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框架中的合作基础
2017-06-28胡键
摘 要:当今世界正在形成一个全球性的社会, 国家的创新力越来越依赖于国家间的互补协作和分工,通过互补性的合作来促进更大的创新,从而实现新的发展。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国际合作的基础。没有创新的合作是难以持续的,只有创新才能创造永久合作的基础和永续发展的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为了寻找与沿线国家的创新互补性项目,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创新前提下的共赢发展。本研究从国际社会学体系出发分析了一带一路核心国家的创新力状况并通过比较分析来探究国家创新力对推进“一带一路”的政策意义, 提出了一些较新的观点。
关键词:一带一路;核心国家;创新力;合作共赢
作者简介:胡 键,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20)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战略性倡议,同时需要与沿线国家共同来推进。自“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中国政府与沿线不少国家签署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性协议①。但是,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的对外合作并非是“一揽子”合作,而是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合作的具体内容和合作领域的。为了实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有效合作,对沿线64个国家②的核心国家的创新力进行评估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虽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上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沿线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并不处于同一水平線上,国家创新力水平也大相径庭,因而合作的领域和具体的项目就必然有所不同。另外,当今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表现在各国相互依赖的深度在加强,尤其是各国之间利益的相互嵌入也不断加深;而且,由于知识创新不再是建立在个体的努力之上而是在团体与团体之间,甚至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通力协作之上,因此,国家的创新力也越来越依赖于国际间的协作和分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创新协作,并非是不同国家创新力的规模相叠加,而是建立在不同国家之间创新力的互补之上,通过互补性的合作,来促进更大的创新,从而也就能够实现新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为了寻找与沿线国家在创新问题上的互补性项目,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创新前提下的共赢发展。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同样非常需要对沿线国家的创新力进行尽可能详细地研究。鉴于此,本文将借助于国家创新力的关键指标来分析“一带一路”沿线核心国家的创新力状况,通过比较分析来探究国家创新力对推进“一带一路”的政策意义。
一、国家创新力评价的相关研究
关于构建国家创新力的评价方式,不少研究已经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探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创新联盟记分牌》(Innovation Union Scoreboard,IUS)是欧盟发布的评价欧盟国家创新绩效的年度报告,它源于欧洲创新记分牌(European InnovationScoreboard,EIS)。EIS 是欧盟根据里斯本策略(Lisbon Strategy)发展而来的综合性国家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欧洲各国的创新绩效。首份EIS 报告于2001年发布,此后每年发布新报告,直到2011年2月1日改名为《创新联盟记分牌》。该报告经过了数次修正和完善,在2014年形成了一个由25个基本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1 ],2015年还发布报告对欧洲29个国家进行了排名。
二是《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评价年度报告,第一次发布是在2007年。从2013年开始,“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康奈尔大学联合发布。该指数通过84个基本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近150个经济体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和排名,为各国创新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 [2 ]。
三是《全球竞争力报告》。这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年度报告,最早是1979 年首度发布。经过不断完善以后,已经形成了由114 个基本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它分为两大块,即一级指标包括竞争力和微观经济环境两项。每个一级指标之下各有三个二级指标。此外还有100多个三级指标。
四是《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这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年度报告,1989年第一次发布。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形成了由333个基本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五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的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5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创新资源反映一个国家对创新活动的投入力度、创新人才资源的储备状况以及创新资源配置结构;知识创造反映一个国家的科研产出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和科技整体实力;企业创新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的强度、效率和产业技术水平;创新绩效反映一个国家开展创新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和社会经济影响;创新环境主要用来反映一国创新活动所依赖的外部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好坏 [3 ]。不过,创新环境的指标借用了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宏观经济环境”的指标。
