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四年级学生错别字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2017-06-26蒋丽娜倪乐蕊
蒋丽娜+倪乐蕊
325600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十六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义务。在小学阶段,老师是十分重视识字教学的,一笔一划认真教。学生为识字也花了不少工夫:反反复复地认、抄、默。结果呢?却不能令人满意。学过的常用字运用情况更让人担心,要么多笔少画,要么写成别字。到了中年级这种现象更加严重,有时可以说是错字连篇。错别字成语文学习路上很大的拦路虎。
那么,小学生容易写错别字的原因何在?他们对待错别字的态度如何?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对所任教的四年(3)班44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下面就调查的结果做一些相关分析。
调查1:你经常写错别字吗?
A 、经常 4人,占9.1% B、有时 39人 占88.6 % C、说不清1人 占2.3%
从调查1数据来看,学生对自己的写字情况还是比较自信的,他们大部分以为自己只是偶尔写错别字,是一时忘记了,写几个错别字无需大惊小怪。果真是这样吗?和学生相比,我们语文老师则悲观的多,是指导员的挎包—— 成大问题。
学生与老师的分歧并不仅仅表现在這一点上。关于“对错别字能否及时订正”上,师生看法也不尽相同。调查的44个学生中有39人认为自己“有错别字能及时订正”,占了总数的80%以上。老师们却认为学生在这一点上并不主动,甚至相当被动。对于这一数据的可信程度,还要进行调查。或者我们可以猜想,学生所谓的“及时订正”只是我已经改了,并不存在是自己主动改的,还是老师叫我改的区分。和老师内心的是不相符的。也许正是学生的这种漠然,老师的迷茫与无奈,给了错别字“泛滥”的机会。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调查2、调查3。
调查2:你写了错别字,经过改正之后,还会错吗?
A、不会36人占81.8%
B、会4人占9.1%
C、控制不了4人占9.1%
调查3: 如果你用心,错别字会消灭吗?
A、可能41人占93.2%
B、不可能3人 占6.8%
C、无法控制0人占0%
调查2、调查3的数据,反映了大部分学生在改正错别字上信心满满。这种信心是学生消灭错别字的正能量。但事与愿违,他们还是会写很多的错别字。
和这部分同学相比,另外将近半数的同学则显出了对错别字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而且这种悲观情绪在某些方面还显出普遍性。
调查4:写了错别字,你苦恼吗?
A、苦恼 39人88.6%
B、不苦恼或无所谓5人11.4%
调查5:错别字对你的学习有影响吗?
A、影响很大32人占72.7%
B、没有影响或没感觉12人占27.3%
从调查4和调查5中可以明显看出,虽然学生主观上认为自己错别字不严重,但不可否认,客观上已确实影响他们语文学习中的心态。
调查数据显示,有一半左右的同学认为自己的错别字主要出现在“作文日记”中,另一半人认为自己的错别字主要在“日常作业”中出现。这表明识字、写字的巩固不能和平时的作业孤立开来,应和阅读、作文紧密结合起来。
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是笔者最为关注的一项调查。对于此,笔者列了七个选项:
A、自己粗心大意
B、字太难写
C、书写不认真
E、被生活中街边、饭店、商场等公共场所的错别字误导
F、被出现在电视、网络、报刊等传媒的错别字误导
G、其他
学生选择最多的是“自己粗心大意”,共有42人占95.5%。选择“A”的学生中有55%的人同时选择了“C”和“D”,而选择“字太难写”的只有1人,仅占4.5%不到。这些数据集中说明了一点,汉字本身绝不成为产生错别字的原因,学生的书写习惯、思想上的疏忽才是错别字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你的错别字情况属于以下哪一种?”的调查中发现选A—C有12人,D—F有12人,G—I有20人。可以看出学生在笔画和部件这两方面错的字数量旗鼓相当,同音字上错的较多,需要老师的指引。
治病找到病根,就好对症下药了。因为汉字数量多,结构复杂、字体多变,有不少字形近、音同、义易混。所以我们的教学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同音字、形近字的分辨。要和错别字说再见,要有消字五部曲。分别有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教师方面:
一、教师准备“错别字记录本”
错别字难消灭,因为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如何提高学生写字的正确率,我们认为,教师可以做好预防的工作,准备一本“错别字记录本”,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别字,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心中有备而无患,提高识字教学的针对性。
记录本里要有分类,可以分为两大类:错字和别字。错字又可以分为:丢笔的、添笔的、结构错误的等等;别字主要是学生对字词的意思理解不到位,有形近字和同音字两类。
二、教师教一些区分字的方法
学生错误率最高的是形近字、同音字的混淆使用。这两个方面占了很大的比重。如即使的“即”字写成既然的“既”;“名副其实”写成“名符其实”;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是记忆不深,另一方面也体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疏忽。
解决形近字混用问题,可以采用形义区分法,即对一组形近字的形义关系,进行理性的区分和说明。如衰,衷,哀:古代死人都悲哀,人们穿着衣,去慰问,慰问要张口说话,所以“哀”是“衣+口”;衷:发自内心叫衷心,内心在上衣正中的地方,所以“衷”是“衣+中”;还可以编成口诀让学生记忆:“横为衰,竖为衷,中间有口诉悲哀。”把形近字放在一起,用字形比较法来识记也不错。前面说到的“就”字可以寻求字元,知道古代这个字意思是“建成高的建筑物”,延伸为“完成”的意思,右边就绝对不会出现“龙”字了。
三、严格要求,培养习惯
形近字在字形上非常接近,一不小心就会写错。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汉字的一些读音规则。如“戊戌戍戎”,我们教学生记住一个口诀:“点shù 横xū wù中空,十字交叉叫做róng ”,记住这个口诀,学生就不会写错了。
1.“错别字回收站”
我们老师老埋怨学生屡教不改:“老师改了又改,讲了又讲,还错。”学生缺乏改的主动性。我的结论是:简单的订正不能根本上消灭名字,要想彻底消灭错别字,还需要一定的耐力。比如准备一本记录本,把平时经常错的字收集起来,经常翻翻,不时写写,这样就可以避免再错。
2.“错别字展销会”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很多学生对别人的错别字一眼就能看出,自己写错了却浑然不知。因此在练习的时候,可以举办“错别字展销会”,大家把作文、日记本上,试卷上的错别字找出来,用便利贴粘在班级的宣传栏上,有了这样的经历,学生印象深刻,以后错误率就降低了。
3.“勤查字典”和“认真书写”
另外,“勤查字典”和“认真书写”被学生认为是减少错别字的好方法。其实,避免错别字,必须自觉,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行。主观上对错别字设了防,就能有效防止错别字的泛滥。
通过调查,我深深感到减少消灭错别字的迫切性,解决这一语文学习中的痼疾必须主观上重视、实践中认真,师生合力,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