建设“树池”或者采用地形改造的方法,优化大树的形态。截干的部分,也可以考虑使用“嫁接枝干”的等方法来恢复大树的原有形态。临时种植的大量幼苗未能形成景观,影响视觉且生长缓慢,可以酌情移除。
⑦观赏植物的修剪一定要慎重,尽可能地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结构。在此过程中,遵循植物本身的特点和形态,尊重植物发育的基本规律,协调好单体植物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关系。例如竹子的根系很发达,蔓延性很强。竹根的过分蔓延会破坏周边的地被植物层,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对根系的蔓延进行阻挡。老年的也树木应该及时修剪掉衰败的枝条,培养好主体枝干促使老树更新复壮。
⑧关注观赏植物的健康状态,预防常见的病虫害等。对于病虫害可以尽量采用环保的杀虫剂,保护好现有的植物,替换已经死亡或病虫害严重的植物。
G642.0
A
1009-4016(2017)02-0082-05
湖北美术学院201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2014JG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