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现代派艺术的思考

2017-06-21刘新宝

理论观察 2017年5期
关键词:现代派色彩艺术家

刘新宝

摘 要:改革开放使西方的商品、文化、艺术一起走进中国,西方现代派美术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如何看待是个现实问题,单方面推崇或批判都是错误的,要一分为二地来品评。了解其本质才能走出我国现代艺术之路。

关键词:传统与现代;具象与抽象;主观与客观;表达;探索;孤立;片面;提取;意象;思想;变革;一分为二

中图分类号:00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5 — 0129 — 03

在现实生活中,现代派艺术经常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对现代派的理解是人们正确看待历史与现实的重要审美观念。这不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大众来说,都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现代派艺术是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西方兴起的艺术运动,这场艺术运动波及影响艺术的多个方面,如文学,诗歌,音乐,美术等方面。从欧洲逐步波及整个世界,今天许多艺术家们在这个方面开拓着自己的艺术道路。我们一些年轻的美術学生还去追求一些现代派落后的一面,也可能是我国美术界对现代派的接受的时间较晚。我们接受现代派艺术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时间,与我们对其理解不够深入,或者说有些片面有关。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艺术现象,国内外学术界对其评价各不相同。“文革”前我国美术界对其采取排斥的态度。“文革”后,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从保守走向开放,主要是西方的商品、文化、艺术一起走进中国,禁区彻底被打破。西方现代主义美术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变成一种非常时髦的东西,以至于效仿。如何理解、评价和借鉴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无论是一味的推崇,还是一味的批判都是错误的。只有对其正确的评价,我们才不会走弯路。

单从美术方面去理解。看待现代派的一些现象,一些分析,一些评判,能带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西方传统艺术要求完美写实主义,无论在色彩、光影还是在主题性等方面都要求绝对完美,到了印象主义艺术家们受到科技发展的提示,重视绘画的“光”与“色”的追求。从莫奈的《草垛》,乔治修拉的《大碗鸟的星期日下午》能看到他们致力于对光和色在绘画中的表现。从这方面来说画家们开始了在传统绘画中的新的探索。在当时的社会已经引起了一场风波。以至于后来的人们才给予肯定。这就是现代派产生的苗头。

西方美术进入现代派应拿后印象主义作为转折点。后印象主义是反印象主义的。印象主义绘画是以光和色来“客观”地分析性地再现自然,而后印象主义画家追求的则是他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地、分析性地再现自然,而后印象派画家追求的则是他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的探索,这种创作倾向是西方现代美术的真正开端。其原因是从单方面思考。艺术家们开始了新的艺术探索,但新思路的艺术形式产生了。他打开了新的艺术大门。

现代派初期的后印象主义代表画家有三位,塞尚、高更、梵高。塞尚主张绘画要摆脱文学性和情节性,充分发挥绘画语言的表现力,反对冷漠地对待自然,强调主观感受的重要性,把客观物像条理化,秩序化和抽象化。

现代派产生的原因可谓多方面的因素,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讲应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其动力是在当时的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使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人们从事着单调的工作,人们的思想引向单一化,这也给艺术家们有益启示。绘画也是否可以单一化,绝对化。20世纪初流行着许多理论,如“绘画不作自然的奴隶”,“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绘画应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等观念,这些观念成为西方二十世纪现代派美术的理论基础与导向。从这些观点上看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开始多样化,绝对化,反传统的温度开始升高。由于艺术家们探索目标的不同产生了绘画作品的风格,样式的各异。他们流彩分呈,千姿百态,相互之间有差别也有共同点。相同之处在于脱离传统的束缚,不同点在于绘画着重点的单纯性,也就是说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许多艺术家在当时以至于今天都在发扬传统,传统艺术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可以说没有传统就不会有今天的文化,现代派更应是传统艺术发展过程的一段经历,在过几百年今天的现代派也可能变成了一种传统文化。

从美术方面看现代派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从分类角度上说,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都存在现代派的概念。如现代雕塑的《无限大》(维拉);《国王与王后》(亨利摩尔),现代建筑中的《水金宫》(英国伦敦):中国的《水立方》,许多现代派的元素流淌至今。在美术的四大门类无一不受其影响,在绘画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表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未来派等等。人们的思想开始活跃,探求之路在加宽。在西方现代派兴起之时也出现了许多追随者。有疯狂的迷恋,更有冷静的探索。