为了便于了解这些指标体系的异同,有学者根据上述情况对五个指标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如表1)。很显然,不同的指标体系所反映的内容不一样,结果也有相当的差别。不过,也有一些指标是一样的,或者是相互借鉴的。这表明,虽然指标体系不一样,但在某些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
上述有关创新的指标体系是当今有关创新的最主要的指标体系,而且有的借鉴了其他的某些要素指标,有的指标是非常相近的。这表明,上述指标体系虽然各有所侧重,但都揭示了创新的实质。本研究不是要重新构建一个指标体系,而是从上述指标体系中选择关于国家创新能力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指标。
二、“一带一路”核心国家确定的标准
“一带一路”是一个经济发展的战略设想,涉及沿线60多个国家,因此,不是中国一国独自推进的,而是需要沿线国家共同推进;同时,“一带一路”不可能整体性推进,无疑是有先有后、分步骤地、分国家推进的 [5 ]。在这种情形下,“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首先要选择核心区域,然后是选择核心国家。所谓核心地区肯定是中国的周边地区且与古丝绸之路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渊源的地方。因此,“一带一路”的核心地区应该是上合组织覆盖的中亚地区和东盟地区。核心国家又如何来确定呢?本研究分为将核心国家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国周边国家中的核心国家,一种是非中国周边的核心国家。
关于中国周边的核心国家,有学者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要在中国周边寻找“战略支点国家”。究竟如何确定“战略支点国家”呢?黄仁伟认为,界定战略支点至少要有四个要素:第一,与中国具有重大利益相关性。第二,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有区别,可以是美国的军事同盟国,但是不能完全追随美国。第三,在所在区域有重大影响或是本身就是区域大国。第四,与中国在战略问题上可以配合。杨洁勉则认为,打造战略支点的目的在于中国与特定国家在经济、外交、政治、安全和军事上形成相互支持,战略支点国家在外交上具有独立性,不会成为美国的附庸,在涉及双方国家核心利益、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方面与中国紧密合作,相互协调{3}。“战略支点国家”之说实际上来源于布热津斯基(ZbigniewK. Brzezinski)的“战略支轴国家” [6 ]理论。但是,布热津斯基在研究欧亚大陆棋局时是把它视为一个竞争性的大棋局,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完全不同于布热津斯基的竞争性大棋局,而是一个合作的新棋局。因为,“一带一路”本质上就是在共赢合作中实行互联互通 [7 ]。另外,所谓“支点”,从物理学上来看,是指杠杆的受力点、作用点,它是杠杆动作时固定不动的一点;一旦杠杆完成这个动作之后,支点就失去了其作用。同样,“战略支点国家”就意味着是中国“一带一路”这个“杠杆”的支点,但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不可能在那里“固定不动”地被中国使用;而且,加入中國完成了“一带一路”的杠杆的作用以后,“战略支点国家”就会被中国所抛弃。可以说,这样的角色任何国家都不会去扮演。因此,“战略支点国家”之说非常不妥。既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谋求的是和平、合作、共赢、发展的新棋局,那么,我们不是要寻找“战略支点国家”,而是要在中国周边寻找“战略利益契合国”,即与中国在战略利益上存在着深度依存关系的国家,也就是推进“一带一路”的核心国家。核心国家的标准应该是:(1)面积上、人口上的规模大国;(2)在实力上是地区性大国,有地区影响力;(3)内部政局相对稳定;(4)社会内部相对稳定;(5)经济有一定的发展潜力;(6)是中国的邻近国家且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根据这六条标准,本研究在中国周边确立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5个国家是中国途径“一带一路”的“战略利益契合国”即所谓的核心国家。虽然这五个国家是推进“一带一路”的核心国家,但从这些国家内部来看,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
第一,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大国,对中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在外交上保持着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哈萨克斯坦经济以石油、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因此,在经济上与中国存在着互补关系。在政治上,哈萨克斯坦实行强总统制,纳扎尔巴耶夫是中亚地区的政治强人。独立以后,为了融入国际社会,纳扎尔巴耶夫多次提出召开亚信会议的倡议。如今,亚信会议已经成为维护亚洲安全的重要磋商平台。因此,首届“丝绸之路和平奖”授予了纳扎尔巴耶夫。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首先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由此可见,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关系非同一般。但是,哈萨克斯坦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在于:一是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年岁已高,未来政局有较大的变数;二是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恐怖主义也十分活跃。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运输能力也长期受制于活跃在中亚地区的恐怖主义。此外,所有中亚国家都存在着严重的腐败现象。
