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艺术

2017-06-28姜天明

启迪·教育教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

姜天明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重视对学生思想的引领,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将德育教学进行边缘化处理,缺乏艺术性,因此需要通过情境导入、素材介入、情境拓展、设身处地等方式进行情境渗透;通过主题质疑、结构质疑、写法质疑进行质疑探究;通过教师或录音范读、分角色朗读、演绎朗读、替换法朗读进行朗读启发;通过身先垂范和挖掘德育素材将德育渗透到平常的语文课堂中去。

[关键词] 德育 渗透 质疑探究

一、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语文课程目标中总目标就有:“在语文学习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養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

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

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德育边缘化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单一

尽管在语文教学目标中明确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德育,但在实际上课中,德育目标更多只是写在在备课本上,而不是融入在课堂上。课堂上普遍存在着知识化取代德育。教师更多的是分析课文的知识点,如:如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如何赏析词句,分析文章的结构、写作技巧等。

(二)僵硬教条

即使老师在课堂上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德育目标,也经常是呈现僵硬教条化的态势。如在课文的教学中,把重点仍然是放在知识方面,最后再稍带讲一下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我们该如何做。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模式,由内容——语言——总结道理,非常僵硬化,这也导致德育目标不能真正走入学生心理。

(三)功利思维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指南针。很多时候,教师功利思维,认为上语文课是为了学生能够在应试中取得高分,而高分与德育似乎没有紧密的联系,在语文考试上很少考甚至基本不涉及德育方面的考题。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考试这根指挥棒无形中仍在指挥着很多老师的教学方向。而且即使在语文考试中出现德育问题,通常也很难体现出来一个人的德育水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德育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三、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上的渗透艺术

既然德育教育如此重要,但我们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又有意无意地使它边缘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如何让德育渗透进来而不是避开或生硬加入德育就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所要面对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一) 情境渗透法

所谓的情境渗透,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态度体验,从而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德育目标渗透进学生的心里。

1. 情境导入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的课堂,往往是一开始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的,让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主题音乐、学生身边事例、结合最新时事来导入。如上《我的母亲》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情境,可以先播放满文军的《懂你》,。了解母亲的不易,体会母亲的艰辛。

2. 素材介入

在教学中,为了使文章能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老师可以有意识在课堂的某些时候巧妙介入一些课外素材。如在上《邓稼先》一文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邓稼先的光辉形象,老师可以在上的过程中补充邓稼先在研究核弹的细节,亲临核弹爆炸的第一线,捡拾爆炸后的核弹进行研究分析。甚至还可以把网上有人写的《丑陋的杨振宁》与邓稼先进行比较,同时期的,也曾是同学的两个人,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通过一对比,就能够很好地突出邓稼先的高贵品质——国家利益至上,凸显他的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这比任何言语的教育都来得有震撼力。

3. 情境拓展

课堂上创设一定情境,进行适度拓展。比如在上完《皇帝的新装》后,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皇帝听到小孩子说真话后,仍是进行了新装展示,那么回到皇宫,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有想象成皇帝回宫,把两个骗子抓起来,判死刑;有的想象成皇帝把骗子抓起来后,结果骗子一番花言巧语,又再次上当受骗;有想象成皇帝回宫后,百姓冲击皇宫,推翻了昏庸腐朽的皇帝,拥护第一个说真话的小孩子登上皇位……通过这种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对这个昏庸的皇帝进行了批判,也就顺理成章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

