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出口市场分解的中国高技术制造品出口增长来源

2017-06-23韩永彩詹小英V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

梧州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集约高技术边际

韩永彩,詹小英V(..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



基于出口市场分解的中国高技术制造品出口增长来源

韩永彩1,詹小英2V(1.2.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高技术产品出口在中国货物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以2004年与2015年中国高技术品出口贸易值作为样本数据,运用二元边际方法分析产品—出口市场增长来源。从全世界范围看,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主要由集约边际引起,扩展边际作用甚微。从出口市场角度看,其增长靠集约边际拉动和扩展边际推动。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需采取边际扩展,除开拓市场外,应注重新产品研发和应用,扩大产品种类,创造市场新需求,以应对外部冲击。

高技术产品;集约边际;扩展边际;分解;出口市场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二元边际是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一种测度贸易结构方法,包括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学术界对集约边际的内涵界定基本一致,即原有出口在数据上单一方向的增长。扩展边际的认识尚存分歧,从已有文献来看,按照界定视角的不同可分为三个层面:产品、企业和国家。Hummels和Klenow、Chaney是从产品的层面,即新产品出口增加;Melitz是从企业的层面,即新进入的企业出口增加;Felbermayr和Kohler是从国家的层面分析贸易流的结构,即新市场的出口增加。无论从何种角度,扩展边际都被定义为出口增长途径的横向扩张[1-4]。

学术界对贸易增长边际的研究从不同维度逐步展开。一国出口总体上来自集约边际,集约边际首先成为学术界理论研究重点。实证研究除用于检验发达国家,也用于检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增长的来源[5-6]。中国出口增长贸易中,集约边际是关键因素[7]。已有研究发现,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是依靠集约边际来实现,即对持续的产品与目标市场组合的扩张;扩展边际的贡献十分有限,且主要表现在已有产品和市场组合的多元化,而非新产品与新市场的多元化[8]。研究者还采用企业—产品—目的地层面的数据测算边际特征,发现FOB单位价值随距离而提高,出口到富裕国家的单位价值更高,不仅企业出口行为因市场而异,企业内出口产品种类选择也因目的地而异,且不受出口商的规模和出口量值的限制[9]。但出口价格和数量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并不相同,于是研究从二元边际发展为三元边际,即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除了出口,也用于分析进口的增长来源。如1995—2010年中国从东盟的进口贸易数据显示,CAFTA的建立确实促进了中国从东盟的进口增长,这主要是来自于进口集约边际中进口的价格边际的增长,扩展边际反而有所下降。同时,相同的特征变量对于中国从东盟进口的三元边际的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10]。这些研究为宏观贸易政策制定提供了必要的微观依据,有助于解决出口转型问题。把握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特点以及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出口增长的特点和途径,可有的放矢地制定贸易政策[11]。

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造成巨大损失,从边际角度分析,冲击没有改变世界市场分配格局。世界制造品贸易“大崩溃”不明显,发达国家仍然扮演世界贸易的主角[12]。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逆势上升,自加入WTO后增幅更大。2008年经历短暂收窄,2012年开始成为世界出口最大来源国。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冲击主要表现在集约边际上,扩展边际反而出现逆势增长[13]。经统计发现,高技术产品(“ATP”,下同)出口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或许能解释上述中国出口“增长之谜”。中国高技术品出口自2004年以来基本呈上升趋势,2015年受中国“稳增长、调结构”政策的影响,增幅有所减缓,但其出口总额仍占商品出口总额的28.8%,占制造业出口的25.8%。国外量化宽松政策、东亚局势、英国脱欧、“反全球化”等事实都表明,中国出口面临外部冲击风险较高。分析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市场及市场组合二元边际,把握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方向,避免市场过度集中,是当前结构调整、预防外部冲击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事实

