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模式与进程评价
2017-06-24吴丹王亚华马超
吴丹,王亚华,马超
(1.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44;2.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3.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
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模式与进程评价
吴丹1,王亚华2,马超3
(1.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44;2.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3.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
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基于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践,提出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内涵、目标与特征,探索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及生态三个维度,对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设计,采用层级等值赋权法与“目标一致性”评价法,综合评价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探讨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制度保障。研究表明,北大荒农业现代化从2010年开始已领先全国其他地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进程综合实现程度已超过50%,即绿色发展进程已顺利推进一半。2010-2015年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综合实现程度进一步从50.46%上升至59.45%,其中,社会福利实现程度上升最快,其次是经济效益实现程度,生态财富实现程度上升较慢,但生态财富的实现程度已超过社会福利和经济效益。2015-2020年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综合实现程度预计将从59.45%上升至67.23%。2047年北大荒将完成农业现代化的全面绿色转型。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道路的探索,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道路的缩影,既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绿色转型的历史责任,更是支撑中国现代化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
农业现代化;绿色发展;理念;模式;进程评价;北大荒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是党中央国务院致力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目标之一。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农业绿色发展”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明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转型发展方向,即调整农业发展路径,转向绿色轨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为深入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发展新模式(绿色发展模式)、发展新路径(绿色发展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成为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连续14年聚焦“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模式始终贯穿于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从现代农业转向绿色农业,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北大荒(黑龙江农垦)位于我国东北部小兴安岭山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属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辖区总面积为5.54万km2。北大荒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已走在全国前列。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缩影,北大荒农业现代化成为了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代表。为此,深入剖析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理念、模式,综合评价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并探讨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步伐提供重要支撑。
国内外针对农业现代化已进行了大量的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主要围绕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影响因素、目标与路径、模式、发展阶段演变、进程评价和对策选择开展研究。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最早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和改造传统农业,19世纪下半叶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先行者。发展中国家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关注农业现代化问题,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农业技术,学习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营管理经验,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行一系列研究,以促进本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著名的“刘—费—拉”模型和舒尔茨理论[1-2],探讨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在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问题,系统研究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条件和路径,并对实行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采取的途径措施、体制机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Dholakia和Dholakia[3]从土地、劳动力、资本的生产力及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方面,衡量了农业现代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认为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决条件;Diederen等[4]分析了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因素,发现农场规模、农产品的多样化、农场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接受信息的便捷度与农业现代化呈正相关。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区域性、整体性的概念。中国农业现代化有其特殊性,是建立在小规模经营基础之上、多元模式、多条路径、具有发展中大国特征、推进“四化同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5-6]。早在19世纪末期,孙中山先生就提出制度、科技和先进生产工具是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三大要素。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学术界将农业现代化界定为“四化”(机械化 、化肥化 、水利化和电气化),重点强调生产过程现代化;20 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期,农业现代化的概念进一步拓展为生产过程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现代化;20 世纪90 年代初期至90 年代末期,毛飞和孔祥智[7]进一步深化对于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注重从农业生产基本要素、经营管理方式和发展终极目标等方面来理解农业现代化。
