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7-06-27刘彩莲刘彩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多媒体应用

刘彩莲 刘彩虹

摘 要:多媒体集图象、声音、文字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声乐学习充满艺术性、趣味性与新颖性,将学生吸引过来,学得兴趣盎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声乐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灵活应用多媒体,将封闭的课堂变得持续、开放,从而拓宽教学内容,点燃学生学习热情,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 高师声乐教学 应用

引言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单一的说教与灌输,会使原本抽象、语言模糊、综合性的声乐知识更枯燥乏味,影响学生探知欲望。另外,由于对主、客观听觉差异性了解不深,有的同学不能很好的发现自己的音高、音准错误等等,制约了学习效益的提升。而多媒体集图象、声音、文字为一体,可以多层次、全方位的整合教学材料,提供大容量的信息,丰富学习内容,更灵活的进行实物投影,更真实、直观、形象的展示动态画面,让声乐学习充满艺术性、趣味性与新颖性,将学生吸引过来,学得兴趣盎然。同时,多媒体还能突破时空限制,再现事物全过程,重复播放与刻录,便于学生课后复习,有针对性的训练,更好的认识音乐,掌握歌唱技巧,真正有所收获。所以,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应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率。[1]

一、多媒体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习热情

在学习过程中,当同学们对所学内容兴趣浓厚时,才会产生较强的探索欲望与学习动机,学得兴致勃勃。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所说的:“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但声乐课程是一名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含了语言学、生理学、物理声学、表演学等学科的知识,课程理论内容多,也较为抽象复杂。而在传统声乐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侧重讲授与灌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有限的信息,感觉枯燥无趣,兴致不高,影响课堂教与学的效率。而多媒体融图象、文字、动画等于一体,包含了更丰富的信息,也能将静态画面动态化,还能营造出真实的舞台演出氛围,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声乐学习的乐趣所在,乐于参与,主动学习。所以,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来优化教学过程,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起来。[2]

(1)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理论内容直观化。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制作动态化的多媒体课件,打破书本材料的局限性,多方位展示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交互性、灵活性,让声乐课堂形式更丰富多彩,让理论内容变得趣味化,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如分析“发声原理”、“发声器官操作”等问题时,音乐老师可以提前选取有关人体歌唱器官的发声状态示意图,或者请有关人员绘制相应Flash动画,课堂上则借助多媒体以演示法进行授课,将原本抽象复杂、静止的歌唱器官以及模糊难懂的发声原理变成更立体、生动、直观明了的动画图形,将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加深知识理解,也激发更强力的学习热情,培养观察能力。其次,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声乐老师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变动播放速度,以便照顾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维持他们的学习热情。

(2)创设舞台情境,形成演出氛围。多媒体教学系统融合了录音录像、多种伴奏、投影与播放等功能,在模拟舞台歌唱表演时,通过立体音响伴奏以及投影画面,加之师生组成的观众与评委,就可以营造出舞台歌唱表演的情境与氛围,使歌唱的学生如同身临真正的舞台之中一样,情绪饱满,热情高涨,声情并茂,品尝到成功的甘甜和喜悦。这样,在多次训练之下,学生就会更好的熟悉舞台表演各环节,丰富舞台表演经验,增强舞台表演信心,如此,学生就会更主动积极的参与各项表演活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3)突破伴奏限制,将演出曲目进行拓展。在编排歌曲时,因受歌曲伴奏带制约,歌唱形式常常比较单一滞后。而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各式各样的歌曲伴奏,或者自制伴奏带,使歌曲节目编排的选择面更广,不再是教师繁忙的伴奏,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学习者的情感与声音状态,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2.借助多媒体,延续课堂教学,增强学习效率

在一堂高效的声乐课堂中,下课并不意味着课程的结束,还应该要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但声乐知识比较特殊,也非常抽象,单凭纸质材料与头脑记忆,同学们课后很难延续上课时所学的发声感觉,容易遗忘。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则可以突破这一问题,既可以全面记录课堂所学内容与教学实况,还能够有助于同学们复制记录,带回家观看与复习,突破时空束缚,延续课堂教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1)录制高唱效果,加深知识理解。学习声乐内容时,有的同学对主客观听觉差异现象会有所疑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借助物理声学以及生理学等知识来讲解概念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计算机Cake Walk软件带有的录音功效,选几位在主客观听觉差异上存在疑惑的同学来录音,录制他们在各种歌唱状态之下形成的不同的有着“主观听觉”的歌唱声音,并提醒他们留意自己歌唱器官发声状态的不同变化以及当时的内心主观听觉。声音录完之后,声乐老师将这些录音逐一播放,引导全部同学回忆主观监听结果,然后分别亲听录音声音,并与旁听者的监听结果一起比较,更透彻的认识主客观听觉差异,提高学习效果。[3]

(2)制歌唱声音,纠正歌唱音准。如对于有些学生会有音色不准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增加音频软件或者声卡,借助多媒体的录音功能,将同学们的歌唱声音加以录制,直观显示出声音波形,再剪裁声音波形图,引导同学们观察这些波形图,指出问题所在,找出错误成因,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调整自己的音高,录制正确的声波图。而后将之前的错误声波图与调整之后的录音展开对比,巩固与深化。这样,比教师单纯口头指出错误更直观,更有效,而且便于学生课后再次观看,更有针对性的强化,更快的提高发声技能,提高自我反思与评价能力。以《孔空声乐练习曲》为例,在引导学生进行双声部发声练习时,以往的练习方法是一部分学生唱低音,另一部分唱高音,当学生唱错时教师一遍遍地进行重复纠正,这样的学习方法过于机械单调,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教学效率不高。借助多媒体,先将双声部的人声分轨录制好,然后再让学生仔细看和听,根据录音进行合唱,这样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在享受艺术的同时,帮助学生正歌唱音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现场录像歌唱姿势与表情,及时纠正不足。在歌唱技能训练过程中,有些同学会出现姿势错误或表情不到位的情况。为了便于学生观察与调整自己的形体手势与面部表情,声乐教室会配备一面镜子,但有的同学对于在镜子中这么近距离的看到自己,会想到各种问题,比如喉型稳定与否,是否放下笑肌等等,就容易产生紧张情绪,影响学习效果。为了舒缓学生情绪,教师可以在钢琴上安装一个小摄像头,这样,演唱时学生就不用对着镜子近距离的看到自己的各种窘迫,会更轻松的全身心投入,真情流露的演唱。当演唱录像后,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中反复播放现场记录,引导同学们认真观察,鉴赏歌唱者的演唱姿势、表情、艺术处理等等方面的优缺点,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演唱姿势与表情,不断提高声乐水平。

结语

总之,在现代化体育教学中,高师声乐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声乐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将静态乏味的理论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直观清晰的动画,拓宽信息内容,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将封闭的课堂变得持续、开放,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帮助学生更好的回顾与反思,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浩月: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张风华:现代电子手段与声乐教学,黄河之声,2011年10期

[3]段婷婷:多媒体教学运用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心得,华章,2011年07期

猜你喜欢

多媒体应用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因多媒体而绽放光彩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巧用多媒体 让课堂练笔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