(一)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的分工地位

高技术产品(ATP)出口作为世界各国的重要进出口模式,其规模在迅速扩大。中国高技术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中竞争地位如何?对比发现,上世纪末(1996年)高技术品出口市场基本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如美国、日本、德国、大不列颠、法国和俄罗斯联邦,中国高技术品出口比较优势不明显(见表1)。2015年中国在716、751、752、759、761、764、771、776、778、871和881等方面共计11类产品在世界市场占绝对优势[14],764类份额甚至高达52.13%,752次之,占50.19%。从这个角度验证了中国出口专业化水平与三倍于中国的富裕国家水平相当[15],如2015年美国人均GDP(PPP国际货币单位)是中国的3.9倍,德国是中国的4.1倍,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中国的3.8倍,高收入国家人均GDP是中国的3.2倍,是日本的2.8倍。中国高技术品出口规模仍反超这些工业发达的强国,其在中国乃至世界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出口增长不仅预示着中国经济结构逐渐高级化,而且还是中国综合实力的重要象征。结合中国相关现状进行分析,中国进口大量中间品,通过进口核心零部件,有利于通过模仿和学习进行创新,促进国内的产业升级,这是中国高技术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表1 1996-2015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市场份额TOP 12国(或地区)对比

行业编号年份1st2nd3rd4th5th6th7th8th9th10th11th12th5241996FRAUSACANGBRRUSCHNNLDDEUKAZZAFBLXJPN2015KAZCANNLDDEUUSAFRACHNRUSUKRJPNMYSGBR5411996USADEUCHEFRAITAGBRNLDBLXCHNJPNAUTESP2015CHEDEUUSABELGBRIRLCHNNLDFRAAUTITADNK7121996USAJPNDEUFRAGBRITACHECZECHNPOLNLDRUS2015JPNDEUUSACHNITAPOLCZEKORRUSFRAMEXGBR7161996DEUJPNUSAFRAGBRITACHNSGPMEXFINCHEDNK2015CHNDEUUSAJPNDNKMEXITAFRAESPGBRKORCHE7181996DEUUSAJPNFRAGBRRUSSWEITACANCHENLDAUT2015DEUUSACHNRUSESPSWEJPNDNKFRAGBRITAKOR7511996JPNNLDDEUCHNGBRUSAFRASGPTHAMEXOASITA2015CHNNLDDEUTHAJPNUSASGPKORHUNMYSMEXBEL

续表

行业编号年份1st2nd3rd4th5th6th7th8th9th10th11th12th7521996SGPUSAJPNGBROASNLDDEUFRAIRLKORMYSCHN2015CHNMEXDEUUSANLDTHASGPCZEMYSKORPHLGBR7591996USAJPNSGPOASGBRMYSDEUNLDIRLCANTHAFRA2015CHNNLDJPNSGPDEUUSAKOROASMYSTHAGBRCZE7611996MEXKORMYSJPNGBRSGPOASTHADEUFRAESPCHN2015CHNMEXSVKPOLMYSHUNKORDEUTHATURUSANLD7641996USAJPNDEUSWEGBRSGPFRACHNKORCANOASMYS2015CHNKORMEXUSADEUNLDSGPOASJPNFRAGBRSWE7711996DEUUSAJPNOASCHNMEXSGPFRAGBRSWEITAKOR2015CHNDEUUSAJPNMEXKORITANLDFRAPHLOASTHA7741996USADEUJPNNLDFRAGBRITAFINSWEISRESPBLX2015USADEUJPNCHNNLDFRAGBRKORSGPISRMEXITA7761996JPNUSASGPKORMYSOASGBRDEUPHLFRANLDTHA2015CHNSGPOASKORMYSJPNUSADEUPHLFRATHAISR7781996JPNDEUUSAGBRKORFRAMEXSGPOASITACHNNLD2015CHNJPNDEUKORUSAMEXOASSGPFRAGBRCZENLD7921996USAFRAGBRDEUCANITAESPSWEMYSJPNNLDCHE2015FRADEUGBRUSACANSGPIRLJPNESPBRAINDITA8711996JPNUSADEUKOROASCHNHKGGBRFRASGPCHECAN2015CHNKOROASJPNDEUUSATHAGBRNLDSGPCANCZE8741996USADEUJPNGBRFRACHEITANLDCANSWESGPMEX2015DEUUSAJPNCHNGBRFRASGPNLDMEXKORCHEMYS8811996JPNUSADEUCHNNLDOASGBRMYSSGPBLXITAHKG2015CHNSGPUSADEUPHLJPNGBRITATHAMYSNLDOAS

