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后”公益哥的助学梦

2017-06-27刘祎霞

湖南教育·A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船山助学协会

刘祎霞

衡阳县“船山助学”志愿者协会会长王继斌入选2017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5月3日,喜讯从北京传来,协会的志愿者一片欢呼。这难得的“国字号”荣誉是“船山助学”志愿者协会的无上荣耀,也是对王继斌11年追逐公益梦的肯定。

1981年出生的王继斌是一名资深志愿者,他的志愿者之路开始于2006年。那时他刚从部队退伍不久,在深圳工作,是深圳市义工联的一名义工。2012年,王继斌回到衡陽县金兰镇担任乡镇干部,看到家乡还有很多孩子因贫失学,萌发了创办志愿助学机构的念头。

2013年元旦,王继斌在家门口挂了一块牌子———“双龙村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开始了他的爱心助学之路。一开始,工作站只有他一名志愿者,后来加入了一些亲戚、朋友,影响力不断扩大,品牌定位也逐渐清晰。2013年8月,王继斌将“双龙村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改名为“船山助学微益社”,2016年4月18日正式登记注册为“衡阳县船山助学志愿者协会”,并提出了“干净、透明、守正、拙诚”的理念。这一理念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船山助学”志愿者协会。如今,“船山助学”志愿者协会从2013年的1名志愿者资助4个孩子,发展为201名志愿者资助122名孩子,共计发放助学金47.7万元。

“船山助学”志愿者协会采取“互联网+体验式”的助学方式。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做到了公开透明。线上,利用互联网“众筹”爱心助学款;线下,组织爱心人士与贫困家庭孩子面对面、一对一地进行帮扶。

今年2月,“船山助学”志愿者协会收到衡阳县库宗桥镇金华村林家小姐妹的求助信息。随后,志愿者来到了她们的家中进行实地走访,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题为《两棵好树苗,何处觅肥沃土壤?》的走访手记。志愿者通过船山助学网、微博、微信广泛传播了这一求助消息。爱心人士纷纷解囊相助,2300元助学金很快到位。

3月9日下午,志愿者陪同爱心人士将这笔爱心款送到了这对小姐妹手中。两个孩子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将来回报社会。整个助学的过程,被志愿者拍摄成视频,形成《再到库宗桥!孩子呀不哭,因为还有梦》一文,放在微信公众号上。王继斌说,很多爱心人士都是看到朋友转发的信息来助学的,只有让他们更放心,才能把这种爱心接力继续下去。

五年来,“船山助学”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走遍了衡阳县和双峰县大部分的贫困山区,“船山助学”已成为不少人心目中响当当的公益品牌。2015年起,江苏籍爱心企业家、深圳市巨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武高骏先生已连续三年带领公司爱心团队来湖南捐资助学,累计达12万余元。他表示,“我看重的就是‘船山助学这个品牌,我们乐意一起为乡村的孩子贡献一份力量。”这让王继斌这位“80后”助学哥感到十分欣慰。

谈及未来的发展,王继斌说,一方面打算继续做好助学,让想读书的孩子读得起书;另一方面,想形成一批助学公益项目,比如做一些第二课堂方面的公益尝试,争取让乡村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一样拥有丰富的课余生活。

猜你喜欢

船山助学协会
内黄县举办第四届 “村干部爱心助学,圆学子梦”金秋助学活动
巧设新授课助学单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
“广厦奖”优秀评选机构名单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民国时期《船山学报》办刊宗旨发覆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和谐文化与船山学研讨会暨2008年船山学社理事会综述
新时期船山文学研究之得失及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