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羲皇笔墨 意匠天成沈阳故宫藏溥儒绘画作品赏析

2017-06-28

收藏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方印朱文设色

□ 冯 维

羲皇笔墨 意匠天成沈阳故宫藏溥儒绘画作品赏析

□ 冯 维

溥儒(1896~1963年),字心畬、仲衡,号松巢、羲皇上人、西山逸士、西山居士、旧王孙,斋号寒玉堂、省心斋。北京人,清道光帝之曾孙。幼年读书于京郊西山,由宫廷师傅教习,经史诗书画无所不精,5岁时奉诏谒见慈禧太后,作对联得慈禧夸奖“本朝灵气都钟于此童”。1911年入北京贵胄法政大学,后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25年与族人溥伒、溥僴等创立松风画会。1928年应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聘请讲学,归国后于北京师范大学、北平艺专等校任教。35岁时举办画展,轰动京华,声誉日隆,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抗日战争期间闭门谢客,迁居京西马鞍山戒台寺,专心研究经史诗文及绘画,刻苦临摹家藏的唐宋元人名迹,深有心得。1949年后去台湾,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从事诗文、书画创作,与张大千、黄君璧为岛上画坛“三圣”,其山水画更被推崇为“国画北派青绿山水正宗首座”,并多次于港台、日本及东南亚各国举办展览。1963年病逝于台北,享年68岁。著有《四书经义集证》、《慈训纂证》、《秦汉瓦当文字考》、《陶文释考》、《吉金文考》、《汉碑集解》、《寒玉堂画论》、《经籍择言》、《华林云叶》等。

溥儒的画作充满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从运笔、墨色、构图、意境等方面看,是地道的中国画技巧。他的画风并无师承,全靠参悟古人书法名画,蕴育而成,初学绘画时由“南宗”入手,他在谈到自身绘画经历时提到:“初学四王,后知四王少含蓄,笔多偏峰,遂学董、巨、刘、马、夏,用篆籀之笔。始习南宗,后习北宗,然后始画人物、鞍马、翎毛、花竹……”他摒弃了“四王”少含蓄,多偏峰的用笔,他的画风疏散简淡,韵致飘逸。溥儒出身皇室,有着接触宫廷珍藏的机会,时常观摩体悟古人书画,深受古法熏陶,逐渐形成其绘画艺术上的宋人院体风格,他十分欣赏唐寅、文征明的绘画,钦佩他们在诗、书、文上的造诣,苦心钻研宋人院体风格的精妙与明代文人画的风格,再结合自身的特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溥儒经历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清王朝的覆灭,使他变成了王室遗民,溥儒一生不用民国纪年,而以“旧王孙”自居,跌宕起伏的身世使他的画作纵使有一股王家之气,可难免又添上一笔落寞之情,他的画作绘出壮丽的山水和皇家的楼阁宫殿,却又配上扁舟、淡雪、明月,使得一切景致如镜花水月,正如其患得患失、壮志难酬的心境。溥儒善书法,主张书画同源,自认为其诗文第一,书法第二,绘画其次,故此绘画作品上都有自题诗,且篇幅较长,作品诗、书、画并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溥儒的绘画作品题材广泛,山水、鞍马、人物、花鸟、走兽等题材无不涉猎,而在画坛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的山水,他画山水应始于他在北京西山隐居之时,早期也是临摹宋人山水居多,尤其是以马远、夏圭的风格为学习对象,使用“小斧劈皴”创作山水画,画中多作楼阁殿宇、高士行旅,画风以“北宗”为基,笔法以“南宗”为法,注重线条钩摹,较少烘染,溥儒认为要使山水厚重博大,不在设色技术,而在学养气韵,他曾郑重指出:“画山水,不难于险峻,而难于浑厚。险峻明秀者,笔墨也;博大浑厚者,气势也。笔墨出于积学,气势由于天纵。”溥儒的山水,不以一家一法为满足,而是采取了兼收并蓄,各擅其美的原则,拙中带秀,蕴蓄丰厚,始终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溥儒在画花鸟时承袭了宋人和明人的宫廷院体风格,勾勒精劲,构图方面简练非常,画面无多余之物,笔墨方面做到了工笔和写意的相结合,设色鲜艳,古雅夺目,具有周之冕花鸟的生意,又有边景昭的简练严密,花之娇笑,鸟之飞鸣,叶之反正,苞之含蓄待放,不但画面精到,用墨无不合,设色沉着艳丽,常常展现出雅秀俊逸,高古清幽的艺术风格。溥儒的人物画在承袭宋人的风格上也保留了自己的特色,人物形象清秀潇洒,用笔简洁飘逸,古趣横生,把书法的功力发展到了极致,尤其通过面部细微笔法,把表情和内心描摹了出来。溥儒尤其喜画钟馗,每年端午节都画一幅,而且绝不重样,有很多钟馗的作品传世。

