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舱及认知功能训练序贯治疗早期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2017-06-28陈利强邹英慧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认知障碍高压氧功能障碍

陈利强,邹英慧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山西 运城 044000)

高压氧舱及认知功能训练序贯治疗早期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陈利强,邹英慧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山西 运城 044000)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高压氧舱治疗后立即序贯应用认知功能训练方案,对早期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选取2016年3月1日~2016年12月31我科脑卒收治的认知障碍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均为2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和高压氧舱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且在高压氧舱治疗后立即序贯应用实施认知功能训练。然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方法对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好,其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临床在对早期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治疗时,采用高压氧舱治疗后立即序贯应用认知功能训练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其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认知功能训练;高压氧舱;早期脑卒中;MoCA量表

认知功能的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一种症状。本研究证实高压氧舱治疗后立即序贯应用认知功能训练对早期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起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特将详细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1日~2016年12月31我科脑卒收治的认知障碍的患者40例,均符合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2],并经MRI和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或脑梗死;排除标准:生命体征不平稳者,有明显意识障碍者,有明显的听觉或视觉障碍者,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以及骨关节等疾病者,依从性不好者。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2.72±8.47)岁;病程(1.51±0.83)月。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61.20±7.67)岁;病程(1.60±0.96)月。

1.2 治疗方法

两组都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以及高压氧舱治疗,其中试验组在高压氧舱治疗后立即增加认知功能训练。

1.2.1 高压氧舱的治疗

采用国产中型多人空气加压氧舱(医用空气加压氧舱GY3200型 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治疗,患者在高压氧舱内,压力为0.22 MPa,加压时间在25 min,减压时间为30分钟,保持稳定的压力吸氧持续60分钟,其中戴面罩吸纯氧30分钟,休息10分钟后再吸纯氧30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后改吸舱内空气,一天一次。

1.2.2 认知功能训练

(1)空间知觉训练:可通过指定患者身体某一点或佩戴物作为标志,提示方向;帮助患者辨别自身的身体结构以及室内设置和物品的摆放,探索测量周围环境中的物体位置和方向。(2)记忆力训练:帮助患者回忆并说出刚刚见过的人和物品等,想不起来时,可适当提醒;还可通过以往的照片、物品以及人和事唤起患者过往的记忆和经历。(3)语言能力训练:采用汉语失语症心理评价与治疗仪(四川省智能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型号IS200型),对患者进行评价并进行相应康复治疗;让患者反复进行听、读,并复述获取的相关信息,分析并探讨患者感兴趣的话题,继而激发患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执行能力训练:可借助日常活动时间表、录音机、响铃提示器等,提醒患者自主完成每项活动。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周即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的疗效。

1.3 疗效评价

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3](MoCA)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来评定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来评定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ADL)。首次评定于治疗前24小时评定,再次评定由同一医师于治疗4周后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以上的三项中无统计学的差异。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MoCA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MoCA评分比较(±s)

注:组间治疗前后比较 t=5.14(P<0.05)。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2013.81±2.5617.01±2.88对照组2014.11±2.8915.12±2.4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FMA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FMA评分比较(±s)

注:组间治疗前后比较 t=36.65(P<0.05)。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2034.64±2.5662.81±2.65对照组2033.71±2.8850.85±2.86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s)

注:组间治疗前后比较 t=45.64(P<0.05)。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2044.76±2.5760.32±2.46对照组2046.79±2.4653.25±2.37

3 讨 论

高压氧治疗可提升血浆内的溶解氧量,改善脑组织有氧代谢[4]。不仅能够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而且能帮助脑组织建立侧支循环,对脑部神经功能的恢复重建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植物状态治疗时间以6个月为周期,患者高压氧治疗次数越多,预后越好[6]。

认知功能训练是神经康复的一种重要措施。因认知治疗周期长,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差。在本试验中发现,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期间及刚结束后,患者自发言语明显增多,反应迟钝现象好转等情况。但在出高压氧舱的一段时间后症状如易反复,此时间窗的长短尚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压氧治疗治疗后(高压氧治疗有效时间窗内)立即进行言语及认知功能训练,可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缩短康复周期,提升患者及家属依从性。

康复的本质是“学习”或“再学习”,不仅运动功能需要“学习”或“再学习”,其他一切功能和能力的恢复与重建,也必须经过“学习”或“再学习”,故学习、锻炼则是康复取得成效的关键[6]。而“学习”或“再学习”的基础是认知能力,故认知功能损害是阻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与提高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及时治疗认知障碍,有助于缩短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程,促进脑功能改善[7]。本研究表明:认知功能改善不仅仅表现为反应更敏捷,言语更流畅,更是肢体运动恢复的“助力器”。高压氧舱及认知功能训练序贯治疗,相较单一运用高压氧舱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1] 李伟媚,李向芳,陈小清,等.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2):24-26.

[2] 陆 敏,楼伟伟,肖 露,等.计算机辅助训练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 (6):478-481.

[3] 赵光标,李 健,林永丽,等.不同时间窗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6,(2):270-271.

[4] 黎彬如.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医药前沿,2014,(5):141-142.

[5] 朱镛连,张 皓,何俊杰主编,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58.

[6] 南登崑,黄晓琳主编,实用康复医学(第一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604,613.

[7] 南登崑主编,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49.13

B

ISSN.2095-8242.2017.16.3051.02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高压氧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