4.设身处地

在一些课文中,为了让学生参与其中,深入领会人物的心理,可以试着采取这种形式“假如你是文中的某某人,你会怎么做”。如上《羚羊木雕》时,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时,爸妈逼迫你去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时,你会怎么做。这样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成为文中的某个人,站在这个人的角度时,学生会更好地理解这个人。有学生会说要和爸妈针尖对麦芒,坚持自己的做法,有的说那她就离家出走,有的说我肯定要劝说爸妈接受自己的做法,珍惜她们的友谊。在这过程中,老师适时引导,纠正学生的某些偏执思想,如说要离家出走的想法。对学生进行追问,“如果你离家出走后,你怎么生活?”“如果你离家出走了,你爸妈会怎么样?”等等。让学生明白采取这种极端的方法是不恰当的,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更合理的方式来出来这件事。讨论以后再遇到送礼物,特别是贵重礼物时,我们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送后再被迫要回的尴尬局面。让学生明白做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征得爸妈同意后再去做。这样,采取这种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思想,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二)质疑探究法

1.主题质疑

通过对文本的正确解读来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主题就具有很大的争议性。常见的有这么三种观点:(1)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3)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传统的观点认为本文主题是第一个,问: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找出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通过相互质疑、辩论、补充、学习,我们会发现,其实在三味书屋这部分内容中,作者的语言中流露出了童趣和不舍之情,比如在这里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可以捉苍蝇喂蚂蚁,在课堂上还能够在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在指甲上做戏、画画,就是先前听说的三味书屋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可后来发现先生的态度也还算和蔼。所以认为主题是批判封建教育这点过于牵强,而应该是表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2.结构质疑

通过对文章结构的探讨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鲁迅的《社戏》一文中,有人认为本文直接写社戏的内容太少,而写社戏以外的内容太多,认为这样会冲淡本文的主题,探讨在写社戏之前的在平桥村所受的优待对看社戏有无作用。首先,去社戏是我受到优待的具体体现,看社戏之前就是写我在平桥村所受的优待,正是这样的优待,才有我去看社戏的机会,因为是双喜想出来的主意,在去看社戏途中和归途中我都受到这样的优待。前后内容是一脉相承的,其次,前文为下文看社戏作了充分的铺垫。

3.写法质疑

通过对课文某些地方的写法进行探讨,获得正确的理解。如我们很多学生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中,对文中作者四次落泪感到很是不解,一个20岁的男的,这么轻易落泪,是不是太脆弱了?老师通过让学生寻找作者落泪的背景来分析。不难找到这四次落泪的背景,第一次是是在祖母去世,父亲解职,家景惨淡,因而百感交集而“簌簌地流下泪来”。第二次是望见父亲不顾自己年迈,两腿蹒跚而执意要给我去买橘子而被感动。第三次是望见父亲离去的背影,离情别绪,悲伤惆怅而落泪。第四次是接父亲来信时,追忆往事,惦念老父,相见无期,百感交集而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所以男儿也有落泪之时,作者并不是为了煽情而写自己落泪,落泪是作者真情流露。

(三)朗读启发法

1.教师或录音范读

对于一些比较难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海燕》、郭沫若的《雷电颂》等文章,学生要想一开始就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读出那种慷慨激昂的语气,是非常难的,此时就应该通过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再辅以写作背景介绍,使学生能够准确领会其中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啊的共鸣。在上《雷电颂》这课时,我先给学生介绍写作背景,再播放课文录音,此时学生就听得非常认真,神情非常严肃,能够体会出屈原在雷电交加的夜晚大声疾呼的意义,体会其爱国主义情感。教师的范读或课文的录音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理解文章的情感。

2.分角色朗讀

对于戏剧类或者小说类等人物对话较多的文章,适合采取这种方法。如戏剧单元中的《威尼斯商人》,小说《孔乙己》、《变色龙》等,这些文章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学生也非常喜欢。通过这种分角色朗读,学生能够迅速走入文本,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上《变色龙》这课,我就让几个学生分别朗读警官奥楚蔑洛夫、巡警、赫留金、厨师普洛诃尔等人的话,学生读得惟妙惟肖,特别是雷杰同学把奥楚蔑洛夫那种趋炎附势、欺上瞒下的“变色龙”特性读出来了,博得学生的普遍赞扬。有了这种到位的朗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就简单了,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也就水到渠成了。