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了多幅溥儒的绘画作品,笔者选取了其中九幅佳作与大家共赏,作品展示了他精湛的画技及其作品中蕴含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位诗、书、画三绝的艺术家。

图1 临陆治山水图轴

图2 古木扁舟山水图轴

1.临陆治山水图轴(图1)

纸本,设色,立轴,纵100、横33.4厘米,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画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细笔淡彩绘画山光水色,峭壁秋光,红墙古寺,双松挺秀,秀石掩映,杂树参差,水榭台阁中二人闲话,下部湖岸边一渔夫撑舟靠近。图上部题诗:“金阖环外嶂,拥郭一邱斜。泉路香潭雪,花如绣壁露。剑光浮宝屏,塔影净金沙,万劫讲天上,摩空拥翠华。”后仿款:“包山陆治”,题诗引首钤“每怀靡及”白文印,仿款下钤“心畬临古”、“一奁秋水”朱文印二方。图右下部另题款:“戊辰十一月,对窗临此,溥儒并记”,下钤“饱食桃花便永年”朱文长方印。图左下钤“桐生”朱文方印。此图用笔简洁,设色淡雅,渲染较少,清透雅润,意韵深远,溥儒临摹的水平很高,对不同时代的风格、各家笔墨变化、艺术个性、艺术体格,溯其流、探其源,摸得很透,做到心中有数,临摹前仔细反复研究,弄清下笔着墨的路子,构图设色的特色,尽采古人之长。

2.古木扁舟山水图轴(图2)

纸本,设色,立轴,纵102、横45.7厘米,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画于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画面一侧绘巉岩陡峭,古树虬曲,枝桠斜出;左下部工笔重彩绘一舟逆流而行,舱内一红衣人、一青衣人眺览山水,舟尾一人奋力撑篙。图右上部题词一首:“片月横窗明似水,薜荔风还起。湘浦叶初飞南国,相思清怨凭谁寄。今宵玉露寒如此,破碎山河里。秋来不见数行书,风雨鸡鸣,珍重怀君子。此怀湘弟隐君子词也。”后署款:“癸酉冬日,偶写明人扁舟古木图并题,心畬”,下钤“心畬”朱文方印。右下钤“百茀清赏”朱文方印,下钤“半潭秋水一房山”朱文方印。画面简洁、笔势流畅,用墨枯湿浓淡、虚实变化,通过墨的深浅渗透变化表现出细微的层次,几乎不见直漏锋芒的狂野之气,而是一幅淡雅脱俗、清新雅逸的明秀山水,溥儒渊博的学识和其儒雅的性格在这幅画中体现出来。

3.平林归舟图卷(图3)

