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区域经济视阈下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潜力及升级策略

2017-06-24杨宝雷

肇庆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巢湖长三角区域

杨宝雷,李 叶,张 军,陈 诚,汪 上

(1.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安徽 滁州 239000;2.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601)

长三角区域经济视阈下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潜力及升级策略

杨宝雷1,李 叶2,张 军1,陈 诚1,汪 上1

(1.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安徽 滁州 239000;2.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60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中心城市旅游产业规模巨大;长三角城市居民旅游消费能力强,对环巢湖体育旅游品牌认知度较高等;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存在产业定位缺失、产品关联效应不强、附加值低和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明确体育旅游产业定位、优化产品布局、提升体育旅游产品附加值等产业升级策略.

体育旅游产业;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长三角区域经济

我国已从小康社会逐步进入休闲社会,体育旅游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休闲方式之一.[1]环巢湖旅游区域自2011年8月区划调整后,备受安徽省及合肥市旅游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安徽省旅游中心区域和合肥市经济旅游圈新的增长极,其凭借绝佳的区位优势和域内优越、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日益受到周边市民的喜爱,其体育旅游业得以迅猛发展.2014年9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合肥作为与南京、杭州并肩的副中心融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它藉此提出环巢湖旅游业进军长三角旅游市场的战略规划.2015年8月,环巢湖旅游区域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我国首个国家旅游休闲区,[3]其发展目标升级为长三角湖泊休闲旅游胜地、全国乃至国际级休闲旅游体验目的地.从国际发展态势看,国家休闲区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一般会形成滨水全域休闲度假带和风景名胜区休闲度假带为主导的休闲度假产品结构.[4]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的建设及长三角旅游市场的战略取向将推动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升级,体育旅游在各旅游区域、主题乐园得到大力开发和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第三产业集群中发展势头强劲”[1],俨然成为促进各地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引领产业.在此背景下,本研究着眼于打造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的引领地位,尽快实现其产业升级,促进国家旅游休闲区的建设及其在长三角旅游市场的战略扩张,分析长三角中心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探究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在长三角区域经济视阈下的发展潜力,结合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发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产业升级策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在长三角区域经济视阈下,探究其发展潜力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升级策略.

1.2 主要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择取上海、杭州和南京作为长三角区域代表性城市,并以其城市划分的行政区,随机选取部分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问卷的发放采取分区、定额、随机与定向相结合的方式;问卷的回收为现场回收和邮寄回收相结合的方式,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1.

表1 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统计表

调查前,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景区的基础上,设计出问卷初样,经由数位相关专家对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进行评价,几经修改后,问卷通过了效度审定.信度检验选用α模型[5],得出Cronbach’s alpha值为0.905,基于标准化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91,2个系数值均大于90%,表明本量表具有很高的内在一致性,有很强的可靠性.

1.2.2 数理统计法

对合肥、上海、杭州及南京旅游产业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对上海、杭州和南京3个城市的市民做关于环巢湖体育旅游品牌认知的方差分析.

2 长三角区域经济视阈下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潜力

2.1 长三角旅游产业规模与消费力

根据国内外权威文献关于支柱性产业标准认同率高的指标之一为产值占GDP 8%以上[6],或某种产业其增加值一般占本地生产总值5%以上,并对经济发展由其较大产业关联性产生重要的带动作用[7]的论述,由长三角中心城市旅游业产值(或增加值)占其生产总值的比例可见,4市旅游业均已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且产值规模庞大(表2).

表2 2010—2014年长三角中心城市旅游产值及比例

上海、杭州和南京市民的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自2011年以后均在2万元以上,总体上呈现逐年升高的状态;人均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中的消费占其消费支出比例均为较高,相比之下合肥市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支出略低(表3).

表3 2010—2014年长三角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由此可见,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4个中心城市为代表的长三角区域城市群有巨大的旅游产业规模,市民旅游消费能力较强,环巢湖旅游业向长三角旅游市场扩展的战略,将为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2.2 长三角城市居民对环巢湖体育旅游的品牌认知及需求

基于环巢湖区域旅游业向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城市旅游市场的战略发展取向,环巢湖体育旅游业应考虑到此3个中心城市居民对其品牌吸引力的认识与需求情况.下表4仅列出该3个中心城市居民对于环巢湖体育旅游品牌吸引力的认知与需求情况.3市居民总体上认为其“很有吸引力”的占到13.8%,表示“很愿意”参与环巢湖体育旅游的比例达到15.9%.由此可知,环巢湖体育旅游品牌影响力在长三角旅游市场已有起色.从长三角城市群特大人口规模来看,环巢湖体育旅游业在此区域具有雄厚的国内游客基础和巨大、可持续性的市场发展前景.

