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师资建设的难题与曙光

2017-06-23况文娟张忠华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乡村教师新型城镇化

况文娟++张忠华

摘 要 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有望通过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来指引乡村师资建设,破除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现实难题。通过理念先行指引、解读新型城镇化道路,国家政策导向、激活乡村教师生命力,乡土情结呼吁、共筑现代教育中国梦等举措,重塑乡村师资建设的信念与决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教师 现实难题

一、城镇化道路上的乡村教育现景

城镇化道路,是加速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建国初期,城镇化水平相比其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实行了城乡二元体制,以工业发展为主,城市发展为先,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建设,通过不平等的城乡“剪刀差”从乡村汲取资金支持城市发展,而最终城市发展速度加快,乡村发展速度明显缓慢,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拉大。1990-2015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9.5%上升至53.4%,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教育面临的难题愈加复杂。从“撤点并校”的指令到乡村教师计划的颁布,乡村教育正经历着一场生死劫难,教育不平等的现状愈加凸显。“撤点并校”初衷为促进教育公平,但现实因素纷繁复杂,致其愿景未必完全實现,在“撤点并校”影响下乡村学校的数量急剧减少,有条件的乡村学生也纷纷涌入城镇就学,乡村学校不断被压缩,众多校舍逐渐遭废弃,这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据统计,1990-2001年,我国小学平均每年减少24981.7所,初中平均每年减少584.4所,其中绝大部分为乡村中小学校[1]。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会议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2000-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乡村学校[2]。而且,乡村教育就硬件条件而言,资金欠缺,办学条件也远不及城镇;师资水平有限,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不足;政策虽有倾斜,可是部分乡村尚未发展的经济导致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乡村教育的颓势;城镇化进程加剧,物质文明肆意张扬,导致更多乡村少年轻信读书无用论,过早荒废学业。就软件方面而言,乡村文明正在遭到破坏,在城市文明的导向下,乡村气息与乡土情感已然一去不复返,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正在改变着乡村,也渗透进乡村教育,熔铸进乡村少年的心,不公平的教育实体何以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城镇化道路上的乡村教育正逐渐被社会边缘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产物,我们无法停止城镇化的步伐,但正如温家宝所说:“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就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3]从长远看,发展好今天的乡村教育,实现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发展明天的现代化社会[4]。振兴乡村教育也应着力于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而乡村教师队伍也依旧面临着多重难题。

二、乡村师资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之魂,是指引千千万万乡村少年逐梦的天使,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楷模,因为他们的坚守,乡村那片土地才有了生气与灵气,没有教育的乡村是可怕的,是真正贫瘠的。然而,当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却深陷窘境难以复原,在挣扎中无奈,在无奈中挣扎。

1.新教师“下不去”

首先,新一代的年轻教师不情愿去乡村学校任教。乡村教师的岗位因其地处乡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优势资源较少等而不具备相应的职业吸引力,特别是对于当下的年轻教师而言,他们更多是想寻求教学环境优良的城镇学校任教。其次,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大部分的乡村教师薪资待遇普遍偏低。而商品化市场经济下,消费水平普遍较高,这导致大部分乡村教师可能仍旧挣扎在温饱线上,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如果满足不了生存性的需要,又何谈生长性的理念,由此,福利差,待遇低,又何以强求社会期待的乡村教师的奉献精神?最后,年轻一代教师大多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精神。时代在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乡土情感的离散性日渐浓烈,乡村无从逃避城市的包围与洗礼,这也间接导致了年轻教师的乡土情感愈加难以被唤醒。

2.老教师“留不住”

近年来,乡村教师的在岗人员不断锐减,并且乡村教师新增人员与流失人员相去甚远,导致我国乡村教师缺口偏大,为此国家连续出台与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予以补救,但就目前而言,这仍是现阶段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重大难题。一方面,除了乡村学校自身现实因素不佳外,当下乡村教师社会身份认可度偏低。于乡村,他们虽是知识分子,可是却很难参与到乡村文明建设与乡村文化事业筹建中,精神尊重难以满足;于社会,他们是文化弱势群体,淹没在被边缘化的境地;于乡村少年,乡村教师是被社会淘汰下来的“产品”[5]。介于如此尴尬境地的乡村教师,有的静待招考与公务员考试等机会,促成自我的向上流动;有的不甘于现实,多方走动关系,希望能从乡村学校调往城镇学校等。另一方面,由于乡村学校师资紧缺,教师包班现象也比较普遍,这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加快了乡村教师的外流频率。

3.留下来的教师“教不好”

