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髓会”文考辩难及临床应用*

2017-06-27徐金龙杨增荣杨泽冠庄海娜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髓海针灸针刺

黄 昆,徐金龙,杨增荣,杨泽冠,庄海娜,钱 婧,赵 荣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髓会”文考辩难及临床应用*

黄 昆,徐金龙,杨增荣,杨泽冠,庄海娜,钱 婧,赵 荣△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通过对八会之中的髓会绝骨进行文献考证,以阐述其源流、定位,针对髓会绝骨历来存在的争议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及取穴方法,汇述其现代临床运用,并结合跟师体会,讨论髓会在治疗疾病中的优势,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髓会;绝骨穴;悬钟穴;临床运用

髓会隶属于特定穴与脏、腑、气、血、骨、筋、髓、脉相关的八会穴之一,根据八会穴理论分析,髓会是人体髓气汇聚的地方。观之既往诸多古籍及现代各家研究文献,发现对于髓会穴争议颇多。目前中医界主流观点认为髓会绝骨,属足少阳胆经上穴位,因其下似悬外踝尖挂而如钟,又名悬钟[1],位于小腿中线外踝尖上三寸处,在现代针灸临床上应用广泛,凡属骨骼系统疾病及诸髓病,如贫血、肢体软弱无力、骨髓病等,皆可取用[2]。为进一步认识、研究髓会穴,本研究就髓会的出处、定位、该穴所受争议的问题及临床应用进行文献考证及概论试述,以期为广大医界袍泽所探讨研究,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拓展研究思路。

1 髓会的文献研究

最早提出包含髓会的八会穴穴名见于《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脏会季肋,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3]”“髓”的中医概念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五藏别论》篇载:“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素问·脉要精微论》载:“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4],由此可见,髓是人体内的一种不同于脏腑的别类重要组织,贮藏精气以濡养机体而不泄于体外,髓纳于骨内,如果不能长久站立甚则走路摇晃不稳,说明髓虚则骨的功能将要衰败。由此可见,髓与骨依存密切,全程参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及生命过程。“会”指的是交会、汇集,髓会一词定义便是髓气汇集的地方。而《难经》中只提到髓会为绝骨,并未提及绝骨穴所在之处的具体定位。

2 髓会的定位、取穴方法

关于髓会绝骨的具体定位,《内》《难》二经虽未直言,但追溯其间,仍有线索可勘。《灵枢·经脉》记载:“足少阳胆之脉……下外辅骨之前,之下抵绝骨之端。”这里所言的绝骨之端,应指人体部位标志名称,王惟一《铜人经》中对此校注:“辅骨谓辅佐胻骨之骨,在胻之外。[5]”张景岳《类经七卷·十二经脉》中亦言:“辅骨,膝下两旁高骨也。[6]”据此所悉,胻骨即胫骨;辅骨,即位于胻骨外侧处的膝下两旁高骨为腓骨,那么根据《灵枢》绝骨可定位于腓骨之下。又《素问·刺腰痛篇四十一》载:“同阴之脉令人腰痛……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类经七卷》同篇载:“外踝上际曰绝骨。”结合《素问·刺腰痛篇四十一》《灵枢·经脉》和《铜人经》《类经》诸著所言,绝骨之端应位于腓骨之下,外踝之上。端,即端点,尽处,而《素问·刺腰痛篇四十一》将绝骨之端作为1个针刺治疗点,那么绝骨之端与绝骨理当意义相同[7]。绝骨并非下肢小腿中除胻骨(胫骨)、辅骨(腓骨)以外别的骨头,而是辅骨至外踝之间,沿外踝辅骨向上推按,辅骨渐因腿部肌肉包裹覆盖隐去于体表推按难寻,在推按揣穴时外踝上际骨头就会像突然断绝一样,因此该部位古人将其称为绝骨或绝骨之端,亦是《难经》所言髓会之处。得之,髓会绝骨位于沿外踝上约三寸左右辅骨于体表推按消失凹陷处,但人或有别,此穴应以推按至骨绝凹陷处定穴,而非拘于古籍中固定寸量之间。另据《灵枢·经脉》足少阳胆经经络循行相关记载,其位当处辅骨前缘。

