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知新异

2017-06-22尚辉

美术界 2017年5期
关键词:美术家水墨美术馆

尚辉

图像是当代艺术最重要的语素,而怎样使用图像则显示了艺术思维的创意性。在图像大众化之后,围绕于我们视觉感知的这些图像,几乎都来自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瞬间截屏,但当代艺术家在使用这些图像时,并不是平铺直叙的叙事,而是在那些看似熟悉的場景与行为中进行某种偷换,以此制造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让人们在那些看似日常的场景与行为里获得一种新奇而异样的视觉体验。当然,这种新异的视觉体验并不局限于视觉感官的刺激,而经常是夹杂着某种意识形态或文化历史意涵的隐喻性。在某种意义上,制造富有意味的新异视觉体验,也便成为当代艺术家最重要的一种艺术创造和价值突破。

张卫的纸本水墨在笔者看来,更属于当代艺术范畴,纸本水墨只是他制造图像新异性的一种媒介。他的《城市系列》《故园系列》《浮生系列》《逍遥游系列》和《致秋系列》等,一方面是借用日常场景、庸常行为来涂写生活之图像碎片,另一方面则是以无序的、肆意的水墨渗化来破坏那些常态化的视觉经验,水墨在此并不局限于一种语言,而是具有一种审美的寓意,水墨对于常态化视觉经验的破坏,显然成为张卫介入现实、制造新异感知的途径与方法。图像的转借和挪用是碎片化的,也因图像被碎片化和转借挪用,而使得他的这些作品中的图像也被赋予隐喻符号的特性,从而使他眺望的城市、怀恋的故园、寄予的秋日、慨叹的浮生和重述的莫兰迪静物,都产生了并不等同于物象本体的喻象。破坏、介入与转借使他的那些图像,生成了言而未尽的意味。人们从他的那些作品里感知的,远远大于人们从视网膜上所能映现的,这或许正是张卫水墨作品的魅惑所在。

像许多当代艺术家那样,张卫所截取的日常图像也有一些是被人们所熟悉的经典符号。譬如,他的《城市系列》《向莫兰迪致敬系列》等都借用了里希特、莫兰迪那些被人们所熟识的图像,而《鹰系列》《功夫系列》等则让人联想起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对于笔墨之鹰的塑造和民间木版年画对于想象中门神形象的刻画,这使得他的日常图像获得了一种古今与中西历史文化的穿越感。这正像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用典,一方面,那些典故的基本内涵广为流传、具有大众化的特性;另一方面,典故的每次被使用总会因语境不同而增生新的意涵。张卫作品的那种新异感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像中国古典诗词中用典这样对于一些经典符号的转借与再生。当然,他在转借挪用那些图像符号的同时,也因水墨的介入与破坏所形成的新异感知而获得了东方文化神韵的再造与神秘寓意的楔入。在此,水墨意蕴,笔法骨力,色墨渗化,这些传统笔墨语言成为他的画作在当代语境中植入中国文化历史气息的重要修辞方式。因而,这些水墨的介入与破坏也便具备了一层文化的深蕴。

张卫的水墨作品总是追求一种老旧的、破损的、奇幻的、神秘的新异感,这成为他在当代时尚与浮华的城市文化表层中坚守的一种矜持而虚幻的审美态度,这也是他的水墨图像一直在建构与破坏中形成的某种富有触摸感的一种文化感知。

1971年11月生于江苏海安。1994年毕业于南通师范学院美术系。2002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2008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委员、江苏省青联委员、南通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2006年被江苏省文联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国画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今日美术馆、江苏省国画院、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上海东方美术馆、南京美术馆等美术机构收藏。

作品发表在《美术观察》《中国艺术》《国画家》《画刊》《美术界》《艺术界》《画界》《书画艺术》《艺术探索》等刊物。

出版个人画册有《当代绘画十家——张卫》《名家名画——张卫水墨静物作品》《中国画廊推荐画家精品——张卫》《当代美术家——张卫精品集》《观复集·新院体水墨——张卫》《异幻的图像——张卫水墨艺术》。

猜你喜欢

美术家水墨美术馆
第三届广西青年美术家作品提名展作品选登
《逆行者》油画
水墨
广西美术家抗击疫情美术作品选登
小榄美术家协会建会35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水墨人物
美术馆
美术馆的怪物传说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