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水学角度浅谈中国传统生态美学
2017-06-23庄天格
庄天格
摘 要 通过分析风水的内涵和其所遵从的天人合一、阴阳相形的自然哲学,说明中国古代人民在选址营造时体现的我国传统生态美学思想,并以南京城的选址为例,从风水学的角度进行解读,体现出传統生态美学理论的实践成果,从而获得对当今社会发展有意义的经验结论。
关键词 生态美学;风水学;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B992.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06.062
1 风水与风水学
风水,古代称之为“堪舆”,通常指古代人们通过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和景观等各建筑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评判,以选择最佳的建筑地点[1]。它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择地定居,形成于汉晋之际,成熟于唐宋元,明清时日臻完善。
风水一词的来源,一般公认为出自郭璞传古本《葬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又云:“深浅得乘,风水自成。”《题金丞相兀仄注》谓:“内气萌生,言穴暖而生万物也;外气成形,言山川融结而成像也。生气萌于内,形象成于外,实相乘也。”明代乔项《风水辩》解释风水云:“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土色之坚厚,不冲冒四面之风与无所谓地风者也。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曲屈而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因此“风水学”可以说是在选址定居的经验日积月累下形成的一门关于选址的高深学问。
风水学的原理来源于《易经》,是以自然平衡的天人感应,用中庸之道来改善与调整人生运势,以达到天地人合一的至善境界[2]。而古代中国人所认知的天人合一,是一种人与自然融合为整体,使两者获得根本统一的自然哲学。《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代人民所崇尚的这种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是现今生态美学的重要思想,也可以认为风水学是中国古代传统生态美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2 古城选址中生态美学的体现
古代先祖们运用总结出的以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的传统自然哲学为基础的风水思想,营造了千百个古代城池,并且其中的多数至今仍作为中国人的栖息之地。尽管古人根据山水自然要素、阴阳五行以及气论等来判断环境质量的优劣和所谓的吉凶祸福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被当今称为“玄学”,认为其带有封建迷信思想,但其中所蕴藏的科学性也是不容忽视的。现以六朝古都南京为例,根据风水思想的选址要义分析其地势格局,进而说明其选址所体现的传统生态美学。
2.1 自然环境
南京位于我国东南部,在长江下游东南岸,宁镇山脉西段的丘陵地带。南京城北靠幕府山、乌龙山;东北以钟山、黄龙山、青龙山为屏障;南有岩山、牛首山;东有紫金山;西临长江,并有石头山临江而起,同时有秦淮河、金川河、清溪、燕巢湖和玄武湖等众多河流湖泊镶嵌其中或萦绕周围,正是风水思想中绝佳的“藏风得水”,即近水且靠山背风,生机盎然的好居处[3]。因此诸葛亮在看到这片龙盘虎踞的瑰丽景致也会不禁感叹“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
也正是因为有如此龙蟠虎踞的险要地形以及水陆交通的便利,南京地区从三国孙权开始,到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都在此地建都,被称为六朝古都,并且享有“东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的美誉。
2.2 生态美学的体现
南京城群山诸水环绕、依山为城、环水而栖,山、水、城在这里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做到了一定意义上的和谐统一。都城建设方面,作为不规则都城建设的典型实例,做到了最大限度地协调自然,人与自然合为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不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与自然亲近共存共荣的关系,是对生态美学的绝好表现。
3 传统生态美学对当今发展建设的启发
社会随着时间时时刻刻都在发展变化,而人类身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处理好与大自然的关系,否则今后的发展会遇到无穷无尽的困难,甚至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当今的城市建设也应该遵循风水思想中天人合一,阴阳相形的自然哲学,以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发展。
但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指先秦时代老子、庄子、孔子等著名思想家带有原创性的思想精华,并非指后世打上深深封建的乃至迷信烙印的所谓“天人感应”“人副天数”理论,而且对这种原创的朴素的“天人合一”与“致中和”思想也必须经过批判地改造,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并结合当代社会现实,给予丰富充实,使之实现现代转型[4]。
风水思想代表着我国传统的生态美学思想,风水学的科学应用也是当今社会对生态美学思想重要的实践应用。
4 结语
风水学作为我国古代先祖的珍贵思想文化精髓,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生态美学理论的提出使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与美学焕发出新的光彩,被世界所关注。二者推崇共同的哲学思想也让风水学可以成为我国传统生态美学理论研究一个可以探索的可能的角度和方向,以便为今后甚至更远的将来带去可能的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案,为子孙后代的生活带去所能提供帮助的一点变化。
参考文献
[1]程建军,孔尚朴.风水与建筑[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秦伦诗.风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3]龙彬.风水与城市营建[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曾繁仁.美学之思[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