等同上述考量,现只对上海、杭州和南京城市居民关于环巢湖体育旅游品牌的认知情况作出统计分析.本次3市大样本调查数据满足正态分布和相互独立的方差分析条件,基于SPSS20.0软件,采用“Games-Howell”统计量,可以对其执行“未假定方差齐性”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对环巢湖体育旅游品牌的认知上,上海市民与南京市民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4),可以认为南京市民的认知度相对偏低,而杭州市民与上海、南京市民相比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786和0.139);从其选择率看,认为很有吸引力的杭州市民占12.8%,南京为11.4%,均处于相对低的水平,上海17.2%,略高于前2市.这表明,环巢湖体育旅游品牌在对外营销策略上应对杭州和南京的市民有所侧重.

表4 上海、杭州和南京城市居民对环巢湖体育旅游的吸引力认知及参与意愿

长三角区域城市居民对环巢湖体育旅游类型的选择倾向于湖泊水体、温泉、滨湖休闲、主题旅游及知名赛事(表5).这与环巢湖旅游区可提供的旅游项目非常吻合.环巢湖区域紧邻大都市,水、陆、空交通体系完善,拥有近800 km2湖泊面积、冠绝华东的温泉及16.8 km的环湖黄金旅游岸线,在长三角区域甚至全国范围内独树一帜.目前,环巢湖旅游区域依据其独特的旅游资源积极引进和重点发展水上运动、低空飞行、汽车营地、保健养生、山地运动、全国环湖自行车/马拉松赛事等体育旅游项目,进而形成“美丽中国生态旅游”“中国康体养生”等4大主题示范区,将为长三角区域城市居民提供3~5 h车程(近中程)体育旅游的绝佳去处,也将带动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式发展.

当前,环巢湖旅游区域开展(或近期规划建设)的体育旅游项目可分为2大类:一是依托环湖优势自然、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开展的体育旅游项目,例如湖泊水体类(水下潜艇观光、水上快艇、低空飞行等)、山麓森林类(跑马射箭、森林氧吧、真人CS等)、滨湖休闲类(环湖骑行、游泳、水上乐园等)、温泉养生类(温泉冲浪、养身保健等)、人文历史类(著名史迹探秘、渡江纪念馆之革命话剧巡演等);二是依托环湖大道及毗邻景区开展的主题及综合性体育旅游,例如知名赛事(环巢湖国际马拉松赛、环巢湖国际自行车赛、环湖国际铁人3项赛等)、主题性旅游(环湖青春毅行、环湖野外生存、温泉节等)及综合旅游区(万达游乐广场、中庙休闲度假区等).

表5 上海、杭州和南京城市居民对环巢湖可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类型需求倾向(多选)

3 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体育旅游产业定位缺失

体育旅游实质是旅游活动的深层升华形式,体育旅游产业应是一个独立的产业[1].然而,环巢湖旅游区域在旅游布局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以及年鉴统计等方面未能给予体育旅游清晰的定位,“还是处于体育与旅游两个已成型的产业的下位发展”[1],这与体育旅游在本区域旅游业中的主导作用极不相称,不利于科学把控本区域旅游业在长三角旅游市场中的发展态势.

3.2 体育旅游产品关联效应不强

当前,环巢湖旅游区域根据资源特征而设置了相应的体育旅游项目(产品),但不同特征的旅游资源多分布在环湖沿岸,造成不同风格的体育旅游项目(产品)相距甚远,对旅客的体验或观赏(隐性参与)未能形成较强的关联消费效应,从而影响整个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3.3 体育旅游产品附加值低

产品附加值是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附加到生产要素上的价值.[8]根据徐寿波对生产6要素(人力、资产力、物力、运力、自然力和时力)的论述,体育旅游产品生产要素可以剖析为投入的人力(包括产品的规划、研发、维护及管理等)、体育旅游产品固定资产与融资规模、品牌效应、客流疏导与服务、旅游资源、市场开发时序与进度等,其附加价值的高低直接由体育旅游产业产值反映.[9]根据表3可以推测出合肥旅游业的国际创汇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很低;经实地调研发现环巢湖旅游区域体育旅游产品品质比较低,游客对此大多只做短暂性游玩,对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娱和购)的消费深度不够,反映出环巢湖区域体育旅游产品附加值是较低的,与游客的期望存在较大的差距.

3.4 体育旅游产业扩张力较弱

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目前无论是扩张的规模还是扩张的范围与长三角区域发达省份相比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就其扩张规模而言,环巢湖区域体育旅游产业仍然缺少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引领性开发与经营,多为房地产企业捆绑式经营,并且所占市场份额很低;各景区、体育旅游项目属于不同企业独立开发,存在“地方割据”现象,不能形成规模经营效应,进而无法促使社会民众对此进行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旅游业迅速提升行业竞争力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是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放大旅游经济辐射效应[10].在产业扩张范围上,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也应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融合发展上作出努力,但目前主要以低层次的游览观光为主,所触及的领域范围较窄,其产业价值链向长三角和境外延伸较短.