数据来源:BACI数据库,经作者计算而得(1)

(二)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和结构

中国自2004年修订《对外贸易法》放开经营权后,中国对外贸易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因此在以下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分析中取2004-2015年区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在2009年下滑至386.76亿美元(见图1),其比重却上涨了2.2个百分点,增长速度逐年放缓。说明危机后各国贸易进口需求减少,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图1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及其占产品总出口比重图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比重呈现波动下滑态势。其中一般贸易出口所占比重稳步增长,2014年升至19.9%,创历史新高(2)。从技术领域角度看,中国高技术产品同年出口前三分别是计算机与通信、电子、光电技术,且计算机与通信产品出口额是电子产品的4倍、是光电技术的12倍,中国ATP出口中以计算机与通信和电子技术产品为主。前者出口规模约4587.43亿美元,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比重的69.4%,同比增长率4.5%;电子技术出口为1145.65亿美元,占比为17.3%,同比下降16.2%;航空航天技术类产品的出口额及占比较小(仅占高技术品出口总额1%),增长率却高达28.1%,中国高技术领域创新水平和贸易开放程度正在上升。

三、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分解

(一)二元边际分解方法和样本选取

学术界从以下三个角度定义二元边际:企业、产品和出口市场。本文从出口市场来界定二元边际,采用简单测算法。以出口年份—产品—市场维度为出发点,市场维度又从总体—区域—国家层面进行分析。根据SITC Rev.3标准来对ATP出口进行统计,以出口产品的种类和产品贸易价值来测算中国ATP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为了分析2015年相对于2004年的出口产品增长的二元边际,先对比2015年和2004年的出口产品种类,假如在这两年里某类产品都出口,则出口的集约边际为出口贸易价值差。如果在2004年存在出口而在2015年停止出口,又或者在2004年没有出口而在2015出现了出口,扩展边际记-(消失)或+(出现)。

样本国家的选取依据:不仅涵盖中国高技术产品大部分出口市场,占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0%,兼具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也能够获取完整数据以尽可能客观地展现ATP出口市场边际来源。最终选择29个目标国,按他们所处区域分类加总后研究中国对五大洲高技术产品出口边际区域分解。按照世界银行WDI数据库定义的人均收入标准,将国家类型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二)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分析

1.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到世界的分解

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品的集约边际增长至3525.30亿美元(见表2),与2004年差额为2353.56亿美元,中国的ATP总体出口增加是由集约边际拉动。扩展边际为零,这表明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到世界的产品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出口增长整体并非来源于产品多样化。表2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按大类分出口边际统计表

单位:百万美元

2. 出口市场区域的分解

从出口市场区域看,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没有局限在个别地区和国家,而是在世界每个地区、几乎每个出口市场上都实现增长,显示出中国高技术产品对不同需求和不同收入水平的市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04-2015年中国高技术品出口扩张是全球性的。同时在各个区域市场实现高速増长:美洲和亚洲的集约边际分别为1226.93亿美元和1188.44亿美元(见图2),两洲集约边际均为欧洲的3-4倍。

图2 2004-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区域的集约边际统计图

图3 2004-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区域的扩展边际统计图

从扩展边际来看(见图3),相对于其他各大洲,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至欧洲扩展边际最高,美洲其次。说明中国对欧美出口产品的多元化较高,对大洋洲、非洲和亚洲出口贸易值仍然有较大的拓展空间。中国在保持出口数量增长优势的同时,要加强研发投入创造出更多新产品来实现中国高技术品出口升级。中国ATP出口的增长重点来源于贸易额增加,即集约边际起到了主要推动作用。中国对欧美两洲ATP出口不管是集约还是扩展边际,增长都比较高。

3.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边际分解

图4 2004-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到不同国家类别的集约与扩展边际对比图

2015年对于这两类国家而言,ATP出口贸易额的扩展边际远低于集约边际,并且两种边际差距较大(见图4)。仅从集约边际来看,发达国家的集约边际高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发达国家市场厚度成熟,对中国ATP需求量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慢,市场需求比发达国家小。从扩展边际分析,2015年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低于对发展中国家的,一方面因为发达国家对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入的技术壁垒较髙,新产品难以进入,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恶化了中国的贸易条件;而相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面临较小的沉淀成本,凭技术优势进入市场比较容易,扩展边际增长迅速。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发展中国家,中国产品种类扩展增长趋于平缓(见表3),表明中国ATP出口的产品种类变化很小。