3 髓会绝骨穴相关争议及浅析

在八会穴中,其余七会无论从理论依据还是临床应用效果都颇为符合会穴之名,如气会膻中,胸部为宗气之所聚,因此心脉得以通而呼吸得以畅,膻中居于胸口两乳头连线中点,临床中肺胃气上逆咳喘呃逆等诸气病针之皆效。而唯独髓会绝骨,古往今来在理论抑或临床应用效果中有部分医家对此质疑。

3.1 争议问题及疑点

其余七会会穴位置所在,皆与其所会者位置相近或意义相连,如脏会章门位于季肋诸脏旁,气会膻中位于胸口宗气汇聚之外,血会膈俞位于主行血的心俞及主藏血的肝俞两脏背俞之间等等。而据《素问·五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脑为髓海,缘何单单髓会绝骨穴位于下肢外踝上相去脑部髓海甚远?髓会绝骨穴又如何与远在颅内的髓海建立联系调治髓气?在理论方面,高武《针灸聚英·足少阳胆经》中引陈氏之言“髓会绝骨,髓属肾,主骨,与足少阳无所关,脑为髓海,脑有枕骨穴,则当会枕骨,绝骨误也。[8]”现代文献研究中,郭铁等[9]由近代医家文献考证及穴位对应关系和临床疗效亦认为髓会枕骨穴更为合适;史炜[10]从脏腑角度理论分析,肾主骨生髓,而肾俞为肾之背俞穴,认为髓会为肾俞更为贴切。在临床治疗方面,荆波雯[11]观察导师多年来运用髓会绝骨穴临床收效甚微,提出新型治疗髓海脑病收效甚好的“髓会组穴”(完骨、风池、天柱、颈4夹脊、颈5夹脊、风府、大椎),认为髓会绝骨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引郭、史、荆三者所述古籍记载中,绝骨穴虽为髓会,古人却多用其治下肢病、胸腹病,气病等等,如《备急千金要方》:“治风,身重心烦,足胫疼”“绝骨主髀枢痛,膝胫骨摇酸痹不仁,筋缩诸节酸折”;《铜人经》:“治心腹胀满,胃中热,不嗜食,膝胻痛,筋挛足不收履,坐不能起。”《针灸大成》:“逆气,虚劳寒损,忧恚,心中咳逆,泄注,喉痹,颈项强,烦满狂易,中风手足不随”等等,此与提出八会穴的《难经》记载的临床治疗“髓病治此”有出入,近现代临床也少有用髓会绝骨穴治疗髓海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眩晕耳鸣等病症的临床案例报道。

3.2 髓会争议浅析

其上各家观点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此争议和疑点,笔者在此试述一己愚见。髓为骨所纳,骨之强劲赖以髓之充养,脑为髓海,是人体髓所聚最甚处,但髓气汇聚之所不一定就在髓聚最甚之旁。如脉会太渊,心主血脉,胸中理当为人体各大脉聚之甚,太渊为太阴肺经之穴,盖因位于寸口搏动深处,肺朝百脉故脉会于此[12-13],理论上无不通,但就其与所会者的位置来看,太渊处肢端离胸中大脉相去亦不近。绝骨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据《灵枢·经脉》记载胆经并未如督脉那般直接入络脑,然观胆经之于头部循行,从起穴瞳子髎至耳前下听会绕至耳后完骨,再上至额前阳白反角又绕至枕下风池,其覆于颅内髓海呈左右外包绕三匝之势,较之其余诸经,胆经循行于颅部最长、覆盖最广、经穴分布亦最多,胆经经气与颅内髓海之关系不可谓无关联。远治作用及远端调控为腧穴应有特点,以此悉之,绝骨穴亦可因其循行所过针刺激发经气与颅内髓海相联。《灵枢·经脉》言及足少阳胆经“是主骨所生病”提出了少阳主骨的理论,说明了骨髓之气化所聚于少阳,也为髓会定在少阳胆经的绝骨穴奠定了基础[14]。而枕骨穴在枕骨下,枕骨“在项后脑骨下,适当枕处者,有势无液”。髓会的特点不应在无液的枕骨处[15],绝骨穴比肾俞穴更适合作为髓会。在临床治疗中,运用绝骨穴治疗脑部髓病提及较少,报道无效及微效亦有之,思之原因或许有二。一则绝骨穴位于外踝上腓骨短肌初覆于腓骨处,定位应以肌性标志定穴,张载义[7]以在校生为对象,用骨度分寸法测取体表肌性标志所定之绝骨穴,短者3.4寸有之,长者4.2寸有之,可见其穴人或有别,临床治疗时若以骨度分寸法定量取穴则难免失准减效;二则现今临床多数治疗皆取穴刺之得气留针,忽于该穴施行复式补泻手法激发经气辅助传导,未能调动该穴与颅内髓海之联系上达头面,因而效微。

