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我国茶学基础研究分析

2017-06-22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项目数茶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尹 鹏

(1. 信阳农林学院 茶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 河南省豫南茶树资源综合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南 信阳 464000)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我国茶学基础研究分析

尹 鹏1,2

(1. 信阳农林学院 茶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 河南省豫南茶树资源综合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南 信阳 464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反映了某一学科基础研究的现状。茶学是一个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的交叉学科。为了解茶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方向,以利于茶学科研工作者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本文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对2011~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茶学项目进行检索,并从资助项目数、依托单位、申请代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项目类型以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主,生命科学类项目占总项目数的75.9%,尤以茶树培育为主要领域,项目依托单位涉及全部产茶省份,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获得项目数最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茶学;基础研究

茶学是一个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的交叉学科,涵盖了茶叶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主要研究茶树种质资源、茶树育种、茶树栽培、茶树保护、茶叶加工、茶树天然产物利用、茶叶生物化学、茶叶质量安全、茶与人体健康等方面,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1]。目前,我国茶叶产业发展迅猛,茶园面积迅速增加,2015年茶园面积达4316万亩,茶叶产量227.8万吨,茶叶产值1519.2亿[2]。在我国茶叶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茶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偏低,基础研究薄弱。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必须加强茶学基础研究,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茶叶产业发展。茶叶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茶叶品质、饮用安全及保健功效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需要茶学基础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以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基金项目,代表着我国在某一学科的研究水平。已有学者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许多学科领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如食品安全领域[3]、食品加工学领域[4]、食品科学[5]、柑橘[6]、亚麻学[7]、食品贮藏与保鲜领域[8]等。本文统计分析了2011~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涉茶资助项目,探讨了近6年来我国茶学基础研究发展的状况、资助的范围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茶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了解该领域的基础研究现状提供参考。

1 研究资料及方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上综合查询2011~2016年批准的茶学基金项目(检索时间为2016年8月20日)。以项目名称查询“茶”,筛除非茶类研究项目,用Excel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申请代码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项目指南。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学基金项目类型分析

如表1所示,2011~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茶学项目共有270项,其中面上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其他项目分别为107项、39项、113项和11项,分别占全部项目总数的39.63%、14.44%、41.85%和0.04%。面上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其他项目的资助金额分别为7547万元、1694万元、2494.5万元和313万元,总计资助12048.5万元。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2015年所占比例达到50%。2014~2016年,随着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所占比例的增加,面上项目所占比例略有降低,如图1所示。从项目类型看,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要部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数的增加说明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从事茶学研究,茶学基础研究力量年轻化,茶学基础研究潜力巨大。2012~2016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数的增加,一方面表明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基础研究资助力度增大,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些地区的茶学基础研究水平在不断提高。

表1 2011~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涉茶项目情况及资助金额

图1 2011~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茶学不同项目类型的比较

2.2 茶学基金项目申请代码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2011~2016年8个学部(数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地球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和医学科学部)全部涉及茶学基金项目,生命科学部为主要学部,医学科学部次之。茶学项目涉及的二级代码及学科共有36个,排列前5名的是林学、食品科学、地理学、植物学和植物保护学,林学和食品科学分别占项目总数的40.0%和16.7%。三级代码及学科共有80个,位列前5名的是经济林学、食品营养与健康、土壤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和农业昆虫学,其中经济林学占项目总数的37.4%。在经济林学的四级代码中茶树培育为97项,占项目总数的35.9%,茶树生理与栽培学和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为茶学基础研究的重点。随着茶学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的增多,茶学基础研究的内容也随之拓宽,主要有以下4个研究方向:茶树次生代谢与品质化学、茶的健康功效与作用机制、茶叶质量安全与综合利用和茶树基因组学与种质创新,这4个研究方向相互交叉、相互促进,全面涵盖了从茶园到茶杯再到茶与人体健康的研究。

