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亲子游戏中提升家庭教育

2017-06-26刘颂李坚坚

湖南教育 2017年21期
关键词:纸箱亲子陪伴

文︳刘颂李坚坚

在亲子游戏中提升家庭教育

文︳刘颂李坚坚

家庭教育、亲子活动、陪伴成长,随着一个个热词的兴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我们也看到一种现象:各种理念扑面而来,让不少家长迷失其中,在对学校教育有所质疑的同时,更对家庭教育的实际困境一筹莫展。面对家长的需求与困惑,我们认为,学校应当主动面对家庭教育新的需要,在引领家庭教育中发挥更多能动性。因此,我们用“你会陪伴吗”系列现场游戏活动,拉开了新一轮家庭教育服务与指导工作的实践。

一、前期调查——引领的理念

“老师,我们班上陪伴时间在两小时左右的家长多吗?”“老师,陪伴孩子都应该做些啥?能给我们讲一讲不?”一张简简单单的问卷,就在家长中掀起不小的风暴,来校咨询的家长络绎不绝。为了让我们的系列活动更贴近家长们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我们前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设计时我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培训的目标,充分考虑到了问卷的导向功能。我们的问卷中有这样的选择:您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大约是——1.吃饭时;2.半小时左右;3.两小时左右。其中就暗含了“孩子需要陪伴”“陪伴很重要”“别人陪伴的时间可能要更久”等信息。问卷中还有这样的选择: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您主要是——1.使用手机或者看电视;2.和人闲聊或者打牌;3.完成自己的工作;4.陪孩子写作业;5.和孩子一起阅读;6.和孩子动手动脑。这样的提问更是明确地让家长看到自己与别人陪伴质量的差异。

问卷调查的结果并不理想,但让我们欣喜的是,无记名、不做任何评比的问卷工作,在尚未收集整理完时,就不断有家长来打听家长培训的消息。可以预见,这种情形下开展的培训,家长的主动性肯定能让活动的成效事半功倍。

二、现场指导——体验的方法

围着几个大小不一的纸箱,小杨同学一会儿和杨爸爸、杨妈妈商量着什么,一会儿叠起了纸箱罗汉,玩起了纸箱山羊跳、纸箱机器人。对,你没看错,这就是我们的亲子讲座现场的一幕。

怎样让家长意识到不是待在孩子身边就叫陪伴?怎样让家长看到包办代替与真正的陪伴成长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这个分寸光靠讲座显然是难以把握的,单纯的理论可能反倒让家长们手足无措。因此,我们更多地将活动设计为体验式。首先登场的就是“纸箱大变身”——简简单单几个纸箱,让孩子邀请家长一起来玩自己的创意游戏。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左摆弄右摆弄,一直没想出一个像样的游戏,我不停地瞪着他来催促,还怀疑孩子是不是比别人笨一些。后来,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尽管玩的游戏也非常幼稚,笑容却开朗自信,而且人家家长竟然也跟着乐在其中。我这才感觉到,自己过于着急了。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自己身上后,我还看到,孩子每挪动一下纸箱,就望我一眼,眼神躲躲闪闪的,我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过于严肃了。后来我不停地朝孩子点头微笑,投去鼓励的眼神,情况还真有了新的转机。看来,我跟孩子的相处方式得好好反思。”杨爸爸感触多多。确实,我们看到,不但事后有不少家长在班级群中主动留下自己的反思,更有不少家长现场就对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方式进行了及时的调整。习惯于包办代替的家长,把自己早就想出来的好点子压下去,顺着孩子的思路和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家中事务丢给孩子他妈,习惯了做甩手掌柜的老爸,看到孩子在游戏中根本完全无视自己,尴尬中开始了深思;更多的家长们享受这愉快的亲子时光,在观察其他家庭中学会自我成长。

接下来培训活动总设计师李坚坚老师又策划了一系列体验式讲座,帮助家长解决他们急需指导的亲子阅读、亲子游戏、亲子探究、亲子旅游、亲子家庭小会议,活动反响很大,还吸引了不少其他的市民朋友。

三、实例探究——专业的眼光

“第三组家庭的游戏相对简单,仅仅是打开纸箱底,箱子当隧道,孩子钻来钻去玩。但是,孩子玩得特别开心,更难得的是,家长能放下身段,尽兴地参与其中。这组家庭日常相处方式应该是属于民主型的。这样的家庭会很和谐,和谐的家庭关系会给孩子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第一个点评的专家是多年工作在教育教研一线的名师吴波老师,“我还发现,孩子在打不开箱子底部时,会马上主动找老爸,孩子有主动寻求帮助的意识。我推测,在平时的相处中,孩子应该是有较大主动权的。这样的相处方式,对孩子自信人格的形成,甚至是敢于担当的人生态度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虽然整场活动大部分时间是体验家庭亲子游戏,但绝不同于一般的亲子活动,玩玩就结束了,游戏体验后的专家点评是家长们最期待的。活动现场,我们想方设法请到了各方面的专家:有热心的教育学博士家长志愿者,有实践经验充足的妈妈,有家庭教育专家,有教育教研一线的名家,当然也少不了学校的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各领域的专业优势,带来多角度的思考与碰撞,家长们直呼受益匪浅。黄爸爸感慨:“短短几分钟的游戏,专家就相当准确地把脉我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我听得特别用心。反复琢磨专家的话,获益匪浅。”

四、成效检验——实在的数据

“多亏了学校的培训,这次的小测试我给自己打了80分。做了这套试卷,觉得努力的方向更清晰,现在闺蜜们都找我要这套试题呢。”黄妈妈是这一季培训班的积极分子,跟家长们分享过亲子经验,她还把测试题发到了闺蜜群。

为了让家长对自己的陪伴有清晰的目标,这一季培训活动接近尾声时,我们制作了“陪孩子一起成长”这套小测试题。不再是调查陪伴的时间,我们直接把问卷的重点放到了陪伴的效果:“孩子近半年来认识的新朋友您知道几位?”“孩子近半年爱做的游戏您知道几个?听说、了解还是参与过?”“近段孩子身上的优点或者问题,您是怎样得知的?是自己观察发现、家中人员提醒还是老师或其他人指出的?”每个家庭都会有适合自己的陪伴成长的方式,我们摒弃了“你会怎么做”这类偏理论型的提问,而是通过孩子的种种反应让家长去总结、去反思:“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是主动汇报还是问了才说或者干脆用不诚实的手段瞒骗您?”“孩子在学校经历的伤心事或者开心事,是经常主动提起还是问了才简单地说一说?”用这样直击现象的测试题,反推家长学会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细小而又不容忽视的点点滴滴。试题推出后,受到很多市民朋友热捧,家长朋友们通过网络自测,形成了家庭教育探讨的新一轮热潮。

在亲子游戏中提升家庭教育。我们相信,这样的探索可以唤醒更多的教师加盟家校合力的工作、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导。

【此文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社区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的建设和高效运用》(课题批准号:XJK014BZXX003)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岳阳市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

猜你喜欢

纸箱亲子陪伴
陪伴
纸箱有多重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陪伴
小赛的纸箱
用吸管与纸箱打造密室逃脱
纸箱的“第二职业”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