第二,俄罗斯。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仅对欧亚地区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全球事务都有重要影响。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尤其是在重大国际事务上与中国立场比较接近。另外,进入新世纪以来,普京打造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政治局面,经济上虽然对能源的依赖较大,但经济已经跳出来“转型陷阱”,进入相对稳定增长阶段。更现实的是,“一带一路”首先就是在欧亚大陆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而俄罗斯的远东铁路和连接中国与西欧的第二亚欧大陆桥相当大部分穿过俄罗斯,需要借助于两大大陆桥作为基础通道。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以后,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俄罗斯跨欧亚铁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对接问题达成战略共识。不过,俄罗斯内部同样是存在风险的。其一,俄罗斯曾经是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在苏联解体后,“面临沦为世界二流国家,甚至三流国家的危险” [8 ]。相反,中国却是一个崛起的大国,因而,俄罗斯对中国的防范与戒备始终是存在的,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初,俄罗斯也流行着各种“中国威胁论”,这些论调在今天也时而不时地冒出来。此外,俄罗斯在原苏东地区仍然有若干重要影响,而俄罗斯与西方的地缘竞争始终是影响欧亚结合部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也必将能够促进“一带一路”的推进。
第三,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是南亚重要国家,也是与中国相邻的伊斯兰国家。中巴建交64年来,两国建立了高度的政治互信,开展了全方位合作。双方始终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真诚互助。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把中巴全天候朋友关系上升为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当前,中巴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两国高层交往密切,各领域互利合作顺利推进,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密切协调与配合。巴基斯坦是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关口,巴基斯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之后,它既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也是印度洋沿岸国家,因而巴基斯坦既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国家。所以,中巴经济走廊是联系海上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最重要的通道。不过,巴基斯坦内部经济发展缺乏动力,政局相对不稳定,尤其是恐怖主义十分严重。这是推进“一带一路”最大的风险。
第四,印度。印度是南亚大国,在南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发展潜力较大。而为了发展印度经济,印度对“一带一路”有比较大的兴趣。为此,印度通过淡化边界问题来推进中印关系步入正道。跟巴基斯坦一样,印度也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也兼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两种身份。正在建设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在推进“一带一路”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印关系毕竟存在着一个历史的症结,也就是边界问题。也由于这个边界问题,加之印度长期以来的“大国梦”,这些都导致印度对中国存在着戒备之心。同时,印度内部社会贫富分化严重,这一切都成为印度内部社会秩序的毒瘤,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推进的障碍。
第五,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是东盟地区大国,资源、能源都非常丰富。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印度尼西亚各届政府都推行对华友好的政策,而且还废除了歧视华族的政策,主张加强对华关系。也正因为如此,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國会演讲时强调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充分显示印度尼西亚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当然,印度尼西亚在政治上对华族特别戒备,而且时不时地出现排华事件,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中国与印尼的关系。此外,印度尼西亚内部政治派别较多,导致政治上的相对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与印尼的关系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关于非中国周边国家,如何进行合作、怎样合作,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国家进行合作,迄今为止并没有相应的研究。但是,习近平在2014年11月6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强调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讲话中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落实,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以点带线、由线到面,扎实开展经贸合作,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干起来。” [9 ]这就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是整体性推进的,而是有先有后、分步骤、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的。不仅在周边地区是这样,在非周边地区也是这样。因此,在非中国周边一样要选择核心国家。在非中国周边选择核心国家的标准是:(1)内部相对稳定的地区性大国;(2)与中国经贸关系紧密的国家;(3)先期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协议的国家;(4)科技领先国家。为此,本文认为以下五个国家是非中国周边的核心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朗、以色列、匈牙利、波兰。
