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民创业背景分析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2017-06-23朱世恒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高职学生

朱世恒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渐深化,创业经济成为一股新力量。尤其是在当前全面创业背景逐渐成熟和完善的前提下,创业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泉。在此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成为高职院校普遍关注和重点探索的内容。本文将在简单分析当前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

关键词:全民创业;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全民创业背景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创业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内在驱动力。这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在此大好形势下,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路径。

一、当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分析

整体来说,由于高职学生在培养计划和培养内容等方面上更加侧重技术性知识,注重实践技能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高职学生有更好地融入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为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当然,毋庸讳言的是,当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还存在以下方面的局限与不足。

(一)创新创业行为过于草率

高职学生,尤其是在毕业之后立即创业的学生,往往表新出创新创业行为过于草率的问题。创新创业行为需要深厚的积累和长期的筹划,而绝不是头脑发热的脑袋一拍。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行为的斟酌上,在时机的选择上表现出程度不一的草率性和毛躁性。

(二)创新创业行为缺乏支撑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发生和成功需要高职学生付出辛勤的努力,更需要高职学生能够在创新创业之前和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去学习、补强自己。这种自我提升和补强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高职学生创业行为发生之后的内在支撑者的角色。但是高职学生对着中内在驱动力的保持和增强并没有投入足够的关注,往往在创业的过程中偏重于一些事务性工作的解决,而常常忽视了内在自我素质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增强。这对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最终的成败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缺乏资源整合的大视野

创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多面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出其不意都可以收获奇效,同样的,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疏忽都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高职毕业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养成宏观思考的能力和精准发力的习惯。既能够宏观思考,同时又能够在细微处着力,这是创业者的基本素质。但是目前,很多高职毕业生在创业的过程中,缺乏这种宏观思考的能力,对行业的认知不够全面也不够细致,对自己的整个创业的历程缺乏事先的宏观思考,导致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宏观思考的能力和安排布局的能力。这一点创业能力上的不足主要集中体现在对创业资源整合能力上的不足。犹记得俞敏洪在创立新东方时对自己大学舍友的资源整合,在遭遇美国侵权调查时对自己企业家人脉资源的整合,可见,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整合资源、利用资源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自己创业的效率和最终成绩。

二、当前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结合全民创业背景的逐渐发展和成熟,未来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在方法上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注重对当前创新创业大背景的研究

在全民创业背景的催发下,我国创业经济的繁荣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来说,创业经济内部的微观研究和分析却是当前急需完善的环节和内容。为了能够更好地为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提供精确的指导和方向指引,高职院校应积极对当前创新创业大背景进行微观研究,尤其是对当前创业经济中发展较为迅猛的服务业、信息技术产业等重点行业进行深入分析,为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探好路,真正做到“领进门”。

(二)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定向培养

为了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具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院校自身要结合自身的学校实际情况,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的设计以及举办各种创新创业能力大赛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定向培养,让学生的创业能力能够得到系统化、针对性的发掘与提升。此外,在进行这一定向培养工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尤其注重与外部企业合作,提供给高职学生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真正走出校门,进行自我创新创业之前,可以进入到企业内部,切实感受到创业公司的实际运转情况,从心理上和技能上,催促高职学生做好准备。

(三)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抗挫折能力是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必备素质,高职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评价工作是目前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现代化社会之下个人的主观意识不断加强,其在心理健康方面上的健康模式和经验也带有不同的表现特征,这些特征的各不相同最终造成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评价工作的难以规模化进行。高职院校要吸取教训,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体系化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工作模式。

结语

全民创业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得到更好的政策支撑。高职院校要抓住时机,通过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等方式,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獻:

[1]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21-123.

[2]高建.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55-56.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高职学生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