纸本,设色,手卷,纵260、横24厘米,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全卷以工细秀润的用笔,描绘山水、树木、宫殿、楼阁、舟帆和各类人物,着笔精心,构图精致,设色华丽,层峦叠嶂,一派山川美景中皇家宫苑气象,令人神往。卷后上部行草书自题七律一首:“苍山遥带碧天流,江上平林远欲浮。满目风烟无限思,尽随斜日上归舟。”诗后署款:“心畬”,后钤“旧王孙”朱文方印、“溥儒”白文双灵印,诗前引首钤“松巢客”朱文腰圆印,此画笔墨技法上放任自然,恰到好处,在山顶和岩峦之间,使用兼有南北两派特点的雨点皴形成错落有致的节奏,烘托出山水景物的葱茂生机,这种雨点皴法也成了溥儒画山水的一大特色,借助落笔藏锋,渐渐变柔的收笔使山石轮廓松秀虚灵,体现出宁静悠远的意境。结构严谨,起承转合自然有序,没有突兀繁冗的弊端,有寄怀山水、骋目卧游之意。

4.竹猿图轴(图4)

纸本,设色,立轴,纵108、横47.8厘米,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画面下部用淡墨双钩法,写数株文竹,其中一枝竹干高耸青天,竹梢顶部攀附一只墨猿,回首凝睛而望,神态可佳,猿脸部着淡淡的红色,使全幅保持着淡雅的墨彩,左上行书题五绝一首:“一片潇湘水,寒猿竹上鸣。孤舟惊客梦,肠断此时声。”下题款:“心畬画并题”,下钤“旧王孙”朱文方印、“溥儒”白文双灵印,诗前引首钤“一朵红云”朱文腰圆印,画右下角钤“二乐轩”朱文方印。图中墨猿画法细致入微,浑圆的体态和皮毛的质感光泽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古人画猿有嘉善之意,画猿只以墨笔点成,惟用墨渍,工笔次之。溥儒生于1896年,肖候,他在北京和台湾居住时都豢养过猿猴,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很多都采用猿猴作为主题,画他们挂树揽月,攀移腾挪,通其性情,通尽其妙。

图3 平林归舟图卷

5.松风明月图轴(图5)

纸本,设色,立轴,纵84、横30厘米,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悬崖高耸,古松苍然,藤萝缠绕,枝叶摇曳,一人头戴官帽,坦腹坐于松下,对风清吟。图右上部行书题写:“松风吟解带,明月照弹岩。”下署款:“心畬”,后钤“溥儒”白文夔龙纹印。是图着色浓丽,用笔粗重,为溥儒作品中较为粗率的风格。画意看来依旧源于南宋院体,但却有了许多明朝中期的绘画特点,山石不再棱角分明,松枝的线条属于轻松勾勒,一扫南宋画面的爽利之气,行笔干涩,笔触明显,显得画面内敛许多。启功曾在《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艺术生涯里》评价过溥儒画的山石树木,从来没有像《芥子园画谱》里所讲的那些皴法、点法和一些相传的个派成法。有时勾出轮廓,随笔横着竖着任意抹去,又都恰到好处,独具风格。

6.雪夜楼阁图轴(图6)

纸本,墨笔淡设色,立轴,纵100、横35.5厘米,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墨笔绘雪山峭壁,松枝挂雪;高峰之下设色描绘一座大型宫苑,飞檐斗拱,高台石级,崴峨壮观;楼宇厅内人影绰约,明亮灯光与墨色天空形成反差,反衬快雪时晴的景象;图下部板桥之上,一人带童子携琴冒雪疾行,图右上部自题七言诗:“雪夜访佳客,空山人迹稀。策蹇向前岭,采药何时归。”后款:“心畬”,署款下钤“旧王孙”朱文方印、“溥儒”白文双灵纹印,题诗前引首钤“玉壶”朱文腰圆印。溥儒喜欢画雪景山水,以淡笔勾勒山势轮廓,营造出清旷动人的情景,仿照宋人画法,且几无皴法,笔势硬朗,设色清雅,着意于表现冰雪满山的萧条景象,配以题画诗更显得孤寂与悲凉,这也许正是旧王孙心境的写照,表达了画家对淡泊生活的向往,张大千曾赞扬到:“并世画雪景,当以溥王孙为第一。”

7.秋山观瀑图轴(图7)

