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网新源构建以“四化”为核心的设备管控体系

2017-06-29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张亚武李建光郝国文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周佩锋广州学府设备管理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张士忠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四化国网电站

特约撰稿人: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张亚武 李建光 郝国文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周佩锋广州学府设备管理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张士忠

国网新源构建以“四化”为核心的设备管控体系

特约撰稿人: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张亚武 李建光 郝国文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周佩锋广州学府设备管理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张士忠

核心提示国网新源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新源”)结合抽水蓄能电站设备的特点,自主开发出运维一体化模式,在此模式下引入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通过对运维一体化模式下设备管控体系的探索,研究出具有国网新源特色的设备管控体系框架,体系的框架结构包括了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及运维过程的全部要素,框架逻辑缜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易于操作。

国网新源自2013年启动运维一体化以来,实现了多项配套改革,包括生产组织机构、运检业务体系、业务运转方式、运检管理操作手册、安全风险管控、岗位培训、班组建设等。

公司于2016年与广州学府设备管理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学府”)合作,启动了运维一体化模式下设备管控体系的研究。引入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先进理念,并将此理念与国网新源的长远规划和设备特点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国网新源特色的设备管控体系框架。体系框架勾勒出国网新源设备管控的总体架构,包含了设备全寿命周期类管理的各个要素,并在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进行了试运行,运行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提炼推广,为形成国网新源的设备管理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项目背景

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了国家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和《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抽水蓄能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和重点任务,提出到2020年全国将新开工抽蓄电站6000万千瓦。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各地区核电和新能源开发、区域间电力输送情况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因此,抽蓄电站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抽蓄电站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机遇与挑战,为适应国网新源快速发展要求,公司及时制定了设备运维管理“十三五”工作的总体思路:

一是围绕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贯彻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完善设备全过程管理工作机制,深化反措(企业内部约定俗成的说法,即防止事故再发生的措施)全过程和技术监督全过程管理,推动项目全过程管理高效集成。

二是应用运检作业安全质量智能化管控手段,优化设备管理全过程信息数字化监测平台,建成具有“大数据全景展示、自诊断评价和实时远程推送”等功能的智慧设备。

三是以“安全的习惯、工匠的追求”为目标培育运检员工队伍,加快研究,重点突破,稳步推进,建成以“电站运维一体化、现场作业标准化、状态评价专业化、运检管理精细化”为核心的“四化”运检管控体系,为实现“数字化智能型电站、信息化智慧型企业”提供保障支撑。

国网新源提出建设“两型两化”为总目标的方针,非常适合国家的发展政策,而且紧密结合了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方向,通过建立“两型两化”的电站和企业,推进落实国家电力的“十三五”规划目标。

体系架构设计

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需要对国网新源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设备管控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和研究,公司启动了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设备管控体系研究,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公司的设备管控体系框架。该框架既引入了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又结合了公司的抽蓄电站的特点,还体现出公司“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思路。

首先,电站的运维一体化是前提。电站运维一体化就是让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实行一体化的管理,充分调动运行和维护的融合,培养未来的复合型人才,实现公司的精益化运行。公司4年前提出抽蓄电站运维一体化的方针,并自2013年进行试点、2014年正式推广,绝大部分单位已度过了磨合期,进入了有效运转阶段。公司于2016年开始全面运维一体化评价工作,从初步评价的结果来看,运行良好,非常适合公司新形势下的管理模式。

国网新源的运维一体化模式,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是在新形势下结合现代化的设备管理体系所建立的运维一体化。

浴盆曲线

其次,引入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实现设备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运维一体化的试运行和验收的情况,也发现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重点是在设备全过程管理方面需要加强管控,公司于2016年建立设备全过程管理机制,发布《设备全过程管理手册》和《设备全过程管理评价细则》,首次开展公司层面的设备全过程管理评价。

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也称为LCM(LifeCircleManagement)。全寿命周期管理有三重含义:一是在三维空间上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二是突出设备全寿命周期故障率曲线,不同阶段的不同管理特色;三是全寿命周期的费用管理。

设备的全过程管理,是从设备的长期经济效益最大化出发,全面关注设备的规划、选型、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运行、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重点关注设备全过程成本、绩效和风险三方面进行综合并寻求最优。