再说说“语言”。艺术语言是世界性的,任何一个作品每个国家的人们都能读懂。就是因艺术语言是通用的,只是需要我们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作品作者与读者进行沟通,作品是桥梁,没有作品这种交流就没有了。美术语言大体有点,线,面,形,色彩,形体,质材与肌理,这是语言基本要素是“词”,由这些词组成句子,由句子组成美术作品。这里谈语言的基本要素是因为现代派正是在美术基本要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用此来向传统美术进攻。下面就美术基本要素上看看现代派是怎样表现的。

色彩:色彩应是极为重要的、生动的艺术语言,被西方美术家誉为宏大的色彩交响乐。后印象派、野兽派、表现派都是用强烈的色彩作为表现手段。如梵高的《星月夜》整个画面的蓝色,浓郁神秘,给人以压迫,躁动不安的情绪。这与梵高内心情绪是紧密相连的,这是反映了色彩的表现力,使我们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梵高的内心世界。表现派的代表人物蒙克的《呐喊》灰蓝色的大地,画面上大面积的色彩极为沉重,而且画面的色彩似流动的,再由于人物的变形,人物处在画面右下角使读者感到颤栗。这两位画家在强烈的表现情感,是用色彩等手段在展示内心世界。还有只用三种颜色的色彩对比的画。更为极端的单色家如法国的伊芙克莱因开过的一次画展,全都是涂一片绝无变化的蓝色。这样的画能不能算画呢?这样发展的结果是不是就走进了死胡同。但把色彩问题抽出来,加以放大是可取的。

构图:在传统美术中,构图是绘画的灵魂,是艺术家有效的表现手段。进行美术创作要“意在笔先”要先明确意图再进行构图。蒙德里安的作品走到了极端的几何抽象主义,作品《百老汇的爵士音乐》表现了蒙德里安喜爱并熟悉爵士音乐,他晚年就居住在纽约,对纽约著名的百老汇街十分熟悉,他不依靠具体形象,只通过水平和垂直线条及用色彩精心组织画面,以引起观众对百老汇街纵横交错的街道以及爵士乐特有的节奏感的联想。我们了解他的创作意图我们便可以欣赏作品。从它的作品中明显的看出来蒙德里安把绘画问题简单化,绝对化到极端的地步。蒙德里安说:“我们要求一个新的美学,建筑在纯粹的线之间和色之间的关系上,因为只有纯粹的构成元素之间的纯粹关系,才能达到纯粹的美。”他认为这样的美是超世俗的,具神性的。

人类有艺术活动以来,绘画雕塑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应物象形”,波普艺术和超级现实主义,即照相写实主义,而且走向极端写实主义。照相不是为充分写实。照片是影像受许多因素影响成像,走到更极端的应是移实现主义,他们把实物搬来。把香烟,旧报纸贴在画上;搬来小便池。这时的真实形象就变了味道。这时画家们不是在画而是拿实物来给人们看,可能是要给人的联想,东西本身没变,而人们的看法变了,观念也改变了,这也可能走到了尽头。

我们知道音乐只有演奏才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那么美术家们认为美术也是可以没有具体形象呢?这就有了画家用锯子锯水,从河的一边锯到另一边,然后记录下来。中国有古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这是有寓意的诗,那么画家的这个作品只能是表现一种形式,是不是没有更多的含义呢?

西方现代派把表演这一概念作为理念加以放大,认为生活和艺术的界限越含糊越好,法国女艺术家琪纳帕娜,用刀片在脸上身上划破口子,流出鲜血,给人以颤栗的奇妙之感。更有自残过度至死者。这也可能在说生命的脆弱了。

通过上面的一些例子看到了一些现代派的怪、奇、乱或说有许多的不懂,初期他们是在某一方面加以突出或放大,但已经是反传统的,往后他们开始完全抛弃传统,在几个要素上下功夫,通过作品可以看出一些他们的意图和寓意,当作品已经没有具体物象时,作品只是一个过程或是一种展示。现代派艺术应是现代社会的艺术现象,里面包含的各种流派之间的共同点应是与传统美术分离、反抗与对立,他们的不同点,总的来说是各不相同。每一个流派之所以成为流派是因为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独立的理论作为基础。或者说是独立的想法。而且每个流派的发展过程也各不相同,一般初期的作品还比较理性,往往到了后期就变得不理性或疯狂,这就必然走到极端主义的一面。那么走进死胡同就变成必然的结果,走向死亡就成了必然。

