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情,增强教学针对性
2017-06-27刘梅香
刘梅香
[摘 要]教学《观刈麦》,以预习案为载体,引导学生明晰通过预习自己能够学会哪些,写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开展以预习案为学情依据的阅读教学。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基点,优化教学内容和设计,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为目标,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学质疑,合作解疑,在互问互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真正高效的课。
[关键词]预习案;自学质疑;合作解疑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130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见,具有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目标。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忽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学生早已习惯于“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模式或者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成了记笔记、做练习的“知识容器”,唯独不善于提问,一节课中教师滔滔不绝、无的放矢,学生昏昏欲睡。为改变这种现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一直提倡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要有的放矢,做到“讲”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疑”,下面以《观刈麦》为例谈谈做法。
一、教材简析
《观刈麦》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首叙事诗,选取典型人物来表现主题、由“观”到“感”的清晰结构、卒章显志的写法,都是本诗的鲜明特质。立足本诗的学习,引领学生理解这些写作方面的知识,进而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来;同时理解作者不仅同情劳动人民,而且富有“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
二、教法实施
(一)自学质疑,把脉学情
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预习案,引导学生写出自学能够学会的内容,以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疑难,班里共39名学生,提问64人次。
1.本诗所表达的主旨是什么?(33人问)
2.本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15人问)
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5人问)
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人问)
5.本诗分为哪几个部分?(3人问)
6.“悲”的原因是什么?(2人问)
7.“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意思是什么?(2人问)
笔者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了梳理归纳,以学生的疑问作为教学的起点,确定了以下教学内容和思路。
(二)合作解疑,有的放矢
1.读通诗歌
安排3个学生到本组展区展示字音、字形,其他学生补充、纠错或质疑。在这一环节中,发现“左臂悬敝筐”的“敝”字书写出错率较高,容易把中间“一竖”误写成“两竖”。读音上出错率高的是“闻者为悲伤”的“为”,经过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可知“为悲伤”:为,介词,表示行为的对象,如为人民服务。“为”在读二声时,共8个义项,其中第5个义项为“介词,被”,如“为人所嗤笑”,“为……所……”结构。经过查阅、比较,可知“为悲伤”中的“为”应读wèi。
2.理解诗歌
因为注解详细,学生理解诗歌意思几乎没有什么困难,教学主要引导学生理清本诗的结构层次,于是笔者从帮助学生解决第5个问题入手,这样一番引导:作者“观”到了什么?学生浏览全诗后,很快找到作者“观”到了“景”和“人”。那么结尾“今我何功德……尽日不能忘”还是写作者所看到的吗?学生回答:“这几句是抒发作者的感受。”这样一番启发后,学生明白了本诗的结构:由“观”到“感”,“观”是“感”的基础,“感”是对“观”的深化。
笔者进一步引导: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自然背景下观刈麦?(板书“景:南风、小麦”)作者看到了谁在刈麦?(丁壮)是他一个人在忙碌吗?(还有“妇姑、童稚”)让学生明白第一个劳动场景是全家出动收割麦子。这里重点通过朗读体会“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反复读,让学生谈读中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会抓住“蒸”“灼”“尽”“惜”等字,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和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师还出示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两者异曲同工,都表现了劳动者的矛盾心理。由此师生共同解决了学生自学时提出的第4个疑难。
比这更可怜的是“贫妇拾麦”的场景,人们为她感到悲伤,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至此,帮助学生解决了第6个问题,两者相比,后者倾注了作者更多的心血。作者有感而发:“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找3个学生分别解释这六句诗的意思,师生互助解决了自学中学生提出的第7个疑难。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六句诗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集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的学生说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有的说作者为自己不劳动却年底有余粮而愧疚,有的说委婉地批评了当时繁重的赋税制度。经过师生的深度交流,学生理解了本诗的主旨,解决了他们提出的第1个问题。
3.读懂作者
由“吏禄”一词,引出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这是元和二年(807年),白居易任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县尉时所写的一首诗。当时作者主管当地治安和催租,有更多机会体察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身为九品官吏,他把自己和农民对比,深感愧疚,他关心民生疾苦,曾在《新制布裘》中大声疾呼“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曾在《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中吟道“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这充分表现了白居易当时作为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他以诗歌为手段,把政治弊病、人民疾苦反映给统治者,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由此帮助学生解答了第2个和第3个问题。
4.盘点收获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来完成的。学生陈曦说:“我的收获是学会了本诗清晰的结构安排,以后可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来。”学生常晓亚说:“我学会了品析诗歌要抓住关键字,比如本诗的诗眼‘愧字。”学生周心依说:“我感受到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后我们应珍惜粮食,俗话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到此,笔者肯定了该生真实而独特的感受,并由此启发大家:“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吧!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关心人民生活,从2006年1月1日起,政府免收农业税,农民还可以领取种粮补贴;2007年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了免交学杂费的目标,切实减轻了学生家长的负担。我们应该时刻怀着感恩的心,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国家,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更富强。”这样引导学生既尊重了作品主题,又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了识福、惜福、感恩教育。
正是通过学生自学质疑,教师掌握了学情,课堂上才做到了“教”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疑”,增强了教學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大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