4 髓会绝骨穴临床应用汇论

绝骨穴临床治疗疾病运用繁多,笔者在中国知网以髓会、绝骨穴、悬钟穴、临床应用为关键词检索查阅了诸多文献,汇聚各家临症经验归类后挑选三类较具代表性病症在此小结以述。

4.1 头颈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颈椎病、落枕

颈椎病、落枕在中医属骨病、筋病范畴。绝骨穴用治头颈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颈椎病、落枕古已有之,如《备急千金要方》中所言绝骨治“筋缩诸节酸折”;《灵枢·经脉》记载足少阳胆经循行经过枕下后项两侧,根据上病下取之法可取绝骨穴配以局部阿是穴、风池、颈夹脊、天柱、完骨穴等穴治疗,随证补泻。今人何婉宁等[16]、葛宇挺[17]用绝骨穴治疗颈椎病效果斐然,李凯[18]、孔维理[19]、凌建维[20]等人用绝骨穴治疗落枕效亦倍佳。

4.2 中风先后

中风的发生中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虚”为发病基础,针用髓会悬钟穴与之“髓海不足”对应[22]。《针灸大成》中有“半身不遂、中风:绝骨、昆仑、足三里”的记载。在中风后遗症期可用绝骨穴配以患侧阳明经及厥阴经腧穴如足三里、曲池、内关、太冲等穴帮助患肢功能恢复。张洪雷等[21]、顾红卫等[22]经临床案例观察发现悬钟穴可用于中风后遗症期肢体功能恢复;陈文等[23]发现针刺悬钟、足三里可改善脑血管舒缩反应预防脑出血;梁立安等[24]通过临床案例及机理研究发现针刺该穴结合推拿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情况治疗头晕眩;邓伯颖等[25]通过临床疗效观察认为悬钟、足三里两穴并用可降低血脂改善颅内供血预防脑梗死,于该穴施以功能保健灸可对中风先兆症状产生即时影响[26]。由此可见,悬钟穴可用于中风后期,亦可用于预防中风保健用穴。此外,针刺悬钟穴还可降低血压,对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耳鸣起到治疗作用[27]。

4.3 头、肩、腰、胁等诸痛症

痛症在现今临床中属于多发病,国内目前已有多家大型省三甲级医院为此专门设立疼痛科,诸痛者原因有多种,但症状皆表现为患部疼痛发作难忍。《灵枢》中明确提出足少阳胆经是“主骨所生病”,涉及“心胁痛不能转侧”“头痛,颔痛……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此述诸痛者皆与骨有关,而骨与髓关系密切,因此皆可取绝骨穴及患部阿是穴配和近部取穴及本经腧穴辨证治疗。今人郭学梅等[28]用其治疗偏头痛40例为临床验效之谈;蒋敏英等[29]运用悬钟透三阴交、陈加林[30]运用悬钟加肩三针及血海治疗肩周炎85例疗效优良;李义蓉等[31]、陈随社等[32]、赵臣来等[33]或独取或配合它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引起的腰痛数百例效果斐然;葛宇挺[17]、尚健[34]取绝骨穴施强刺激手法治疗胁痛30余例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可见绝骨穴用于诸痛症治疗其效优异。

