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潇湘城市群”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

2017-06-21陈汝财

理论观察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化品牌文化软实力

陈汝财

摘 要:永州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基本构建潇湘城市群的目标。本文试图把握和解读“潇湘城市群”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认真分析永州“潇湘城市群”文化资源现状,提出当前全面打响“潇湘城市群”文化品牌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品牌;文化软实力;潇湘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5 — 0126 — 03

永州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基本构建潇湘城市群的目标。〔1〕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要建设永州区域中心城市,基本构建潇湘城市群,首先就是要加强文化建设,打造“潇湘城市群”的文化品牌。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把永州作为100-200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进行培育。“十三五”期间努力把永州建设成湘西南文化中心,提升永州文化软实力,我们责无旁贷。而打造“潇湘城市群”文化品牌,推进经济文化化,文化品牌化,是建

设文化强市,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品质活力永州的必由之路。

一、 切实把握“潇湘城市群”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1.“潇湘城市群”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据《老埠头新加义舟记》记载:“潇水自九疑百折入于永州北十里老埠头,与湘水会合后,为最古之名邑。五代时设镇曰潇湘镇;明时改设驿丞曰湘口驿。”〔2〕 “潇湘城市群”在地理上是指潇水和湘江汇合后流经的第一个城市群落;在历史概念上是指最早以潇湘冠名的城市;在城市理念上,它代表了人民对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永州从过去的农耕文明时代的集镇、码头过渡到工业文明时代的城镇、城市,进而发展到综合性的现代文明城市群的理想和目标。

2.“潇湘城市群”文化品牌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凝聚力。文化是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因素,文化品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导向和引擎的功能。经济与文化交流结合的程度越高,经济发展的后劲就越足。喊响、做响、打响“潇湘城市群”文化品牌,就是要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拥有不竭的动力源泉,不断提升自我创新的活力和知名度,分享到更多的投资资本和无限商机。一是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国际上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城市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粗放的GDP总量和人口的增长,而来自多元文化含量的企业产品和特色服务。打造“潇湘城市群”文化品牌集中体现了消费者的文化动机和倾向,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动力,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做大做强”“创第一、争第一、抢第一”的统一的意志和信念,产生强烈的城市荣誉感、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发市民建设和发展城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树立“潇湘城市群”文化品牌,可以振奋城市精神、丰富城市文化底蕴,塑造城市文化形象,逐步形成一种人心向上、人心思进、同担重任、共赴使命的城市群信念,形成推动城市前进的巨大群体力量。三是有利于扩大城市的影响力。文化品牌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对提升城市影响力具有巨大的倍数效应。永州作为湘西南的副中心城市,旅游、文化、产业资源十分丰富,但知名度仍较低,影响力有待加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软实力不强,特别是城市品牌的认知度和城市形象的影响力缺位。打造“潇湘城市群”文化品牌,就是要努力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影响力和亲和力,使永州成为更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首选地,成为更多国际国内消费者的目的地,成为更多资源的配置地和媒体的聚焦地。

3.“潇湘城市群”是借势历史文化名城创建,以文化品牌为引领,代表了永州人民最大限度的聚集人口、产业、物流,致力于打造最美永州、品质活力永州的梦想。

“潇湘”是一个美丽、魅力的名词,自古就凝聚了湖南地区人民美好的风景和幸福生活的愿景。南宋诗人陆游用“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的诗句来称赞永州人杰地灵如诗如画的美景。永州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中心城区提质扩容迈上更高层次,区域融合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基本构建以冷水滩、零陵为主中心,以祁阳、东安、双牌为支撑,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潇湘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力争将潇湘城市群培育成连接长江开放经济带和珠三角经济带的重要区域性城市群、区域物流中心、全省对接东盟的先行实验区。〔1〕在文化认同上,广泛的植入“潇湘”元素、“城市群”理念,是经济上产业聚集发展的前提。

二、认真分析永州“潇湘城市群”文化资源现状

认真梳理“潇湘城市群”的文化资源,优势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拥有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境内正在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潇湘八景、永州八记遗址、柳子庙、文武庙、潇湘古码头、怀素少时出家寺庙遗址、文昌阁、古汉墓群、唐叟钓矶、宋窑遗址、伍子胥故里遗迹、浯溪碑林、坐果山商周遗址、新石器时代石棚等历史遗迹,有周家大院、李家大院、树德山庄、下八井古建筑群、岁圆楼、吴家大院等古建筑群落,计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2家〔3〕、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家〔4〕。二是拥有灿烂辉煌的红色文化。境内有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李达故居及铜像,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故居、有广西龙州战役中壮烈牺牲的唐克同志故居,有在抗日战争桂林保卫战中牺牲的吕旃蒙将军故里。特别是境内是革命老区,冷水滩略江口、零陵接履桥、东安老山界、祁阳白果市、双牌阳明山都曾“跑过红”,留有中央红一方面军、红六军团长征过零陵的旧址遗迹多处,由李达同志参与的零陵暴动遗迹。三是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光中心城区境内就有1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个“湖南省文化艺术之乡”;有2个“湖南省百强集镇文化站”和2个湖南省“农村百佳民间剧团”;有全省第三个万册图书馆--花桥街镇万册图书馆;有古老的祁剧、零陵花鼓戏、潮水农民磨漆画、农民铜管乐、零陵渔鼓、扎故事,以及现代社区广场文化等;有永州老年艺术团、冷水滩少儿艺术团,曾应邀到欧美、土耳其、澳门、韩国、新加坡等地演出,享誉海内外。四是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冷水滩四明山、双牌阳明山、东安舜皇山、潇湘百里平湖,紫水湿地公园,萍洲、鸟沙洲、巴洲、錢家洲、宋家洲点缀其间,组成一幅幅山、水、洲、城相映成韵的生态环保型宜居城市精美画卷。现代农业示范园、国家森林城市、生态文明城市成了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