3.5 体育旅游信息化建设滞后

体育旅游的社会关注及宣传陷入困境,这也是阻碍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隐形因素.[1]在对长三角区域城市居民就“环巢湖体育旅游信息了解程度”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表示“不了解”的占77.3%,“了解一些”的为20%,“很了解”的仅为2.7%.这表明环巢湖体育旅游的宣传与推广非常滞后.当前安徽省、合肥市旅游官方网站关于环巢湖旅游信息的内容较为单一,没有突出体育旅游的价值信息,且没有做到资源共享;另外网络预订和支付系统建设非常落后,总体上严重阻碍了社会民众对环巢湖体育旅游信息获取的渠道,造成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了品牌的知名度和游客对体育旅游产品的购买量.

4 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升级策略

1)明确体育旅游产业定位,积极引导游客消费.产业定位的困境来源于其基本概念和基础性定位的不明确,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产业划分不明确[1].基于体育旅游产业强大的关联效应及其在区域旅游产业中突出的引领作用,相关管理部门应给予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明确的产业划分与定位,突出域内产业特色,使体育旅游产品独立于同类模糊性替代产品,引导国内游客对体育旅游有清晰的属性认知和产品追求,从而获取市场的高度认可.这对环巢湖体育旅游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和市场战略性扩张具有重要意义.

2)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品布局,规范产业市场.据实地考察,环巢湖旅游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很多问题,旅游部门应着力完善域内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泊车及休憩等基础设施,以适应民众自驾游和家庭游的发展趋势;在环湖岸线设置的体育旅游项目应本着移步换景的便利性、相关性和异质性进行优化设置,满足长三角区域城市居民对异地体育旅游特色产品的需求;另外,加强域内产业市场监管,提升服务内涵,防止青岛“天价虾”、哈尔滨“天价鱼”诸类欺客宰客事件的发生.

3)提升体育旅游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扩张力.从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旅游部门应大力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生产要素的附加值,激活长三角城市居民对环巢湖体育旅游的消费潜力;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集团与经营性旅游企业集团进行体育旅游产品的联合开发,并加大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力度,形成产业规模经营效应,延伸体育旅游产业价值链,提高长三角城市居民乃至国际游客的关注与重视.

4)加快体育旅游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当前至今后一段时期,环巢湖体育旅游服务“软实力”建设亟待加强.在全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普遍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环巢湖体育旅游服务供给体系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首先,应疏通信息渠道,因为“宣传困境是制约体育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直接因素”[1],为破除这种困境,环巢湖旅游区域应着重疏通体育旅游信息渠道,完善网络宣传、预订和支付体系,并重视社会媒体宣传;其次,应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国内外游客良好的口碑宣传;另外,相关主管部门对此也应在管理、立法和政策导向上予以应用和重视,使本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尽快进入到长三角乃至世界旅游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

[1] 宛霞,邵凯,邢晓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困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4):15-18.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4-09-25)[2016-05-07].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4-09/25/content_9092.htm.

[3] 吴江海,殷骁.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试点获批[N].安徽日报,2015-08-19(001).

[4] 蔡寅春.国家休闲区建设与旅游业转型升级[N].中国旅游报,2014-05-14(014).

[5] 吴广,刘荣,丁维岱等.SPSS统计分析与应用(修订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351.

[6] 林宪生,赵娜.辽宁海洋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11):95-99.

[7] 何建民.上海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要求、路径、潜力与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2011,26(5):30-39.

[8] 莫涛.汇率变动、产品附加值和内涵经济增长[J].国际金融研究,2007(1):58-62.

[9] 徐寿波.生产要素六元理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15-19.

[10] 钟玲.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海南旅游产业升级策略研究[D].海南:海南大学,2013:21.

The Potentials and Upgrading Strategies of Chaohu LakeArea’s Sports Tourism in the Light of Regional Economy of Yangtze River Delta

YANG Baolei1,LI Ye2,ZHANG Jun1,CHEN Cheng1,WANG Shang1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huzhou VocationalAnd Technical College,Chuzhou,Anhui 239000,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Hefei,Anhui 230601,China)

Literatures and questionnaires a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potentials and problems of Chaohu Lake Area’s Sports Tourism.It is showed that the scale of tourism industry is large in the central citie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the residents'consumption capacity in this region is huge,the brand identification of Chaohu Lake Area’s sports tourism is clear and the potentials of Chaohu Lake Area’s sports tourism are great.The problems are that there is no clear design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and no stro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ourism products,the added value of the products is low and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backward.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ourism products should be positioned and optimized and the added value should be improved.

sports tourism;Chaohu LakeArea’s sports tourism;regional economy of Yangtze River Delta

G80-052

A

1009-8445(2017)02-0058-06

(责任编辑:宋先红)

2016-06-01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5A718;SK2016A046)

杨宝雷(1982-),男,安徽亳州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巢湖长三角区域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巢湖颂歌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分析
巢湖玉卮意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