21世纪以来,围绕农业现代化问题,国内相关机构、理论界已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如《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8]、《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和路径》[9]、《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研究》[10]等,这些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农业现代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学者们主要从影响因素[11-12]、以及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耦合协调性[13-14]、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构建[15-17]等方面,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时空格局进行探讨,探求农业现代化定量研究的规律。胡鞍钢对北大荒的农业发展历程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将北大荒界定为中国绿色农业的先行者、示范者和领先者[18-19]。此外,有研究提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比较根深蒂固的问题亟待解决,如农业劳动者现代发展观念滞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缺乏对农产品安全意识、以及农业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20]。
参考已有研究,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丰富,不仅涉及农业生产要素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或手段现代化,同时涵盖劳动者现代化、农业管理现代化、农业市场经营现代化、农业运行机制现代化等方面;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在农业现代化要素的投入与产出水平、以及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农业现代化评价方法以多指标综合测度法、参数比较法为主,辅以DEA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如何将绿色发展思想深入贯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进一步探寻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模式、新发展路径与制度保障,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为此,根据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践,剖析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内涵、目标与特征,探索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模式,构建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进一步探讨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制度保障。
1 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理念
1.1 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内涵与目标
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内涵,不仅强调在整个农业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强化与农业相关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等不同生产要素的投入,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和组合方式,实现基要生产函数组合方式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变化和跃迁。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在整个农业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中,强化各类资本之间的可替代性,通过引入绿色要素,实现农业绿化生产函数的有机组合,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转型发展。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理念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3大目标。
1)经济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途径,创新北大荒农业绿色发展模式,优化北大荒农业种植业结构布局,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绿色能源,提高农林废弃物能源化和资源化利用,完善节能、节水、节肥技术,降低万元GDP能耗与万元GDP水耗、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最终,达到有机农业质量标准,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农作物有机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业粮食单产和粮食总产量,创造更多的农产品附加值,保障国家粮食的健康生产与安全,充分发挥国家粮食战略储备库的作用。
2)社会目标。充分发挥北大荒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完善北大荒“阶梯式”地租的农业生产制度建设,加大农村扶贫力度,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快速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最终,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提供安全、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维护农民和消费者的健康利益。
3)生态目标。加快北大荒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林业建设,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以地表水灌溉置换地下水开采利用,减少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完善农田林网建设,形成生态屏障安全。提高绿色城镇覆盖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区,提高生态财富。
1.2 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特征
根据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内涵与目标,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绿色发展特征具体体现为:
1)“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观。北大荒农业现代化强调“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社会福利”和“绿色生态财富”并重。其中, 绿色经济发展表现为:以绿色科技、绿色原料和绿色资本带动低能耗、低水耗,提高北大荒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实现人口、经济增长与农业水资源消耗利用的脱钩。绿色社会福利表现为:增强北大荒自然灾害、水灾害防御能力,降低农业面源和农村水环境污染排放,切实解决北大荒广大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保障人类生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提高。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到民生食品安全,实现人民社会福利最大化。绿色生态财富表现为: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方式反哺自然,加强北大荒场县共建,推进城镇化农业,减少农业发展对自然资本的过度耗竭和污染破坏,以物质资本、技术资本的投入,换取生态资本,增加绿色生态财富。