第一,沙特阿拉伯是阿拉伯国家中最大的国家,也是阿拉伯国家联盟中最重要的国家。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1990年7月,沙特同中国建交。建交后,两国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目前,沙特是中国第一大石油供应国,是中国在西亚非洲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 [10 ]。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北京(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以沙特为首的阿拉伯国家热烈响应 [11 ]。截至2016年1月,中国已经与包括沙特在内的6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协议,7个阿拉伯国家已经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
第二,伊朗。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同时,伊朗又地处印度洋沿岸。因此,伊朗是非中国周边国家“一带”与“一路”最东边的结合部国家。伊朗经济在亚洲具有重要地位,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重要成员。1971年8月中伊建交以来,两国在各领域内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近年来,中国与伊朗在政治、经贸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平稳发展。两国高层保持接触。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伊朗得到广泛的欢迎和赞誉。这为两国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以色列。这个国家人口只有700万,国土面积实际控制只有2.5万平方公里,在人口、国土面积上是一个小国。但是,以色列在科技的发展上确是一个地道的大国、强国,其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位、全球创新排名第四位。“一带一路”项目并非只是中国单方面的项目,而应该是互为投资方的项目。在科技项目上,中国与以色列的合作潜力巨大。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但直到1992年1月,两国才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当年10月,两国又签署了贸易、避免双重征税、投资保护、经贸合作、研发合作等协定。2005年11月,以色列正式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12 ]。不过,中以关系不仅深受美国影响,而且也受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关系的影响 [13 ]。
第四,匈牙利。匈牙利是欧洲内陆国家,东欧剧变后,匈牙利经济高速发展。目前,匈牙利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国际汇率计算已经超过1万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匈牙利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万美元。匈牙利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重要贸易伙伴之一。201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匈牙利中央银行签署了中匈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3750亿匈牙利福林。201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匈牙利中央银行签署《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匈牙利央行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代理投资协议》,并同意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匈牙利,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同时决定授权匈牙利中国银行担任匈牙利人民币业务清算行。2015年6月中国与匈牙利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匈牙利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14 ]。匈牙利是与中国签署关于“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第一个欧盟国家。因此,它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第五,波兰。波兰是中欧大国,在欧盟内部具有重要影响力,也是维谢格拉德集团(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的核心国家。中波关系发展虽然曲折,但新世纪以来,两国关系发展较为顺利。2004年中波两国建立了友好合作伙伴关系。2011年12月,两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波国家银行进入中国银行债券市场,投资额度60亿人民币。2015年4月,波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同年11月,两国政府签署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也就是说,中欧最大的国家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以上10个国家5个是中国周边核心国家,5个是非中国周边的核心国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项目都优先在这10个国家中实施,而是说这10个国家对推进“一带一路”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有的项目在上述10个国家以外的国家中更有条件、更能够取得成效,那么同样可以在别的国家中优先实施,最关键的是要促进“一带一路”倡议有序、有利、有效地推进落实。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力现状
