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银花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2017-06-28夏亚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绿原金银花提取物

夏亚飞,阎 姝,杨 艳

金银花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夏亚飞,阎 姝,杨 艳

目的:建立金银花配方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的质量控制方法,为金银花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HPLC对不同企业的金银花配方颗粒中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采用FTIR对其配方颗粒进行扫描,将所得图谱与金银花对照药材及相关辅料进行比较,研究其共有的吸收峰峰位和峰强度。结果:在(0.008~0.04)g/L,绿原酸的峰面积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相关,r=0.9998,企业A、B、C、D、E、F的金银花配方颗粒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4.00%、3.98%、2.81%、2.73%、2.62%、2.23%;6家不同企业的金银花配方颗粒红外光谱图有一定差异,检测出各企业使用了不同的辅料,主要为淀粉和蔗糖;金银花配方颗粒的指标峰为1692 cm-1、1606 cm-1、1522 cm-1、817 cm-1、602 cm-1。结论:不同企业的金银花配方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及指标峰的峰高均存在差异。采用FTIR对金银花配方颗粒中添加的辅料品种和比例进行检测,可以排除辅料对质量控制方法的干扰。

金银花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质量标准

金银花配方颗粒以符合炮制规范的金银花为原料,经现代工业化提取、浓缩、喷雾干燥而制成的颗粒[1-2]。通过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成为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的生产企业共6家,但不同企业生产的金银花配方颗粒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因此,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3]。故本文以绿原酸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对6家企业生产的金银花配方颗粒进行分析,为保证金银花配方颗粒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客观的实验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515,美国Waters公司),分析天平(BP211D,德国赛多利斯公司),旋转蒸发器(RE-52AA,上海雅荣生化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恒温数控超声波清洗器(KQ-700GDV,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Spectrum GX,Perkin-Elmer公司),金银花标准药材(121060-201107),购自天津市药检所。对照品绿原酸(110753-200413),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金银花配方颗粒分别购自企业A,批号1306002H;企业B,批号1402053;企业C,批号404313L;企业D,批号13060126;企业E,批号15022091;企业F,批号A1301024。甲醇为色谱纯(天津市西华特种试剂厂);溴化钾为光谱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腈为色谱纯购自天津市化学试剂供销公司;磷酸为分析纯购自天津化学试剂三厂;水为娃哈哈纯净水。

1.2 金银花配方颗粒的含量测定 (1)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Inert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天津开发区色谱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柱温30℃;进样量10 μL。流动相乙腈(A)和0.4%磷酸水溶液(B)。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27 nm。(2)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定绿原酸对照品,置棕色容量瓶内,加50%甲醇制成40 μg/mL的溶液,保存于10℃以下。(3)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定本品约0.2 g,研细,置50 mL具塞锥形瓶内,加入50%甲醇25 mL,称定重量。功率240 W、频率45 kHz条件下超声处理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 mL,置25 mL容量瓶内,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4)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吸取绿原酸对照品溶液2,4,6,8,10 mL置1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50%甲醇定容至刻度,制成浓度分别为8,16,24,32,40 μg/mL的绿原酸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各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按(1)项下的HPLC条件测定峰面积,以绿原酸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回归计算得回归方程和线性范围。

1.3 应用FTIR评价不同企业的金银花颗粒剂的质量 (1)金银花饮片提取物的制备:煎煮开始时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 cm,金银花应当酌量加水。煎前应先浸泡30 min,煮沸后继续煎煮15~20 min。煎药过程中需搅拌2~3次。每剂药一般煎煮两次,合并两煎药汁,浓缩得粉末。(2)供试品的制备:将颗粒剂样品研磨为粉末,取2 mg粉末,加入约200 mg在120℃干燥4 h的KBr粉末,在研钵中研磨、混匀,转移到模具中。在30 MPa左右的压力,经1~2 min将样品压成透明的薄片[4]。压片的厚度约1~2 mm。(3)光谱测定:将上述样品置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DTGS检测器,光谱分辨率4 cm-1,扫描信号累加32次,扫描时即时去除水和CO2的干扰)中,测定光谱范围在4000~400 cm-1之间的红外光谱图。应用PerkinElmer公司的Spectrum One软件进行分析;采用Savitzky-Golay方法获得二阶导数谱,平滑点数为13点。