2)“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整体观。北大荒农业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还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满足“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需求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必须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全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民生食品安全、生态屏障安全,实现农业耗水量降低、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地下水开采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村水环境改善、农田林网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及生态修复。
3)“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协调观。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重点是协调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之间的矛盾,首先是满足社会需求,保障北大荒国家粮食安全和民生食品安全,解决北大荒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其次是兼顾生态需求,加强农业、林业、水利“农林水一体化”建设,保障生态屏障安全。再者是满足经济需求,降低粮食生产的能耗和水耗,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整体绿化,即由经济增长最大化逐步转向经济净福利最大化,与农业水资源消耗利用脱钩,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由社会不公平逐步转向社会公平,由部分人群社会福利最大化到全体人口社会福利最大化,实现绿色社会福利;由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实现绿色生态财富。
2 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模式
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民生食品安全和生态屏障安全。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是基于农业现代化绿色发展理念,以完善绿色农业布局为主线、建设绿色林业为保障、发展绿色水利为支撑,加强“农林水一体化”建设,形成低碳农业、生态水利、保护森林、草场、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维护国家生态屏障安全。因此,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模式不仅表现在绿色农业建设方面,同时必须以绿色林业建设、绿色水利建设作为重要支撑。
2.1 绿色农业建设:构建绿色产业链循环经济,制定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优化空间布局
北大荒在构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绿色食品生产体系、绿色物流营销体系过程中,主要以绿色农业标准建设、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和产地品牌建设等机制为依托,通过建立健全农业“绿色产业链”综合体系,制定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优化空间布局。
1)构建绿色产业链循环经济。北大荒农场创新“农业—工业—能源—人居环境—生态旅游”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机制,推广“农—畜—沼—肥—农”和“农—秸秆(稻壳)—燃气(发电)—灰渣肥—农”等循环新模式,建立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生物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生产基地、土壤修复技术核心示范区、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沼气工程推广中心等新兴产业,推动“绿色产业链”向更高层次发展,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制定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在安全食品原料基地布局方面,规划到2020年,实现100%覆盖的绿色农产品种植和绿色畜禽产品养殖。在安全食品加工体系、物流营销体系的布局上,创新“北大荒集团—民营企业—合作组织”机制,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建成多个绿色园区,规划绿色物流体系、完善绿色营销配送体系。到2020年,实现粮食物流1 885万t、冷链运输10万t、农产品加工制品物流200万t、成品油物流60万t。到2020年,北大荒安全食品市场份额提升50%。最终,保障绿色农业建设为北大荒“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2.2 绿色林业建设:增加林业效益,构建生态屏障
在北大荒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绿色林业建设不仅增加了林业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更重要的是发挥了生态保障功能。
1)增加林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自然生态资源保护方面,北大荒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1个,保护地130个,总面积达75.33万hm2,占垦区面积的13.49%。同时,响应国家对湿地保护的要求,北大荒成立了湿地管理办公室,编制并呈报了垦区退耕还湿规划和湿地保护规划,向国家申报了挠力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洪河自然保护区纳入全省两个退耕还湿试点单位之一,垦区受保护湿地面积已达27万hm2,形成了以洪河、挠力河、兴凯湖及哈拉海为重点的湿地保护区。
在建设民生林业方面,家庭林场发展到1.7万个,民营苗圃达100多个,育苗0.25万hm2,年产苗2.5亿株,经济林0.8万hm2,蔬菜葡萄大棚433.3 hm2,水果产量超2.5万t,食用菌6 500万袋,年产干品2 000 t以上,中草药0.8万hm2,人工种植山野菜0.5 万hm2,特禽养殖21万只,林业综合产值达2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5万余人,使林业产业继续保持30%的增速。此外,北大荒林业建设更加重视多样化、生态效益和美观性,依托绿色小城镇建设,打造现代农业、湿地风光等多种生态旅游线路,为其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奠定基础。
2)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生态屏障。北大荒通过田间林网建设,形成保护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屏障。农田林网化率达到95%,建成7万条林带,4万余个网格,农区森林覆盖率18.2%。田间林网建设的全面覆盖,发挥了防风护堤、水土保持、改善小气候等积极效果,有力保障了北大荒农业现代化。据测算,在农田防护林的作用下,小麦平均增产12.4%,大豆平均增产12.6%,风速减慢48%,气温提高0.8%-3.6%,蒸发量减少7.5%,土地含水量增加3.8%-4.3%,绝对湿度提高2.3%-4.9%,降水量提高5.1%。
2.3 绿色水利建设: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地下水资源“瓶颈”
在北大荒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绿色水利转型为北大荒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自建国以来,北大荒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5亿元。尤其是“十五”到“十一五”期间,十年内完成的水利建设投资总额超过了之前历年的累计数,且从22.7亿元迅速增加到43亿元,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投资增幅达89.43%;其中国家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所占比重从23.79%增加到38.37%,增加近15个百分点。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来看,北大荒已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工程体系,为农业现代化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防洪除涝工程建设方面,先后完成了规划内37座重点中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防洪除涝骨干体系基本形成。建国以来,累计建成堤防2 878 km,堤防保护耕地89.8万hm2。治理主要涝区102处,达成除涝面积142.8万hm2,有效提高了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在灌溉工程建设方面,建国以来的累计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3.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61%。累计达成地表水灌溉面积28.7万hm2,旱田节水灌溉面积24.1万hm2,90年代后期开始,先后开展了4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启动了8处大型灌区工程,建设了13处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和一大批旱田节水灌溉工程。
