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病理学切片实验平台的构建与管理

2017-06-28冯先玲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病理切片开放式病理学

冯先玲

(深圳大学 医学部, 广东 深圳 518000)

开放式病理学切片实验平台的构建与管理

冯先玲

(深圳大学 医学部, 广东 深圳 518000)

根据构建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实验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完善了实验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了平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从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实验平台的运行管理措施,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勉,共同促进实验平台的建设和提升。

病理学切片实验平台; 管理模式; 运行管理措施

病理学诊断是迄今诊断疾病最可靠的方法,各种疾病的科学研究均需要以正确的病理学诊断为依据。病理切片、光镜水平的组织形态学观察是病理学诊断和研究的基本方法[1]。病理学切片实验平台承担病理切片的制作及相关形态学实验研究,支撑了病理学实验教学工作,同时也为医学科学基础研究和病理医师技能训练提供了实验场所。随着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科研改革对实验室开放管理的需求[2],病理学切片实验平台作为实验技术专业性和实验设备专一性较强的平台之一,其开放式平台的建立势在必行。从2010年起,深圳大学医学部实验中心在学校实验与设备部支持下,尝试建立并逐步开放病理学切片实验平台。经过6年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已成为学校开放程度较高,效果较好的开放式公共实验平台之一,对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学部病理切片实验平台概况

学部病理学切片实验平台从2010年筹建并逐步开放,目前占地面积约100 m2,面积有限但功能完善,拥有切片、染色、拍照分析等多个功能分区,可以同时容纳10~20人从事相关研究。2017年起,随着学部新校区建成,病理切片实验平台面积将达到400 m2,届时将大大改善实验室运作环境。

1.1 实验室布置及仪器构成

我们将病理切片实验平台分为脱水包埋功能区、切片功能区、染色功能区、拍照数据分析功能区4个分区,包含全自动脱水机、石蜡包埋机、石蜡切片机、冰冻切片机、甩片机、全自动染色机、全自动免疫组化仪、荧光显微镜等大型专用设备。另外平台内还涉及有离心机、烤箱、冰箱、摇床、混匀仪、移液器、真空泵等基础仪器,放置于公共区域,以提高仪器利用率。由于病理切片染色的特殊性,实验室废弃物均需要特殊处理才能排放,同时实验室安装有大型通风设施,以保证实验室内环境的安全。

1.2 服务对象及开展实验

目前学部病理学切片实验平台主要服务于本科教学创新实验、本科生课外实践、本科生毕业设计、研究生科研集训、科研人员科研项目开展、部分校外科研合作等。同时,也是青年教师及病理医师技术能力提升的基地,每年开放1天作为中小学生医学常识素质教育服务基地。但由于目前实验室面积相对较小,实验室运行处于过饱和状态。随着新校区建成,将大大缓解这一难题。

1.3 公共实验平台的管理

开放式病理学切片实验平台,由学校实验与设备处统一管理,学部实验中心负责具体运行。实验中心安排有专职技术教师全面负责实验平台的统筹和运行。同时,平台设有研究生勤工助学岗,招募熟悉该平台的研究生利用自身优势协助管理,物业协同巡查监督,保障了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的顺利运行。

2 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1) 近年来高校实验教学改革要求调整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3-6]。开放式病理学切片实验平台首先服务于病理学实验教学。创新性实验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医学综合人才[7-8]。

(2) 建立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为校内外医学基础科研人员提供了病理切片和观察的基本实验场所和条件,同时为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硬件支撑。病理切片实验平台所承担的病理切片及相关的组织化学染色和观察是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最可靠的实验依据,目前广泛应用于科学实践中,是基础科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 建立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有利于提高实验室资源共享。如上所述,病理切片广泛应用于医学科学研究中。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实现了病理切片相关实验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实现大型切片设备共享,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9-11]。同时,根据病理切片实验平台的特殊性,要求废弃物专门处理及对实验室内通风。

(4) 建立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可以为各医院临床病理医师提供训练和深造的实验场所,同时可以成为社会及中小学生医学知识科普基地。病理切片实验平台设施建设类似于医院内的病理科建设,可以让社会大众、中小学生更多的了解病理诊断依据及过程,普及医学常识。

3 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的管理模式

学部实验中心负责平台的具体运行,包括实验室准入、技术培训、实验指导、仪器日常维护、安全卫生检查等。实验室管理体系职责明确,便于管理运行。

(1) 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的正常运行需要拥有完善的开放管理机制及针对平台专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实验室开放,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增多,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我们在原有安全制度的基础上补充了“开放实验室准入管理办法”“危险药品试剂使用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巡查制度”等,增加“仪器损坏赔偿制度”“耗材使用收费办法”“仪器使用有偿服务管理办法”“违规实验人员处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进入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2) 职责明确、落实责任。进入实验平台实验人员需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落实责任。学校实验与设备部统筹安排实验室的开放和运行,实验中心具体管理,实行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制。实验中心主任全面管理负责开放式病理切片平台的运行和安全,实验平台专职技术教师负责实验室人员的准入,安全管理培训、实验设备操作培训、实验室开放中的实验指导和问题解决等。进入实验室实验的每个实验人员都必须通过安全和技术培训,由实验人员与导师共同与专职技术教师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方可进入实验室。

