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鲁氏菌病的中医干预护理

2017-06-28张百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患者关节

张百玉

(内蒙古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布鲁氏菌病的中医干预护理

张百玉

(内蒙古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目的 探讨布鲁氏茵病的中医临床干预护理方法,进而帮助患者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方法 对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的62例不同程度的布鲁氏茵病患者,均采取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药物干预、理疗干预、健康干预指导等一系列临床干预护理及对症干预护理措施,进而调动其患者的积极乐观情绪,解除其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利于提高中医干预护理布鲁氏菌病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62例布鲁氏茵病患者于中医干预护理后均有显著好转,无干预护理无效的病例出现。结论 对布鲁氏茵病患者加强中医临床干预护理及预防性健康宣教措施,可对促进其机体康复及提高护理好转率意义重大。

布鲁氏菌病;中医;干预护理

布鲁氏菌病同义于懒汉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与人类直接有关的传染源包括患病的家畜(主要为羊、牛及猪;其次是犬)及病畜产品、分泌物及排泄物,或流产物,以及被排泄物所污染的土壤和水源等[1]。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点有:发病时主要表现为长期机体发热,且不规则高热、易伴多汗、乏力、各关节及肌肉疼痛等症状,并且淋巴结、肝脾及睾丸会明显肿大等;严重时引发各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以及关节明显变形,甚至可丧失劳动能力[2]。因此,临床上要对此病患者积极给予临床干预护理,以帮助此病患者尽早摆脱痛苦,恢复以往健康。现本文对布鲁氏菌病的中医干预护理效果进行如下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中医方面的有效干预护理措施方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的62例不同程度的布鲁氏茵病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7.33±4.65)岁。据询问统计,其中直接接触过患畜的患者有48例,其余14例均为间接性接触传染上此病的。其中发热者41例、关节疼痛者49例,均不同程度的伴有淋巴结、肝脾及睾丸(男患)肿大体征。

1.2 中医干预护理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病症特点及体征表现,给予对症治疗,同时临床给予中医干预护理,具体描述如下。

1.2.1 发热护理

包括①病室环境护理:对于高热患者,室温应适宜,过高易进一步促使体温的上升,过低则可复感外邪而使发热病情加重。故病室温度可始终保持在20℃~23℃。②生活起居护理:在发热期间,嘱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待热度退却后,方可适当地进行锻身体炼,以增强免疫力。③病情观察护理:应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跳、呼吸、血压以及意识等的变化;还应精心观察其易出汗出的皮肤状况及出汗量[3],以及观察其服用降温药物后的出汗情况,以防止因出汗过多而引发虚脱。④情志护理:发热患者易产生急躁、忧愁等心理,尤其是持续多日高热不退,易出现悲观和绝望情绪,因此要积极劝导患者尽量避免发生这些负性情绪,乐观增强其抗病信心。⑤饮食干预:宜多食用清淡、细软及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高热出汗后多补充水分;忌油腻、煎炸等食品。⑥皮肤干燥护理:因发热患者出汗较多,又长期卧床休息,易造成皮肤感染或引发褥疮,故应勤更换贴身衣裤和床单被罩等用品,以保持皮肤干爽。

1.2.2 关节疼痛护理

对于发生肢体关节疼痛、痛症游走不定且关节屈伸不利者,或伴恶寒发热着,中医干预护理的主要原则为祛风通络、散寒利湿,因易汗出故要重视避免受感风寒;饮食温热,忌寒凉生冷,也可配合实施局部取穴针灸。

而对于肢体关节疼痛症状剧烈、且痛有定处的患者,如果其遇寒则重、遇热则减,伴关节屈伸不利,则可进行遵循散寒温经、祛风除湿的干预护理原则,给予局部热敷、坎离砂热烫或者理疗,以帮助其减轻关节局部疼痛症状;也可配合中医针灸进行温经通络处理。

同时,给予健康宣教,以提高其对此病的预防警惕性,进而减少发病危险。

2 结 果

62例布鲁氏茵病患者于中医干预护理后均有显著好转,无干预护理无效的病例出现。见表1。

表1 统计临床中医干预护理的具体效果(n,%)

3 讨 论

布鲁氏菌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①经皮肤黏膜直接性接触传染:如暴露的皮肤直接接触到病畜;或者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及娩出物;也可经皮肤已有的微伤或者眼结膜进行受染;也可通过间接接触被病畜污染的周围环境及其物品而进行受染;②通过消化道传染:经食用被布鲁氏病菌污染的生鲜食品、水乳饮料或未熟肉、内脏等而受染;③通过呼吸道传染:布鲁氏病菌污染环境后,可形成气溶胶,可造成呼吸道感染。上述这三种传染途径一般可在流行区同时发生两种或三种。④其它传染途径:如经苍蝇携带、被蜱叮咬等,也可进行病菌传播。

凡是直接接触患畜及其产物、在疫区生活、接触患畜污染的环境等人群,均有可能被感染上布鲁氏菌病,所以要积极指导其做好防护措施,并采取有效的防控对策,及时、规范、持续的接受干预治疗及中医干预护理,防止其进展为慢性病,利于避免机体发生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病症反复发作及不易治愈等现象。

总之,对布鲁氏茵病患者加强中医临床干预护理及预防性健康宣教措施,可对促进其机体康复及提高护理好转率意义重大。

[1] 苏丽容.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9):00318-00318.

[2] 孙庆晖.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J].医药前沿, 2015,(10):270-271.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16.3061.02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病患者关节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梅里埃API 20NE生化鉴定系统在布鲁氏菌鉴定中的局限性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钛缆捆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