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机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7-06-22丰昌兴
丰昌兴
摘 要:在我国的山区之中,农机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出行工具。但是山区农户驾驶农机不规范、安全管理缺失等问题,给山区农户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威胁。为了提高山区农机的安全管理、保护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这里对影响山区农机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山区 农机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b)-0094-02
由于山区农机屡屡发生安全事故,且难以处理,目前山区农机的安全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的重点。山区农户驾驶农机的过程中,其法律观念、安全意识都非常淡薄,而山道相对其他道路又是复杂难行,这些因素导致山区农机的安全隐患始终挥之不去。为保证山区农机的驾驶安全,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所有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1 山区农机安全管理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的国家,山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3,且分布较广,同时山区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许多农户居住在山区,其经济来源主要就是依靠贩卖山货。但是山区道路情况复杂、路面崎岖坎坷,不利于车辆行驶,所以山区农户都会选择驾驶农机来运输贩卖山货。
在山区道路上,农户们使用农机运输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具有相关资格或者驾驶证的人员少之又少。没有驾驶证、没有相关驾驶经验、没有安全意识,使得山区农机黑车与无证行驶的现象愈发频繁[1]。
由于山区农户大多没有经过正规农机驾驶培训,也没有相关机械设备的驾驶经验,对农机的驾驶与注意事项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如果在运输途中一旦出现意外,农户的应对措施不当,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最严重的结果就是机毁人亡。
到目前为止,多起山区农机事故酿成的惨剧都是由于其安全管理不到位,严格管理山区农机,提高其安全意识、安全操作行为,已经是当前农机管理的最重要的问题。
2 山区农机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2.1 缺乏安全意识
山区农机安全管理中,首要的就是驾驶人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的淡薄。农戶对农机的认识还停留在农机是农用机械,是他们的私有财产,如何使用是自己的家事,外人没权利管的观念中。即使在山道上发生了事故,也不会对全国的交通造成多大影响。因此,农户们基本上不管交通法中说了什么,依然我行我素。
具体发生农机驾驶事故之后,农户因为安全意识淡薄,不会去有关部门反馈情况与求救,而是会做出破坏事故现场、隐瞒实际情况等行为,逃避责任。这样给执法部门公正的进行决断造成一定困难,同时还加深了自身的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
2.2 农机牌照管理
农户在相关部门给自家农机上牌照的费用,对住在山区的他们来说是很高的,更别说上牌之后,还有农机的保险、维修等费用,对农户来说更是不小的经济负担。同时,因为在山区管理执法的行为较为不便,所以大部分农户都会怀有侥幸心理为了节省这些费用,农户们一般都不会选择去上农机驾校学习驾驶技术,更不会将农机上牌照。
由于驾驶技术不足、安全意识淡薄、农机牌照没上等原因,农户在驾驶农机的时候,不怕监管被抓,本着能超载就超载,多赚一点是一点心态,导致众多事故的发生。
2.3 部门监管不足
山区原本人就较少,农机的监管部门就更加不完善,有的地方甚至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即使有农机管理员,也是一人管一大片地方,难有时间精力做到面面俱到。另外,相关部门对于农机的安全管理不重视,相关工作人员待遇低且人手严重缺乏,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农机安全问题的有效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
3 山区农机安全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首要问题。只有在意识层面上把安全教育做好,才能对山区农机的安全管理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布告栏、宣传画等形式,在山区宣传教育农机安全知识。同时还要相关部门组织安全教育宣传队,在山区对农户进行教育培训。培训内容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主,提高其法律意识,让农户了解到农机驾驶不是法外之地。宣传教育工作不能形式上做一两次,而是要定期的巡回在山区农村开展,每一次都要深化教育内容,防止农户时间长了,对农机安全意识又模糊起来。
其次,将农机安全理念融入学校教学中,通过中小学宣传,让孩子影响大人,将农机安全管理的理念融入到山区村民的各个阶层[3]。
最后,山区一般都会有重大节日庆祝的传统,利用山区人员到齐这段时间,集中对农户们宣传农机安全知识,完善农户对农机驾驶的安全理念。
长期坚持下去,农户对农机驾驶必然会有一个崭新的理解,驾驶时牢记安全驾驶,减少事故发生。
3.2 提高农机操作技术
农户驾驶农机大部分都没有经过严格的操作培训,没有驾驶证的更是比比皆是。这时候,相关部门需要和村委会相互配合,对拥有农机的农户进行全面排查,看农户是否具有驾驶证。一旦发现农户没有农机驾驶证,就要劝说其参加正规操作培训,获得驾驶资格。
第二,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建立农机权责制度,明确驾驶人责任。这样可以确保管理制度推行有效进行,还可以通过村委会,在山区全面推行。
第三,提高驾驶人农机操作技术,对农户进行正规技术培训,同时给予农户适当补贴,解决山区农户学习、保险、考证费用的后顾之忧,从经济利益的角度上,引导其学习提高。
3.3 加大管理力度
为了保障山区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只是宣传教育农机安全知识,见效较慢。提高农机的管理可以起到快速见效的作用。管理人员可以从各大高校招聘,选择有责任心与毅力的人员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让其对山区农户进行教育管理。同时可以设立奖惩制度,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让其更加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去。另外,当地政府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力度,对屡教不改者严厉打击,将违章、无证、无照的驾驶人严肃处理,警戒后人。
4 结语
国家对农村每年都会出台众多的优惠政策,农村经济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山区农机在未来也会得到更多的利用。而安全问题就是农机驾驶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只有提高农机安全,才能真正将山区农户的利益落到实处。要通过宣传教育、技术培训、严格管理将安全问题解决,这需要广大山区农户、政府与管理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储德安.论述山区农机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有效对策[J].湖南农机,2014(4):12,14.
[2] 刘麒,钱俊华.试析山区农机安全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有效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5(1):136.
[3] 杨志远.山区农机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3):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