(3) 增强实验室安全巡查。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研究生辅助专职技术教师管理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安排研究生值班巡视(白天)、物业协同巡查(晚上)。检查项目涉及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如是否穿实验服,药品放置和处理是否符合规定,热源设备如烘箱搅拌器,烤片器等是否无人使用时关闭等。发现违规情节严重者,按照相关实验室管理制度,取消准入资格。

(4) 学校实验与设备部大力度给予经费支持,维持平台的正常运行。我校实验与设备部设有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大学生开放基金项目等,同时有大型设备专用维修基金;实验平台对外预约收费,且大部分返还实验室用以设备更新和维护。

(5) 完善的实验室开放激励机制。由学校实验与设备部建立的激励机制,引导和激励相关专职技术教师支持实验室开放,提高他们对实验室开放工作的积极性。实行实验室开放和大型设备开放使用收费,收费返还学部,部分用于实验室设备维修、部分用于专职技术教师加班补贴。同时支持专职技术教师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满足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

4 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的运行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的运行流程(见图1)。

图1 平台运行流程图

实验平台的建设与运行,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保障。

(1) 基础设施的完善。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的正常运行,得益于我部基础设施门禁系统的完善和合理利用。2010年我部投入经费完善了公共实验室、基础实验室的门禁、对讲及监控设施,为实验室安全有序管理提供了保障。门禁可以通过网络化智能控制并记录进入及离开实验室的人员名单及时间,360°全方位监控可以回看一个月的监控录像,能够有效防范实验室不规范操作;对讲设施则有利于实验室发生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通知实验中心,做出迅速反应。

(2) 信息化管理模式。学校实验与设备部网站设有大型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展示开放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目录,支持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有效利用实验室资源。需要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可以通过网上预约、专职技术人员审批、合理统筹安排进入实验室。网上预约系统,需要录入申请者姓名、联系方式、课题基金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实验周期,参加过哪期病理切片设备及安全培训,要留有相关授课教师姓名和联系方式;未参加过安全技术培训的申请者不予进入实验室,经专职技术教师审核后,可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统筹安排实时培训,参加培训后方可准入实验。准入审批后,申请者可前往实验中心开通实验时间段的门禁,同时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

(3) 定期和实时规范化培训。实验中心针对学部研究生开设有科研基础训练课程,内容涉及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每学期开学有针对本科生和外单位科研人员的大型仪器设备操作培训。同时,病理切片实验平台有勤工岗位的研究生,熟悉平台的运行和仪器的使用。切片平台管理具体模式为专职技术教师管理为主、研究生管理为辅。勤工岗位的研究生协助技术教师管理仪器设备,进行操作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及实验室值班和安全卫生监管。充分发挥研究生在校实验的优势,达到每天开放实验室14 h以上。

(4) 有偿服务。为了使开放式实验平台能长期保持正常运转,对实验仪器设备损耗进行合理收费。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实行预约收费管理。耗材按照实际成本收费,仪器依据损耗合理收费。仪器使用收费由学校实验与设备部统一管理,返还学部后一部分用于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一部分作为实验技术教师的劳务补贴发放。形成激励机制,调动实验技术教师开放实验室的积极性。

5 结语

开放式的病理切片实验平台学生的实验为自主实验,较为零散,再加上实验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仪器设备的熟悉程度也不同,给实验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带来一定的难度。经过6年的努力,我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各项政策,使得我部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基本运转正常。但目前实验室面积过于狭小,实验人数众多,实验平台承载实验人数及设备有限,制约了平台的进一步提升。随着新校区的投入使用,这一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以上是我部建设开放式病理切片实验平台6年来积累的管理和运行方面的经验,希望与广大同仁共勉。

References)

[1] 陈杰,李甘地.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张艳芬,刘中成,耿强,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180-183.

[3] 甘纯玑,李今煜,谢苗.开放式公共实验室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83-86.

[4] 易黎. 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223-225.

[5] 王慧琴,王一柏,郑大威,等. 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与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9):28-29.

[6] 卢艳军.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9,12(1):23-26.

[7] 江锦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2-15.

[8] 陈建松. 提高高等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率的思考[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8, 9(7):90-92.

[9] 谭孝翠,毛缝银,张利.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促进资源有效利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6):77-78,176.

[10] 黄晓亮,李洪波.浅谈高校实验室的开放[J].实验室科学,2008,11(4):183-184.

[11] 采振祥,洪皓,张红兵,等.深圳大学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8-10,14.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n open experimental platform for pathological sections

Feng Xianling

(School of Medicine,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00, China)

Based on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n the open experimental platform for the pathological section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platform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latform infrastructure is improved and the informationization management mode for the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operational mode of such platform, the operational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in the hope of joint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upgrading of the platform with the majority of the colleagues.

experimental platform for pathological sections; management mode; operational management measures

10.16791/j.cnki.sjg.2017.06.058

2016-12-22 修改日期:2017-02-21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2015539); 深圳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研究基金项目(2016006)

冯先玲(1983—)女,山西临汾,硕士,实验师,主要从事形态学实验教学.

E-mail:xianling_feng@szu.edu.cn

G482

A

1002-4956(2017)06-0232-03

猜你喜欢

病理切片开放式病理学
洪水浸泡后病理切片和蜡块的抢救措施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1例羊感染猪链球菌的诊断》图版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犬脾脏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报告》图版
·后插三·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