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30例治疗体会

2017-06-28黄爱贤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肌瘤阴道腹腔镜

黄爱贤

(丰县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700)

·临床交流·

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30例治疗体会

黄爱贤

(丰县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700)

目的 对比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参照组(n=15)与实验组(n=15),参照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实验组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患者组间差异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焦患者各项指标(术中指标以及术后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腹腔镜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应用在子宫肌瘤中均有效果,但是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更加,值得广泛应用。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治疗效果

子宫肌瘤疾病多发生在30~50岁女性中,是常见妇科女性生殖系统性疾病,经大量资料表明育龄妇女中大约有20%可能出现子宫肌瘤,目前手术是该疾病主要治疗措施,传统开腹手术因创伤大、术后存在明显痕迹,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与医疗技术的全面发展,现今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中主要应用两种手术措施,不论是在创伤还是效果方面都得到显著改善,现对我院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研究结果予以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30例样本均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以入院就诊时间的不同均分两组,每15例患者为一组,参照组患者中最大龄43岁,最小年龄24岁,中位年龄(32.25±4.21)岁,最长病程5年,最短病程1年,中位病程(2.18±0.87)年;实验组患者中最大龄44岁,最小年龄22岁,中位年龄(31.25±3.58)岁,最长病程6年,最短病程0.5年,中位病程(3.11±0.87)年.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组间差异并不显著且P>0.05,统计学表示无意义。所有病例术前均经妇检及B超检查诊断子宫肌瘤,基本明确肌瘤的大小、部位和数目。术前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月经异常患者行诊刮送子宫内膜病检无恶性病变。随诊至少4~8个月。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导尿,在脐孔处行气腹针穿刺进针,CO2气腹维持在13~15 mmHg。选取者取头低臀高位,内镜指引下分别于腹部做3个操作孔,在下腹部右麦氏点、脐左侧4横指偏下2横指分别行直径5 mm切口为第1、第2操作孔,在耻骨联合上偏左侧、脐侧韧带外侧无血管区行直径10 mm第3操作孔。探查腹腔有无粘连,术野有无异常,仔细检查子宫肌瘤的位置、数量、大小。对于正常血压患者予以垂体后叶素,在肌瘤最突出的表面注射60 mL生理盐水稀释的垂体后叶素6 U,电凝钩横行或斜行切开子宫浆膜及肌层,深达瘤体,在接触瘤体之后夹住,肌瘤锥固定肌瘤向外牵拉,上提,弯钳分离肌瘤组织表面的假包膜组织,将瘤体向一个方向旋转,电凝或缝扎基底部后切断。剥离面用电凝或缝合止血,如为多发肌瘤且位置相距较远者,则逐个剔除缝合通过。1号可吸收线间断或连续分层缝合子宫全层,体积小的肌瘤直接从切口取出,体积大的利用腹腔镜专用肌瘤粉碎器粉碎后取出。术者食指通过耻骨联合上操作孔触摸子宫,检查有无遗漏的肌瘤。最后冲洗止血,查无渗血及出血,留置引流管,排空腹腔内CO2,缝合腹壁上的切口,结束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给予抗生素干预,避免感染。

实验组患者予以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予以患者硬腰联合麻醉,选取截石位,予以患者导尿以及常规消毒处理,对阴道进行再次消毒,术前实行超声以及妇科检查,如果是子宫前壁的肌瘤,需要在子宫前穹窿部位行切口,切开阴道宫颈交界部位的黏膜,对膀胱筋膜进行分离并且向上推动膀胱、反折腹膜,然后将反折腹膜切开进入腹腔。如果肌瘤发生于子宫后壁,此时需要首先切开患者的后穹窿,予以分离处理直肠宫颈筋膜,将腹腔以及腹膜打开。若患者出现比较大的肌瘤,需要行T切口,方便将子宫外翻。或一边剥离,一边将肌瘤楔形切除,将瘤体分块经阴道取出。如果患者存在血压正常予以垂体后叶素6U稀释后瘤体注射,给予高血压患者瘤体注射催产素20U,降低术中出血量。利用钳夹将暴露的肌瘤夹住,切开肌瘤包膜以及肌瘤表面肌层,以便于剥出肌瘤。肌瘤的基底部进行“8”字缝合止血,以闭合瘤腔,再连续缝合子宫肌层,缝合层面依瘤腔深度而定,一般1~2层。瘤体剥出后,用手指触摸检查宫体肌层内是否还有小肌瘤,一并剔除。最后冲洗止血,查无渗血及出血,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宫颈筋膜、腹膜及阴道粘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瘤剔除个数、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分析本次进行研究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瘤剔除个数、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采取t检验,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情况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低于参照组,实验组肌瘤剔除个数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表示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情况对比(±s)

