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7-06-29何玉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二聚体半胱氨酸进展

何玉兰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赤峰 024000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表达及意义

何玉兰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赤峰 024000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07—2016-02我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 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进展组各项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判断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发展,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脑部血液功能障碍、脑组织出现缺血及缺氧性坏死、脑神经功能异常的脑血管疾病。脑梗死发病以中老年患者为主,患者多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指脑梗死发病48~72 h内,由于脑缺血进展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的脑梗死疾病,发病率占脑梗死20%左右[1-2],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神经功能不可逆损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研究显示[3],炎症因子和凝血指标同脑梗死关系十分密切。本文讨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07—2016-02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其中进展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6~76(64.16±6.32)岁;非进展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4~77(65.07±5.95)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同时排除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内科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进展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发病6 h~7 d,病情出现进行性发展,同时符合下述条件之一[4]:(1)瘫肢肌力同入院比较增加2级及以上;(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HISS)评分9分及以上。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人员为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0~75(63.96±5.41)岁。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自愿参与。3组年龄、性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3组患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D-二聚体水平,应用免疫荧光定量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应用速率法测定Hcy水平。

2 结果

急生脑梗死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s)

3 讨论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为难治性脑血管疾病,一般出现在发病后1周内。 病因较多,多因血栓形成、血管阻塞等引起。 发病后患者血清中的凝血因子X和纤溶酶原的活性增强,增加了血液黏稠度,使纤维蛋白原浓度大幅升高。缺血性脑卒中时,血流中断,缺血缺氧面积增大,从而进展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包括:血栓脱落、脑血管狭窄、未建立有效侧支循环等[5]。根据中国卒中量表评分,动脉粥样硬化为脑梗死常见病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血管敏感的炎症标志物,在肝脏中合成。脑梗死患者脑细胞溶解可释放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6]。超敏C反应蛋白同脂蛋白结合,斑块不稳定,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破坏,形成血栓,加重脑损伤。也有研究报道[7],C反应蛋白浓度增高在脑梗死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基的氨基酸,无特异性的3个DNA碱基进行编码,本身不参与蛋白质合成,在体内经蛋氨酸脱基化生成后主要通过再甲基化及转硫途径进行代谢,通过多种途径损害血管内皮,血管出现硬化斑块,损伤凝血机制,导致血小板功能异常,血栓形成导致脑梗死。研究证明[8],中度Hcy升高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子,对血管密集的大脑危害尤其严重。 D-二聚体为纤溶特有代谢物[9]。D-二聚体水平增加显示体内纤维蛋白溶解性提高,体现体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这可作为体内高凝和新鲜血栓的标志。黎舒等报道[10],进展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均呈高水平状态,在治疗后第7天会恢复到正常水平状态,因此,可判定D-二聚体含量与病情进展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显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进展组患者各项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

综上所述,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升高,在临床治疗和诊断过程中可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1] 孙小红.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4):63-65.

[2] 林裕锋,黄幸红.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脑卒中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9):19-21.

[3] 律静.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颈动脉内膜厚度与脑梗死的关系[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12):1 602-1 603.

[4] 左晓红.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4):3 849-3 852.

[5] 刘建军.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 1 301-1 303.

[6] 田一锋,刘纯刚,袁艳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西南军医,2016,18(1):27-29.

[7] 刘廷磊,王允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CRP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8(5):333-334.

[8] 朱炬,张哲成,张静,等.B族维生素对高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3, 10(8):744-746.

[9] 王珲,王琴,戚妹,等.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S100β及抗凝血酶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9(12):1-5.

[10] 黎舒,柯振符,宁学洪.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 白原及D-二聚体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4,25(3):79-80.

(收稿2016-12-20)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serum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omocysteine and D-dimer on acut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HeYulan

DepartmentofNeurology,theAffiliatedHospitalofChifengCollege,Chifeng024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serum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omocysteine and D-dimer in acut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A total of 100 case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Februar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namely progressive group and non-progressive group.Fifty patients who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s.The levels of C-reactive protein,homocysteine and D-dimer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Results The levels of serum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omocysteine and D-dimer in the progressive group and non-progressiv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progressive group showed higher levels compared with non-progressive group.All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levels of serum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omocysteine and D-dimer are helpful to judge the progression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ake positive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s.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omocysteine;D-dimer;Acut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R743.33

A

1673-5110(2017)05-0039-02

猜你喜欢

二聚体半胱氨酸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进展
D-二聚体检测参考区间的验证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