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预后

2017-06-26黄东雅

黑龙江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内科呼吸机

黄东雅

(梅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 ,广东 梅州 514031)

呼吸衰竭属于内科急诊中的高发疾病,是一种呼吸功能障碍疾病,可造成患者缺氧或者合并二氧化碳潴留[1]。临床治疗中,机械通气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可控制患者的自主呼吸。该疗法主要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且预后效果不同[2]。本文旨在探讨两种机械通气方法对于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相关预后,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在2015-06—2016-04间收治的98例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主体。将其分成A组和B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均发生呼吸困难与呼吸窘迫症状,静息状态下,PCO2大于40 mmHg,SO2小于85%。A组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范围在65~80岁间,平均年龄(71.25±1.26)岁;发病时间为25 min~23 h,平均发病时间(7.14±2.11)h;其中,Ⅰ型呼吸衰竭患者28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1例。B组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范围在66~79岁间,平均年龄(73.18±1.04)岁;发病时间为27 min~22 h,平均发病时间(7.28±2.75)h;其中,Ⅰ型呼吸衰竭患者30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9例。对比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的呼吸道异物进行处理,为患者戴上面罩,并将面罩固定在患者的面部,将呼吸机连接,进行呼吸机通气治疗。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好转,胸廓会根据呼吸机的供气而相应起伏,肺内可听见清晰的呼吸音,且SPO2有所改善则为通气有效。A组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处理,将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相连接,通气的方式同B组,通气是否有效的判定方法同B组。

1.3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治疗2周后,生命体征稳定、临床症状消失,可以脱离呼吸机为治愈;生命体征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可基本脱离呼吸机为好转;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并无变化或是患者死亡为无效[3]。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包括上呼吸道梗阻、肺内感染、胃胀气、肺不张和局部皮肤压红等。并发症发生率=上述并发症总例数/本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例)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临床效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7.96%,B组是8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临床效果

2.2 对比并发症情况

A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是14.29%,B组是3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机械通气的主要载体是呼吸机,利用呼吸机可将相应浓度的氧气有效、及时的输给患者,从而达到治疗效果[4]。机械通气的显著疗效是可以缓解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化碳储留症和低氧血症,其通过升高血压氧浓度,可以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然而,不同的机械通气方法所带来的治疗效果有所差异,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机械通气方法有无创、有创。

无创机械通气可以降低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所引发的并发症,但其具有明显缺点,则是不具有人工气道的相应作用,如气道引流[5]。此外,其通气效果不够稳定,容易出现胃胀气、皮肤压红等不良后果。并且在其治疗中,不能吸除痰液,容易导致误吸现象。该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轻度、中度呼吸衰竭疾病,但因其有明显的局限性,所以需寻找更佳的治疗方法。有创机械通气不受自主呼吸的干扰,可以有规律的为患者输气[6]。其可以暴露患者的气道,保证通气稳定,并能尽量避免胃胀气等并发症。治疗时,其可以给予吸痰处理,使痰液误吸现象有所避免。相关研究中指出,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具有高效性和科学性,而有创机械通气则可以及时纠正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性呼吸衰竭[7]。有数据表明,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显著劣于有创机械通气,而其并发症几率显著高于有创机械通气,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不谋而合。研究中,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96%)明显高于B组(87.76%),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4.29%)显然低于B组(34.69%),对比有差异(P<0.05)。但须注意的是,通气模式的选择、变化,脱机前的检查、处理,都应该进行血氧的有效监测,以保证患者的通气安全性[8]。

综上所述,有创机械通气相比于无创机械通气而言,可更加有效的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病症,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呼吸不畅等症状,并且没有严重并发症,其预后性较好,可作为该病的主要疗法之一予以推广。

[1] 刘贤.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101.

[2] 马珍荣.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5):79.

[3] 李学达.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4,4(4):309.

[4] 吕小波.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6(10):51-52.

[5] 倪凌.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8(32):73-74.

[6] 王文秀,杨力宁,徐桐柏,等.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4,4(22):435.

[7] 刘鑫.内科急诊对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C].2016:363.

[8] 刘春明.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6(7):59-60.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内科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