表3 2004-2015中国二分位ATP出口按市场发展

程度分类的扩展边际及集约边际统计表 单位:百万美元

进口国发展水平越高,对高技术产品消费能力越强,但同时对进口产品的要求也越高。发达国家扩展边际之所以低于发展中国家,是因为中国企业在高技术产品生产链中处于低端加工环节,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中国不仅需要制定政策来推进高技术产品的研发,增加R&D投入,还需要通过出口产品品种的增加来提升扩展边际在贸易中的贡献。

4.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到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边际分解

表4 2004-2015年中国ATP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边际统计表 单位:百万美元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德国、墨西哥及印度的集约边际排在前五位(见表4),进口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规模和需求越大,中国高技术品出口越多;进口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越高越会抑制对中国自主研发高技术产品的模仿,中国出口越多[17]。集约边际印度第三,扩展边际俄罗斯最高,都说明中国对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出口与日俱增,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与美国集约边际最大,日本次之,美亚两洲的发达国家,是中国ATP出口增长的首要动力。根据需求相似理论,美洲发达国家及亚洲的消费群体在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和道德观念上与国内消费群体相近,从而对该国产品的需求会增加。南非是发展中国家,也是金砖国家之一,集约边际最小且没有扩展边际;出口至新加坡的集约边际增长额小于日本。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日益增长,出口市场仍比较集中。

从10个贸易伙伴国的扩展边际来看,一方面,中国对俄罗斯、英国、墨西哥及澳大利亚4国都有一定的扩展,ATP出口的种类有所增加。但从扩展边际的贸易额来看,以上几国增幅都很小,与集约边际相差甚远。其中增长最快的俄罗斯为1216万美元,增长幅度最小的是澳大利亚仅为63万美元,10年时间基本维持原状态。这是因为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至该国早在2004年门类就已经比较齐全,在样本期间内增长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在样本期间内,对6个国家尚没有扩展边际:新加坡、日本、印度、德国、南非及美国。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中国ATP出口增长是由集约边际来拉动,即原有产品出口增长贡献率大于新产品出口增长。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主要结论:一是从整体上,集约边际显著地影响了中国对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扩展边际不起作用。二是市场细分时,无论是基于各州、发展水平各异的国家还是具体的目的国,集约与扩展对增长均有促进作用,但是集约边际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即从全世界总体看,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主要由集约边际引起;从出口市场看,其增长靠集约边际拉动,扩展边际起一定推动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区域如非洲,集约边际最小。

中国ATP世界市场表现特别抢眼,要实现持续均衡增长,还应调整出口市场结构。首先,中国应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种类,无论是哪个洲,目的国发展水平如何,应该在保持原有欧美两洲出口量时,大力开拓其他三洲市场。鉴于发达国家的消费能力,尤其应扩大欧洲和美洲市场的产品种类。同时要适量控制已有贸易产品(集约边际)出口到美国的量额,以降低贸易壁垒和冲击风险。当贸易国贸易规模较大时,扩展边际对出口的增长贡献度高于进口增长[18-19],且边际扩展能有效抵御外部冲击。第二,可扩大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ATP出口,包括金砖国家、东盟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发并拓展至非洲市场,以避免出口市场过度集中。第三应尽力去提升国内ATP的技术及价值含量,提升核心技术能力,逐渐降低对国外最终产品出口如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的依存度。在保持现有竞争力产品出口前的提下,逐步扩大设备制造、医疗诊断设备、测量控制应用、航空航天技术类产品出口。中国要想真正成为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强国,维系高速增长态势,必须从根本上加强自身的自主研发能力,重视新产品开发。中国出口到多个样本国家的扩展边际保持不变的事实说明目前中国出口结构尚无法应对国外产品更新的需求,源自供给方面的影响效应更大。中国当前的供给侧改革正是一剂良药,中国企业可大力宣传新型实用高技术产品,推出能为不同市场不同消费水平量身定制的新产品,以此创造世界范围新需求。

[注释]

(1)取TOP12是考虑到总额占到世界总额的80%或以上。(2)这部分高技术出口结构数据来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创新发展司的《科技统计报告》,2016年1月14日发布。截止作者发稿,数据更新至2014年。

[1]Melitz,M.J.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 Econometrica,2003,71(6):1695-1725.