实验组1567.45±3.525.87±0.31111.23±9.65参照组1597.21±4.512.45±0.51180.24±8.65 t 20.146622.193420.6240 P<0.05<0.05<0.05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变化情况

实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表示有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变化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变化情况对比(±s)

实验组1513.25±3.2413.11±1.114.22±0.32参照组1523.35±3.1118.54±1.228.54±0.22 t 8.709912.750343.0852 P<0.05<0.05<0.05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常见女性良性肿瘤[1],是因多种因素引发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疾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临床中主要措施,具备外形美观、切口小以及创伤轻等优势,适合应用在未婚未育女性中[2]。术中因是实行镜头放大术野方式进行操作,能够获得病变情况,因为是全麻操作,相比较传统手术可以降低术中发生呕吐的可能性,但是因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综合操作难度大、费用昂贵、易发生缝合不牢、住院时间长等缺陷[3],不少患者不能接受该手术措施,对于贫困家庭而言不能承担手术费用,并且因术中需要穿刺与气腹,提升了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但是实际应用需要密切关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子宫肌瘤大小以及位置之间的关系。因此临床研究中需要寻找一种合理、安全的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得到应用[4],这种手术方式具备无需开腹、阴式微创、腹腔干扰低等优势,此外该手术也能够依据触碰子宫来观察是否发生子宫肌瘤残留现象,术后采取直视环境进行缝合操作,具有术后排气早、止血效果好、恢复快等优势,但是在对子宫肌瘤患者予以经阴道剔除术的时候因为空间的影响,需要比较高的适应症,子宫活动度比较高、不发生盆腔粘连,子宫肌瘤数目较多等患者适合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医疗费用以及缩短住院时间[5]。

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剔除个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实际上都是临床微创手术,但是实际操作中经阴道宫肌瘤剔除术成效更显著,但是也需要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及医师熟悉的手术方式选择合理的方式,以便于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以及临床病症。

[1] 李 叶,马红雨,周 丹,等.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4(5):62-64.

[2] 杨红伟,陶桂娥,李晓娟,等.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64-65.

[3] 潘凌云,顾 红,况秀清,等.阴道超声在腹腔镜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20(1):55-57.

[4] 胡 娟.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J].医学信息,2016,29(29):269-269.

[5] 李奔奔,覃美英.经阴道B超引导下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54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0):4118-4120.

[6] 刘小乐,范 涛,陈春莹,等.腹腔镜下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J].广东医学,2011,32(11):1444-1445.

[7] 刘丽萍,龚 敏,李 靖,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24):3783-3784.

[8] 陈 静,李 红,田玉芬,等.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24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8,37(11):1267-1267.

[9] 金钰铌,张学军,许 静,等.腹腔镜与经阴道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3506-3507.

[10] 章 文,姚 红,倪观太,等.子宫肌瘤剥除三种术式临床疗效比较[J].安徽医药,2013,17(8):1362-1364.

本文编辑:吴玲丽

Treatment of 30 cases of transvaginal and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HUANG Ai-xian
(Fe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Jiangsu Xuzhou 221700,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nsvaginal and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hospital admission time in our hospital from 30 cases of uterine fibroids were treated during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15) and experimental group (n=15),control group underwent laparoscopic myomectomy,experimental group underwent transvaginal myomectomy,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groups.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index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and transvaginal myomectomy for uterine fibroids is effective,but the effect of transvaginal myomectomy is more effective.

Transvaginal myomectomy;Laparoscopic myomectomy;Treatment outcome

R737.33

B

ISSN.2095-8242.2017.16.2980.02

猜你喜欢

肌瘤阴道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