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收政策为精准扶贫添砖加瓦

2017-06-21张洪剑

人民论坛 2017年37期
关键词:税收政策创新路径精准扶贫

张洪剑

【摘要】税收政策作为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环节,对产业扶贫和贫困户创业脱贫都能够提供政策优惠,特别是对于各地区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吸引社会资本和外来投资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在精准扶贫视野下,进一步推动税收政策创新。

【关键词】精准扶贫 税收政策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精准扶贫作为当前国家战略性工作,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协调部署多个部门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添砖助力。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既要扶持贫困户创业主体,又要对创业主体实施多种优惠政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国家应不断调整税收政策,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创业扶贫提供税收优惠政策,让众多的创业主体轻装上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搏杀出一片蓝天,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完成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税收是精准扶贫顺利开展的财政保障,但当前我国税收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税收是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保障,国家财政通过税收,从社会各个经济主体征收资金,并通过国家扶贫政策将资金投入到扶贫地区,用于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并推进扶贫项目发展,实现扶贫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最终实现脱贫目标。

精准扶贫的关键是产业扶贫,核心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贫困户能够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并确保其在扶持政策撤出之后不會返贫。一方面通过调整税收政策,让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对贫困户劳动力进行培训和招工,对扶贫贡献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可以适当减免税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推动贫困户创业,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可以说,税收政策调整,对于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税收政策支持精准扶贫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从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来看,税收政策及措施仍然不够完善,诸多问题仍然制约精准扶贫的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营改增”后地方税税种缺失。随着“营改增”政策稳步推进,地方税性质的资源税改革不到位,直接导致贫困地区主体税种缺失,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收支不平衡。随着收支缺口越来越大,财政扶贫力度不够,影响了部分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推进。

二是精准扶贫税收优惠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由于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时间还相对较短,各地区出台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还不够系统,加之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意见,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来针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税收优惠体系。

三是税收政策支持精准扶贫工作还不够精准。当前我国针对精准扶贫的税收政策主要是从减免税收入手,方式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精准度,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或是出现重叠,或是在税收政策上设定较高的门槛,或是很多关键产业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导致很多精准扶贫的优秀项目得不到政策支持。

四是支持精准扶贫的税收政策效果还不够明显。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正在逐步减少,很多贫困农民都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脱贫目标。但从税收政策对精准扶贫的支持来看,效果还不够明显。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多集中在涉农和小微企业方面,对农村地区基础性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还不够明显,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环境问题,通过税收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和拉动外资投入精准扶贫的能力不足。税收政策优惠还没有全面展开,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开花结果。

推进税收体制改革,强化税收保障作用

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涉及精准扶贫的多个部门,按照精准扶贫方案有步骤、有顺序地推进,特别是要注意多个部门的协调问题。税收政策作为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环节,对产业扶贫和贫困户创业脱贫都能够提供政策优惠,特别是对于各地区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吸引社会资本和外来投资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在精准扶贫视野下,进一步推动税收政策创新。

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税收对于国家财政收入起到关键性作用,税收多少,直接决定了国家和地方财政有多少钱能够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之中。因此,如何协调国家与地方税收比例,成为了摆在精准扶贫工作面前的一道重要难题。针对精准扶贫问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来协调国家和地方财政的税收政策、资金匹配等问题,做到科学适度,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将精准扶贫的资金来源固化下来,并通过统筹安排,确保资金使用到位。

要进一步推进税收体制改革,强化税收保障作用。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税收,都希望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来调整和激发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既能够通过税收政策来刺激企业消化贫困劳动力,又可以通过企业的发展壮大,上缴更多税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未来应该实施税收体制全方位改革,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地方税改革,相应增加地方税政管理权,将消费税纳入到地方财政收入之中,同时加快对房地产税和环境保护税的改革进度,推动车辆购置税地方化,为地区财政提供稳定税收渠道,让地方政府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能够有充足的资金实施产业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调整地方税收管理权限,适当赋予地方税收管理权,特别是贫困地区,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程序,赋予贫困地区个别税种的征收范畴和征收税率,从而提升贫困地区税收政策利用的灵活性。

进一步提高税收政策参与精准扶贫力度

构建完整的精准扶贫税收优惠政策体系。随着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推进,我国已经构建起相对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税收优惠政策作为精准扶贫政策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完善纳税人扶贫捐款税前扣除制度,通过执行相应的政策,进一步放宽对扶贫捐款的税收征收范围,对企业和个人的贫困地区捐款应该在确定其真实有效的前提下予以税前扣除,并进一步放宽扶贫捐赠扣除标准。通过政策放宽,鼓励企业和个人对贫困地区进行捐赠。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相关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贫困地区可以吸纳一定数额贫困劳动力的产业项目,在企业支付的费用方面,可以按照相关规定予以优惠。对于贫困地区针对贫困劳动力进行岗位和技术培训的行为,要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予以优惠,等等。

进一步提高税收政策参与精准扶贫力度。税收政策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真正地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之中。一方面要加强税收政策与银行政策互动,帮助扶贫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解决好融资问题,为相关脱贫项目争取融资渠道,推动扶贫项目落地生根;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涉农信贷投放的税收支持力度,要继续发挥税收政策杠杆优势,通过税收政策调节,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扩大贫困地区金融市场规模。此外,要通过税收政策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到贫困地区,发展地方经济,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最终实现全员脱贫。

总之,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税收政策通过自身的创新改革,可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大有可为,既可以通过减免税费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到精准扶贫之中,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相关部门联动的方式,从多个渠道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可以说,税收政策的创新发展必将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为郑州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莫观华、朱文慧、黄皓、李晶晶:《“四个精准”全力扶持小微企业——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税系统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概述》,《中国税务》,2015年第6期。

②宫留记:《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构建与创新模式研究——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中国软科学》,2016年第5期。

③莫光辉、张玉雪:《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十》,《理论与改革》,2017年第1期。

责编/张寒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税收政策创新路径精准扶贫
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与完善方式研究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