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2017-06-24刘韬李莎

重庆行政 2017年1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建设

刘韬 李莎

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社区居民在一定地区内长期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具有鲜明个性的行为模式、群体观念、价值取向等文化表象的总和。[1]重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用文化把人们联系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加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为创造和谐稳定的城市社区环境提供思想保障,增强城市社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建设城市社区文化的必要性

城市社区的发展目标集中于人,在于人的精神、人的归属感以及人的凝聚力,其基础途径在于大力发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2]因此,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构建城市社区文化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凡是把人的发展作为目的的社会,就是崇高的。反之,为了某种纯粹的外在目的而牺牲人的发展的社会,就是鄙俗的。”[3]城市居民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城市社区文化的构建,一方面能够促进居民之间的精神交流,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奉献行为可以理解为自我实现的一种需要。例如南京鼓楼区社区的“时间储蓄”社区文化活动,居民通过参与这一活动,可把自己为社区做志愿服务的时间储蓄起来,然后在年老时接受等时的志愿服务。这种奉献行为是建立在满足合理的私人利益的基础上,并将其作为驱动力,以传承这种奉献精神。奉献的行为有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家园归属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构建城市社区文化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城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需从社区做起,以小促大,推动和谐城市社会的建设。一方面,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建设城市社区文化的过程中,城市社区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借助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方式,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使得广大居民接受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定的思想道德基础。城市社区文化工作者通过树立“先锋模范”、“道德标兵”等活动方式,为居民树立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参照群体”,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自发内化或遵照其参照群体所具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努力在行为上与之保持一致。同时,通过树立“反面典型”,惩处居民的越轨行为。通过这种一褒一贬的导向机制,不断地规范居民的行为方式,使之养成团结互助、文明和谐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的创设提供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困境

建设城市社区文化有助于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熏陶居民的道德情操、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氛围。然而,当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需要冲破许多困境、瓶颈。

首先,面临着城市社区居民人际关系冷漠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益格局发生改变,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随着这种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人与人之间正由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向业缘关系、利益关系转变,市场的竞争原则割断了乡土社会中熟人来往的温情纽带,城市居民的人际关系更多地表现出功利取向。齐美尔认为大都市是货币经济的中心,货币经济是一种金钱理性,是大都市理性及理智活动的来源和表达。[4]在城市生活中,人们以这种建立于市场等价交换基础上的经济理性的面目处理人际交往活动,这实际上扩大了居民的异质性。异质性带来的疏离化、孤独化、冷漠化等“都市冷漠症”,使得城市居民在人际交往中以异常冷漠的方式出现,人际关系中经济化趋向功利化。同时,人们在市场交换中所依照的等价原则,也促使他们形成独立观念和平等观念,这种独立平等的意识作用在城市社区的邻里关系上,就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居民对私有空间的过多关注和对外部公共空间的普遍冷漠,极其不利于居民之间的交往互动,不利于社区居民进行文化沟通。

其次,面临着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淡薄的现状。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模式,带有鲜明的行政命令色彩。这使得社区居民长期处于“动员参与”的被动状态,被动地参与官办的文化活动,在客观上导致城市居民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中采用随大流或被迫服从的消极心态,降低了其参与效能感。霍曼斯的“参与—回报理论认为:当P(预期结果)+D(居民职责)+B(利益)-C(代价)>0时,”[5]居民就会踊跃参与,反之,参与效能感就会降低。霍曼斯在價值命题中指出,行动的结果对某人越有价值,某人就越有可能践行该行动行为。可由于现实的被动参与,城市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效能感,认为自身的参与行为难以影响到社区的发展,这导致了居民的参与意识淡薄,难以主动参与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之中,最终使得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难以产生。

三、互联网给城市社区文化带来的影响

互联网在我国城市社区的兴起,让居民能够在虚拟的空间中跨越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之间的界限,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促进居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促进了城市社区的文化沟通。文化沟通是一种沟通人与人共存关系的文化交往活动,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包括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在内的一种文化互动征象。[6]互联网为城市社区居民的话语表达开辟了新的自由空间,使得人们可以在无边界、无约束的虚拟网络环境下,通过文化沟通,加强邻里间的相互联系。这种避免了现实身份、职业差别的网上交流方式,可以吸纳青年人与职业人的参加,扩大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人群。在城市社区文化沟通中密切社区邻里关系,实现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双重推动,创造出和谐的社区气氛,增强居民的凝聚力。

第二,互联网大力推动了网络教育的发展。全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中国城市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7]网络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实现了知识传播者和知识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把两者的地位相对化,提高了城市居民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另外,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科学文化信息的互联网,丰富了网络教育资源,使得教育资源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在网上无限次被传播。因此,网络教育作为一种门槛低、信息丰富的教育方式不仅节约了教育投资,也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有助于城市社区居民充分吸收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营养,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互联网的发展推进了城市社区文化的对外开放。城市社区文化作为一种群众文化,它的主体是某一特定地域内的社区居民,具有相对封闭的特征。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各种外来文化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渗入到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中。同时,某一城市社区文化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其它城市社区进行文化上的沟通,传播自身的价值理念和建设经验。