从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来看,近年来,垦区每年投入5 000余万元用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多年来累计完成投资4.52亿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9万hm2。
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方面,2003年起,农村饮水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先后开展了农村饮水解困和安全工程建设,累计下达计划投资2亿元,解决了40.8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破解地下水资源“瓶颈”。北大荒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从地下水资源利用来看,1947-1999年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地下水资源利用量逐渐增加。1999年北大荒垦区利用机电井抽取地下水达到35.52亿m3,已超过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2000-2010年北大荒垦区地下水开采量随井灌水田面积增加呈逐年增长趋势,2010年增至52.4亿m3(年均增长率4%),抽取的95%的地下水位于东部三江平原地区。面对地下水资源局部超采的“挑战”,北大荒启动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加快建设节水型低碳农业,通过一系列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将信息化、自动化与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通过大型地表水灌区建设,实现地表水资源对地下水资源的置换,逐步实现地下水资源赤字向地下水资源盈余转变。具体措施为:
第一,大力实施地表水灌溉工程,全面推广“浅、湿、干”灌溉和积极引进水田节水控灌技术,加快旱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一是累计达成地表水灌溉面积28.7万hm2,地表水利用量增长到24.8亿m3。2009年启动了三江平原四大灌区工程建设,江水灌溉面积由2011年的1万hm2增加到2014年的23.3万hm2。2020年江水灌溉面积将进一步增加到47.7万hm2,每年可引入地表水52.9亿m3,减少地下水开采20亿m3左右,可为三江平原14万hm2湿地补水3亿m3。二是落实水田节水控灌推广面积13.3万hm2,井灌水田亩均用水量由2000年的450 m3减少到340 m3,实现年节水2.16亿m3,取得了良好节水增产效果。三是以大型喷灌为重点,启动了“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累计达成旱田节水灌溉面积24.1万hm2。
第二,建三江管理局创造性地在平原区大规模开展了拦蓄地表水工程建设,利用现有排涝体系,修建节制闸,拦蓄地表水工程“排、蓄、灌、养、观光”相结合,拦蓄利用地表水3.5亿m3,可对6.7 万hm2水稻进行灌溉,有效降低抽水成本、增加粮食产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力争用3-5年的时间拦蓄利用地表水的30%。
第三,不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组建了31个灌区用水合作组织,调动农户节水积极性,深化灌区水价改革,通过价格杠杆促进农业节水增效,有效缓解垦区地下水资源局部超采问题。此外,为加强对重点用水企业的监管,进一步完善了垦区用水自动化监控平台建设,推行用水计量收费,促进企业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降低节水型企业用水成本,实现节水增效。
3 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评价
根据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理念,参考“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绿色发展内涵与目标,综合“农林水一体化”建设的绿色发展模式,进一步构建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指标体系,主要包含3个维度:经济效益指标,对绿色经济增长变化程度的总体衡量;社会福利指标,对绿色社会福利提升程度的总体衡量;生态财富指标,对绿色生态财富累积程度的总体衡量(表1)。
表1 2010-2047年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Table 1 Process of gree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Beidahuang in 2010-2047
根据表1中的评价指标,首先,考虑到各个层级各个指标均有同等重要性,因此采用层级等值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其次,根据《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规划纲要(2011-2047)》,将2047年作为实现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的重要节点。并以2047年的指标值为指标参考标准,采用“目标一致性”评价法,将2010-2020年的指标值与2047年的参考值进行对比,综合评价2010-2047年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其中,对于正向指标,以“评价指标值/指标参考标准”作为该指标的实现程度;对于逆向指标,以“指标参考标准/评价指标值”作为该指标的实现程度;综合实现程度为各单项评价指标实现程度加权之和除以指标总个数。
北大荒农业现代化从2010年开始已领先全国其他地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进程综合实现程度已超过50%(表1),即绿色发展进程已顺利推进一半。2010-2015年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综合实现程度进一步从50.46%上升至59.45%,其中,社会福利实现程度上升最快,从2010年的38.62%上升至2015年的50.57%;其次是经济效益实现程度,从38.10%上升至46.10%;生态财富实现程度上升最慢,从74.66%上升至81.68%。但2015年生态财富的实现程度已超过社会福利和经济效益。
2015-2020年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综合实现程度预计将从59.45%上升至67.23%。其中,社会福利实现程度仍然保持上升最快,从50.57%上升至63.61%;其次是经济效益实现程度,从46.10%上升至52.41%;生态财富实现程度上升最慢,从81.68%上升至85.66%。但2020年的生态财富实现程度仍将超过社会福利和经济效益。2047年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综合实现程度将达到100%。
表1中绿色发展评价指标的变化比较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它是一个从量变到局部质变、再到全局质变的历史变迁过程。这为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更加清晰的参照系、进程表和路线图。北大荒农业现代化通过实现“农林水一体化”建设的绿色发展模式,加快 “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全面转型,将是中国全面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标杆。
4 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制度保障
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之路离不开相关的制度保障,主要体现在创新双层经营体制和形成“场县共建”(垦地共建)机制2个方面。
4.1 创新双层经营体制
北大荒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大集团套大农场,大农场套家庭农场”双层经营体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农场套家庭农场”、“大集团套大农场”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充分体现了集中与分散、集权与分权,使大农场积极性和小农场积极性之间的平衡紧密结合。“大农场套家庭农场”形成了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大集团套大农场”形成了高度专业化、超大规模化的现代大农业生产体系。这种生产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的统一种植计划、统一农业技术、统一农时、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机械调度、统一晒场管理,既能够更好地缩短农时、应对农业风险、发挥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实现粮食增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又能够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最大可能的保障农产品的质量控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家庭农场的土地、机械承包到户、核算、盈亏到户和生产、生活到户,还能最大幅度的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避免集体化过程中出现的投入激励不足困境。