2 结果

2.1 HPLC测定不同企业金银花配方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1)系统适用性:在本实验条件下,绿原酸标准品和不同企业生产的金银花配方颗粒中所含的绿原酸峰形良好。见图1。(2)线性关系:按“1.2”项下(4)中的方法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回归计算得绿原酸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5136X-74075,r= 0.9998,绿原酸在8~4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3)样品含量测定:采用已建立的分析方法对6家企业生产的金银花配方颗粒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取6家企业生产的金银花配方颗粒按照“1.2”项下(3)所述的方法制备样品提取液,分别进样20 μL,按照以上色谱条件进行HPLC测定,记录峰面积,计算各个成分含量。根据不同企业的金银花配方颗粒中绿原酸的峰面积,计算各企业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6家企业生产的金银花配方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mg/g)

2.2 利用FTIR对不同企业金银花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 (1)金银花原药材与提取物的红外光谱特征(见图2)。共有峰的确定:对于一组吸收峰,若组内吸收峰的最大波数差异显著小于其与相邻组之间的平均波数差,则确定该组峰是一组共有峰。由图2可知,金银花原药材与绿原酸的共有峰为1634/ 1639 cm-1、1527/1527 cm-1、815/818 cm-1、610/613 cm-1,共四组;金银花提取物与绿原酸的共有峰为1692/ 1687 cm-1,1606/1601 cm-1,1522/1517 cm-11,1273/ 1288 cm-1,817/818 cm-1,602/603 cm-1,共六组;金银花提取物的共有峰的峰型、峰位与绿原酸标准品的谱图更接近,说明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增加。(2)特征峰的确定:①金银花配方颗粒与金银花原药材、金银花提取物的关系。制粒过程中加入药用辅料,如淀粉、糊精、蔗糖等,均含C-O键,主要振动吸收峰在1200~800 cm-1区域,对配方颗粒样品的红外谱图分析造成干扰。故选择1800~1200 cm-1区域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见表2。在1800~1200 cm-1区域,不同企业的配方颗粒的红外光谱图与金银花原药材的相关系数在0.72~0.78;与金银花提取物的相关系数在0.86~0.94;前者的相关系数值明显低于后者,说明不同企业金银花配方颗粒的红外光谱图与金银花提取物的谱图更相近。②常用辅料对指标峰的干扰。淀粉的特征峰为1154 cm-1、1079 cm-1、1018 cm-1、860 cm-1、766 cm-1等;蔗糖的特征峰在3600~2800 cm-1、1400~700 cm-1两个区域;金银花提取物的特征峰为1692 cm-1、1606 cm-1、1522 cm-1、1273 cm-1、817 cm-1、602 cm-1;淀粉与金银花提取物的吸收峰无干扰,但蔗糖的1280 cm-1吸收峰,与金银花的1273 cm-1存在干扰。综上所述,金银花样品的特征峰波数确定为1692 cm-1、1606 cm-1、1522 cm-1、817 cm-1、602 cm-1。见图3。③不同企业的金银花配方颗粒的红外图谱的特征见图4。6家企业在特征峰处的峰高,随绿原酸含量增加而增加,说明可以通过配方颗粒的多个特征峰的峰高,检测配方颗粒的质量。见表3。

图1 绿原酸标准品和6家企业生产的金银花配方颗粒的HPLC图谱

图2 金银花原药材、提取物、绿原酸标准品的红外吸收谱图

表2 不同企业配方颗粒的红外光谱图分别与金银花原药材、金银花提取物的相关系数

图3 蔗糖、淀粉、金银花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图

图4 不同企业的金银花配方颗粒的红外图谱

表3 不同企业金银花配方颗粒的相对峰高

3 讨论

中药配方颗粒遵循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运用现代制药工艺,将符合炮制规范的单味中药饮片经过加工煎煮、过滤浓缩、喷雾干燥等程序,制备成供中医临床上可随机组方、即冲即饮的颗粒剂型[4-5]。保留了原中药饮片的药性药效,具有无需煎煮,易于调剂,便于携带、运输、储存、服用等优点。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其疗效显著,与传统汤剂相比基本一致[6]。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得到认可,但是国内6家生产企业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统一,市场流通产品规格不同、质量差异较大。因此,建立统一的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标准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至关重要。

HPLC法用于中药的含量测定,由于它不受沸点、热稳定性、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或无机物等的限制,故其适用范围更广泛。中药配方颗粒经提取,由于失去原有药材的一些特征后,现行的原药材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含量测定等方法,都不足对其进行有效鉴别。因此,采用专属性强的整体质控评价方法,对中药配方颗粒质量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6家企业的金银花配方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不同企业的金银花配方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差异较大,可能与提取的溶剂、提取的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相关。