正如英國历史学家阿诺尔德·J·汤因比所说,“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8]互联网在给城市文化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阻碍着城市社区文化的蓬勃发展。

互联网一方面冲击了城市社区的文化意识形态。文化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开放性打破了官方话语一统天下的局面,改变了人们的话语方式,使得各类社会意识都可在其中自由表达。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技术霸权的地位,在全世界树立其话语霸权。它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用各种方式宣扬自身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城市居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削弱了城市居民对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另外,西方文化中的消极影响也通过网络向城市居民进行传播。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潮的侵入导致部分居民片面重视其个人利益,把对民族、国家的责任置于一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冲击着城市社区的文化意识形态。

另一方面,互联网淡化了城市社区居民的道德意识。正如斯皮内洛所指出的,“道德应该是网络空间的终极管理者,划定个人行为和组织政策的界限。它理当引导和协调法律、代码、市场和社会规范的作用力,确保其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是慎重、公平和公道的。”[9]网络的平等性、互动性使得居民在进行文化沟通时,不再只是被动地消极接受,而是作为文化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其自身的文化观念。加上,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的特征使得传统的“把关人”变得形同虚设,这就滋长了人们在互联网上的各种不道德、不负责的行为。长此以往,居民的道德意识无形地被削弱,传统道德发生了异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道德失范的现象。虽然网络活动从表面看网络进行的是虚拟对话,但实际上是在后面作为现实的具体的人所进行的实践活动。[10]网络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种延伸,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现实道德。如果一个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漠视道德规范,那么其在虚拟世界中的表现会逐渐积淀在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习惯,在现实生活中会自然不自然地表现出这种已经形成的稳定倾向,淡化城市社区居民的道德意识。

四、构建城市社区文化的路径

互联网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将互联网技术作为载体,能有效地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针对现实的建设瓶颈,可以采用多样的方式,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健康发展。

第一,可以创建城市社区网络参与平台,提高居民的参与效能感。马克思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3]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要求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需要以社区居民为出发点,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激情,满足居民在获人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的需求。通过搭建城市社区网络参与平台,利用网络的快捷性、互动性的特点,为社区居民参与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的途径,让居民通过电子民意调查、电子邮件等形式,讨论社区里的公共事务,充分表达其文化诉求,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参与到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与管理之中。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也有利于社区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进行有效监督。监督也是一种参与,有效地监督可以遏制越轨行为的发生,提高社区文化服务的质量,从另一个角度吸引城市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网络化的社区参与行为,既可以减少社区参与的成本,又能通过居民网络行为的有效实现,增强居民的参与效能感。

第二,搭建城市社区文化宣传网站,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组织需要根据居民的客观情况,以网站为平台,借由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来传播有益的文化信息,宣传相关的文化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介绍本社区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科技文化知识指导。同时增加社区文化宣传网站的网络链接。通过链接国内外的各个有益的网站,提供人性化的网站服务,使互联网浩瀚的文化信息得以为我国城市社区居民所共享,进而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开设多样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培养居民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是指在信息时代,人们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10]网络道德规范有助于减少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促使网络社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城市社区文化工作者可以在社区中开设专门的讲座、论坛,对作为受教育者的城区居民展开网络道德教育,使居民了解网络道德规范,并践行在网络道德行为上,让居民能在无人监督的网络环境下,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另外,从网络失范行为来看,某些行为是不道德的,同时也是违法的,如利用网络窥探他人隐私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但违背了社会公德,也挑战了法律法规。因此,城市社区文化工作者有必要在社区中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普法活动,让居民都具有“网络法制”观念,明确网上的言行也必须遵守现实社会的法律法规。通过网络道德观念与网络法制观念的培养,共同推进居民更好地参与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之中。

第四,采取多种方法,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工作者需要认真分析居民的心理需求、文化差别等内容,利用网络的广泛性和渗透性,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途径,通过电影、电视剧、歌曲等形式来将价值认同实践和意识形态宣传生活化。同时,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批判继承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要在建设本城市社区文化的过程中,要积极吸收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主动地与国外的城市社区进行交流、互动,学习、借鉴国外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验,从而保持文化发展的旺盛活力,以更好地建设自身的社区文化。

当前,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参与性的要求逐渐提高,社区文化建设的难度不断增大。为了有效建设城市社区文化,相关社区文化工作者应该将互联网作为载体,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路径,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激发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提升社区文化服务质量,推动城市社区文化健康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屏南,文军.社区文化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略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4):14.

[2]谭昆智,杨力.人际关系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刘礼.话语理论视角下网络社区文化的主体性问题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6).

[5]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4.

[6]王健,郑和武.走出新媒介文化传播困境:培养人的文化自觉[J].中国出版,2013(20).

[7]王成续等.大方略:中国新一届政府跨世纪大政纲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11.

[8]荀春生等译.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国际文化出版社,1985:38.

[9]理查德·斯皮内洛.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M].北京:李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郑楚云.互联网道德问题与应对[J].高教探索,2016(4).

[11]杨咏.大数据视域下的高校网络社区文化建设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

[12]李元.互联网下推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及公共文化服务的策略分析[J].青年时代,2016(20).

作者单位:刘 韬,重庆市沙坪坝区新桥小学

李 莎,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建设
3D打印社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