但是,目前“潇湘城市群”的整体文化资源优势还没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文化内涵发掘和激活不够,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不够。一是对“潇湘城市群”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缺乏深入研究和发掘利用,没有将文化资源融贯于塑造城市的特色中,使冷水滩的城市形象不够鲜明。二是对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和整体保护开发利用不够,在景区建设中对文化内涵表现的完整性、系统性重视不够。三是城市建设的文化基调不够清晰,城市风貌缺乏众人仰止的地标建筑和公共文化休闲场所,传统民俗文化展示不充分。

三、当前打响“潇湘城市群”文化品牌的对策

1.大力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着力建设具有湘西南区域性特色、在湘桂粤三省交界之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潇湘城市群”文化产业群,形成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市直重点推进滨江新城开发配套的文化设施,把博物馆纪念馆规划展示馆和文化艺术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及万商红商贸城项目等“两中心一项目”做起来,做足发展连城文章。在冷水滩区重点建设 “三街三园一长廊”,即在滨江路、凤凰路、零陵中路分别建设以源味街美食、电影戏剧播映、歌舞娱乐场所和网吧为主的三条休闲娱乐街,在高科园建设以奔腾彩印为主的印刷产业园、在永州大道建设以民俗文化为主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和以红色乐园为主的李达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园、在老埠头建设以潇湘古镇为基础的古文化旅游产业园,在区内76公里的湘江两岸建设集各种人文、自然景点于一体的湘江文化长廊。在零陵区重点打造东山景区、潇湘古城文化旅游品牌,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柳学、怀素书法以及书院文化等发扬光大。

2.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加大对境内王家祠堂等5家新挂牌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推行湘南地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切实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使永州“潇湘城市群”处处即景点,城市即景区。着力建设以“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古色文化”为重点的人文体验风情游线路,力求在休闲娱乐中彰显零陵渔鼓、扎故事、磨漆画、祁剧等民俗文化。要将以李达故居为中心的红色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作为一号文化工程,加快实施纳入全省十三五重点旅游规划的项目。培育文化旅游产品,推行李达故居免费开放工作,加强文物征集和纪念场馆建设,丰富馆藏,提高故居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特别是借力2020年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李达同志诞辰130周年和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策划李达同志系列纪念活动,将国内外客商和专家领导的眼光集聚到永州,以红色文化搭台,力争召开一次李达生平思想和实践研讨会,推出一本论文专集,建设一个涵盖理论馆、革命馆、教育馆的比较全面反映李达生平思想的李达同志纪念馆、举行一个有中央领导出席的高规格的李达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座谈会、组织一场中央演艺团体到永州演出,拍摄一部李达电视连续剧,出版一部《李达全集》,将李达故居及辅仁小学进行一次全面修缮,请中央领导人为李达故居、李达铜像及李达同志纪念馆题名。积极申报和争创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景区。

3.竭力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把“潇湘城市群”整体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深度挖掘最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文化精髓,打响“中国黑美人西瓜之乡”“中国湘西南文化休闲中心”“中国南部最美的小城”“潇湘平湖、锦绣大地、南国粮都、生态氧吧”等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名片”;建设一批标志性的城市文化设施,有计划建设李达、怀素等永州名人雕塑群,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祁剧展演馆以及上档次的影剧院。潇湘城市群还应进一步打造“和”文化节品牌,做大做细做广,其活动范围和领域应拓展到潇湘城市群所辖各县区,融合美食节、观光节、购物节、书画节、武术节等节会活动,统称为“和”文化节品牌,极大的提升其影响力和辐射力。重点打响“潇湘文化节”品牌,开展“旅游节”、“西瓜节”“美食节”“龙舟节”“祁剧节”“红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以及“探寻潇湘之源,保护母亲河”等重大主题活动,不断增强“潇湘城市群”在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4.努力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市民是“潇湘城市群”的主人,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開展学习型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单位(村镇)的创建,大张旗鼓的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市民以及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活动,促使广大市民热爱城市,关心城市的文化建设,保护“潇湘城市群”历史文化;自觉摒弃小农意识和市井习气,乐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新业态及新的行为方式,使“潇湘城市群”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参 考 文 献〕

〔1〕陈文浩.鼓足信心奋勇争先为全面建设品质活力永州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永州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永州新闻网〔N〕.2016-10-01.

〔2〕老埠头新加义舟记,民国七年碑文.

〔3〕湖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第一批~第七批).湖南文化遗产网〔N〕.2014-06-13.

〔4〕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第一批~第九批).湖南文化遗产网〔N〕.2014-06-23.

〔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文化品牌文化软实力
贵阳市阳明文化品牌塑造策略探析
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构建
国产电影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文化软实力提升对策探析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滁州文化品牌影响力提升和文化旅游圈构建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