首先,大部分乡村教师学历层次水平不高,多半是地方性师范院校及高专毕业,自身知识素养有限,加之乡村教师老龄化严重、教师专业成长水平低、校本课程开发难度大等,可能造成其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其次,乡村教师进修、培训机会远不及城镇教师多,导致其难以提升自身专业发展水平与教育科研能力。再者,随着留守儿童问题的急剧升级,也给乡村教师教学带来诸多瓶颈,他们身兼教育者、保姆及心理医生数职,捉襟见肘,心理压力巨大,教学效果不佳。最后,乡村教师精神生活贫乏,教学文化呈现“惰性”[6]。大部分的乡村均较为闭塞,没有相应的文化场域来陶冶情操,精神生活枯燥单调,导致教师往往容易缺乏精神寄托,教学积极性日益消退,教学质量自然也无法提升。虽然相关教育部门针对这些现实问题,也采取了诸如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特岗教师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但短时间内教育质量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这是需要一个“持久战”的过程。

三、乡村师资失缺背后的危机

1.就乡村学生而言

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这将加剧乡村学生不利的教育处境。乡村学生无论是在经济基础还是家庭教育方面都明顯弱于城镇学生,如果他们连最基本的义务教育资源都不能保质保量的享有,那又何以确保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不被剥夺?师资补充困难,补充质量不高,对于乡村学生的培养无疑是一道硬伤,毕竟乡村教师身系农村孩子的前途与命运。部分乡村教师素质不佳,教学能力有限,心理调适差,会间接导致乡村学生的厌学情绪,因对自身处境的无可奈何而轻信读书无用论,寒门将更难出贵子,乡村社会的恶性循环将加深代际贫困。另外,乡村学生中存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师资落实不到位,他们有可能面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缺失,这会直接导致部分乡村少年缺乏基本知识素养而自甘堕落、危害一方,又何以塑造乡村学生们的良好品行与健全人格。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值得被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也需要乡村教师切实的关怀与呵护。

2.就乡村教育而言

乡村教师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乡村教育的坚实力量。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乡村学生的受教育权与发展机会、阻止贫困代际循环的有效途径。从长远看,乡村教育只有依靠优秀的乡村教师才能蓬勃发展。据调查,目前我国有超过半数的儿童身处乡村,乡村教师队伍素质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乡村教育的未来,也影响着国家整体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化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然而,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在乡村,而发展乡村教育,根本在教师。没有优秀师资的补给,乡村教育就是一潭死水、不复生机。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不安于现状,一心向城市张望,于乡村学校,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是乡村教育短暂的停留。教育的发展需要稳定的师资,而乡村教师的流动性或流失率日渐攀升,给乡村教育的持久发展带来了极端不稳定因素。我们的教育是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乡村教师是关键一环,他们的素质与理想信念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乡村学生的素质以及乡村教育的质量。

3.对乡村文明而言

乡村教师是乡村社会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是乡村文明的承载者与传递者,是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如果乡村社会不再有乡村教师的参与和建言献策,乡村文化何以延续与发扬,时代文明的钟声靠谁来敲响?乡村教师也是一种隐性文化力量的传承,旨在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他们不仅有助于新型农民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而且能使其在新农村建设及乡土文化归属中找到自己发展的位置。然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种种难题限制了乡村文明的发展与传承,乡村文明的停滞终使其难逃凋敝的命运。在文明的演化与转变中,人始终是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历史文化才能生生不息,而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的“传道、授业者”,一则可以加强文化的向心力,推动新风向蓬勃发展,早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二则新农村建设需要乡村教师的发声,乡村不应是文盲或半文盲的出产地,它是有着文化信仰和文明基因的沃土。故此,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于乡村文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不能让乡村文明的“火炬手”消失在现实的浓雾里。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师资建设的曙光

新型城镇化是与传统城镇化相对而言的,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以政府主导为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人口数量增长及空间扩张,转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产业以及信息化为推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7]。“新型城镇化”首次正式提出是在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即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建设思想的升级版,它是在城镇化道路的基础之上,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建设集约节约、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和城乡一体的新城镇发展模式[8]。新型城镇化是城市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逐渐渗透和传播的一个渐进过程,同时也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9]。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就是要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7]。落实到教育领域,则是着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而乡村教育的发展需要建设一批优良的乡村教师队伍。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带来了发展曙光。