[2]Hummels, and Klenow, P.J. The Variety and Quality of a Nation’s Export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5, 95: 704-723.

[3]Chaney T. Distorted Gravity: The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Margi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8,98(4): 1707.

[4]Felbermayr K. Exploring the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Margins of World Trade[J].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2006,142(4): 642-674.

[5]Helpman,E.,Melitz,M. andY.Rubinstein. Estimating Trade Flows: Trading Partners and Trading Volume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8, 123: 441-487.

[6]Bernard, A.B., Eaton, J., Jensen, J.B., Kortum, S..Plants and Productivi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93(4): 1268-1290.

[7]陈勇兵,陈宇媚. 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一个文献综述[J]. 国际贸易问题, 2011(9): 160-168.

[8]陈勇兵,陈宇媚,周世民. 贸易成本、企业出口动态与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基于中国出口企业微观数据:2000-2005[J].经济学(季刊), 2012(4): 1477-1502.

[9]钱学锋,熊平. 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J]. 经济研究,2010(1):65-79.

[10]盛斌,吕越. 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再测算:基于2001-2010年中国微观贸易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 2014(11): 25-36.

[11]Paulo Bastos and Joana Silva. The Quality of Firm’s Exports: Where you Export to Matters[R]. Research Paper 2008(18)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12]曹亮,何成杰,李梦珊. CAFTA框架下中国进口三元边际及其决定因素[J]. 国际贸易问题, 2014(5): 85-94.

[13]周晔. 基于贸易二元边际的中国出口增长转型研究[D]. 南昌:江西财经大学, 2015.

[14]HAN Y.C. Has the World Market Share Redistribut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J].Journal of Residu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13 (8).

[15]陈波,荆然. 金融危机、融资成本与我国出口贸易变动[J]. 经济研究, 2013(2): 30-41+160.

[16]Lall,S..The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Developing Country Manufactured Exports, 1995-98[J].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2000, 28(3):337-369.

[17]Rodrik, D.J.What’s so Special about China’s Exports[R]. NBER Working Paper, No. 11947. 2006.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创新发展司.《科技统计报告》第5期(总第577期)[EB/OL]. [2016-01-14].http://www.most.gov.cn/kjtj/index.htm.

[19]宋伟良,王焱梅. 进口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J]. 宏观经济研究,2016(9): 162-175.

詹小英,梧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

(责任编辑:覃华巧)

Growth Sources of China’s High-tech Manufactured Products Based on the Composition of Export Market

Han Yongcai1, Zhan Xiaoying2

(1.2. Wuzhou University, Wuzhou 543002, China)

The exportation of high-tech produ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xport of goods. Tacking the export value of China's high-tech products from 2004 and 2015and applying the two-dual margins metho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growth sources of export market.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China's high-tech exports are mainly caused by the intensive margin and the extensive margin contributes little to the growth. In terms of export market, its growth is pushed by intensive margin and its expansion is boosted by extensive margin. In the increasingly uncertain international context, China may adopt the strategy of expansion by extensive margin. Besides expanding the market, China should focus on developing new products, diversify commodities and create new demand in the market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impact from outside.

High-tech products; Intensive margins; Extensive margins; Decomposition; Export market

2017-02-05

广西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YB2014362);梧州学院科研重点项目(2013B0015);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Y2015LX449)

F746.12

A

1673-8535(2017)02-0027-07

韩永彩(1974-),女,湖北巴东人,梧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比较优势动态演化。

猜你喜欢

集约高技术边际
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
浅议导数和边际在量本利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追求骑行训练的边际收益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欧阳明高技术控的产业情怀
能源投资基本功之正确认识能源的边际成本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
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