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疗效分析

2017-06-26

黑龙江医药 2017年10期
关键词:马隆高尿酸血尿酸

陈 虹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 佛山 528100)

在临床上,高尿酸血症是指机体体温在37℃时其血清尿酸含量大于420 μmol/L。正常男性、女性血清尿酸含量分别在150~380 μmol/L之间和100~300 μmol/L之间[1]。临床目前主要是通过尿酸酶法对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当男性血清尿酸含量大于420 μmol/L、女性血清尿酸含量大于350 μmol/L时就可确诊是高尿酸血症[2]。而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的一种晶体相关性的关节病,同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紊乱致使的高尿酸血症存在很密切的关系,痛风重要的一个生化标志就是高尿酸血症,大约5%~12%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成痛风[3]。为了探讨和分析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疗效,研究选择2016-03—2017-03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41例患者有痛风史)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41例患者有痛风史)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患者38例。甲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2.12±4.86)岁;9例伴高血压、11例伴高血脂症、20例有痛风史。乙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52.21±4.77)岁;10例伴高血压、9例伴高血脂症、21例有痛风史。上述甲、乙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主要为:限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控制饮食的总热量,禁止使用抑制尿酸排泄药物,禁止饮酒,每天饮水量超过2000 mL。甲组患者通过苯溴马隆进行治疗:每次口服50 mg的苯溴马隆片(商品名:立加利仙,注册证号:国药准字J20090012,2009-01-24,分装企业: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50 mg),1次/d(早餐前口服),持续服用8周。乙组患者通过别嘌醇进行治疗:口服100 mg的别嘌醇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1422,2010-09-14,重庆青阳药业有限公司,0.1 g),1次/d(早餐前口服),持续服用8周。

1.3 观察指标

对甲、乙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肌酐水平、血白细胞水平、血尿酸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不良反应(关节疼痛、恶心、腹胀)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恢复正常或者下降超过30%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下降10%~30%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下降少于10%为无效[4]。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甲、乙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

乙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23)。见表1。

2.2 甲、乙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情况

甲组患者的肌酐水平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8,P=0.663)。甲组患者的血白细胞水平低于乙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5,P=0.731)。甲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0,P=0.038)。甲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6,P=0.540)。见表2。

表1 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疗效

表2 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s)

2.3 甲、乙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

甲组不良反应率为5.26%;乙组为7.89%,乙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4,P=0.644)。见表3。

表3 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嘌呤最终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是细胞代谢分解产生的核酸同其他嘌呤类的化合物以及食物中嘌呤经酶作用而分解产生的,约80%的尿酸是内源性的,剩余的部分为外源性的,大约67%尿酸是经肾脏排出的,剩余尿酸是经肠道细菌分解之后排出的[5]。高尿酸血症、痛风均是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中,高尿酸血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尿酸生成过多、尿酸排泄过少或者两者兼有。高尿酸血症同脂质的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6]。

苯溴马隆是促尿酸排泄的一种药物,可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尿酸,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浆中的尿酸浓度。其服药后的尿酸排泄机制为:苯溴马隆对于近曲小管尿酸盐-阴离子交换剂存在强效、可逆的抑制作用,在口服约4 h后,血药浓度就会达到峰值,肝脏中代谢成苯噻隆与溴苯噻隆,进入到胆汁中从粪便排出,有少量的会从尿中排出[7]。而别嘌醇是抑制尿酸合成的一种药物,对黄嘌呤氧化酶存在抑制作用,减少黄嘌呤、次黄嘌呤转化成尿酸,达到降低尿酸合成和血尿酸浓度目的。在口服2~6 h之后血药浓度会达到峰值,在肝脏中代谢,大约70%的别嘌醇会代谢成活性氧嘌呤醇,大部分自尿中排出,有少量从粪便排出[8]。为了探讨和分析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疗效,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41例患者有痛风史)作为研究对象,甲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尿酸水平均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甲、乙两组患者的肌酐水平、血白细胞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的治疗中,苯溴马隆的应用效果确切,治疗有效率高,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且安全性也比较高,值得推广。

[1] 裴薇.苯溴马隆与别嘌呤醇治疗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9):25-26.

[2] 闫慧,乔莉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C].∥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2015:1-2.

[3] 曹雯,陈国芳,刘超,等.别嘌呤醇还是苯溴马隆:降尿酸药物的选择之辩[J].药品评价,2016,13(15):5-8,26.

[4] 郑媛,王淳,李伟,等.复方痛风康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影响IL-1β、TNF-α、TGF-β1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26(7):575-578.

[5] 龚媛.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对原发性痛风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J].医学信息,2015,33(48):292.

[6] 朱戊冲,陈文亮,蔡浩,等.苯溴马隆联合痛风定胶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1):2038-2039.

[7] 沈娴文,张瑞林,方亚祥,等.探究不同剂量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观察[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5):71-73.

[8] 宋艳玲.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35(5):858-859.

猜你喜欢

马隆高尿酸血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西晋时期唯一的物理战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西晋大将:坚不可摧的西北长城
西晋大将:坚不可摧的西北长城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西晋时期唯一的物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