表2 2011~2016年茶学基金项目代码情况总汇

2.3 茶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分析

2011~2016年茶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共有102个,分属22个省、市、自治区,覆盖了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如表3所示。资助项目数位列前10名的地区依次为浙江、云南、安徽、湖南、江苏、广东、湖北、北京、福建、贵州和山东(含并列),其中浙江、云南、安徽、湖南和江苏5个地区资助项目数分别占总资助项目数的21.85%、13.70%、11.48%、0.08%和0.07%,累计占总项目数的62.22%。

表3 2011~2016年茶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所在的地区

从依托单位的性质来看,高等院校72个,科研院所30个,分别承担项目185项和85项,承担2项及2项以上项目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见表4,其所承担项目占所有依托单位总数的75.93%。从表4可以看出,位列前10名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依次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其中高等院校7所,科研院所3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获得项目资助总数为最多,占全部项目总数的21.85%,该所茶学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建设有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实验室、农业部茶及饮料植物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等实验室和研究中心。高等院校获得资助者较多,一方面是因为高等院校研究基础好,另一方面是因为本身从事茶学研究的高等院校的数目比科研院所多。比如,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院校是最早一批开设茶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基础研究功底深厚。目前,安徽农业大学拥有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建设有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其开展茶学基础研究提供了平台。

表4 2011~2016年承担2项及2项以上茶学基金项目的依托单位

3 分析与讨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情况可以反映茶学基础研究的开展情况,也越来越引起相关科研机构的重视,其资助力度和资助范围也逐渐增大。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茶学基础研究方向有茶树次生代谢与品质化学、茶的健康功效与作用机制、茶叶质量安全与综合利用和茶树基因组学与种质创新等,但仍存在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各地区各研究单位的研究水平存在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鼓励有更多交叉背景的科研人员参与茶学领域的研究,鼓励高起点、深层次、系统性的基础研究,从而推动我国茶学基础研究水平持续稳定地提高,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1] 叶乃兴. 茶学研究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全国茶叶生产稳定 结构优化 量值双升[J].中国茶叶,2016(1):1-1.

[3] 杨新泉,徐 鑫,高瑞昌,等.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基础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食品学报,2012,12(12):1-9.

[4] 高瑞昌,谢建华,任红艳,等.我国食品加工学领域基础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13,13(12):1-11.[5] 刘 源,王彦波,周 辉,等.2010-2014年食品科学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15,15(4):1-12.

[6] 张艳芳,温寿星,黄镜浩,等.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分析中国柑橘研究现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3):241-246.

[7] 吴建忠.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亚麻学科前景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11):154-156.

[8] 杨新泉,司 伟,李学鹏,等. 我国食品贮藏与保鲜领域基础研究发展状况[J].中国食品学报,2016,16(3):1-12.

(编辑:严佩峰)

Analysis of Tea Science Basic Research in China Based on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YIN Peng1,2

(1.College of Tea Science, Xiny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2.Henan Key Laboratory of Tea Plant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n Southern Henan, Xinyang 464000, China)

The projects fund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represent the curr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some subject. Tea science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combined with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ea science research worker to understand the direction of basic research in the tea science field and to apply the NSFC project. In this article, the tea science projects supported by NSFC were searched using ISIS from 2011-2016 and were analyzed based on project number, project support organization and project application cod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eneral project and the project for youth were the primary types. Tea science projects had mainly involved life science yield and accounted for 75.9% in all the projects funded by NSFC. Cultivation of tea plant was attracted by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Tea science project support organization included all tea production provinces. T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d been founded by most project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ea science; basic research

2016-10-15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6A210055);信阳农林学院校级教学团队-茶学专业教学团队(JXTD201601).

尹 鹏(1988—),男,河南虞城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茶叶品质化学与质量安全.

S571.1

A

2095-8978(2017)02-0091-05

猜你喜欢

项目数茶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我校喜获五项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中国PPP大数据” 之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2017年报
探究茶学词汇的英语翻译特点
茶文化视角下的茶学英语翻译研究
“中国PPP大数据” 之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季报
2017 年新项目
兴趣教学法在《茶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