5 验案举隅

笔者在云南省中医院跟随导师赵荣教授门诊时发现,赵教授运用髓会绝骨穴治疗髓海(肾精)不足引起的头晕、耳鸣、项痹等病效果颇佳,现介绍典型案例如下。

5.1 眩晕

户某,女,54岁,自述约两年前绝经后开始偶觉头晕,常于晨起、午后发作,呈缓慢加重趋势,伴夜间神疲乏力,晚九点即更衣入睡,经多方治疗无效来我院求诊。查颅脑CT见脑裂略有增宽,其余未见明显病变,血压128/80 mmhg。查体:闭目难立征(-),指鼻试验(-)。平素纳可,眠佳,小便多而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眩晕(肾精不足型);西医诊断:轻度脑萎缩。取穴:绝骨、三阴交、足三里、太冲、肾俞、肝俞、天柱、太阳、头维、百会和四神聪。操作:嘱患者取坐位,局部皮肤酒精擦拭消毒,绝骨、足三里、三阴交进针得气后施捻转补法,太冲、肾俞、肝俞进针得气后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头部诸穴浅刺,留针30 min。针灸每周两次,配合汤剂六味地黄丸加减五剂。患者第2周复诊时感觉头晕针状减轻,发作频率减少,晚间饭后精神状况稍有改善,但偶感腹部满闷不舒,入睡时间缓至十点。嘱上述方剂加白术、砂仁再服五剂,针灸连续治疗1月,症状基本消失。两个月后电话回访未复发。

5.2 项痹

田某,男,48岁,自诉3月前开始出现颈部不适,时而疼痛时而酸胀,伴颈枕部轻度转侧不利,肩胛部牵涉痛,多次调换枕头无用,取枕平躺睡醒后亦不舒,无手指麻木等其它症状,近3天加重遂来我院求诊。经颈部X线六位片检查发现其C3~C5钩椎关节增大,轻微骨质增生。查体:C3~C5旁压痛,颈活动度减小。职业为机关部门职员,伏案工作较多。平素精神状况较差,自觉上班精力不佳,腿软,行走无力,负重易疲。夜间较为怕冷,增衣添被,纳可,眠差,二便无异常。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项痹(髓不充骨型);西医诊断:颈椎病。取穴:绝骨、颈夹脊、风池、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大椎、大杼、至阳、肾俞和枕骨。操作:嘱患者取俯卧位,绝骨、足三里、大杼、肾俞进针得气后施捻转补法,三阴交、阳陵泉、风池进针得气后提插捻转平补平泻,至阳穴施温针灸,余穴按常规刺法操作。患者经初次治疗后颈部症状缓解明显,后每周针灸3次连续1个月,睡眠质量渐复,精神状态亦有改善,颈部症状基本消失,续每周1次针灸巩固治疗连续1月。两个月后电话回访未复发。

6 总结

分析上述绝骨穴运用案例报道,各家之所以能用穴取效是因皆注重穴位辨证搭配或针后辅助经气传导之补泻手法刺激,以体表标志沿外踝上推按至凹陷取穴加强准确性亦至关重要。从解剖位置来看,绝骨穴其下有腓骨短肌肉,浅层分布有腓肠肌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腓深神经的分支及胫骨、腓骨间隙膜中的腓动、静脉,针刺时沿腓骨前缘往两骨之间间隙处进针1寸至腓深神经分支旁行针更易辅助经气传导。先贤取绝骨穴作为八会之一的髓会立著必有其考量之处,而现代临床治疗中对其穴治疗的运用和机理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创新进步,以各家报道的多种不同病症的临床验案来看,绝骨穴有通络止痛、舒筋行气、调髓益脑之功效,“髓会”之名当之无愧。绝骨穴在治疗诸痛病、骨病、脑病有不凡的效果,但其具体机制仍需更进一步的研究揭示。

