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品德教育,提升初中生核心素养
2017-06-23莫博
莫博
强化品德教育,是落实、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初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初中生正处于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诱惑和不良社会风气,教师要创新品德教育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素养体系,立德树人,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化提供保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依据。
一、开展思维引领,加强个人修养
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生存能力、情感智慧,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初中生的思维和心理发展迅速,容易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改变教学方式,开展思维引领。传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教学结果和成绩,教学过程、学生个人修养、综合素质等内容常常被教师忽视。要打破这一教育弊端,教师必须开展思维引领,深入思考和拓展,逐一引导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创新教学设计,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跨越。
如在教学《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时,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期末考试前一天晚上,李明的母亲将一杯牛奶递到他手上,嘱咐李明喝掉牛奶,早点休息。可是,李明却不耐烦地将牛奶推给了母亲,因用力过大,牛奶洒到了母亲的衣服上,李明不但不道歉,还嫌母亲多管闲事。你们认为李明这样做对吗?”学生们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所有学生都在批判李明的这种行为,教师顺势引导:“我们的情绪不是无法掌握的,它是可以调控的,当面对困难、挫折或者不顺心的事情时,我们应如何掌控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宣泄情绪的方法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找到宣泄情绪的方法。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调控、宣泄情绪,如果长期积压不良情绪,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有的学生说:“很多人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不懂得如何宣泄情绪,我的一个朋友就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而选择了自杀。如果他找到了情绪宣泄的正确途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所以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宣泄方式,适当地宣泄不良情绪。”
笔者认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要通过开展思维引领,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把握道德底线,让学生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让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修养。
二、引导问题对话,关注社会民生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是探究性强、有深度的,学生的知识认知和理解应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要想挑战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开放式的讨论中开展问题对话,在求知欲和探索欲的驱动下提出富有创意的问题。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疑问查找资料,研讨交流,进而把握教材内容。
思想品德学习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和情感因素,其中部分内容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不能只关注个人成长,还要关注社会民生问题。教师可以教材为基础,开展知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讨论社会民生话题,广泛交换意见,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情感碰撞,产生共鸣。
如在教学《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时,教师设置情境活动,导入新课:“素有‘国宝之称的红豆杉具有极强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随着人们经济欲望的膨胀,红豆杉被大量砍伐,越来越稀少。”接着,教师顺势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展示西藏人民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做法,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说一说、议一议的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保护大自然需不需要中学生的参与?如果需要,我们能做什么?”有的学生说:“我认为,保护大自然是大人的事,和中学生无关,我们哪有能力保护大自然?”有的学生说:“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虽然我们能力小,但不代表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不乱丢废弃物,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保护动物和植物等,我们要为保护自然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在话题讨论中,学生形成了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观点是主流,但也存在一些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反的思想。这些思想影响着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教师要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形成独特的体验,在讨论矛盾对立观点过程中筛选出正确观点。
三、创新实践练习,激活爱国情怀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明确要求全面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习题训练的质量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在设置练习题时,教师要融入与核心素养相关的题目,整合相关知识点,精心选择实践练习题或实践练习活动,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和综合素养。
如在教学《生命最宝贵》第二课时,教师为学生讲述了因不幸和疾病而失去生命的例子,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对我们来说,健康的体魄是一切的保障,没有了生命和健康,就没有了一切,人的生命是最寶贵的,你们认为威胁生命的因素有哪些?”由此,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积极回答。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听故事,谈感受,掌握求生方法。最后,教师布置练习:“通过学习,相信你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自我保护能力,掌握了部分急救知识,不知道你的小伙伴们是否也具备这样的能力。请你们走上街头,当一次小记者,做一项问卷调查,并以调查问卷为依据,评估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强弱。”当“小记者”问道:“如果家里着火,你该拨打哪个电话?打火警电话时该说些什么?”有的学生一脸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有的学生说:“我知道火警电话是119,在打报警电话的时候,我要告诉警察我家着火了,其他的就不知道了。”还有的学生说:“我不仅要告诉警察叔叔我家着火了,还要说清楚我家的地址,这是最关键的。如果时间允许,我要讲清楚起火的原因、火势大小,以及家中有没有人员受伤。”
教师只有通过具体可感的实践练习,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的有用性,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根本,设置练习题,树立良好的品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注入活力,激活学生的爱国热情。
总而言之,教师要积极探索品德教育新方式,开展思维引领,设计实践练习,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知识,升华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完善并提升个人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