究竟如何来选择评价国家创新力的指标呢?本研究认为,指标过于复杂繁琐反而不利于进行分析,尤其是把有关国家创新力的核心指标掩盖在大量的数据之中而不容易发现其存在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的原则是:第一要强调人在国家创新力中的重要作用,即人力資源。这方面的指标涉及人的素质、质量指标。第二要强调研究资源,即科研、教育等内容的指标。第三要强调创新的标志性产品,涉及科研产出、企业状况。第四要强调创新环境,主要是政府环境。鉴于此,本研究选取的指标主要包括: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著名研究机构指数、教育展GDP的比重、高等教育指数、发表在科技期刊上的论文、居民专利申请数、国际科技影响力(跨国公司)、最新科技可利用指数、高端服务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高技术出口转化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国际品牌指数、腐败控制指数、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每百万人拥有的宽带数共15个指标。根据这15个指标,本研究在这里首先展示“一带一路”沿线核心国家创新力状况进行展示。需要说明的是,所有数据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三年(2009、2010年的数据为2013年整理;2012年的数据为2015年整理)的数据,用来反映“一带一路”合作的基础{4}。
1. 周边核心国家创新力
前文述及,“一带一路”不是整体推进的,而是分国家和地区、分项目、有序推进的。周边重要大国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国家,这些国家的创新力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一带一路”的推进。也就是说,周边核心国家的创新力是“一带一路”合作的基础。从表2 可以看出,总体上看,周边5个核心国家的创新力并不强。相比之下,俄罗斯和印度是一类国家,整体上略微强一些。而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属于另一类国家,整体上弱。俄罗斯和印度相比较,俄罗斯在科技投入、教育投入和居民申请方面的专利数在五个国家中占优,而印度在著名科研机构数、国际有影响的大型跨国公司、发表在科技期刊上的论文、最新科技可利用指数和高端服务业出口五个指标要明显胜于其他四个国家。其他指标5个国家大致处于同一水平。
2. 非周边核心国家创新力
“一带一路”虽然首先在周边地区的核心国家推进,但有的项目由于既有的条件和合作基础可能会在非周边国家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之下先期推进;有的则是因为一些国家先期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还有的是传统上就是与中国有长期良好合作的国家。因此,非周边国家也有一些重要的或者说也是核心国家。本研究从中挑选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国家进行分析。在这5个国家中,以色列的国家创新力一枝独秀,在15个指标中有9个指标是5个国家中最强的。这9个指标是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科技投入、教育投入、居民申请专利数、科技论文发表的数量、国家品牌指数、知识产权保护指数、腐败控制指数和居民拥有的宽带数。另外,波兰、伊朗也有3个指标如教育投入、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数量、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等明显处于优势,这表明这两个国家有较强的创新力。其他几个指标大致处于同等水平。也就是说,这五个国家分为三类:以色列独自为一类;伊朗、波兰属于第二类;沙特、匈牙利属于第三类,在5个国家中创新力最弱。
3. 10个核心国家的创新力与中国创新力的比较
上述10个国家除了以色列的有些数据指标能够与表3中的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及四个发达国家相比之外,其他国家的数据指标都无法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这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其创新力都不太强,经济发展是这些国家共同的目标和心愿。它们与中国相比,大多数国家的创新力明显弱于中国。本研究分别从两组国家中抽出创新力最强的一个国家来与中国相比,第一组是俄罗斯,第二组是以色列。与以色列相比,中国的创新力相对比较弱,在15个指标中,只有四个指标高于以色列,这四个指标分别是著名科研机构指数、高等教育指数、科研论文发表数、有科技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数,其他指标都低于以色列。以色列虽然在中东地区,但国家政体发达程度可以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但是,除以色列之外,中国与其他四个非周边核心国家相比,中国创新力明显占优。与俄罗斯相比,中国只有两个指标落后于俄罗斯,一是教育投入,二是每百万人拥有的宽带数,其他指标都明显高于俄罗斯。俄罗斯是周边核心国家中创新力最强的国家。这表明中国与周边核心国家相比创新力总的来看也是处于优势地位。
四、核心国家创新力现状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意义
本研究选取的对象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是处于前列的,客观地说这些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典型性意义。“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是以项目为纽带的经济发展倡议,在相当大程度上,不仅与这些国家的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有关,更直接与这些国家的创新力有关。国家创新力较强且国家经济发展对中国有重要需求的国家(或者说经济上与中国互补性较强且创新力也强的国家),在“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就相对比较容易。例如,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相反,国家创新力较弱的国家且与中国经济互补性不强的国家,“一带一路”的合作项目就会相对较少。但是,国家创新力是关键性因素。因此,国家创新力发展的现状无疑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的政策性意义。
其一,数据颠覆了关于“‘一带一路是中国崛起的大战略”的观点 [15 ]。这种观点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反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16 ]。诚然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与美国在国际上博弈的不是靠经济规模,最重要的是靠国家的创新力。从表3的创新力数据来看,15个数据指标,中国没有一个能够超过美国,而且大多数指标只相当于美国的3成。我们当然不能以此为依据来做出定论说中国的创新力之相当于美国的3成,但我们从中确实看到了中国与美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实际上,经济规模并不能独立地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指标,只有把经济规模与国家创新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经济规模才有一定的意义。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规模是世界第一,占世界经济的32.9%,而与此同时,大英帝国的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的6%,从经济规模来看它排在世界第五位 [16 ]。然而,大英帝国却打败了大清帝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英帝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创新高峰期,也是最早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反,大清帝国仍然处于以丝绸、瓷器、茶叶为支柱性产业的农耕文明时代,没有太多的创新力可言。今天,与美国相比,我国不仅经济规模仍然不如美国,而且综合国力的品质更是远不及美国。因此,把“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崛起的大战略与美国进行战略博弈,显然是不现实的。