此外,针对绿色农产品“质高价低”,附加值提升不足等问题。北大荒在农场经营体制基础上,发展合作经济,成立专业的合作组织,注册成独立的法人主体参与市场销售。一方面,利用合作经济的组织优势,提高农户面对市场的风险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应用北大荒的品牌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实现规模经济优势。
4.2 形成“场县共建”(垦地共建)机制
在北大荒构建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工程的过程中,最大的亮点是与农场以外的地方县域农户合作,形成“场县共建”(垦地共建)机制。各管理局、农(牧)场与各市县、乡镇已签订合作协议或方案159个,对接单位达到589个。组建农机服务合作组织133个,在地方设立种子销售网点356个,共建城镇道路211 km、通乡通村公路365 km、农田排水工程333 km、旅游区31处。完成农机跨区“三代”作业140万hm2,垦区共向市县推广农业农机新技术和高产栽培模式755项,为53个市县供应良种16.4万t,可辐射农村耕地277.2余万 hm2,为地方开展农业保险220万hm2。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场县共建”给黑龙江省农业带来巨大变化,在农垦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也得到黑龙江省委的高度支持,在建三江管理局、九三管理局开展管理委员会试点,对其赋予财税职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招商引资,促进其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5 结论
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道路的探索,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道路的缩影,既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绿色转型的历史责任,更是支撑中国现代化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转型发展,“农林水一体化”建设的绿色发展模式通过构建绿色产业链循环经济,制定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优化空间布局,能够有效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同时增加林业效益,构建生态屏障,能够有效保障“生态安全”;通过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破解地下水资源“瓶颈”。
2010-2015年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综合实现程度取得了明显进展,3项准则层指标中,经济效益、社会福利、生态财富显著提升。2047年北大荒将完成农业现代化的全面绿色转型。为了加快推进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进程,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现有制度保障体系,包括健全农村生态教育体系、制定农业“生态红线”、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农村生态建设法律法规体系。
致谢:本文是作者根据从事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时,进行北大荒调研获取的调研资料,经后期整理完善定稿。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博士后合作导师胡鞍钢教授对作者的调研指导。
[1] 西奥多·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M]. 梁小民,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7. Theodore W S.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M].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4.
[2] 速水佑次郎, 弗农·拉坦. 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 郭熙保,张进铭, 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Yujiro H, Vernon W 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 1971.
[3] Dholakia B H, Dholakia R H.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dian experience[J]. Farm and Business - The Journal of the Caribbean Agro-Economic Society, 1992, 1(1): 19-36.
[4] Diederen P, van Meijl H, Wolters A. Modernization in agriculture: What makes a farmer adopt an innov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Governance and Ecology, 2003, 2(3/4): 328-342.
[5] 张红宇, 张海阳, 李伟毅, 等.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目标定位与改革创新[J]. 中国农村经济, 2014(1): 4-13.Zhang H Y, Zhang H Y, Li W Y, et al.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arget lo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4(1): 4-13.
[6] 张冬平. 中国“三农”问题解析: 理论述评与研究展望[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Zhang D P. On the Issues of Agriculture, Rural and Farmer in China: Theory Reviews and Research Prospects[M].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7] 毛飞, 孔祥智. 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态势和未来取向[J]. 改革, 2012(10): 9-21. Mao F, Kong X Z. The general status and the trend in future of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in China[J]. Reform, 2012(10): 9-21.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2. Rural Economy Research Group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of the State Council. Research on the Road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stics[M]. Beijing: China Development Press, 2012.
[9]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和路径[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China Center for Modernization Research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Trends and Route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3.
[10] 蒋和平, 辛岭, 尤飞, 等.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研究[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Jiang H P, Xin L, You F, et al. Study on Build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M]. 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 2011.