纸本,设色,立轴,纵132、横44厘米,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画中崇山峻岭、古松高耸环绕,山川秀石,蕴蓄丰厚,意境悠远,图下一人眺览山中瀑布,闲庭自若,署款下钤:“心畬书画”“傅儒之印”。在用笔、用墨方面,山石使用典型的黄公望常用的长披麻及长条皴,直线型的皴笔遍布于整个山峰,除勾皴之笔外,也用淡墨稍加渲染,用笔粗枝大叶,似一气呵成,寥寥几笔,精彩绝伦,粗大古拙的皴法和转折多角的笔触,似乎得到了马远的真传,用粗犷松快的笔墨描绘山水,与溥儒以往的山水画风格迥异,传达出更浓郁的文人气息。

图4 竹猿图轴

图5 松风明月图轴

图6 雪夜楼阁图轴

8.仕女图轴(图8)

纸本,设色,立轴,纵196.5、横44厘米,画心纵64、横30.5厘米,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画仕女立于树石旁沉思,高盘浓黑发髻,脸型圆润,微微颔首,皮肤细腻柔嫩,造型清秀,衣纹细致流畅,典雅含蓄,生动传神,飘带薄纱,意境幽深,婀娜身姿之中似乎透出些许忧愁与凄凉。署款下钤“旧王孙”朱文方印,“溥儒”白文双灵印。溥儒先生的仕女画,运用线条的浓淡、粗细、方圆、转折变化和用笔的轻重、快慢、提按、顿挫等艺术手法来描绘人物,并采用聚散、疏密、虚实、强弱等线描形式因素获得形神,生动地表现衣褶的动感与厚度感,人物形象娟秀含蓄,设色鲜艳妍美,情调幽闲贞静,表现的多是宫廷妇女深受压抑,敢怒不敢言的苦闷心情。溥儒先生又吸收了文人画的一些积极因素,造型强调姿态优美,风格崇尚淡雅飘逸,体现了对女性人格的尊重。

9.山水图轴(图9)

纸本,设色,立轴,纵152.9、横44.5厘米,画心纵136、横34厘米,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绘山中庙宇数间,亭台楼阁工整描绘,巍峨壮观,富丽辉煌,流露出一股王家气势,用浓墨点成的苔点散布于山石各处,苍松幽姿,枝繁叶茂,虬影偃仰百态,生机勃发,明秀雅逸。一老人站在树旁,引首“几树梅花半轮月”印。此画场面宏大,构图雄伟,意境深幽,笔墨精良,技法上远追宋人刘、李、马、夏,把结构繁复的楼台殿阁构筑于崇山峻岭之间,既雍容又淡薄,既华贵又优雅,体现了宋代院体风格的严谨和细腻,画中山石加以重墨点苔,使得画面苍茫深秀,这种成簇的浓墨苔点,已经成了溥儒作品中鲜明的个人风格了。

图7 秋山观瀑图轴

图8 仕女图轴

图9 山水图轴

溥儒身处于晚清社会的时代巨变洪流之中,身为“末代皇孙”的他并没有活跃在晚清民国的政治舞台上,溥儒的一生都沉浸在诗书画的悠然自得中,致力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宗法宋、元、明、清各家,以其丰富的国学积淀、高超的笔墨技巧和静逸的文人心境驰骋在艺术天地里,成为20世纪中国绘画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大家。

①《笔墨留声风物铭心——溥心畬和他的书画》,侯芳,中国文物报,2004年12月22日。

②《江山为助笔纵横—溥心畬的生平与艺术》,周蓉,中国书画,2013年10月。

③《溥心畬书画及辨伪》,潘深亮,《收藏家》,2001年11月。

④《自述》,溥心畬。

⑤《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艺术生涯》,启功。

(责任编辑:郭彤)

Xihuangbimo yijiangtiancheng

Feng wei

猜你喜欢

方印朱文设色
国画纸本设色《荷》
荒率秀润
《岩高千尺虎》
Modeling the heterogeneous traffic flow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self-stabilizing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
——走进陈半丁花卉画
《独白系列之三》
郑庆余艺术作品
热闹的大山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发现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