其二,上述数据也否定了“‘一带一路是中国过剩产能的对外转移战略”的观点 [16 ]。这种观点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资本输出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低端产业对外转移的战略。实际上,在全球化的进化进程中,产业转移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当然,在国家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下,产业转移的进程会加快。然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对外合作并非技术含量低的项目,而是技术含量高的项目。由于“一带一路”首先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因此,中国首推的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对外合作,“通过国际高铁网络实现区域和跨区域的互联互通,有助于提高中国经济自身与外部经济体的融合,对中国周边乃至欧亚大陆形势的总体稳定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17 ]。高铁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高铁对外合作开创了中国高新技术对外合作的先河。核电合作也是“一带一路”框架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建造核电站的技术发展快、成本低,所以得到沿线国家普遍的欢迎。此外,在核电、高铁对外合作成功的基础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正逐渐落地沿线国家并为之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大大丰富了“一带一路”合作的内容,“如果说高铁是升级版的现代丝绸之力,那么北斗系统就是现代丝绸之路的加强版” [18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根本就不是什么中国低端产业向外转移的战略。
其三,上述数据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在科研、教育的投入上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科研产出更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创新环境也不如欧美发达国家。例如,创新环境的重要指标是“腐败控制指数”、“知识产权保护指数”。从“腐败控制指数”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非常低,中国周边的五个国家这个指数都是负数,中国也是负数。这说明,这些国家的权力监督相对较弱,市场运行的法制环境并不太理想。因此,“一带一路”的项目合作就有可能受到权力腐败现象的干扰。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具体的国家和具体的项目上要对这种风险进行必要的评估。从“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来看,沿线10个国家和中国都低于5,而发达的欧美国家都高于5。知识产权保护不佳又是与国家的权力腐败有一定的相关性。中国在“一带一路”的项目合作中,都是以新兴技术在推动项目合作的,所以,既要推动项目合作,也要善于保护好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
其四,“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长期的计划,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沿线国家不断提供合作动力,而合作动力来自于沿線国家具有可持续性的创新力。中国作为倡议国,无疑要努力提高和获得持久不衰的创新力。从上述指标数据来看,中国有强项,但也有明显的弱项。例如,中国是人口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大国,在“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个指标中,中国与沿线的10个国家相比,只比伊朗略好,与印度持平。远远低于波兰、匈牙利、以色列。从科技投入来看,中国的“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这个指标,虽然比沿线的10个国家(以色列除外)都高,但根本无法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中国略高于发达国家的日本,在沿线国家中,前面两年略低于伊朗,远远低于以色列、匈牙利、波兰同年的数据;仅仅是略高于巴基斯坦、印度、哈萨克斯坦和印尼。以上三个指标决定了一个国家创新力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从上述比较来看,中国需要在持续创新力建设方面努力下功夫。否则,在没有可持续的创新力的情形下,“一带一路”建设会出现乏力的现象。
最后,从创新产出来看,中国也是有弱有强。中国的国家品牌指数都低于4个发达国家和沿线的以色列、俄罗斯。比其他沿线国家略高。这意味着,近年来中国通过打造国家品牌的确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是,“高技术出口转化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这一数据,越是发达国家的数据越低,而越是相对落后的国家反而越高。中国比4个发达国家都高,比沿线10个国家中的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伊朗都要高。不过,这个数据比较复杂,不同国家的“高技术”产品统计对象不同。但是,有一点十分清楚,发达国家对高技术出口是非常慎重的,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是为了不让国际竞争对手获得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对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更是严控高技术出口。美国迄今为止还有对中国高技术出口管制的法律。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国在高技术出口方面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注 释:
① 例如,2015年6月6日,中国与匈牙利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匈牙利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此类合作文件;2015年11月6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标准化机构共同签署了标准化合作协议,将在双方共同关注的领域,相互采用对方标准,共同推动产品标准的协调一致,减少和消除贸易壁垒;2015年10月27日,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发展战略高层论坛,通过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北京宣言》,提出亚太地区空间能力发展与合作的新愿景。另据2016年3月8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上透露,“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② 沿线64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蒙古;东南亚11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缅甸、柬埔寨、老挝、文莱、东帝汶;南亚8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阿富汗、尼泊尔、马尔代夫、不丹;西亚北非16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科威特、伊拉克、卡塔尔、约旦、黎巴嫩、巴林、也门共和国、叙利亚、巴勒斯坦;中东欧16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马其顿、波黑、黑山;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独联体其他6国: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
③ 黄仁伟在中国亚太学会2014年学会上的发言,广西南宁,2014年11月18日;杨洁勉在中国南海研究2014年度论坛上的特别演讲,南京大学,2014年12月3日。
④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国家竞争力课题组)提供的相关国家和相关年度的数据尽有作者本人整理而得,以下数据若没有特别说明军均源于此。
⑤ 2009、2010年两年的数据为全年的专利总数,2012年是每万人申请专利数。
⑥ 2009、2010没有具体统计。
⑦ 2009、2010年两年的数据为全年的总数,2012年是每万人申请专利数。
⑧ 2009、2010没有具体统计。
⑨ 2009、2010年两年的数据为全年的总数,2012年是每万人申请专利数。
⑩ 2009、2010没有具体统计。
参考文献:
[1]European Commission.Innovation Union Scoreboard 2015[EB/OL].[2016-11-09].http://ec.europa.eu/growth/industry/innovation/facts-figures/scoreboards/files/ius-2015_en.pdf.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6 Report Now Available[EB/OL].[2016-12-15].https://www.gl obalinnovationindex.org/content/page/framework/.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关于国家创新调查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上网征求意见的说明[EB/OL].[2016-11-19].http://www.most.gov.cn/cxdc/cxdczbtx/201311/t20131129_110675.htm.
[4]宋卫国,朱迎春,徐光耀,陈钰.国家创新指数与国际同类评价量化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14(7):5-9.
[5]胡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欧亚大陆秩序的重塑[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4):13-19.
[6]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55.
[7]胡键.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及其实践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6:37.
[8]普京.普京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6.
[9]习近平.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N].解放军报,2014-11-07(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文部.中国同沙特阿拉伯的关系[EB/OL].[2016-11-19].http://wcm.fmprc.gov.cn/pub/chn/pds/gjhdq/gj/y z/1206_27/sbgx/t6336.htm.
[11]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14-06-05(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同以色列的关系[EB/OL].[2016-12-19].http://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 203/yz_676205/1206_677196/sbgx_677200/.
[13]肖宪.“一带一路”视角下的中国与以色列關系[J].西亚非洲,2016(2):91-107.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同匈牙利的关系[EB/OL].[2016-12-25].http://wcm.fmprc.gov.cn/pub/chn/gxh/cgb/zcgmzy sx/oz/1206_43/1206x1/t7169.htm.
[15]Zorawar Daulet Singh,“Indian Perceptions of Chinas Maritime Silk Road at Sea”,Journal of Defence Studies,2014(4):136;姚勤华.“一带一路”系中国崛起的大战略[J].社会观察,2015(6):20-21.
[16]姚勤华.“一带一路”系中国崛起的大战略[J].社会观察,2015(6):20-21.
[17]郭学堂.“高铁外交”地缘政治学解读[J].社会科学,2015(6):17-23.
[18]胡键.天缘政治与北斗外交[J].社会科学,2015(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