从上面的一些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只是他有想法,能够做到便是艺术家。这样说艺术不是太简单了吗?但好的想法是不是就一定能创作出好作品呢?伟大的现代派艺术家之所以伟大不单单是他们有很深艺术功底,而是他们有更伟大的思想。他们的作品经得起时间洗礼,经得起推敲。

现代派的有些流派至今人们还在借鉴和探索,不断有新作品诞生,有的流派只是昙花一现,存在比较短的时间,原因是多方面的。梵高一生没有被人们认可,他的作品没有变成商品。他对艺术的热爱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他死后的作品价值才被人们发现,读懂了你才能认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对于战争的控诉也做到了极致。这些优秀的藝术家的作品我们至今还能百看不厌地在欣赏,这就是时间洗礼。

现代艺术是对传统的搏击,以后的路一定是传统与现代的并存,在现代中包含传统的内容,在传统中带有现代的味道,社会在不断进步,艺术也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

拿我国的卢禹舜教授来说他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的先行者。他的作品《八荒通神》、《静观八荒》等系列完美的诠释了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创新,他早期作品是写实的,后来在他的作品开始表现城市中被剪掉树头变形的树,发展到八荒这样表现时空感的巨景山水。他对山水的定义为:山水画作为表现中国人空间意识与精神空间的一种方式,作为反映画家自我变化意识和精神风范的一种手段,应通过具有创造性语言的运用,以及对具有超物像的生命形象的选择,而赋予绘画以神圣的精神氛围。山水的真意在于:不局限在自然的形、质、声所固有的物理关系上。而在于物我之间形成一种超出客观的审美感受,以此而写出我心中之山,心中之象,心中之音,达到无物的理想。我们看到了他对山水精神的理解与崇敬。他确定了精神上由古至今,艺术语言上亦中亦西。

卢老师是当代一位优秀的现代国画家,这源于他对理想与承诺的坚守,历史正不断证明,他仍坚守的方位恰好是中国美术发展的坐标。今天,在中华民族崛起的背景上,这些志趣、理想、想法与行动相近的艺术家,正逐渐构成中国文艺复兴的主体,在见证历史的同时,也拉开一个更加美好的时代序幕。

我国很多艺术家们开始正确地理解现代艺术,并不断地进行着有益的探索,使艺术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年轻的艺术工作者就不应该再走西方部分艺术家们走过的弯路。

传统艺术是要人们一代一代地传承的,我们今天提倡继承传统,将来也必将会继承传统,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国的根的所在,西方的传统油画依然被学院派继承和发扬中,一些好的绘画作品是要给人以某种精神的触动。艺术不是冷漠,现代派艺术也不应该冷漠。社会是在创新中不断前进,不断进步。资本主义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今天的富强。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代派艺术的开拓创新之路是正确的。它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更赞同艺术家们对艺术进行有益的探索。在传统与现代的交锋中。一方面要继承,发扬传统,一方面要不断地创新。使艺术走向更高的层级。但不应走到极为极端的一面。

艺术作品是供读者欣赏的,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结晶,读者与艺术家通过作品彼此沟通,断掉了作品,就断掉了这种联系,那么作品还有存在的意义了吗?对现代派的艺术,我们要一分为二的来品评,优秀的现代艺术品使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我们更希望有更多的优秀的现代作品传世。

〔参 考 文 献〕

〔1〕《泛谈西方现代派艺术》熊秉明,《世界美术》杂志1985年第一期,人民美术出版社。

〔2〕《西方现代艺术史》(美)啊纳森著,邹德依等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3〕《静观天地大美》张晓凌360doc个人图书馆(www.360doc.com)。

〔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现代派色彩艺术家
主持人语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浅析卡夫卡《变形记》的思想艺术特征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现代派绘画教堂尝试
现代派雕塑家明大多.罗索的肖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