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维修现状及其维修管理
2017-06-22李玉龙
李玉龙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医院为了提高各种疾病的检测和治疗效果,将大量的科技医疗设备引进了医院,来提高医疗的工作效率。医生可以通过医疗设备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病情,而且还可以提高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现今很多医院都会在引进最为先进的医疗设备上花费大量的资金,但是在采购很多医疗机械后,医院却不重视对这些医疗机械的管理和维护,导致这些设备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损失,而且也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所以,该文将通过对医疗设备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管理和维护医疗机械的策略。
关键词:医疗器械 现状 管理和维护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b)-0123-02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医疗设备作为科技的产物,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良,但是对于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技能却没有跟上科技的更新。其实很多原因都是由于医院对医疗器械的管理和维护问题不够重视造成的,医院对于临床治疗的效果过分重视,却忽略了这些设备对治疗病情的辅助作用,进而造成医院忽视对医疗器械的维护和管理。
1 医疗器械的管理和维护现状
1.1 医疗设备的更新技术较快
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的科技功能也日益提高,很多医院对于引进新的设备都比计较积极,比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CT设备;同时关于医疗设备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几乎涉及到人体的各个部位都有针对性的医疗检测设备,而且每个医疗设备都具有多种功能,这些医疗器械都在向更细致化的方向发展。每个医疗设备都与科学内容相关,就像前面提到过的CT设备,它关系到的内容有影像、电子、计算机、X线等较为先进的科学知识。
1.2 维护医疗器械的能力匮乏
科技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现代医疗器械的更新周期也逐渐缩短,虽然目前很多医院的维修人员与以往相比有所增多,但是依然赶不上现代医疗器械的更新速度,对于一些较为前沿的医疗设备科技知识了解不多。还有就是很多医院的维修人员在学校学习期间大多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对于实际生活的器械问题,缺乏一定的实践性,所以,对于医院的器械维修相对比较吃力。这也会影响一些高端人才正常发挥他们的能力,造成医院人才的流失。另外,很多医院对于维修人员不够重视,根本不会对医院里的器械维修人员进行定期的新知识培训等,不去完善他们关于新设备的维修知识体系,导致维修人员对新设备出现的问题无能为力,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1.3 维修器械的设备不完善
对于医院的医疗器械来说,目前市场的种类有很多,而且结构相对复杂,还有就是医院关于维修医疗器械的检测设备相对较少,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尤其是现代科技发达的程度,计算机的使用变得极为普遍,简单的维修设备已经很难检测出现代科技设备的问题了。如果是引进的国外设备与技术,那么鉴于国内的科技程度以及相关知识的匮乏,一旦出现设备故障,无法及时地进行维修。
1.4 医疗器械售后二次垄断严重
关于设备售后这个问题,一般都是厂家为了发展自己的品牌进行的一种营销策略。这时属于生产商对商品质量的第二次保障,同时也是生产商诚信的体现。但是很多售卖医疗器械的厂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在给医院售卖医疗器械时,并不提供有关维修手册或专业修理工具。造成很多器械出现故障,只有去找相关厂家来维修。这时厂家也会进行二次收费,进而影响市场发展风气,形成了一种垄断售后服务。
2 医疗器械的管理与维护策略
2.1 提高管理和维护医疗设备的意识
目前,很多医院对于医疗器械的管理和维护意识都不强,对于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想要提高医疗设备的工作效率,首先就要提高医院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意识,把关于医疗器械的维修问题纳入到相关部门的工作计划中。而且关于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是非常复杂的,这也要求医疗器械管理人员必须要提高对维修工作的重视度,能够认真地按照医院规定管理好各种器械,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所以,想要提高医院和维修人员的医疗设备管理意识,还要做好详细的规划,促进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从而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另外在进行医疗器械的维修时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1)提高整个医疗人员的文化素养建设,加强工程技术相关人员的医学文化素质;(2)提高为临床医疗服务的意识,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3)确立清晰的人员选拔准则,重视对相关人员的知识和技术的更新;(4)建立医疗器械管理的制度以及相应的工作规则。
2.2 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
针对快速更新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医院不仅要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还要对维修人员的业务素养进行提高,这样才能提高整个维修团队的工作效率。因此,医院要加强维修人员的定期技能培训,还有就是提高维修人员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要保证医院引进的新设备与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相匹配,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新设备。医院要将对维修员工的技能培训真正提到工作日程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2.3 完善管理医疗设备的制度
在提高医疗器械维修意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制度的完善。医院要做到制度管理和维修工作同步,完善相关体制,提高维修人员对工作的重视,将维修工作落到实处。还有就是医院要加强设备的现代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来管理医疗设备,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进而有效地改善医院的医疗管理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对医疗设备的高效管理。
想要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效率,必须要建立严谨的工作制度,从如下几个方面合理安排管理机构。(1)维修管理室的建立:这里可以由设备科主任进行领导,然后由一名主管进行具体工作的实施。对于机械的实际管理中当然是所有工作人员一起参与,有关故障维修、预防性的管理、日常维修等问题都要进行详细的规划。有必要的话,可以根据具体的维修情况提供经费,然后可以在经济管理科进行申报等。(2)档案管理室:关于每个医疗设备都要进行工作原理、结构、管理和使用方法等相关资料的详细整理和保存,同时也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分类,保证每次维修都要详细记录,做到维修有处可寻。(3)维修操作方面:对每种设备管理都要进行合理的分类,比如,电子器械维修室、专用器械维修室、精密仪器管理室等。关于维修团队也要根据工作的能力和任务进行分组:(1)建立中高档设备维修小组,分配高级水平的管理技术员,提供智能的诊断设备,还有专业使用工作。(2)建立常规的设备管理小组,分配中级的管理技术人员,提供专用的维修工具。(3)建立基础性管理小组,分配1~2名的技术人员,主要进行钳工、车工等管理工作,完成设备的基础零件配置和管理工作。
3 结语
根据上文可以看到,对医疗机械的管理在临床治疗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想要提高医疗设备的高效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医疗器械的管理和维修意识,再则就是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现代化的科技水平保持同步,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医疗设备管理机制,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意识。医院也要建立合理的技术人员培训制度,让机械管理人员的技能与不断更新的医疗设备相对应,这样才能建立一个高效的医疗器械管理团队。
参考文献
[1] 谭启良.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風,2017(1):88.
[2] 石坚.分析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108-109.
[3] 张博.医疗器械维修的管理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