1.理念先行指引,解读新型城镇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在城乡二元文明共生和一体化发展的新的文明框架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传统城镇化建设相比,将原来重城轻乡、城乡分治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反哺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作为一种新的理念而存在与发生,它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拨乱反正,也是一种自我的革新与进步。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统筹城乡为原则,不断贯彻落实。然而,城乡教育差距越拉越大,要改变这一现状,对乡村教师队伍的关注便显得尤为重要。新型城镇化作为一条实现乡村教师队伍转型换代的可能道路,对教育现代化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影响深远。为什么说新型城镇化是作为一条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作为真理抑或正确无疑的道路?新型城镇化是顺应社会发展形势而提出的,它有着相应的现实背景和环境因素,但它的存在只是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一个曙光,一个可以向前发展的契机抑或是一个姗姗来迟的希望或信念,最终我们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否会取得预期的完满结局,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与考验。《国家新型城镇化(2014-2020)》提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原则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这意味着在新型城镇化这一背景下,乡村教师的命运将得到切实的关注。在城乡教育资源统筹的基础上,优秀的阅读资源下乡、相应的文化场域兴建、优秀的乡村教师补充、校本课程的不断开发与巩固等才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因此,要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国家政策导向,激活乡村教师生命力

为响应新型城镇化这一政策决策,国家也相应出台了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今年,教育部部长袁仁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城乡教育还存在明显差别,而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在教师。国家于2015年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文件本身就表明中央对这件事情的关心。当然,国家也执行了具体的支持措施,诸如,落实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增加相应的补贴与经费;补充与输入更多的优秀教师资源;鼓励大学生支教援西;启动国家培训计划以及为长期坚守乡村的教师授予荣誉称号等。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乡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逐渐被唤醒,渐渐淡化了乡村教师日益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于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带动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的各项激励政策的颁布无疑映照了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原则”的精神取向。只有乡村教师的生活境遇得到切实的关照,无论是从物质层面,如提高福利待遇、改善住房条件等,还是从精神层面,如授予各项荣誉称号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乡村教师的生命力,为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欠缺,国家出台“国培计划”,意在加强乡村教师师资队伍的素质与涵养,使其在专业知识、专业意志、专业情感等方面都获得成长。

3.乡土情结呼吁,共筑现代教育中国梦

新型城镇化不再是以牺牲乡村来发展城市,而是要建立在相互统筹、彼此共进的基础上,现代教育也不是要消灭乡村教育,乡土与城市应是共存共生的。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在呼吁回归乡土,我们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亦是如此,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激发教师们爱乡爱生之情才是最好的精神养分。乡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缺少了好的教师,感受不到有意义的教育[10],乡村孩子的求学梦靠什么来坚持?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言“营造乡村教育的文化想象空间,需要那种能真正理解乡村、理解乡村少年境遇、真正扎根乡村社会、有远见、心智活泼的教师,他们在开启乡村少年知识境界的同时,能充分地引导乡村孩子理解周遭的乡村世界、吸收乡村社会的教育资源,从而引领乡村少年的乡村情感与意识的全面孕育,让他们真实的生活在他们所栖居的乡村环境之中,让他们不仅仅生活在对未来走出农门的想象之中,而且尽可能的生活在当下,并且亲近他们当下生活的世界。”[1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土情结的呼吁,不仅仅是表达对乡土的依恋,落实到乡村教师队伍上,它更多的是激发与启迪乡村教师对乡村社会的亲近与广博的爱。乡土情结与乡村教师的有机结合,才能迸发无穷的精神信仰,才有了文化的根,有了文明的气。新型城镇化贵在调和各方不融洽,统筹发展,乡村是不该被遗忘的角落,教育的现代化也需要着力培养新一代乡村教师队伍,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教育发展、社会和谐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勇直前。乡土情结的呼唤,归根结底是希冀现代化教育对其保持敬畏与敬仰,如此,乡村教师的精神世界才不至于荒芜。

————————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2]王聃.“农村学校消失”的城市化成本提醒[N].燕赵都市报,2012-11-19.

[3] 温家宝.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1-09-09.

[4] 邬志辉.乡村教育现代化三问[J].教育发展研究,2015(1).

[5] 中国社会学.农村底层孩子:我们老师是被社会淘汰下来的“产品”[EB/OL].(2016-06-9)[2016-06-29].http://www.aiweibang.com/yuedu/114245831.html.

[6] 肖正德.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生存境遇与改善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8).

[7] 楚爱丽.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11(8).

[8] 刘晓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融合发展[J].城市建筑,2016(1).

[9] 杨素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均衡发展[J].广东社会科学,2013(4).

[10] 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J].书屋,2016(10).

[作者:况文娟(1991-),女,江西高安人,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张忠华(1963-),男,山东菏泽人,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乡村教师新型城镇化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