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异后的黑热病实验室诊断

2017-06-27李永平田普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4期
关键词:实验室诊断变异

李永平+田普军

【关键词】 黑热病 ;变异;实验室诊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4.101

黑热病(Kala--azar)又称内脏利什曼病, 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发热、进行性脾肿大、消瘦、进行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血浆球蛋白升高、经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1, 2]。因患者常伴有暗的色素沉着, 因此称为黑热病, 临床上以长期不规则发热为特征。原虫主要生活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黑热病在流行病学上可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①内脏型黑热病, 由于黑热原虫病侵害内脏, 如肝、脾、骨髓等处而致病, 如不及时治疗, 可致人死亡;②黏膜皮肤黑热病, 由于黑热病原虫侵犯寄生于皮肤内而引起的疾病, 也可经淋巴管血液等侵犯黏膜、软骨等;③皮肤型黑热病又称淋巴结型黑热病, 是由杜氏利曼原虫引起的皮肤溃疡, 可出现结节性痒疹等损害。杜氏利什曼原虫病属人兽共患疾病。除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外, 也可在动物与人, 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该病以不规则发热、脾肿大、贫血为主。黑热病原虫由无脊椎动物白蛉叮咬各种哺乳动物或人时, 鞭毛型虫体进入机体并脱去鞭毛, 经血液侵入人体血管, 在患者体内寄生繁殖, 使患者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 致脾肿大、贫血等临床症状。黑热病患者可出现人体免疫受损, 使其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反应能力降低, 其与患者体内病原虫的繁殖快、产生的抗原多有关。

1 临床资料

本院自2012~2016年共检查出黑热病21例, 发病年龄2~60岁, 男性高于女性, 其中男13例, 女8例。此病好发于夏秋季,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血红蛋白为30~110 g/L, 白细胞为(2.1~8.4)×109/L。其中有2例发热时在末梢血涂片中找到典型的黑热病原虫, 其余19例均在骨髓涂片中经瑞氏染色后显微镜下找到数量不等被染成浅紫色或深紫色的圆形椭圆形棒状小体, 两端较小, 核呈深紫色位于小体的一端, 另一端几乎不着色, 其结构十分清楚且界线分明, 其中胞浆被染成浅紫色, 呈细小的颗粒状, 有一定的空隙, 均未见到动基体及鞭毛。见图1。较典型的黑热病原虫[(2.9~5.7) μm×

(1.8~4.0) μm]小。21例患者均经1~6个疗程的葡萄糖酸锑钠(斯锑黑克)或斯锑黑克联合甲硝唑治疗, 效果显著。作者认为以上均为变异后的黑热病原虫。

2 常用诊断方法

2. 1 穿刺涂片法 以骨髓穿刺涂片最为常见, 检出率高达80%~90%, 淋巴结检查率为50%~80%, 脾脏穿刺检出率最高, 为90%~98%, 但不安全, 一般少用或不用。外周血、骨髓、淋巴结等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优点为代价低、检出率高、易确诊, 但应注意涂片的尾部及边缘部分, 适合中小型医院。

2. 2 皮肤活组织检查 在皮肤结节处, 用消毒针刺破皮肤取组织液做涂片染色镜检, 效果较好。

2. 3 培养法 用无菌方法, 将骨髓、淋巴液、组织液、接种于NNN培养基, 置于20~25℃恒温箱内, 1周后, 在培养基中若见到运动活泼的前鞭毛体, 即为阳性。

2. 4 动物接种法 将骨髓、组织液等接种于易感动物, 如金地鼠, 1~2周后取肝脾做涂片或印片染色检查。

3 免疫诊断法

3. 1 检测血清抗原 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实验(MCAB-AST), 阳性率高达90%左右, 该法敏感性、重复性好, 特异性高, 还可做定量检测, 确定治愈或复发等特点, 适合于研究机构应用。

3. 2 血清抗体检测法 如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间接血凝法(IHA)、对流免疫法(CIE)、间接荧光实验(IF)、间接凝集实验(DA)等, 但检测方法与其他疾病可出现交叉反应, 即假阳性率较高, 适合于大中型医院, 但在黑热病诊断上有局限性。

3. 3 皮内实验 该法简便易行, 但由于需要患者治愈后才出现阳性, 不能作为现症状患者的诊断依据。

3. 4 分子生物学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PCR)、KDNA探针杂交法, 检测黑热病效果好, 敏感性高、特异性好, 检出率高达96%, 但由于检验成本较高, 不适合中小型医院, 可以作为研究应用。

4 小结

黑热病原虫为何会发生以上变异, 其机理尚不清楚, 有待进一步探讨。作者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常用抗生素;②具有抗原虫作用的药物;③治疗贫血及保肝的药物;④患者体内各种免疫性抗体的产生;⑤人體的耐药性;⑥农民大量使用各种农药及杀虫剂;⑥长期食用反季节及转基因的蔬菜、水果等。因此需要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 可采取灭蛉、灭犬, 特别是白蛉和带病毒的犬类, 搞好卫生, 保持室内通风和地面干燥, 野外工作人员应尽量避免裸露, 必要时可擦驱虫剂, 可用较细的蚊帐做好个人防护。

参考文献

[1] 张柳, 张秀, 吴丹,等. 黑热病患儿1例临床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35):121-122.

[2] 肖兴东, 冲喜慧. 临产妇黑热病误诊为宫内感染1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31):18.

[收稿日期:2017-03-13]

猜你喜欢

实验室诊断变异
世卫:Delta变异株正成为全球主要流行变异株
鸡大肠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探究
浅谈控制猪流行性腹泻不同技术路线
基因突变与生物变异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鹅副黏病毒病实验室诊断方法浅析
变异的蚊子
病毒的变异
猪流行性腹泻预防及诊断研究进展
一例肉鸡H9亚型禽流感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