红外光谱是由分子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产生,分子内各原子的振动、分子整体的平动和转动都有相应的能级[7]。FTIR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无损、简便、真实宏观等[8]优点,在食品[9-10]、中药[11-12]等质量控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红外光谱法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包括药材真伪及易混药材的鉴别、不同产地的鉴别、不同炮制品的鉴别、野生与栽培的鉴别、对民族药的鉴别以及同种药材不同部位的鉴别[13-14]。本文将FTIR应用于评价6家企业的金银花配方颗粒的质量,金银花配方颗粒的指标峰为1692 cm-1、1606 cm-1、1522 cm-1、817 cm-1、602 cm-1;6家企业生产的配方颗粒指标峰的峰高存在差异,表明不同企业生产的配方颗粒所含的有效成份存在差异。淀粉的特征峰为1154 cm-1、1079 cm-1、1018 cm-1、860 cm-1、766 cm-1等;蔗糖的特征峰在3600~2800 cm-1、1400~700 cm-1两个区域;金银花提取物的特征峰为1692 cm-1、1606 cm-1、1522 cm-1、1273 cm-1、817cm-1、602 cm-1;淀粉与金银花提取物的吸收峰无干扰,但蔗糖的1280 cm-1吸收峰,与金银花的1273 cm-1存在干扰。因此,不同企业的金银花配方颗粒所用辅料的不同对其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存在干扰。

[1]黄良永,叶立红,郑江萍.金银花及其配方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比较[J].中国药师,2013,16(1):71-73.

[2]穆桂荣.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的应用对比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12):96-98.

[3]张红梅,宋景政,谭红胜.从汤剂到颗粒剂:中药配方颗粒20年回顾与展望[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2012,14(4):1740-1753.

[4]张天灵,余小红,曾昭渊.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以及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3):29-31.

[5]袁良杰.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148-149.

[6]涂瑶生,毕晓黎,罗文汇.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1):41-46.

[7]郭兰萍,黄璐琦,Christian W Huck.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中药道地性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4):1751-1757.

[8]孙仁爽,金哲雄,张哲鹏,等.老鹳草中药材红外光谱的分析与鉴定[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33(1):81-84.

[9]杨佳,武彦文,李冰宁,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脂分析领域的应用[J].中国油脂,2013,38(3):81-86.

[10]李金萍,柴阿丽,石延霞,等.大白菜根肿病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早期快速检测[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33(6):1528-1531.

[11]时有明,刘刚,刘剑虹,等.不同产地黑木耳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J].光学学报,2007,27(1):129-132.

[12]侯艳艳,张丽,马林,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鉴别4种中药材的不同来源[J].中国药房,2011(15):1388-1391.

[13]黄冬兰,孙素琴,徐永群,等.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与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的分析与鉴定[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29(9):2396-2400.

[14]黄冬兰,徐永群,陈小康,等.红外三级鉴定法快速鉴别栽培与半野生黄芪[J].光谱实验室,2010,27(3):833-838.

(收稿:2017-01-26 修回:2017-05-20)

(责任编辑 刘洪斌)

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 of Honeysuckle Formula Granules


XIA Ya-fei,YAN Shu,YANG Yan.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Tianjin Nankai Hospital,Tianjin(300100),China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quality control method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o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Honeysuckle Formula Granules through the means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MethodsHoneysuckle Formula Granules from different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were scanned by FTIR,and the contents of chlorogenic acid was determined by HPLC.Comparing the infrared spectrogram with the contrast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research the same peak position and peak intensity of absorption peak among them.ResultsIn the range of 0.008~0.04 g/L, the peak area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had a good linear,r=0.9998.In Honeysuckle Formula Granules from 6 manufacturers namely A,B,C,D,E,F,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were 4.00%,3.98%, 2.81%,3.98%,2.62%and 2.23%,respectively.The IR spectra of Honeysuckle Granules of six different produc⁃ers were different,because of using different excipients,mainly starch and sucrose;the peak indicators of Honey⁃suckle Formula Granules is 1692 cm-1,1606 cm-1,1522 cm-1,817 cm-1and 602 cm-1.Conclusion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the height of the peak exist differences in Honeysuckle Formula Granules from dif⁃ferent enterprises.Detecting the varieties and proportion of materials added in Honeysuckle Formula Granules by FTIR could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of auxiliary materials to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Honeysuckle formula granules;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ouality standard

R285.6

A

1007-6948(2017)03-0287-05

10.3969/j.issn.1007-6948.2017.03.017

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基金资助项目(13038)

天津市南开医院药学部(天津 300100)

阎姝,E-mail:13389989966@163.com

猜你喜欢

绿原金银花提取物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中药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疗肥胖
不同银花类药材提取的绿原酸含量研究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金银花“香溢”致富路
异绿原酸生物活性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植物提取物:你意想不到的辣椒
HPLC法同时测定细叶亚菊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的含量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金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