[11] 钟阳, 丁一兵, 赵宣凯. 农业现代化发展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J]. 南京社会科学, 2012(4): 52-58. Zhong Y, Ding Y B, Zhao X K. Direc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J].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2(4): 52-58.
[12] 于正松, 李同昇, 龙冬平, 等. 陕、甘、宁三省(区) 农业现代化水平格局演变及其动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4, 34(4): 411-419. Yu Z S, Li T S, Long D P, et al. The pattern evolution and it’s reasons about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Shaanxi-Gansu-Ningxia region[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4): 411-419.
[13] 李裕瑞, 王婧, 刘彦随, 等.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4, 69(2): 213-226. Li Y R, Wang J, Liu Y S, et al. Spatial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A prefecture level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2): 213-226.
[14] 徐维祥, 舒季均, 唐根年.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度[J].经济地理, 2014, 34(9):1-6. Xu W X, Shu J J, Tang G N. The measure on the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J].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9): 1-6.
[15] 王录仓, 武荣伟, 梁炳伟. 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格局[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 30(12): 1-7. Wang L C, Wu R W, Liang B W.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6, 30(12): 1-7.
[16] 杨宏力.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测研究综述[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6): 66-72. Yang H L. Summary evaluation of the level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J].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6): 66-72.
[17] 高芸, 蒋和平.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综述[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3): 409-415. Gao Y, Jiang H P. Review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6, 37(3): 409-415.
[18] 胡鞍钢. 北大荒: 创造绿色农业奇迹[J]. 农场经济管理, 2012(6): 11-15. Hu A G. Beidahuang: Green agricultural miracle[J]. Farm Economic Management, 2012(6): 11-15.
[19] 胡鞍钢. “中国之路”与“北大荒之路”[J]. 奋斗, 2013(8): 52-54. Hu A G. The road of China and Beidahuang[J]. Fen Dou, 2013(8): 52-54.
[20] 李珏, 熊永兰.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绿色发展”问题探讨[J].湘潮, 2016(5): 69-71. Li Y, Xiong Y L. “Green development”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J]. Xiang Chao, 2016(5): 69-71.
(责任编辑:童成立)
The green development mode and the pr ocess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Beidahuang
WU Dan1, WANG Ya-hua2, MA Chao3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44, China; 2.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3.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 Beijing 100038, China)
Exploring new ideas, modes and path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will accelerate the pace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By 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Beidahuang,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 the goal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en development pat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Beidahuang. In addition, applying the hierarchical equivalence method and target consistency evaluation method, this paper also constructed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ing three dimensions of economics, society and natural ecology, to evaluate the gree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Beidahuang and to discuss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of modern agricultur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lization degree of the gree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Beidahuang has a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nation and has been realized for more than 50% since 2010, and continued to grow to 59.45% in 2015. The speed of social welfare realization has been the fastest, followed by the speeds of the realization of economic benefit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wealth. However, the realization degree of ecological wealth exceeded those of the social welfare and economic benefits. By prediction, the gree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Beidahuang will increase to 67.23% in 2020 and will be fully realized (100%) in 2047. The experience of the green development pat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Beidahuang plays an exemplary role for other regions in China, and provides a critical guidance for other region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green development; ideas; modes; process evaluation; Beidahuang
F329.9
A
1000-0275(2017)03-0367-08
10.13872/j.1000-0275.2017.0032
吴丹, 王亚华, 马超. 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模式与进程评价[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 38(3): 367-374.
Wu D, Wang Y H, Ma C. The green development mode and the process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Beidahuang[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7, 38(3): 367-37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603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1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3151)。作者简介:吴丹(1986-),男,江西抚州人,博士后,讲师,主要从事发展战略规划、管理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E-mail: wu_daniel@163.com;王亚华(1976-),男,河南周口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E-mail: wangyahua@tsinghua.edu.cn;马超(1986-),男,山东莒南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政策研究,E-mail: machao@mwr.gov.cn。
2017-02-08,接受日期:2017-04-04
Foundation itteem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71603004, 71573151); Major Program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Foundation of China (15ZDB164).
Corresponding authhoorr:: WU Dan, E-mail: wu_daniel@163.com.
Receiivveedd 8 February, 2017; Accepptteedd 4 April,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