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岁老人心系茶事业访茶四日行程千公里

2017-06-28秦威

学会 2017年5期
关键词:张老天福梅州

秦威

4月14日,晴。今天的行程安排十分紧凑。

16时离开市中心,通过福州西上高速,今晚要赶到漳平县参加张老一行的闽西与粤东之行。对于一个103老人的长途汽车考察旅行,作为一个同行的晚辈担心的是老人家的身体能否吃得消,毕竟是1100公里的行程啊。

关于这场长途考察茶企、茶山与茶乡的计划,张老在春节后就提出了,拟安排在2月中旬出行。在春节后召开的福建省茶叶发展基金会与福建茶人之家的联合办公会上,两会的领导与理事们考虑到老人家的身体与今年冬天寒冷的天气情况,否决了春节后出行的安排,并提出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安排出行,张老同意这个方案。于是就有了这几日的行程,而且有两会的部分领导与专家陪同。我是本届基金会的监事,也应邀参与此行。这4天有几项安排,一是参加“张天福茶叶基金会有机茶示范基地——漳平水仙茶基地”的开工仪式,考察漳平水仙茶业;二是前往广东省梅县,考察正源华茶有限公司的“即溶茶精华”研发中心与梅县区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三是前往龙岩市与97岁的谢毕真老人会面,谢前辈是一个老红军,张老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从事茶叶工作的老领导。

早上8时,此行人员从张老家集中出发。我因下午有一个会议,延至傍晚出发。21时才到漳平县,入住漳平大用茶业公司的招待所。

4月15日,大雨通宵。清晨5时在一阵大雨声中醒来,这雨下下停停一直到8时才止住。在餐厅问候张老及张太太,早餐中与此行的各位领导与专家陆续见面。早饭后,出发去大用公司茶山参加张天福有机茶基地开工仪式。

山陡路窄,加上大雨连日,路基松滑,行车甚难,在一些山道上,有的车轮还打滑,张老是在换了一台四驱车后才到达现场。山道中经过大片的茶园,张老停车向当地茶农了解茶树种植情况,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当场做技术指导。午前到达高山茶园开工仪式的现场,天气好转,甚至有些许阳光,但好景不长,天又转阴,在雨雾飘飘中完成了活动。

午前返回招待所,午餐后进城参加明珠茶叶的开业仪式,品尝新制作的漳平水仙茶。15时上路前往梅州,20时在梅州西出高速,广东正源华茶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此等待,入住“客天下”景区宾馆。今天行程300多公里,张老精神尚好,晚饭后老人家即休息。

4月16日,多云。上午9时离开饭店,行车半小时到达位于梅州工业园区的正源华茶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生产萃取茶的企业,位于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有4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配套研发中心,物理实验室及生活区,集公司科研生产的茶产业基地。试喝该企业生产的各种萃取茶,其中铁观音与单丛汤色甚好,浓度约为正常功夫茶泡法第3~4遍的茶汤滋味,但香味弱一些,张老在品饮之后肯定了新茶品创新与发展的思路与技术工艺,但也对工业制成品与传统茶叶的差距提出中肯的意见。

下午前往雁南飞茶专题区参访。同行的福建农林大学郭亚玲教授从此处建设初期就介入技术指导。沿途参观了茶园与茶厂,张老很仔细地了解了茶厂的生产过程。这个项目为当地一位商人筹资30多亿元所建设,每年访客达80万人次,这里有旅游宾馆与大型餐饮店,张老对此很感兴趣,希望作为茶叶重要产区与乌龙茶文化重镇的福建,也能有类似的茶叶拓展项目。晚餐后驱车170公里返回龙岩,入住闽西宾馆。

4月17日,晴。今天的早餐上,103岁的张老与97岁的谢毕真老人会面,当地有关领导陪同,两位老人亲切交谈,早餐后张老一行返程。

张天福老人不顾自己年岁已高,行程1100多公里考察茶区,其动力源于对茶叶事业的热爱与对未来茶产业发展的期望。有机茶基地建设是他老人家在2010年百岁时创办基金会所期望推动的目标,有机茶的种植与生产则是他毕生的追求。

近年來,在张天福的指导下,参加基金会工作的茶叶专家们考察了福建省内的多个茶区,从中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茶叶品种、茶区与企业,在福建省政府专项经费的支持下,将建设闽南铁观音、漳平水仙、茉莉花茶、闽东白茶及武夷岩茶等5个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张天福老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参加了已开工基地的开工仪式,到现场指导茶园的建设。这几天我有幸同行,了解张天福老人对有机茶基地建设的思路与实践,看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在张天福老人身上的体现。

猜你喜欢

张老天福梅州
“梅州红十景”公布 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凝心聚力,传播幸福
寸寸山河寸寸金
姚天福力驳忽必烈
“办月刊,你们胆子很大啊”
一个岛锁住一个人
梅州的时光
梅州的时光
会唱歌的车
耄耋老人的快乐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