3.演绎朗读

就是通过表演的方式朗读课文,通过声情并茂的演绎使得人物形象能够深入人心,特别适合人物对话较多的文章。比如在《皇帝的新装》中皇帝为了知道他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就派了一个他认为诚实的大臣去查看进展这部分就非常时候用演绎朗读来表现。通过声情并茂的表演能够让学生了解老大臣为了不让人知道自己是愚蠢的或是不称职的,在违心地赞美,从而达到这种讽刺的效果。

4.替换法朗读

通过人为地将部分内容用其他内容进行替换,进行比较朗读。比如,在《老王》一文中,“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我们把这句话改为“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站在门口。”将这两句进行比较阅读会发现,“直僵僵地镶嵌”比“站在”更形象地体现了老王身体僵直,病情严重的形象,而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来给我们送香油和鸡蛋,更显其有恩必报的高大形象,突出作者对老王的赞美之情。

(四)身先垂范法

言传不如身教。语文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范。语文教师必须站得直,行得正。做胸怀坦荡,心底无私,光明磊落的谦谦君子,不矫揉造作,虚情假意,自私自利。语文教师应该怀有一颗崇尚真、善、美的心,有着淡薄名利,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职责,以身作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觉得我们语文教师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只有我们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这样,我们语文教师才能真正教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关爱、宽容、怜悯,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学生们还处处模仿老师,所以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正因为这样,所以一个教师也必须好好检查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应处在最严格监督之中,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的监督。”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也正因为此,我平时就很注重自身形象,为人正直,平等对待学生,当学生犯错时,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所以学生乐意接受我的思想观点,有了学生乐意接受我的思想观点做基础,我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也就在不经意间融入其中。

(五)挖掘德育素材

文以载道,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是文道兼美的文章,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我们很多课文都可以挖掘出德育素材:爱国素材、品德素材、亲情素材、环保素材……,可以供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我在上孙犁的《芦花荡》一文时,我让学生找出描写芦花荡景色的句子,学生找到了芦花荡有:大片的芦苇,清澈的河水,肥硕的莲蓬……景色非常优美,还有两个可爱的小姑娘,但是这么美的芦苇荡,却成了一片阴深黑暗的地方,我们当时的军民却只能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摸摸地经过,我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因为这里当时处在日本侵略者的控制之下,从而激发学生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生保家卫国意识。又如余秋雨的《信客》就可以在充分了解老信客和年轻的信客的基础上,让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我在上课上到这时就追问:是不是只有信客在一个信字?我们如何看待诚信二字?其实不止是信客这个行业,我们各行各业都应该讲究一个信字。然后我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诚信现象,我再补充我们生活中的欺诈行为以及我国每年因为诚信缺失给我国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通过这些事实让学生知道诚信不仅关乎个人素质,更关系到国家的生存。

再如上八年级下册严春友的《敬畏自然》,我就充分挖掘其中的对待自然,我们应该有那种敬畏意识,让学生列举我们身边破坏自然的现象,特别是我们这一带大多以丝织业为主,织布产生的污水对我们这一带的水资源影响非常大,身处江南水乡,却无一处好水,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而且由于水污染问题,导致许多疾病的产生。我将文章中讲的敬畏自然与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保护我们的环境有多么现实。如果我空讲我们要敬畏自然,学生大多没什么感觉,但结合学生身边的水环境遭到人为破坏,导致我们很多人疾病的发生,反过来说明我们要敬畏自然,学生就容易接受多了。

总之,只要我们语文老师在平常的课堂通过情境导入、素材介入、情境拓展、设身处地等方式进行情境渗透;通过主题质疑、结构质疑、写法质疑进行质疑探究;通过教师或录音范读、分角色朗读、演绎朗读、替换法朗读进行朗读启发;通过身先垂范和挖掘德育素材,注重渗透艺术,就能够将德育有效地渗透到平常的语文课堂中去,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澄寰.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