设备的全过程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组织的经营战略目标,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依靠技术进步,提升设备人机系统的科学管理和设备全过程管理水平,保障安全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实现管理规范,促进精益管理和提质控本增效。具体目的如下:

一是通过设备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减少设备管理失误,达到精益管理。

二是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设备资源拨备、利用,通过组织的生产、设备、科技、研发、工艺的信息全面协同,追求设备使用成本最佳、性能最优、风险可控。

三是通过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CycleCost,LCC)控制,包括设计成本、制造成本、使用成本、维修保养成本、废弃处置成本等,使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

四是把自主维护(Autonomous Maintenance,AM)、预防维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PM)和维修预防(Maintenance Prevention,MP)工作纳入一体化管理,实现设备故障的源头问题解决和主动维修。

五是通过设备检维修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使设备的维修策略科学化,达到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降低维修风险和成本的目标。

六是通过员工的多维培训体系的建立,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同步成长。

第三,经过对国网新源下属华东桐柏抽水蓄能电站和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多次调研和实际运行的研究,需要明确各层级和部门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各阶段的相互融合,需要从整体上来实现信息的贯通,本框架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目前国网新源的运维一体化有两个重点:

一是公司实行设备主人制,这个制度非常好地解决了运维一体化之后设备主体责任的问题,而且运行和落实得比较好。

二是运维过程中的“四化”,通过实现运维的“四化”要求,切实提高设备的运维管理,实现管理的精益化,达到安全、可靠、高效、降本的最终目标。

运检“四化”之电站运维一体化:是体系的核心。是以公司运检部为综合协调管控,电站运维一体化为主体,检修公司和技术中心为专业支撑的组织保障体系。

运检“四化”之现场作业标准化:是体系的抓手,是以运检规程为统领,设备树为框架,运维检修标准化手册(作业指导书)为抓手,移动作业终端等为支撑的作业风险管控和运检质量保证体系。

运检“四化”之状态评价专业化:是监控手段。组织编制并发布水电站A级、C级检修标准项目及工艺质量标准,开展修前策划、修中实施、修后总结的全过程监控,构建检修作业专业化评价体系。借助软件分析平台和专家决策系统,实时分析设备运行趋势及现状,科学诊断设备运行趋势及现状,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支撑。

运检“四化”之运检管理精益化:是运检管理目的。利用数据平台,逐步拓展设备在线监测手段,实现对各电站主设备运行参数监测及运检的精益管理,提高运检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根据以上实际情况,经多次征求意见和讨论,设计了国网新源的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设备管控体系框架。

体系框架特点

一是体现出国网新源“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实现设备的统一管理、分段负责的全过程管理;将公司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的管理界限有了明确的区分,便于公司整体运行的效率。

二是以建设“两型两化”为总目标,以资产全寿命周期的管理理念为主线,利用HPMIS数据平台为纽带,将设备全过程管理融为一个整体。

三是框架以设备全寿命周期为主线,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了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控制,将管理重心前移,“把好关口”,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最优化。

四是安全管理和运营质量管控作为框架的重要支柱,运检“四化”为核心;框架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充分体现出公司运维一体化的特点,便于后续的发展和复制。

五是通过强化设备主人制,加强反措全过程执行和技术监督全过程管理,落实各项技术标准和运维规程,从基础操作上确保设备的本质安全。

六是以管理制度、技术标准、运维规程、作业指导书、工作记录、备件装备等现场管理为基础,实现运维一体化后,实际操作落地执行。

本设备管理框架以设备全寿命周期理念为主线,既体现了国网新源发展规划的战略,又体现了设备全过程管理的特点。

本设备管理体系框架的载体是以“四化”为核心的运维一体化模式,通过设备主人制,确保设备的点检、润滑和自主维护的实施,实现设备管理的落地。通过信息化平台将设备全过程的数据进行有效传递,利用反措及技术监督流程,实现设备的点检定修与预防性维护 完美结合。

国网新源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设备管控体系框架

猜你喜欢

四化国网电站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创新成果展示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科技成果展示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圆满完成春节长假保电任务
国网浙江电力 多措并举抓好电力保供和能耗双控“头等大事”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低影响开发(LID)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