[1] 赵荣,李捷,苏彦龙.经穴名称古义今释[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201

[2] 杨介宾.针灸问答,何谓八会穴[J].四川中医,1984(2):186

[3] 徐大椿.《难经》经释[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1

[4] 佚名.全本黄帝内经[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49:60

[5] 王惟一.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校注[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3

[6] 张景岳.张景岳医学全书·类经篇[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29

[7] 张载义.也谈绝骨穴部位[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4):46

[8] 高武.《针灸聚英·足少阳胆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3

[9] 郭铁,张庆萍.八会穴“髓会”之异议[J].中国针灸,2010,30(4):323

[10] 史炜.“髓会”质疑[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9):56

[11] 荆波雯.浅谈八会穴之“髓会”与“髓会穴组”[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6):76

[12] 郑士钢.谈谈八会穴[J].福建中医药,1961(4):27

[13] 王泽涛.浅谈八会穴的临床运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4):44

[14] 郑其伟.八会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运用[J].江西中医药,1982(2):47

[15] 郑其伟.“八会穴”穴名考[J].中国针灸,1982(4):38

[16] 何婉宁,李万瑶,张丽芬.悬钟穴的临床应用[J].蜜蜂杂志,2010(5):37

[17] 葛宇挺.悬钟穴临床运用举隅[J].甘肃中医,2003,16(5):52

[18] 李凯.指压悬钟穴治疗落枕136例报告[J].西南国防医药,2007,17(1):52

[19] 孔维理.针刺悬钟穴治疗“落枕”的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03,33(12):33

[20] 凌建维.针刺悬钟穴治疗突发性项肌痉挛案[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5):57

[21] 张洪雷,鞠琰莉.悬钟穴的临床应用[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7):67

[22] 顾红卫,马维平,陈文.针刺足三里和悬钟治疗缺血性脑卒中[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5):4932

[23] 陈文,顾红卫,刘兴勤,等.针刺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2): 1111

[24] 梁立安,陈文,胡湘,等.针刺推拿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及机理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1):15

[25] 邓伯颖,谢感共,罗本华,等.功能保健灸治疗高脂血症4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2,34(9):49

[26] 邓伯颖,谢感共,罗本华,等.功能保健灸对中风先兆即时与近期血压的影响的初步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4):27

[27] 张为.针刺悬钟穴治疗高血压病40例[J].河北中医,2006,28(2):154

[28] 郭学梅,郝俊卿.针刺绝骨穴治疗偏头痛40例[J].中医药研究,1997,13(2):30

[29] 蒋敏英,张明华,许敏英.针刺悬钟透三阴交治疗肩周炎6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12):2018

[30] 陈加林.肩三针加针刺血海、悬钟穴治疗肩周炎25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7):50

[31] 李义蓉,田玲.针刺三阴交及悬钟治疗急性腰扭伤[J].四川中医,2000(4):56

[32] 陈随社,石泽兴.针刺昆仑悬钟穴治疗急性腰扭伤94例[J].陕西中医,1995(8):366

[33] 赵臣来,郭加利.独取绝骨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3):37

[34] 尚健.针刺悬钟穴治疗胁痛3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6):48

Literature Research on Retor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about “Marrow Convergence”

HUANG Kun, XU Jin-long, YANG Zeng-rong, YANG Ze-guan, ZHUANG Hai-na, QIAN- Jing, ZHAO Rong△

(YunnanCollegeofChineseMedicine,Kunming650000,China)

This research had elaborated the origin and the location of point GB39(Jue Gu), also known as “marrow convergence”, which is one of the “Eight meeting points”, based on textual criticisms for existing disputation. The summary of its modern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its medical advantages had been put forward in this research, which may explore a new way for some kind of diseases.

Marrow convergence; Jue Gu point; Xuan Zhong point; Clinical application

腧穴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56150408。

黄昆(1992-),男,2015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赵荣(1972-),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针灸防治妇科病及老年病。

R224.2

A

1005-0779(2017)06-0029-04

2016-12-01

猜你喜欢

髓海针灸针刺
清明的雨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对髓海不足型阿尔茨海默病脑功能连接研究
针灸
韩碧英“调理髓海”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经验❋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