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2017-06-26袁幸瑜
袁幸瑜
摘 要:语文是大家从小到大都离不开的学科,写作更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各科学习开展的基础,它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注重小学写作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而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写作;生活;想象力
小学写作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都不愿意面对的一个教学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心智发育时期,在问题的理解和思考方面与成年人不同,而作文既是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又是学习和生活中最重要的交流表达方式,因此,即便是写作教学困难重重,教师也要耐心地引导学生乐于写作、善于写作。写作是生活的点滴积累,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事物的感受。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调整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一、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知该如何下笔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应试科目中,只有语文是在生活中最常用到、见到的知识,我们的语言沟通、情感表达以及各种往来信件,都是语文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但恰恰是这个我们最熟知的科目,学生在写作时却不知该如何下笔。这种情况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写作课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总显得枯燥乏味,让学生对这部分教学内容产生厌烦;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学生受字词量和知识面的制约,在写作时缺乏思维拓展能力。
2.教师缺乏创新教学观念
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于写作教学还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认为写作需要学生自己领会,需要通过日积月累才能得以提高,忽略了小学生还处在一个需要正确引导的阶段,不仅严重制约了小学写作教学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3.写作内容没有自己的想法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引导学生写作的作文选教材,导致学生在写作时都要参考作文选的“意见”,在作文选上找到类似文章进行抄袭,也有学生对其稍作改动来证明是“参考”而并没有抄袭。这样的作文,完全看不到学生的想法,学生的写作思维也完全得不到激发。
4.没有将实际生活融入写作
生活体验对于语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写作中合理引入实际生活体验不仅能够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还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真实情感。基于小学生年纪小、心智尚不成熟的特点,学校和家庭都会小心看护,这样不仅限制了他们的生活体验范围,还制约了他们的写作学习能力。
二、小学写作教学改进策略
1.积累课文内容
课文内容是学生接触最多且了解最深的写作资源,每篇课文中都有可以运用到写作中的好词好句,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优美文字的理解,可以讓学生将这些好词好句进行摘抄、背诵、积累,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比如,学完课本中关于景色的文章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景物描写较好的词句摘抄下来,以备后期写景物文章时可以用来借鉴或者引入。
2.体验生活,留意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写作源于生活,生活可以为写作提供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素材,因此,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充分地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同时对生活进行思考和感悟。比如,写一篇关于下雨的作文,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下雨时会出现什么场景,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等,并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或者回想自己遇到过的下雨场景。
3.仔细观察,发现生活的不一样
观察是写作教学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学生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不仅能够对生活更加充满好奇,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自主思考能力。写作能够抒发自己情感,表达对周遭事物的看法及想法,因此,观察对于小学写作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4.尊重个性,激发想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会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将他们塑造成一模一样的“好学生”,以至于他们写出的作文都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可言。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对于生活中的事物他们会用幻想的方式去观察理解,然而写作就是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样他们才能写出生动活泼、更具意境的好文章。
旧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教育模式,教师在小学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会对生活充满热爱,写出来的作文也会更加生动、富有情感,语言表达方面也会更加准确、精炼。
参考文献:
[1]倪文颖.提升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9(7):199.
[2]郝清琴.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J].学周刊,2015,24(13):202.
[3]辛亚宁.小学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2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